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下数学评课-三角形的内角和人教新课标三位作课教师新颖的教学设计、娴熟的教学技巧、从容的课堂驾驭能力,智慧理性的课堂评价,真实有效的教学训练,展示了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数学教学艺术的魅力。数学课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节课教材是按实验、探究和验证规律到归纳揭示规律最后实现灵活应用规律,这样的顺序来编排的。理解编排意图以后,我们就知道教材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建立起了初步的平台。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操作活动探索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度”的规律。我觉得三位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深刻,教学方法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
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三节课呈现出几大亮点:1、创设情境合理、有效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三位授课教师在新课导入时,都能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抛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 180 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知的探究中,出示学习材料,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在知识的应用上,创设实践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总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不断揭示知识的新矛盾,使他们在 “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 。2、教学过程真实、有效。注重过程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
3、有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三位教师在合作探究这一主要环节中,都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了实处。始终放手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在提供给学生研究问题的充分材料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采用自主发现、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与学生共同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主动获取知识的快乐。学生采用“量、撕、折、拼”等多种方法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 180,尤其是杨老师、曹老师设计的撕折环节,同时一并探究出规律来,既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智慧方法共享,很好的突破了学习的重难点。在探究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注重了“猜测-探究-验证-应用”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渗透,将转化这一数
4、学思想牢牢的种植到了学生的头脑中。说到这里我想起电视剧潜伏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一种占有叫失败,有一种撤退叫胜利” 。也就是说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学生。3、课堂生成丰富、有效 在课改的推动下,课堂教学的模式发生了转变。 “教”与“学”变成了一个师生互动、交流、共享的过程。如果说教师没有预设是一种欠缺,那么没有生成的课堂是无效课堂。几位教师都能尊重生成,还学生课堂主动权。比如:周老师的课中,学生探究时生成了用两个三角形的六个角组成一个周角,学生认为每个的内角和是 180,这时老师意识到这两个三角形必须是完全一样的,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是我们要得的结果,周老师随机应变能力强,及时强调这一点。有
5、一广告词说得好“一切皆有可能” ,所以说教师不怕“生成”始料未及的问题,只要能见机行事,适时调整教学步骤,便能使课堂进入佳境,让教学充满魅力、焕发生机。4.多媒体运用适时、高效。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声、像并貌的优势,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节课教学时,周教师意识到在验证中出现操作不太精确,推理不够严密的情况。老师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课件再次规范、准确的演示剪拼过程。让学生及时在脑海中强化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增强了活动的有效性。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学法指导。一句话,多媒体的运用恰到好处。5、练习设计巧妙、
6、有效。“学以致用”是练习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对此,三老师非常注意将数学的思考融入不同层次的练习之中,很好的发挥练习的作用,如:给出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学生求第三个角,从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曹老师让学生判断有两个小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使学生在图形变化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从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这些练习设计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得到不断的发展。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得到很好的落实。6.课堂小结言尽意远。章回小说常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迫使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一堂好课也应设“矛盾”而终,使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性,承上启下的提出新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课堂三角形的内角和中, “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你能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自己去研究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研究。三位教师都有拓展,尤其是周老师在结课时还说“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选择什么方法验证?”这些结束语激发了再探究的兴趣,把课堂与课外联系在一起,注重了知识的拓展和问题的延伸,达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