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曦月(x) 沿溯(sh) 绝 (yn) 飞漱(s)B属引(zh) 素湍(tun) 欲颓(tu) 藻荇(xn)C缥碧(pio) 轩邈(mio) 经纶(ln) 横柯(k)D戾天(l) 牛犊 (d) 萋萋 (q) 燕然(yn)2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良多趣味( 甚,很)B晓雾将歇(消散) 念无与为乐者 (想念)C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夕日欲颓 (颓废)D急湍甚箭(甚至) 千转不穷( 多)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
2、 分)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C蝉则千转不穷 D属引凄异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 分)A山川之美 B以我酌油知之C水陆草木之花 D其反激之力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 三峡选自水经注 。 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所著。B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为南朝梁时的陶弘景。C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南宋婉约派的代表 ,人称“大苏”的苏轼。D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也是一篇精美的写景短文。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_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
3、机敏。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A B C D7古诗文默写。(5 分)(1)树树皆秋色,_ _。(王绩 野望)(2)_ 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 黄鹤楼)(3)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 _(4)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 ,意境雄浑,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 (5)面对沙尘暴肆虐,雾霾遮天人们对蓝天碧水倍加期盼 ,请你借用两句连贯的古诗词,来表达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_。8、 【传统文化】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
4、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3 分)松间鸣好鸟 鸟鸣山更幽 泉和万籁声 风定花犹落 窗外见南山A上联:_,下联: _;B上联:_,下联: _。二、阅读理解(45 分)(一)( 襄阳中考)(5 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9本诗通过描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尤其是“_ _”三个字更是直抒胸臆 ,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情景。(2 分)10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请从诗歌
5、画线句中选择一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3 分)(二)(15 分)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1)欣然起行( )(2)怀民亦未寝 (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12翻译下列句子。(3 分)(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3 “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3 分)14 “
6、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3 分)15你从本文中能得到什么启发?(2 分)(三)(14 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李士衡 为馆职,使高丽 ,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高丽礼币赠遗之
7、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 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难免倾覆。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入海中,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注释】李士衡:北宋人,当时在昭工馆为官。高丽:古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藉:垫。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沿溯阻绝( 顺流而下 )(2)清荣峻茂 树荣 (茂盛) (3)与之俱使高丽( 一起,一同 )(4)船欲倾覆( 将要 )1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 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即使骑着快马驾
8、着风,也没有这么快。_(2)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_清点检查投到海里的东西,(发现) 都是副使的财物。_18 【甲】文第一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2 分)_山高、岭连、峡深。(答“连绵不断 ,遮天蔽日”亦可) _19 【甲】文结尾引用渔歌有何用意?(2 分)_渲染三峡秋季萧瑟、凄清的氛围,佐证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表达对三峡渔民生活艰辛的感慨。_20 【乙】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 分)_对比。做人不能太自私,否则会自食其果。_(四)(11 分)游大林寺唐 白居易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 ,历东西二林 ,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
9、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 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 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注释】遗爱草堂:白居易贬江州后,在庐山遗爱寺自己建造的草堂。东西二林:指东林寺、西林寺。
10、后文“化城”指化城寺。海东人:新罗国人,新罗国地处朝鲜半岛。聚落:村庄。迨(di):等到。2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B )(2 分)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B此地/ 实匡庐间第一境C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D此地实匡庐间/ 第一境2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1)华( 开花 )(2)造 到 (或“往”) 2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 分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_寺院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苍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_24用自己的话说说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踪。(2 分)_白居易一行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了东林、西林二寺,到达化城寺,在峰顶上稍事休息,便登上香炉峰,住在大林寺。_25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3 分)_(1)大林穷远;( 2)名利之诱人也如此!_三、写作(50 分)26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 600 字。(1)命题作文题目: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2)生活中,处处都有值得我们赞美的人和事物。我们赞美春天,赞美他们给自然带来了生命的活力;我们赞美大地,赞美他们给万物提供了诚挚的沃土;我们赞美老师,赞美他们为我们点亮了知识的明灯;我们赞美父母,赞美他们为我们传递爱的温暖在你的心目中,最值得赞美的是什么呢?请你以“赞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