收藏 分享(赏)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全.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38815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3.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21.11 任意角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二) 过程与能力目标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三) 情感与态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教学重点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教学难点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教学过程一、引入:1回顾角的定义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二、新课:1角的有关概念:角的定

2、义: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角的名称:角的分类: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注意: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 “角 ”或“ ”可以简化成“ ” ;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 是零角 =0;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练习:请说出角 、 各是多少度?2象限角的概念: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 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例 1如图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B1yO x45B2OxB3y3060o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始边终边顶点 AO

3、B3例 2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60; 120; 240; 300; 420; 480;答:分别为 1、2、3、4、1、2 象限角3探究:教材 P3 面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所有与角 终边相同的角,连同 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 S | = + k360 ,kZ,即任一与角 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 与整个周角的和注意: kZ 是任一角;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360的整数倍; 角 + k720 与角 终边相同,但不能表示与角 终边相同的所有角例 3在 0到 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等的角,并判断它

4、们是第几象限角120;640 ;95012答:240,第三象限角;280,第四象限角;12948,第二象限角;例 4写出终边在 y 轴上的角的集合(用 0到 360的角表示) 解: | = 90+ n180,nZ例 5写出终边在 上的角的集合 S,并把 S 中适合不等式360720的元素x 写出来4课堂小结角的定义;角的分类: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5课后作业:阅读教材 P2-P5; 教材 P5练习第 1-5 题; 教材 P.9 习题 1.1 第 1、2、3 题思考题:已知 角是第三象限角,则 2, 各是第几象限角?解: 角属于第

5、三象限,k360+180k360+270(kZ)因此,2k360+36022k360+540(kZ)即(2k +1)3602(2k +1)360+180(kZ)故 2 是第一、二象限或终边在 y 轴的非负半轴上的角又 k180+90 k180+135(kZ) 当 k 为偶数时,令 k=2n(nZ),则 n360+90 n360+135(nZ) ,2此时, 属于第二象限角2当 k 为奇数时,令 k=2n+1 (nZ),则 n360+270 n360+315(nZ)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4此时, 属于第四象限角2因此 属于第二或第四象限角1.1.2 弧度制(一)教学目标(四) 知识与技

6、能目标理解弧度的意义;了解角的集合与实数集 R 之间的可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熟记特殊角的弧度数(五) 过程与能力目标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之间的换算,能推导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及扇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六)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新的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的引进,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精神;通过对弧度制与角度制下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在弧度制下的简洁美教学重点弧度的概念弧长公式及扇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与证明教学难点“角度制”与“弧度制”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角度制:初中所学的角度制是怎样规定角的度量的? 规定把周角的 作为 1 度的角,用

7、度做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角度制360二、新课:1引 入:由角度制的定义我们知道,角度是用来度量角的, 角度制的度量是 60 进制的,运用起来不太方便.在数学和其他许多科学研究中还要经常用到另一种度量角的制度弧度制,它是如何定义呢?2定 义我们规定,长度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 1 弧度的角;用弧度来度量角的单位制叫做弧度制在弧度制下, 1 弧度记做 1rad在实际运算中,常常将 rad 单位省略3思考:(1)一定大小的圆心角 所对应的弧长与半径的比值是否是确定的?与圆的半径大小有关吗?(2)引导学生完成 P6 的探究并归纳:弧度制的性质:半圆所对的圆心角为 整圆所对的圆心角为;r .2r

8、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正数 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负数零角的弧度数是零 角 的弧度数的绝对值|= . l4角度与弧度之间的转换: 将角度化为弧度:5; ; ; 2360180rad01745.8radn180将弧度化为角度:; ; ; p=().37radp=180( )np5常规写法: 用弧度数表示角时,常常把弧度数写成多少 的形式, 不必写成小数 弧度与角度不能混用6特殊角的弧度7弧长公式 lraa=弧长等于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与半径的积例 1把 6730化成弧度例 2把 化成度rad 53例 3计算:; 4sin)1(.1t)(例 4将下列各角化成 0 到 2 的角加上 2k(k

9、Z)的形式:; 39)(5)2(例 5将下列各角化成 2k + (kZ,02)的形式,并确定其所在的象限; 1)(61)(解: (1) ,7239而 是第三象限的角, 是第三象限角.6793p(2) 是第二象限角. 1516,6p-=-+- .,2. 是 圆 的 半 径是 扇 形 弧 长其 中积 公 式利 用 弧 度 制 证 明 扇 形 面例 RllRS证法一:圆的面积为 ,圆心角为 1rad 的扇形面积为 ,又扇形弧长为 l,半径2R21为 R,扇形的圆心角大小为 rad, 扇形面积 l lRlS2证法二:设圆心角的度数为 n,则在角度制下的扇形面积公式为 ,又此时弧长3602RnS, 18

10、0RnllRS2180可看出弧度制与角度制下的扇形面积公式可以互化,而弧度制下的扇形面积公式显然要简洁得多角度030456090120135150180270360弧度 042346523ORl621:RlS扇 形 面 积 公 式7课堂小结什么叫 1 弧度角? 任意角的弧度的定义“角度制”与“弧度制”的联系与区别8课后作业:阅读教材 P6 P8;教材 P9练习第 1、2、3、6 题;教材 P10 面 7、8 题及 B2、3 题4-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三)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复习三角函数的定义、定义域与值域、符号、及诱导公式;2.利用三角函数线表示正弦、余弦、正切的三角函数值;3.

11、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两个同名三角函数值的大小及表示角的范围。 能力目标:掌握用单位圆中的线段表示三角函数值,从而使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有更深的理解。德育目标:学习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正弦、余弦、正切线的概念。教学难点:正弦、余弦、正切线的利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三角函数的定义2. 诱导公式 )Z(tan)2tan(coscosiikk练习 1. D._60的 值 是 3. .C 3.B.A练习 2. B._,0cosin在则若 第 二 、 四 象 限 第 一 、 四 象 限 第 一 、 三 象 限第 一 、 二 象 限 .D.C练习

12、 3. C_0sin2cs的 终 边 在则若 上 第 二 象 限 第 四 象 限 第 三 象 限第 一 象 限 .D .C.B .A二、讲解新课: 当角的终边上一点 的坐标满足 时,有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值(,)Pxy21xy的几何表示三角函数线。1有向线段:坐标轴是规定了方向的直线,那么与之平行的线段亦可规定方向。规定:与坐标轴方向一致时为正,与坐标方向相反时为负。7有向线段:带有方向的线段。2三角函数线的定义:设任意角 的顶点在原点 ,始边与 轴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与点Ox P,(,)xy过 作 轴的垂线,垂足为 ;过点 作单位圆的切线,它与角 的终边或其反向PM(1,0)A

13、延长线交与点 .T由四个图看出:当角 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时,有向线段 ,于是有,OMxPy, ,sin1yPrcos1rtanMPATxO我们就分别称有向线段 为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AT说明:(1 )三条有向线段的位置:正弦线为 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到 轴的垂直线段;余弦线在 轴上;正切线在过单位圆与 轴正方向的交点的切线上,xx三条有向线段中两条在单位圆内,一条在单位圆外。(2)三条有向线段的方向:正弦线由垂足指向 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余弦线由原点指向垂足;正切线由切点指向与 的终边的交点。(3)三条有向线段的正负:三条有向线段凡与 轴或 轴同向的为正值,与 轴或 轴反xyxy向的为

14、负值。(4)三条有向线段的书写:有向线段的起点字母在前,终点字母在后面。4例题分析:例 1作出下列各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1 ) ; (2) ; (3) ; (4 ) 3562136解:图略。例 2. .1cosin20上上oxyTPoxyMTAxyoTPAxyoMPA()()()()854tan32t)( 54cos32)(sii1.3上 上上 )(21sin20.4上上上 x 上上 65.D 326.C 65.B 6,A例 5. 利用单位圆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角 x 的范围;21sin)(x.21cos)(x答案:(1) 7,66kkZ;(2 ) ;22,66kxkZ三、巩固与练习:

15、P17 面练习四、小 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三角函数线的定义;2会画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线;3利用单位圆比较三角函数值的大小,求角的范围。五、课后作业: 作业 4参考资料例 1.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 与 2 与 32sin5i 3tan54t解: 如图可知:tan tan si4in例 2利用单位圆寻找适合下列条件的 0到 360的角1 sin 2 tan3解: 1 2xyoP1P2xyoTA21030930 150 30 90或 210 270补充:1利用余弦线比较 的大小;cos64,2852若 ,则比较 、 、 的大小;42incostan3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写出角

16、的取值范围:(1) ; (2) ; (3) 3cost13sin24-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2.已知角 终边上一点,会求角 的各三角函数值;3.记住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诱导公式(一) 。能力目标:(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2 )树立映射观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3 )通过对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诱导公式一的推导,提高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三角函数就是角度(自变量)与比值(函数值)的一种联系方式;(2 )学习转化的思想,培养学

17、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以及这三种函数的第一组诱导公式。公式一是本小节的另一个重点。 教学难点: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 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分别用他们的集合形式表示出来.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初中锐角的三角函数是如何定义的?在 RtABC 中,设 A 对边为 a,B 对边为 b,C 对边为 c,锐角 A 的正弦、余弦、正切依次为 ,absincostn角推广后,这样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不再适用,我们必须对三角函数重新定义。二、讲解新课: 1三角函数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中,设 是

18、一个任意角, 终边上任意一点 (除了原点)的坐标为P,它与原点的距离为 ,那么(,)xy22(| 0)rxyxy(1 )比值 叫做 的正弦,记作 ,即 ;rsinir10(2 )比值 叫做 的余弦,记作 ,即 ;xrcossxr(3 )比值 叫做 的正切,记作 ,即 ;ytanty(4 )比值 叫做 的余切,记作 ,即 ;xcx说明: 的始边与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 的终边没有表明 一定是正角或负角,以及 的大小,只表明与 的终边相同的角所在的位置;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对于确定的角 ,四个比值不以点 在 的终边(,)Pxy上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大小;当 时, 的终边在 轴上,终边上任意一点的横

19、坐标 都等()2kZy于 ,0所以 无意义;同理当 时, 无意义;tanyx()kZyxcot除以上两种情况外,对于确定的值 ,比值 、 、 、 分别是一个确定的yr实数,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是以角为自变量,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以上四种函数统称为三角函数。2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注意:(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研究角的问题,其顶点都在原点,始边都与 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2) 是任意角,射线 OP 是角 的终边, 的各三角函数值(或是否有意义)与 ox 转了几圈,按什么方向旋转到 OP 的位置无关.(3)sin 是个整体符号,不能认为是“sin”与“”的积.其余五个符号也是这样.(4)任意角

20、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与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联系与区别:锐角三角函数是任意角三角函数的一种特例,它们的基础共建立于相似(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r”同为正值. 所不同的是,锐角三角函数是以边的比来定义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以坐标与距离、坐标与坐标、距离与坐标的比来定义的,它也适合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实质上,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和研究过程.(5)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利用两种三角函数定义的一致性,将直角三角形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使一锐角顶点与原点重合,一直角边与 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利用我们熟悉的锐角三角函数类比记忆.3例题分析例 1求下列各角的

21、四个三角函数值: (通过本例总结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函 数 定 义 域 值 域sinyR1,cota|,2kZR11(1 ) ; (2) ; (3 ) 02解:(1)因为当 时, , ,所以0xr0y, , , 不存在。sin1costancot0(2 )因为当 时, , ,所以, , , 不存在,(3 )因为当 时, , ,所以320xyr, , 不存在, ,sin1cos3tan23cot02例 2已知角 的终边经过点 ,求 的四个函数值。(,)P解:因为 ,所以 ,于是,3xy2(1r; ;1sinr 13cosxr; ta2x2ty例 3已知角 的终边过点 ,求 的四个三角函数值。(,

22、)0a解:因为过点 ,所以 , (,)5|ra,xa当 ;20sin5|yar时 , 5cosr;1tn2;cot;ec;s当 ;2250sin5|yaar时 ,; cox15tan;cot;sec5;sc224三角函数的符号由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我们可以得知:正弦值 对于第一、二象限为正( ) ,对于第三、四象限为负(yr0,yr) ;0,余弦值 对于第一、四象限为正( ) ,对于第二、三象限为负(x,x) ;,r正切值 对于第一、三象限为正( 同号) ,对于第二、四象限为负( 异号) yx,y,xy说明:若终边落在轴线上,则可用定义求出三角函数值。练习: 确定下列三

23、角函数值的符号:(1) ; (2) ; (3) ; cos250 sin()4tan(672)(4) tan312例 4求证:若 且 ,则角 是第三象限角,反之也成立。sin0ta5诱导公式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就可知道:终边相同的角三角函数值相同。即有:,i(2)sik,其中 coscokZ,tantan这组公式的作用是可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 02 间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例 5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值:(1 ) , (2) ,9s41tan()6例 6求函数 的值域xytancos解: 定义域:cosx0 x 的终边不在 x 轴上 又tanx0 x 的终边不在 y 轴上当 x 是第象限角时,

24、cosx=|cosx| tanx=|tanx| y=2,0y, |cosx|=cosx |tanx|=tanx y=2, |cosx|=cosx |tanx|=tanx y=0,yx四、小 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2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3三角函数的符号及诱导公式。五、巩固与练习1、教材 P15 面练习;2、作业 P20 面习题 1A 组第 1、2、3(1 ) (2) (3 )题及 P21 面第 9 题的(1) 、(3 )题。4-1.2.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能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导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及它们之间的联系;2.熟练掌握

25、已知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其它三角函数值的方法。能力目标: 牢固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两个关系式,并能灵活运用于解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三角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教学难点: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的确定,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变式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设角 是一个任意角, 终边上任意一点 ,它与原点的距离为(,)Pxy,那么: , , , 22(| 0)rxyxysinrcosxrtanyx2当角 分别在不同的象限时, sin、cos、tg 的符号分别是怎样的?133背景:如果 ,A 为第一象限的角,如何求角 A 的其它三角函数值;53sin4问题:

26、由于 的三角函数都是由 x、y、r 表示的,则角 的三个三角函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二、讲解新课: (一)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板书课题: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1)商数关系: (2 )平方关系:consita 1sin22co说明:注意“同角” ,至于角的形式无关重要,如 等;2sin4co注意这些关系式都是对于使它们有意义的角而言的,如;tancot1(,)2kZ对这些关系式不仅要牢固掌握,还要能灵活运用(正用、反用、变形用) ,如:, , 等。ssin2i1cossinta2例题分析:一、求值问题例 1 (1 )已知 ,并且 是第二象限

27、角,求 12si3cs,tncot(2 )已知 ,求 4co5sin,ta解:(1) , 22sin1222215cos1i()3又 是第二象限角, ,即有 ,从而cos05, sitanco55tan12(2) , ,22i12 243sics()5又 , 在第二或三象限角。4s0当 在第二象限时,即有 ,从而 , ;sin03sinsintaco4当 在第四象限时,即有 ,从而 , 53总结:1. 已知一个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便可运用基本关系式求出其它三角函数值。在求值中,确定角的终边位置是关键和必要的。有时,由于角的终边位置的不确定,因此解的情况不止一种。2. 解题时产生遗漏的主要原因

28、是:没有确定好或不去确定角的终边位置;利用平方关系开平方时,漏掉了负的平方根。例 2已知 为非零实数,用 表示 tantansi,co14解: , ,22sincos1sintaco ,即有 ,22(ta)(ta)1 221costan又 为非零实数, 为象限角。当 在第一、四象限时,即有 ,从而 ,cos022cst1t;tan1inta当 在第二、三象限时,即有 ,从而 ,cos022tancostan1ta1inta例 3、已知 ,求cos2si cos2i54解: tan61tncos2si54强调(指出)技巧:1 分子、分母是正余弦的一次(或二次)齐次式注意所求值式的分子、分母均为一

29、次齐次式,把分子、分母同除以 ,将分子、cos分母转化为 的代数式;ta2 “化 1 法”可利用平方关系 ,将分子、分母都变为二次齐次式,再利用商数关1cossin22系化归为 的分式求值;ta小结:化简三角函数式,化简的一般要求是:(1 )尽量使函数种类最少,项数最少,次数最低;(2 )尽量使分母不含三角函数式;(3 )根式内的三角函数式尽量开出来;(4 )能求得数值的应计算出来,其次要注意在三角函数式变形时,常将式子中的“1 ”作巧妙的变形,二、化简练习 1化简 2sin40解:原式 2(368)1sin802coss80练习 2 )3( cocs 化 简三、证明恒等式例 4求证: o1i

30、nix证法一:由题义知 ,所以 cs0si0,1sinxx22cossii15左边= 右边2cos(1in)cos(1in)xxsicox原式成立证法二:由题义知 ,所以 0i0,i又 ,22(1sin)(i)1sinssxxx co证法三:由题义知 ,所以 co0i0,1in,s1inixs(s)()1ncoxx22cos1in0()sx coss总结:证明恒等式的过程就是分析、转化、消去等式两边差异来促成统一的过程,证明时常用的方法有:(1)从一边开始,证明它等于另一边; (2)证明左右两边同等于同一个式子;(3 )证明与原式等价的另一个式子成立,从而推出原式成立。四、小 结:本节课学习了

31、以下内容:1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及成立的条件;2根据一个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其它三角函数值;五、课后作业:习案作业第 五 课时 参考资料化简 1sin40co解:原式 22s40incos40(i)| |sin40 思考 1已知 ,求)(51cosin的 值 。及 33coita解:1 由 ),2(0cos,0,2s 得 :由 联立:57sin49)c(i 得 :34ta53cosi57cosin12 129)(4i 3333 2、已知 求是 第 四 象 限 角 ,,5cos,52snm的 值 。tan解:sin 2 + cos2 = 1 1)53()4(2216化简,整理得: 8,00)

32、8( 21mm当 m = 0 时, 是 第 四 象 限 角 不 合 )与, (53cos,54sin当 m = 8 时, 51tan112,13 诱导公式(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培养学生化归、转化的能力(二)过程与能力目标(1)能运用公式一、二、三的推导公式四、五(2)掌握诱导公式并运用之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以及简单三角恒等式的证明(三)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公式四、五的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科学性等思维品质以及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学重点掌握诱导公式四、五的推导,能观察分析公式的特点,明确公式用途,熟练驾驭公式教学难点运用诱导公式对三角

33、函数式的求值、化简以及简单三角恒等式的证明教学过程一、复习:诱导公式(一) tan)360tan(cos)360(cos sin)360sin( kkk诱导公式(二) t18t18 i18i 诱导公式(三) tan)ta(cos)s( sin)si( 诱导公式(四) tan)180(cs)180 180 对于五组诱导公式的理解 : 可 以 是 任 意 角 ;公 式 中 的这四组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符 号 。看 成 锐 角 时 原 函 数 值 的前 面 加 上 一 个 把三 角 函 数 值 , 的 同 名的 三 角 函 数 值 , 等 于 它 , ,),Z(2k总结为一句话:函数名不变,符号看

34、象限练习 1:P27 面作业 1、2、3、4。2:P25 面的例 2:化简二、新课讲授:1、诱导公式(五) sin)2cos( s)sin( 2、诱导公式(六) 217总结为一句话:函数正变余,符号看象限例 1将下列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 ).317sin()4 ,519cos)3( ,61sin)2( ,53tan)( 练习 3:求下列函数值: ).580ta)( ,670i)( ,4i() ,6cos)1( 例 2证明:(1) cos23sn(2) in)co(例 3化简: .)29sin()si()3si()c( 1csi 的 值 。求 :已 知例 )sin(2)4co(2 ,ta

35、.解: .3ta,t.7342tn4a2si 原 式小结:三角函数的简化过程图:三角函数的简化过程口诀:负化正,正化小,化到锐角就行了.练习 4:教材 P28 页 7三课堂小结熟记诱导公式五、六;公式一至四记忆口诀:函数名不变,正负看象限;运用诱导公式可以将任意角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四课后作业:阅读教材;习案作业七13 诱导公式(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培养学生化归、转化的能力(二)过程与能力目标公式一或二或四任意负角的三角函数 任意正角的三角函数 003600 间角的三角函数00900 间角的三角函数查表求值公式一或三18(1)能运用公式一、二、三的推导

36、公式四、五(2)掌握诱导公式并运用之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以及简单三角恒等式的证明(三)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公式四、五的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科学性等思维品质以及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学重点掌握诱导公式四、五的推导,能观察分析公式的特点,明确公式用途,熟练驾驭公式教学难点运用诱导公式对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以及简单三角恒等式的证明教学过程一、复习:诱导公式(一) tan)360tan(cos)360(cos sin)360sin( kkk诱导公式(二) t18t18 i18i 诱导公式(三) tan)ta(cos)s( sin)si( 诱导公式(四)sin()=sin c

37、os( )=cos tan ()=tan诱导公式(五) sin)2cos( s)2sin诱导公式(六) i)( )i(二、新课讲授:练习 1将下列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 ).317sin()4 ,519cos)3( ,61sin)2( ,53tan)( 练习 2:求下列函数值: ).580ta)( ,670i)( ,4i() ,6cos)1( 例 1证明:(1) cos23sn(2) in)co(例 2化简: .)29sin()si()3si()c( 1csi 的 值 。求 :已 知例 i4co32 ,tan .3解: .tan)(.7342tasi4co32 原 式19例 4. .)3

38、cos(4tan)in2,0cosin,54)sin( 的 值求且已 知 小结:三角函数的简化过程图:三角函数的简化过程口诀:负化正,正化小,化到锐角就行了.练习 3:教材 P28 页 7化简: );2cos()sin(25sico)1( .)si(360ta)(co)o例 5. .273021c,in2 的 两 根 , 且的 方 程是 关 于已 知 axx.)90si()18os(6co26ta的 值求 三课堂小结熟记诱导公式五、六;公式一至四记忆口诀:函数名不变,正负看象限;运用诱导公式可以将任意角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四课后作业:阅读教材;学案P.16-P.17 的双基训练.1.4.

39、1 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作出 的图象,明确图象Rxy,sin的形状;(2)根据关系 ,作出 的图象;)2sin(cox,co(3)用“五点法”作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并利用图象解决一些有关问题;能力目标:(1)理解并掌握用单位圆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的方法;(2)理解并掌握用“五点法”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的方法; 德育目标:通过作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象,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和工作精神;教学重点: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作正弦函数的图象; 公式一或二或四任意负角的三角函数 任意正角的三角函数 003600 间角的三角函数00

40、900 间角的三角函数查表求值公式一或三20教学难点:作余弦函数的图象。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弧度定义: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为 1 弧度的角。2.正、余弦函数定义:设 是一个任意角,在 的终边上任取(异于原点的)一点P(x,y)P 与原点的距离 r( )022yxyxr则比值 叫做 的正弦 记作: ry rsin比值 叫做 的余弦 记作: xco3.正弦线、余弦线:设任意角 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 P(x,y),过 P 作 x 轴的垂线,垂足为 M,则有,PrysinOrxcos向线段 MP 叫做角 的正弦线,有向线段 OM 叫做角 的余弦线二、讲解新课: 1、用单位圆中的

41、正弦线、余弦线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几何法):为了作三角函数的图象,三角函数的自变量要用弧度制来度量,使自变量与函数值都为实数在一般情况下,两个坐标轴上所取的单位长度应该相同,否则所作曲线的形状各不相同,从而影响初学者对曲线形状的正确认识(1)函数 y=sinx 的图象第一步:在直角坐标系的 x 轴上任取一点 ,以 为圆心作单位圆,从这个圆与 x1O轴的交点 A 起把圆分成 n(这里 n=12)等份.把 x 轴上从 0 到 2 这一段分成 n(这里 n=12)等份.(预备:取自变量 x 值弧度制下角与实数的对应).第二步:在单位圆中画出对应于角 , , ,,2 的正弦线正弦线(等价于6,

42、032“列表” ).把角 x 的正弦线向右平行移动,使得正弦线的起点与 x 轴上相应的点 x 重合,则正弦线的终点就是正弦函数图象上的点(等价于“描点” ). 第三步:连线.用光滑曲线把这些正弦线的终点连结起来,就得到正弦函数y=sinx,x0,2的图象根据终边相同的同名三角函数值相等,把上述图象沿着 x 轴向右和向左连续地平行移动,每次移动的距离为 2,就得到 y=sinx,xR 的图象.r y)(x,P21把角 x 的正弦线平行移动,使得正弦线的起点与 x 轴上相应的点 x 重合,则()R正弦线的终点的轨迹就是正弦函数 y=sinx 的图象. (2)余弦函数 y=cosx 的图象探究 1:

43、你能根据诱导公式,以正弦函数图象为基础,通过适当的图形变换得到余弦函数的图象?根据诱导公式 ,可以把正弦函数 y=sinx 的图象向左平移 单位即cosin()2x 2得余弦函数 y=cosx 的图象. (课件第三页“平移曲线” )正弦函数 y=sinx 的图象和余弦函数 y=cosx 的图象分别叫做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思考:在作正弦函数的图象时,应抓住哪些关键点?2用五点法作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简图(描点法):正弦函数 y=sinx,x0,2的图象中,五个关键点是:(0,0) ( ,1) (,0) (2,-1) (2,0)23余弦函数 y=cosx x0,2的五个点关键是哪几个?(0,1) (

44、 ,0) (,-1) ( ,0) 223(2,1)只要这五个点描出后,图象的形状就基本确定了因此在精确度不太高时,常采用五点法作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简图,要求熟练掌握优点是方便,缺点是精确度不高,熟练后尚可以3、讲解范例:例 1 作下列函数的简图(1)y=1+sinx,x0,2, (2)y=-COSx 探究 2 如何利用 y=sinx,0,的图象,通过图形变换(平移、翻转等)来得到(1)y1sinx ,0,的图象;(2)y=sin(x- /3)的图象?小结:函数值加减,图像上下移动;自变量加减,图像左右移动。 探究如何利用 y=cos x,0,的图象,通过图形变换(平移、翻转等)来得到y=cosxy=sinx 2 3 4 5 6-2-3-4-5-6-6 -5 -4 -3 -2 - 65432-11yx-11oxy22y-cosx ,0,的图象? 小结:这两个图像关于 X 轴对称。探究 如何利用 y=cos x,0,的图象,通过图形变换(平移、翻转等)来得到y2-cosx ,0,的图象?小结:先作 y=cos x 图象关于 x 轴对称的图形,得到 y-cosx 的图象,再将 y-cosx 的图象向上平移 2 个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