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九年级上册物理概念.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08581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物理概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概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概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概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概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三章 内能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热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4、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引力;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分子间引力和

2、斥力同时存在,有时表现为引力,有事表现为斥力)二、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 、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的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的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热传递。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单位:J。 (2) 、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

3、加;(2)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3、温室效应:太阳把能量辐射到地表,地表受热也会产生辐射,向外传递热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阻碍这种辐射,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加剧了温室效应。 4、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三、比热容 1、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种类和状态相同,比热就相同。 (C 水=.210 3J/(kg)、C 冰=2.1103J/(kg)2、比热容的单位是:J/

4、(kg ),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3、水的比热容是:C=4.210 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4.2103 焦耳。 4、热量的计算: Q 吸 =cm(t-t0)=cmt ( Q 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 J;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 是质量;t 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Q 放 =cm(t0-t)=cmt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一、 热机 1、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 2、热机原理:燃料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做功又转化成机械能。 3、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

5、活塞做功。 4、常见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1、吸气冲程;2、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排气冲程。 5、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空气和汽油。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只有空气。汽油机是点燃式。柴油机是压燃式。汽油机汽缸上方是火花塞。柴油机汽缸上方是喷油嘴。 6、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活塞往复运动四次、曲轴转动两周。二、热机的效率1、热值(q ):1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的热值。单位是 J/kg 或J/m3。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 放 =qm;(适用于固体、气体燃料) Q 放 =qv;(适用于气体燃料)热值是

6、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 3、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 =W 有/W 总*100% )4、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例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

7、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一、 两种电荷 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摩擦起电的原因:在摩擦过程中,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带上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上等量的正电荷。 3、两种电荷:A、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B、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正电荷。 4、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验电器:A、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B、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C

8、、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6、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是看它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如能则带电;2、是利用验电器,用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金属箔张开则带电。 7、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符号:C。 8、元电荷:电子是带有负电最小电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元元电荷。e=1.610 -19 C。 9、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石墨等。 10、导体导电原因: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金属中导电的是自由电子) 11、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如:橡胶、陶瓷、塑料、干燥的空气、油、纯净水等。 12、绝缘体绝缘的原因: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

9、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二、 电流和电路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金属导体中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 2、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电路中电流: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4、电路构成: A、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发电机、电池。 B、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D、导线:连接电路输送电能。 5、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6、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发光二极管还可发光) 。 三

10、、 串联和并联 1、串联:A、连接特点:逐个顺次,首尾相接。 B、电流路径:只有一个。 C、开关作用:能同时控制所有的用电器,开关位置变了控制作用不变。 D、串联电路用电器工作时互相影响。 2、并联:A、连接特点:并列连接,首首尾尾。 B、电流路径:至少 2 个。 C、开关作用:干路: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只控制本支路。 D、用电器工作:互不影响。 四、 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电流的强弱。 2、单位:安培(A) 、毫安( mA) 、微安(A) ; 1A=1000mA, 1mA=1000A 。 3、电流表:A、测量电流。 B、两个量程:0-0.6A(大格 0.2A,小格 0.02A)0-

11、3A(大格 1A,小格 0.1A) 。 4、使用:A、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B、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C 、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确定时用大量程试触。D、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 第十六章 电压电阻 一、电压 1、电压: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源提供电压,电压形成电流。 (有电流一定有电压,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 2、电压物理量的符号:U。 3、单位:伏(V) 、千伏(kV)、毫伏(mV)、微伏(V) 。 1kV=103V;1V=10 3m

12、V;1mV=103V. 4、常见电压值:干电池:1.5V ;家庭电路:220V ;手机: 3.7V;铅蓄电池:2V;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 5、电压表:测量电压(分析电路时,电压表所在的位置相当于断路) 。 6、量程:0-3V(大格:1V,小格:0.1V) 0-15V(大格: 5V,小格:0.5V) 。 7、使用:A、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B、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C、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用大量程试触,不超小量程,用小量程测量)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的规律 1、电池的串联: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 2、电池的并联: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

13、节电池的电压。 3、串联电路的电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U=U1+U24、并联电路的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U1=U25、电池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电池) 6、防止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A 、使用优质电池;B、回收废旧电池;C、不要随意丢弃旧电池。 三、电阻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就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物理量符号:R。 3、单位:欧姆();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千欧(K ) 。 1 M=103 K; 1 K=103。 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

14、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大部分材料温度升高,电阻变大) 。 (导体的电阻的大小和长度成正比,和横截面积成反比) 。 (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 5、控制变量法:物理中对于多个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办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四、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结构:(电阻丝、绝缘管、滑片、接线柱等) 2、原理: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 3、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4、铭牌:例如一个滑动变阻器

15、标有“502A ”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 5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2A。 5、正确使用:(1) 、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2) 、接线要“一上一下” (不能同时用上面的两个接线柱【相当于导线】和同时用下面的两个接线柱【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 ;(3) 、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电流最小的位置) 【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实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不能颠倒)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不能颠倒)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

16、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 式中单位: I安(A) ;U伏(V);R欧() 。 3、公式的理解:公式中的 I、U 和 R 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I、U 和 R 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实验原理:欧姆定律(R=U/I ) 。 (导体的电阻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 2、实验电路: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实验步骤:A、画出实验电路图; B、连接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电阻最大位置;合理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C、从额定电压开始,逐次降低加在灯两端的电压,获得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多

17、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实验误差) ;D、算出电阻值; E、分析实验数据中电阻值变小的原因:灯丝电阻受到了温度的影响,通过灯丝的电流越大,灯丝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 (R=U/I)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I=U/R)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 R1,R2 串联) A、电流:I=I 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B、电压:U=U 1+U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C、电阻:R=R 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如果 n 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 R 总=nR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 R1,R 2 并联) A、电流:I=I 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B、电压:U=U 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C、电阻: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的和,即 1/R=1/R1+1/R2)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R=R 1R2/R1+R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