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1全册备课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一、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和思想水平参差不齐,经过接触,发现这些班的学生大多思想纯洁,学习态度好,上进心很强,爱学习、爱劳动,虽然许多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但家长对学生学习及品德养成非常重视。个别学生由于娇生惯养,本位思想比较重。二、 教材分析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品德与社会课程
2、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难忘的昨天;绚丽的世界文明;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爱科学。每个单元下设了三四个主题,共 14 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
3、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2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三、教学目标1. 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
4、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2. 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3. 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4. 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5. 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四、重点、难点1. 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2. 体会人们在危
5、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3. 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反对邪教。五、教法学法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
6、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3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
7、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六、附: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 难忘的昨天1. 屈辱的历史 2 课时 2.不屈不挠的抗
8、争 2 课时3.没有共产就没有新中国 2 课时 4.永久的缅怀 2 课时第二单元 绚丽的世界文明5.人类文明的摇篮 2 课时 6.丰富的思想宝库 2 课时7.永恒的文化遗产 2 课时第三单元 在自然灾害面前8.大自然的坏脾气 2 课时 9.与自然灾害的较量 2 课时10.灾难无情人有情 2 课时.第四单元 我们爱科学11.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2 课时 12.科学技术的另一面 2 课时13.科学家的启示 2 课时 14.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 课时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4第一单元 难忘的昨天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难忘的昨天”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通过
9、本单元的学习,知道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在这个单元中,共安排了四个主题活动:“屈辱的历史” ,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落后就要挨打”的百年屈辱史,牢记国家和民族所蒙受的耻辱、人民经历的苦难;“不屈不挠的抗争” ,让学生了解在近代中国,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顽强斗争,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爱国壮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领导中国人民经历艰苦卓绝的斗争,迎来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永久的缅怀”是要让学生懂得从小树立报效国家的理想,学
10、习仁人志士,将来长大了成为社会的栋梁。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2.让学生了解近代史上的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3.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到解放战争胜利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4. 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他们他们爱戴革命先烈、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教学设计 :“屈辱的历史”使学生感受到近代史上国家和人民经历的屈辱。 “饱受屈辱的国家”从一些历史史实,让学生了解国家饱受的列强欺凌的种种情况。 “苦难的同胞”通过见证历史照片和文字描述,让学生了解“落后就要挨打” ,教育他们铭记历
11、史。“不屈不挠的抗争”这一主题有两个板块。 “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通过一系列史实,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抗争意识。 “民族的脊梁”通过对民族英雄、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5革命先驱的事迹介绍,引发学生对革命者的崇敬之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主题,通过“党的诞生” 、 “领导人民闹革命”两个板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永久的缅怀”这一主题,通过“爱国的仁人志士”激发学生学习爱国的仁人志士奋发图强的斗志,勤奋读书,报效祖国。 “踏着先烈的足迹”板块,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勿忘历史,继承先烈遗志,拼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12、。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用 810 课时。1 课、屈辱的历史教学目标:(1) 、知道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2) 、学会搜集整理历史资料,学会从生活中学习和了解历史的方法。(3)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他们他们爱戴革命先烈、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教学重点: 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 课前准备: 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生:预习教材,收集清末割地、租界及人民百姓受到耻辱的资料,了解中国国宝流失国外的情况,提前完成下表。侵占国 被侵占的土地 美国 英国 法国 课时安排
13、:2 课时 第一课时一、自豪的回顾1、学生交流祖国古代历史上的辉煌。2、在古今对比中导入新课 。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6二、破碎的山河1、出示香港和澳门在不同时期的三幅地图,观察三幅地图说一说从香港、澳门的名称中,你发现了什么?2、播放七子之歌视频,体验当时民众心中悲愤的心情。3、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中国近百年来蒙受了空前的耻辱。(板书课题:屈辱的历史)三、了解历史1、师:自鸦片战争后,我们的国家受到了外来国家严重的侵略,许多土地被外国侵略者侵占。课前,你都搜集到了哪些资料? 2、小组展示自己收集的国土被侵占的有关资料。 侵占国 被侵占的土
14、地 美国 英国 法国 3、播放课件:近代我国疆土的变化师介绍:据统计,自 1840 年开始,清政府割让国土160 余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目前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这些都是列强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从中国领土中割让出去的。4、师:你知道请政府签订过哪些不平等条约吗?生交流。师出示南京条约及“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师:就是这一项项的条约,让这一块块土地,像一个个祖国的孩子一样,和母亲失散了,本来完整的国土,变得残缺不全了。5、师:不仅如此,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侵略者还毁灭了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朗读法国大作家雨果对圆明园的描写: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
15、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出示图片,介绍圆明园昔日的秀丽风光。(让学生为我国有这么一座“万园之园”感到自豪。) 6、然而今天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观看圆明园遗迹。 (出示图片)生说说感受。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77、师生观看火烧圆明园的录像诉说列强罪行,激起学生对帝国主义的愤慨,对清政府无能的不满! 8、国土破碎,国民受辱,可是那些列强在中国是为非作歹,贪念无穷,在
16、中国抢夺了无数珍宝。出示流失海外的国宝列表。 9、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的图片对比,让他们从真实的图片中感受当时列强的可耻行为。从而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为什么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夺走我们的国宝呢?) 10、现在,国家花重金从国外买回了许多国宝,说说当你看到被掠夺的国宝,需要花重金买回时,你的感受和心情怎样?学生交流。 (通过了解流失国外的国宝列表,让学生感受当时列强的可耻行为,并更深刻地体会到国弱给我们带来的耻辱。 ) (小结板书:落后就要挨打)四、深深的思考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未来的建设者,今天我们该做些什么?五、延伸教学1以一首名为屈辱的岁月的歌谣作为小结。歌谣内容:鸦片甲午八
17、国侵,南京马关辛丑约;丧权辱国家难进,落后挨打铭记心。2布置作业,建议学生观看电影鸦片战争写观后感,激发学生认真学习,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第二课时一、罪恶的鸦片1出示罂粟花图片,配乐欣赏师:大家觉得这花怎么样?2师:这是被人们誉为天底下最美丽的花,也是引人走入地狱的死亡之花罂粟花。(点击课件:出示“罂粟花” )这么美的花,为什么被称为“死亡之花”呢?生交流对罂粟花的了解。师:的确,冰毒、鸦片、海洛因等毒品就是从这美丽的罂粟花中提炼出来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至少有 97.3 万人在吸毒,毒品给自己、家庭、社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危害。3师:最早的毒品就是鸦片,外国侵略者就是用它敲开了中国的大门。
18、出示:鸦片、吸食鸦片的图片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8结合教材介绍,小组讨论:人们大量的吸食鸦片会产生什么危害?(小组交流,自主合作、内化情感)生 1:(讲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生 2:(“危害社会稳定” )生 3:(“白银大量外流” )师插评:这掠走的大约三、四亿银元,相当于 28 亿元人民币呀!4师:正因为鸦片给当时的人们、社会和经济带来严重的危害,所以当时的清末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民谣)生读民谣。5师:就这样,英国用鸦片 一种特殊的武器攻打了不堪一击的清政府,轰开了一个曾经具有辉煌成就的文明国度的大门。我们的祖国母亲,从此开始了她被人践踏、蹂
19、躏、宰割的历史,留下了一段让中国人民“不能忘记的屈辱!”二、苦难的同胞1、师:我们的国土被侵占,国宝被掠夺。在如此破碎的国家里,老百姓过的是什么的生活呢?出示“上海日华纱厂里的童工”图片师介绍图片,让学生说说感受。2、师:除此之外,西方列强还在中国贩卖大量的华工出国。有关这方面,同学们收集了哪些资料?学生交流,师补充材料。从这些数字与事例中,你感受到什么?3、出示谭锦镛的故事,生交流感受。师:你还知道哪些发生在租界里的故事?学生交流,谈谈感受。三、南京大屠杀 (互助点拨、交流释疑)1、播放电影片段(日军在入侵中国以后的所作所为,给当时的国人所带来的伤害) 2、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谈日军在中国犯
20、下的滔天罪行。 3、日军惨无人道的杀戮,对我们国家的沉痛打击,南京大屠杀的耻辱是国人永远抹不去的伤痛,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耻辱。 师出示以下数字: 3500 万中国军民惨死在日军屠刀之下! 200 万人受害于日军的化学武器与细菌武器,其中27 万人死亡! 1000 万人被日军强行争为劳工!其中大部分被活活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9折磨至死! 3000 人被日军细菌 731 部队作为细菌实验活体解剖的对象! 360 万件又 1870 箱的珍贵文物被日军掠夺,至今日本依然拒绝归还! 当你了解到同胞遭遇的苦难后,有什么感受?4、讨论:想我中华民族泱泱大国,曾经何等辉煌和荣耀,可如今,国
21、土流失,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生活如此悲惨,甚至生命都无法保障,就连一个小小的日本国都能在我们头上为非作歹,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 5、现在,日本政府部分官员还是逃避历史事实,一再美化当初的侵华战争,对此,你想说点什么? 6、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这段屈辱的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忘记它? (通过短片播放,再现了当年国民受尽耻辱的历史,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人民所受的屈辱,再通过联系现在,日本部分官员的所作所为,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7、回到现实,说说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算怎么做?大家交流。 (学生互相交流,除了可以说出自己的愤怒之情,同时也可以认识到自己要不断努力的学习,明白落后就
22、要挨打这一事实。不仅可以再次认识所学课文,也可以将其联系到自己的平时生活,用实际行动反映自己所想。 ) 四、总结升华这节课,重温了那段提起就让人想落泪的日子,无论谁看到自己的同胞受此欺凌,谁都不会忘却。我们时时刻刻都要记得,落后就要挨打。【教学反思】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102 课、不屈不挠的抗争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2、了解林则徐、邓世昌、孙中山等许多民族英雄和许多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3、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4、学习搜集、整理、
23、分析历史信息。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抗日英雄人物及英雄事迹。要求思考:当了解到这些后,有什么感受?第一课时一、 虎门硝烟1、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近百年来祖国屡遭劫难、倍受欺辱的历史,谁能来谈一谈自己的心情和想法?2、师: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是什么态度,有没有反抗呢?又做了些什么?让我们从 1800 年开始来回顾历史。 (出示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影片资料)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24、113、师:(出示 1800-1840 年的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请同学们通过这张数量图,思考急剧增长的鸦片数量给中国带来了什么?(通过对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下小字说明外国列强利用鸦片每年大量地掠夺的钱财,致使白银大量外流)4、小组交流。5、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6、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如果中国的国民吸食鸦片成风,会是什么情景?禁烟运动有怎样的伟大意义?7、谈一谈你对林则徐的看法?二、三元里抗英1、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看看三元里抗英的故事。现在谁能来讲一讲这个故事。2、出示张维屏写的三元里诗歌,体会战争的英勇场面。3、谈谈你对三元里抗英斗争的看法。师:听了同学们的讲述,我们知道三元里
25、人民抗英的意义,值得后人纪念,激励后人铭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义和团运动1、出示洪秀全图片。师介绍洪秀全。2、生读课本资料,了解义和团运动的经过。3、出示歌谣: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齐读歌谣。4、谈谈你对义和团运动的看法。四、抗击日本侵略者1、师:你们了解中国有那些有名的抗日英雄? (学生汇报)2、老师这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出示杨靖宇、吉鸿昌图片和故事。 )谈谈对两位抗日英雄的看法。(分小组讨论。 )3、同学们都花了心思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到了许多的抗日资料。我们来开展一个抗日英雄故事会。(1)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抗日小故事。(2)
26、推选代表到班上讲。通过倾听不同的抗日英雄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受到爱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12国主义教育。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你了解哪些有关资料?生交流,师补充国共两党合作的有关资料。5、抗日的烽火燃遍了神州大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敌人多次抗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我们来看看这些重大的战役(播放“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 “百团大战”片断,师讲述)6、听到胜利的捷报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学生结合资料,谈谈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7、齐唱国歌,理解体会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体验当时人民的心情。五、课
27、外延伸请同学们回家后观看或是阅读一篇抗日影视作品或是文学作品,并写一篇观后感或读后感。第二课时一、 谈话,导入新课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的大片国土沦丧。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邓世昌、孙中山等一批又一批的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其中的几位代表人物。(板书课题:民族的脊梁)二、民族英雄邓世昌1、汇报交流:你对邓世昌有哪些了解?2、教师讲述:(这里可以让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来交流)日本一直蓄谋侵略中国,经过周密策划,年月日,日本舰队袭击了正航行在黄海大东沟的中国北洋舰队,北洋舰队被迫应战。邓世昌是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让我们从一段视频资料中去了解这位英雄人物。3、多媒体播
28、放电影甲午海战的片段。4、小组交流讨论: (1) 、想象当邓世昌指挥军舰冲向敌人,要与敌人同归于尽时他想到的是什么?(2) 、邓世昌为什么要这样做?(3) 、邓世昌和致远舰全体官兵在黄海大海战中壮烈牺牲是一种什么精神?(4) 、此时此刻,你有何感受?三、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1、出示孙中山图片,认识孙中山。交流对孙中山的了解。生用讲故事、表演、图片介绍等多种形式了解孙中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13山。2、补充资料: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小组交流:从资料中,你知道了哪些孙中山的事迹。全班交流:孙中山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作出了哪些贡献?3、出示孙中山的名言(第 13 页右下) 。齐读名言。说
29、说对这句明言的理解。4、小结。四、教材延伸,深化拓展1、课前,你还搜集到了那哪些为了民族利益勇于探索、勇于抗争的民族英雄的事迹资料?2、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民族英雄事迹。3、分组选派代表在班上汇报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4、小结。五、巩固提高,总结本课1.布置观看抗日影片,理解体会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体验当时人民的心情。2.结合课文的学习联系实际谈体会、打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爱国精神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深深感染
30、着每一位同学。【教学反思】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143 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及诞生过程,充分了解共产党对新中国成立的巨大贡献2、能通过阅读以往历史故事书籍,知道历史上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然后与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进行比较3、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积极进取,努力向上,关注党的建设和发展。教学重点:通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更重要的还肩负着社会责任。教学准备:1、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音乐伴奏。2、关于五四运动学生上街游行、党
31、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八一南昌起义、红军过雪山草地、打击日本侵略者、北平和平解放、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3、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的有关知识并写出自己的感受,课上交流。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随多媒体音乐伴奏富有深情的歌唱没有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15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然后提问:“你听过这首歌吗?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充分回答。、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这首歌已经传唱了多年,它极大了抒发了人民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中,确实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
32、感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师板书课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二、新授(一) 、教学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师提问:“关于共产党,你了解哪些知识?”(此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肯定和纠正)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今天老师就再一次和同学们一起重温那段悲壮的历史,看一看共产党诞生的过程,为我们这个民族做出了哪些杰出的贡献。3、教学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小组交流预习收获。(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板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阅读之后,教师提问: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你想了解哪些知识?(4)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将问题归类。(5)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提出的问题a、播
33、放五四运动的影像资料,让学生谈感想,之后,教师简要介绍五四运动的原因及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介绍,让学生明白,当时的中国政府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萌发了,此处,教师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始人李大钊和陈独秀。b、教师继续提问:中国共产党在五四运动之后,是怎样发展的?教师继续让学生了解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充分认识到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意义,此处,要让学生对毛泽东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二) 、教学领导人民闹革命1、教师过渡性提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党怎样领导全国人民的?”2、互助点拨、交流释疑学生根据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进行回答。3、引导学生阅读
34、课本第 15、16、17 页,之后教师提问:“关于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建立新中国,你想知道哪些知识?”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164、教师归纳学时的回答,整理成以下三个问题:(1)共产党和国民党是怎样合作的,为什么后来又打了起来?(2)抗日战争中,共产党是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同国民党进行合作和斗争的?(3)新中国是怎样建立的?(4)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和国民党是什么关系?5、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以上问题, (1) 、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照片,在学生认识之后简要介绍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和贡献,让学生明确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概况,让学生知道国共合作的背景。再让学生说一说共产党是如何
35、同国民党进行斗争的,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并板书:南昌起义、长征)之后,播放关于长征的影像资料,教师让学生体会红军长征的艰难,认识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凶残,激发学生热爱共产党的感情。 (2)处理二个问题,教师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抗日战争故事,在此基础上,教师全面讲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以及简要过程。(3)处理第三个问题,现让学生说说课前搜集到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重庆谈判和三大战役的影像资料,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独裁统治,让学生认识到国民党代表少数人的利益,决定了自己要失败,让学生明确,共产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表,所以建立了新中国。 (4)处理第四个问题,在这个
36、问题处理上,主要是结合现在的两岸关系来确定两党的关系,让学生明确,台湾和我们是一家人,只要国民党不分裂祖国,仍然是我们的好兄弟,如果分裂祖国,就是反动派。6、通过以上四个问题的处理,在时间段上,主要让学生建立以下知识脉络:1927 年之前,国民党和共产党是合作。之后,到 1937 年是战争,1937 年到1945 年是合作,1945 年到 1949 年是战争,1949 年至今没战争,但是也没合作,但主要关系正在逐步走向合作,台湾必将统一,回到祖国的怀抱。(三)、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共产党的感情1、教师出示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 ,让学生找出里边伟大的皇帝,之后教师提问:“你知道在毛泽东主席说的这
37、些皇帝中,他们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吗?”2、让学生充分说,再说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皇帝,在他们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比较好,但从来没有解决全社会人的温饱问题,特别是遇到自然灾害,劳动人民只能背井离乡,沿街乞讨,这都是有确凿历史记载的,但今天的社会,我们不但解决了温饱,还更加环保,我们正逐步进入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17小康社会,从此处作为一个切入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感情。 ”三、总结升华,延伸拓展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同学们收获真不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终于彻底告别了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为了救国救民,生
38、命不息,战斗不止,用生命和鲜血筑起钢铁长城,让我们一起把他们的事迹赞扬。 深情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结束。【教学反思】4 课、永久的缅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詹天佑、华罗庚、陶行知、张之洞等爱国志士的卓越贡献,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了解更多的仁人志士以及他们的事迹。2、能力目标:通过了解过去的仁人志士,学会找寻当代的仁人志士,通过课外阅读,课前上网查询爱国仁人志士的事迹,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爱戴缅怀这些爱国仁人志士,树立远大理想,长大为祖国作贡献。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树立为祖国作贡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教学准
39、备:1、爱国仁人志士为祖国作贡献的典型影像资料。2、多媒体设备。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朗诵古诗清明 ,让学生体会古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同时说一说自己家在清明节为谁而悲伤,为什么悲伤?2、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我们的亲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18人因为和我们有深厚的感情,所以在去世后我们非常悲伤,许多年以后,我们还在怀念他们,在我们生活中,除了我们的亲人,还有没有人值得我们怀念呢?3、让学生充分回答4、教师小结后谈话:“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爱国的仁人志士所创造的,没有他们,我们是不能过上幸福生活的,他们为了今天的新中国,努力奋斗,
40、为国争光,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幸福生活是许多仁人志士创造的,没有他们国家就不富强,我们就不能过上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在怀念亲人的时候,对他们,我们也应该像亲人一样去怀念他们,对我们应该永久的缅怀他们。 (板书课题)二、新授1、引导学生读课文,同时思考一下问题:“课本中介绍了哪些爱国仁人志士?他们的主要事迹是什么?看到他们的事迹,有什么感想?”2、逐个介绍爱国的仁人志士(1)周恩来。A、教师简要介绍周总理的生平,让学生充分说一说周恩来总理为国家作贡献的事迹,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周总理年轻的时候有什么样的理想?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说明了周总理年轻的时候有什么样的理想?学生充分说
41、,之后教师总结:这说明了周恩来总理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充分说明了周总理的赤子情怀和爱国之心,周总理从小就装着整个中华民族,为中华民族奉献了自己的一生。B、教师提问:“当时周恩来说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时候,你觉得周围的同学会有什么表现?”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周围的同学很可能不理解,也可能会觉得周总理在说大话,但这就是周总理的理想,并且在以后的人生征途中,周总理和其他仁人志士一起,实现了这一理想,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才能有所作为,敢想才敢做,爱拼才会赢。C、教师提问:“你为什么读书?”学生充分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我们也要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
42、书。(2)介绍爱国志士张之洞的事迹A、教师简要介绍洋务运动的背景。B、课件出示毛主席对张之洞的评价: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张之洞既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也是晚清大企业家,中国重工业的奠基人,还是晚清推动洋务运动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19的人才战略家。C、关于张之洞的贡献你还知道哪些?让学生充分回答,并对课前搜集资料好的同学提出表扬。D、提问:“我们应该学习张之洞的那些优良品质?”学生充分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应该学习张之洞开明的救国思想,学习他敢于打破常规,像别人学习长处的优良品质。 ”(3)学习陶行知的事迹,教师首先提问:“关于陶
43、行知的事迹,你知道哪些?”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陶行知是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 ”我们应该学习陶行知的哪些优良品质?(4)学习詹天佑的事迹,教师首先让学生读课本中关于詹天佑事迹的介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补充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詹天佑的介绍。之后,提问:“京张铁路修建有什么难度?詹天佑面对困难时如何做的?你受到什么启发?读到“能建造这条铁路的中国人恐怕还没有出世”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关于詹天佑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詹天佑面对外国人的嘲笑和蔑视,不怕困难,出色的完成了工程,我们应该学习他不畏艰险,勇于学习,衷心报国的爱
44、国情怀。(5)学习华罗庚的事迹A、让学生读课文,了解关于华罗庚的事迹。B、在读课文介绍的基础上,教师提问:“你通过阅读,华罗庚哪些地方值得你佩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华罗庚同志热爱祖国,热爱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把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和对党的热爱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只要是党的需要他愿赴汤蹈火。他把自己的思想、行为、追求、理想,溶于祖国、党、人民的最高利益之中,不愧为一位品德高尚的共产党人三、情感激发、教师提问:“除了课本上介绍的这些仁人志士,你还知道哪些仁人志士的事迹?”、让学生充分展示课前收集到的爱国仁人志士的事迹。3、你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仁人志士的事迹,你觉得他们都有哪些相同的
45、地方?学生充分回答,教师小结:这些仁人志士的共同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20点在于,他们从小就有一颗爱国的心,他们与祖国共呼吸,共进退,不怕困难,具有坚强的毅力,不管做什么,一心只为国家,为祖国的强大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四、总结本课师:今天我们了解了很多爱国的仁人志士,他们为了祖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像这样的爱国仁人志士还有很多,正是有他们,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课下继续搜集爱国仁人志士的事迹,写一篇感想。五、实践性作业1、举办一期爱国仁人志士事迹展和图片展。2、搜集爱国仁人志士的名言进行整理。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许多爱国仁人志士的事迹,课下我让
46、同学们在搜集一些,谁说一说你搜集到的知识?学生充分说,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做为小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感想?”2、学生充分回答。二、新授1、提问:“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爱国仁人志士的事迹,他们有许多名言,你最喜欢那句话?为什么?2、学生充分回答,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过渡:“作为我们小学生,有很多的感想,我们应该缅怀他们,怎样缅怀他们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三、召开从小为祖国作贡献的主题辩论会1、汇报交流讨论的观点。 (分组汇报)2、教师根据以上回答总结出两种观点:一种是我们小学生学习好就行了,长大再考虑报效祖国的事。另一种观点是:从小就应该树立远大理想,报效祖国。3、让学生自由分组,分成两组,并选出
47、代表。4、组织引导学生围绕以上观点进行辩论。5、教师总结:我们小学生应该从小树立为祖国读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21书的远大理想,踏着先烈的的足迹,为祖国的富强前进。四、对学生进行缅怀革命先烈的教育、课件出示课本、页内容让学生默读,同时让学生思考一下问题:“生活中我们用什么方式缅怀革命先烈?缅怀革命先烈的最好方式是什么?”2、教师提问:“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谁?这些英雄为国家做出了哪些贡献?为什么说革命先烈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让学生充分回答,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革命先烈的事迹?知道这些事迹后,你有什么样的感想?”、学生课上交流革命先烈的故事,并引导学生认
48、识教材和学生自己搜集的革命先烈的故居、纪念馆,充分让学生认识到革命先烈在人民心目中的位置。5、教师出示延安和毛泽东故居的图片,让后提问:“延安在解放战争中有什么重要作用?毛泽东是中国伟大的领袖,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学生充分回答后教师小结:毛泽东是中国的大救星,延安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央机关所在地,是中国革命的圣地。6、联系实际导行()你知道红领巾所蕴含的意义吗?()你还知道我们周围有哪些革命先烈一直受人们的缅怀?()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缅怀他们?学生充分回答,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缅怀革命先烈不只是在清明节的时候去扫墓,更重要的是要从小好好学习,树立为足国作贡献的理想,珍
49、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先辈的遗志,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7、齐唱少先队队歌 。五、实践作业1、做一期缅怀革命先烈的手抄报。2、利用假期时间参观一处革命烈士纪念馆,写出参观体会。【教学反思】六年级品德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22第二单元 绚丽的世界文明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绚丽的世界文明”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知道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了解在历史的长河中,为推动历史的车轮前进,科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所创立的学说.建立的思想体系,感受人类社会在战胜愚昧和落后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灿烂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个单元安排了三个主题活动:“人类文明的摇篮” ,引领学生走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