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592647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26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0 - 目录1 师恩难忘 - 1 -2 陶校长的演讲 - 4 -3 古诗两首 - 7 -第一单元 教学反思 - 9 -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 10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 12 -6 变色龙 - 13 -7 金蝉脱壳 .- 15 -第二单元 教学反思 - 17 -8 成语故事 - 19 -9 推敲 - 21 -10 嫦娥奔月 - 24 -11 读书莫放“拦路虎” .- 25 -12 伊索寓言 - 27 -第三单元 教学反思 - 28 -13 在大海中永生 - 28 -14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 30 -15 艾滋病小斗士 - 31 -第四单元 教学反思 - 33 -16 黄山奇松

2、 - 34 -17 黄果树瀑布 - 36 -18 莫高窟 - 40 -第五单元 教学反思 - 42 -19 天火之谜 - 43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 45 -21 诺贝尔 - 48 -22 滴水穿石的启示 - 51 -第六单元 教学反思 - 53 -23 林冲棒打洪教头 - 54 -24 少年王冕 - 57 -25 黄鹤楼送别 - 59 -26 清平乐 村居 - 62 -第七单元 教学反思 - 65 - 1 - 1 师恩难忘一、教学目标(一)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使学生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敬师爱

3、师的情感。(二)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三)学认生字 13 个,学写 10 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及谚语“无心插柳柳成荫”等。(四)学习做摘录笔记。二、教学重点:理解“师恩”指的是什么。三、教学难点:学做摘录笔记。四、教学过程同学们好,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四年级小学生了,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主题是“师生”。(播放课件)其中有两篇讲读课文师恩难忘、孔子和他的学生,和两篇自读课文爸爸的老师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围绕老师这个主题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有着高尚师德、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教师形象,体现了师生间浓浓的深

4、情。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篇师恩难忘。(一)引入新课,初感师恩你们还记得么,从上学的第一天起,(播放课件)是老师,将我们引入知识的殿堂,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是老师,带我们认识多彩的世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严格地要求着我们。我们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和培养,师恩如山,师恩似海。著名作家刘绍棠爷爷对自己的启蒙老师终身难忘,写出了-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齐读课题。(出示课件)(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自学了生字词,下面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看(出示课件)。- 2 - 配备 念叨 歇脚 恍如开窍 感念 情趣 培育描红摹纸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引

5、人入胜 恭恭敬敬(1)请一个同学来读。读得正确,我们一起读一遍。(2)(出示课件)文中的生字你记住了么,我们读一读。设 圣 配 描 娓 姥恍 窍恩 兄 扮 境 仍 培恭(3)在要求写的生字中,哪一个字容易写错?(播放课件)(恭:写的时候要注意,下面是“小”字多了一个点。)(4)生字词学得不错,请听课文录音,注意听清字音。(播放课件)(5)请你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播放课件)(课文主要写了小时候田老师给“我”们讲他用古诗编成的故事,四年里听了很多故事,长大后“我”非常感谢老师。)(6)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那文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呢?看金钥匙,请你默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6、,比如画问号。(播放课件)小精灵儿童http:/同学们,你有哪些不懂的词语?请看。(播放课件)戛然而止 起承转合 年近古稀 桃李满门无心插柳柳成荫 叩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下面我们来做个猜词游戏,听意思猜词语。(出示课件)“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刚才我们解决了不懂的词语,还哪些不理解的问题?老师把同学们的问题归纳了一下:(出示课件)2.“师恩”指的是什么?为什么难忘?3.为什么田老师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三)学习课文,理解师恩1.下面我们来学课文,解决问题。(播放课件)(1)在文中,“师恩”到底是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静心默读课文 1-9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7、(2)文中的师恩指的是什么呢?- 3 - 这位同学说,师恩就是小时候田老师给我们讲的故事(出示课件)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四句诗为起承转合,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3)田老师是一位多么有心的老师啊,把枯燥的古诗编成了美妙动听的故事,大家能不能把故事讲的像田老师那样娓娓动听呢?(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自己练一练。(4)准备好了么,请你伴着音乐讲一讲这个故事吧!同学们讲的真好,我们仿佛来到了一个小村庄,看到一座小亭,旁边是一束束美丽的鲜花,这种感觉用文中的词语来说就是身临其境。(出示课件)文中形容老师故事讲得好的词语还有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对,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口

8、才很好,这类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呢?(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出口成章 妙语连珠 )(伶牙俐齿 巧舌如簧 侃侃而谈 语惊四座)嗯,说得好,看来 同学们平时非常爱读书,爱积累词语呀。(5)那么田老师讲的故事好,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看出来?(出示课件)这个故事,有思想,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嘎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这里不是直接写老师故事讲得好,而是从我听得入了迷来表现,这是:侧面描写。更能衬托出老师讲得精彩。再来读读句子,体会这种写法。(6)文中体现师恩的句子还有哪些?(出示课件)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

9、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摘录笔记要写课文题目。行距要大一些,便于修改补充。第一单元 1 师恩难忘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情趣培育 引人入胜 开窍 感念 恭恭敬敬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终生难忘!2.从事文学创作,需要发达的形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田老师在这方面培育了我,让我开了窍。- 4 - 2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 10 个生字,会认 4 个,理解有关新词。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4、

10、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第一教时教学目的:介绍,了解演讲常识,初读知大意。教学难点:音:稳韧形:垒陶炼彼义:堡垒、源泉、坚忍不拔、彼岸、鞭策、长足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原名文睿,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2、听演讲(录音范读)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1、谈演讲的特点(1) 真实性(2) 鼓动 性(3) 礼仪性(称呼、有祝语)2、文中陶校长怎样

11、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问正音(2)划标题三、检查初读理思路- 5 - 1、出词正音2、按四部分抽个读,点评后四人组分别读,并解疑。3、交流分段知大意(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什么?(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3)填充概括段意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4、引读全文5、质疑留疑四、学字词1、认生字、抢答:比喻难以攻破的事物严格督促使进步来源比喻向往的境界给人带来幸福进展迅速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2、归类写左右:演锻稳3

12、、比较组词陶 炼 彼葡 练 履4、抄词第二教时教学目的: 精读感悟, 由收到放,朗读倾吐。教学设计:一、复习大意,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二、教学第一问1、作者为什么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6 - 2、交流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垒3、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4、怎样才能有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最后提出什么希望?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1、圈画方法同上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1)问什么?(2)为什么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3)怎样才能使自己

13、学问有进步?3、点拨关键处(1)公德 公共道德和观念(2)私德 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3)真人 真诚不虚伪的人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1、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3、填空总结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可以()。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5、倾吐练习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B、我也要每天四问C、陶校长,您听我说五、作业:填空(课后 4)-

14、 7 - 3 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教学要求:1 寻隐者不遇描写诗人松下问童子的生活画面, 体 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 借助字典、辞典理解诗句的意思.3 能朗读,背诵课文并能默写,培养读背古诗的兴 趣。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故事导入新课听教师讲唐代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板书:贾岛小结:唐代诗人贾岛是很讲究“推敲”的,他的诗自然质朴,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名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诗寻隐者不遇二 按小组学习,编演对话情景1 齐读诗句2 下面同学们按四人小组,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两个两个的表演,看谁对诗句的意思理解正确。分组表演,教师巡视.(1 ) 指名表演(2)其他同学提出异议三 理解诗意

15、,体会感情1 指名说出诗句的意思(说说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只:只是 深:深度,指云雾很多“只在此山中“之前隐去了一句问话。我寻隐者,在松树下遇到了一个孩子,那是他的小徒弟,我问他师傅的去向,他说师傅采药去了。师傅就在这座山里,山上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他究竟在什么地方。2 体会感情- 8 - 这首诗写的是一次寻访,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个是被寻访的是隐者,理解“隐者”即隐居山林的人;一个是寻访的结果是不遇,即没有遇到;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视频展示台)这首诗采用问答体,是通过寻访者向童子打听师傅的去向,童子作了回答的形式写的,这三番问答,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四 齐读古诗,练习背诵所见教学目标

16、:1、认识“所、牧”等 6 个生字,会写“童、林、黄”3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所见。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展示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2、揭题,释题。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指名说说)所看见的事物(东西)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二、初读课文。1、出示诗句,让会读背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2、抓住生字和难点字音,强调读准。如

17、“所”读平舌音、“捕”的声母是“b 而不是 p”等。3、学习生字。(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三、精读课文。- 9 -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3、你感受到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4、全班交流。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5、理解诗意。(1)出示课文插图。A、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B、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

18、他的歌声怎么样?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C、齐读诗句。(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齐读诗句。(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第一单元 教学反思陶校长的演讲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作的著名的“每天四问”演讲稿。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起了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校长言真意切的演讲,不正是在传递着这种

19、教育思想吗?他的“每天四问”不仅激励和鞭策着学生,而且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课文条理清晰,重点部分的语言形式基本雷同,于是,我请学生按照“问什么,- 10 - 为什么,提出希望”把每一问分成三层。学生边读书边分层,很容易就做到了。可能是文章的结构太清晰了,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反而会让课堂失去了往日的生趣,于是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复述课文上。教学时,我首先请同学们释题:什么是演讲?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请大家反复地读课文,并结合平时所听到、看到的演讲谈自己的理解。同学们热情高涨,谈出了演讲一定要有主题,要有声情并茂地讲述,有时还要有动作,一定要有真情,更重要的是要能吸引

20、听众的注意力随后,我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陶行知先生的资料。同学们渐渐走近了陶先生的心灵世界,对这位平民教育家产生了敬仰和崇敬之情。这时候,再介绍演讲稿的写作背景,把同学们带到那战火纷飞、开荒生产的艰难岁月。在这样的情况下,陶先生依然关心学生的德智体以及工作能力的培养,足见教育家的远见卓识,实在令人钦佩。有了这样的情感做铺垫,课文的学习就更自然和主动了。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情感目标: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11 -

21、3、能力目标:能掌握诗歌反复的意义,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表达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巩固使用工具。二、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一、课前的领悟感受。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对自然的感受。三、揭题,感受题意与文题之美。1、对于“课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处?2、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色的课本呢?四、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3、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五、再读课文,把握整体。1、细读文章,2、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3、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展开丰

22、富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4、再读课文,找找文章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这课本呢?六、作业布置:熟读课文并试背。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感悟诗情。一、复习导入:1、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二、细读品味,感悟诗情。1、黩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2、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饱含的深情。- 12 - 3、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曾呼吸、发现、描绘、倾听等接触大自然的事例与感受。4、学习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从“敞开”一词,感受祖国的绚丽多彩。反复朗读这两节,体会诗的内涵。5、体会开头与结尾反复

23、的作用。三、朗读体会,深化情感。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朗读。3、全班朗读交流,先指名读,再评析指导,读出诗的明快、豪情万丈、舒缓,读出诗的内在的旋律。4、最后全班齐读。四、作业:A:完成练习册。预习下文。背诵这首诗。B:选择校园一物进行仔细观察。并写下观察日记。5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情感。2. 学会并理解本课生字词,初步领会文章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 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第二段,品味语言文字,感受

24、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我们每个人校服上都有衣袋。如果让你将自己的衣袋装满东西,你最想装满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评:可以看出来,你是一个的孩子。2有一个孩子,他装的东西跟大家都不一样,请看屏幕。出示:装满昆虫的衣袋- 13 - 通过预习,你知道他是谁吗? 看到题目,琢磨一下,你觉得法布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能读出来吗?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检查生字词昆虫 观察 责骂 纺织娘中毒 垃圾 殿堂 鼓鼓囊囊小溪纵横 花草丛生 鸟栖虫居(1)指导“栖”的读音。(2)你发现第三行三个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3)一边读这三个词,一边发挥你的想象,你仿佛

25、在法国南部圣莱昂的小村子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4)指名读一读书上是怎么描写的。思考:为什么在文章的一开头就写圣莱昂村子里的景象呢?2理清层次(1)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球迷,喜欢下棋的叫棋迷。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什么?(2)速读全文,你能找出文中带“迷”字的词语吗?(板书:着迷 迷恋 痴迷)【出示句子】这组词语在文中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指导辨析词义。指名朗读,体会词义的变化。6 变色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 9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7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凭借课文

26、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14 -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新词,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教学准备:1变色龙的图片。2变色龙的资料。一复习导入1、读读生词2、课文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二细读课文1、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什么叫“端详”?给它找一个近义词。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外形特点、捕捉食物、会变色3小组学习:读读 9 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第 9 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

27、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头、嘴、眼、身躯、背部、腹部、脚、尾巴变色龙的这写部分各有什么特点?请在相应的词语下面标上小圆点。根据插图,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介绍变色龙。4、感悟课文第十到十二自然段自渎课文,说说在这自然段中了解到变色龙哪些知识。理解部分词语:迟钝、窥探、绘声绘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刹那间等体会变色龙捕捉食物的速度快。练习朗读,注意重点词的朗读。使用“绘声绘色”造句。5、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 14 自然段。朋加沙实验了几次?从哪些词语看出?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香蕉叶色、绿色、棕色、浅灰色)课文中用了哪些表示变的词语?(变成、变为、变为)仔细观察图,体会变色龙的颜色

28、变化。看到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用“名副其实”造句。- 15 - 6、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7、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浦洛夫”8、齐读课文第三部分放回变色龙,是为什么?又使你想到了什么?你还收集到哪些变色龙的资料,集体交流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像变色龙这样的小动物。三布置作业1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2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灵活运用送学到的观察、表达方法,写一篇关于小动物的作文。板书设计:发现外形特点端详变色龙捕捉食物放回变色7 金蝉脱壳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10

29、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16 - 教学准备:1课文内容的投影片。2蝉的资料。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金蝉脱壳的起因。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课题:金蝉脱壳。齐读课题。2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3讲故

30、事:三十六计“金蝉脱壳”。二、初读课文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2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出示生字词。指名逐自然段朗读。3默读课文。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 1-2 自然段。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17 - 齐读。3哪件事“神奇有趣”?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指名朗读。说说你的理解。5齐读第 1-2 自

31、然段。四、布置作业。1搜集蝉的资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7金蝉脱壳。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2交流蝉的资料。二、学习第二部分1默读第 3-6 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小组学习。3全班交流。“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

32、读的感受。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18 - (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第二单元 教学反思变色龙这篇文章通过记叙“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保护动物。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变色龙的资料,学生兴趣高极了。因此,上课开始,我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有关变色龙的资料拿出来交流,让学生了解变色龙的生活习性,外貌特点以

33、及会变色的特点。交流中,学生的的积极性很高。有了之前的了解,第二课时,我重点指导学生多读来感悟课文。一、自读自悟,交流体会。课堂上,我将课文划分为三大段逐段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然后交流彼此的感悟,能说多少是多少。让学生觉得认真读了、思考了就行。二、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交流后,我总是给予适当的点拨,让他们学会抓住重点语句,感悟理解,积累词汇。三、读写结合。变色龙这篇课文作者观察仔细,语言优美,是学生仿写的好材料。因此,在学习变色龙外性特点时,设计了填空练习:( )的头,( )的身躯等;在学习变色龙捕食这内容时,我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体会它捕食的速度之快;在理解变色龙很会变色时,我引导学生用

34、连接词“先接着再”说话,接着我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翅膀,说一说“最后,我把它放在( ),它由( - 19 - )色变成( )色。”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写作特点:在描写动物时,应仔细观察,抓住动物特点有顺序地进行具体描述。回顾这节课的前前后后,学生积极投入,热情很高8 成语故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2学会本课 7 个生字,绿线中的 4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教学重点、难点: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

35、课题。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完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知道课题“金蝉脱壳”就是一个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板书课题:8 成语故事3、什么样的成语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 “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二、初读课文- 20 - 1、布置课内预习要求。过渡: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三则成语故事了?请大家自己读课

36、文。(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2)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3)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情况。(1)指导生字、正音。chu si fng l b yn h戳 腮 俸 禄 壁 韵 唬(2)指导词语,注意正确书写。腾空 俸禄 自相矛盾 画龙点睛戳穿 墙壁 滥竽充数 张口结舌4、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三、指导预习及写字。1、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2、指导书写习字册。四、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语2、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每则故事的意

37、思。板书设计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请同学上黑板板书三个成语。二、精读自相矛盾。1、“矛”和“盾”,你们能分得清吗?请同学看图指一指。“矛”(古文字图) 上象其锋,中象其身,下端有銎(斧子上安丙的孔),所以纳柲(古代兵器的柄)。- 21 - “盾”(古文字图) ,瞂也,所以扞身蔽目。“厂”象盾之侧是形,“十”象盾之握,“目”象盾之用。2、(1)“矛”很“锐利”,锐利就是锋利的意思,矛“锐不可当”。(2)“鲁迅的文笔很锐利”,这里的“锐利”是(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的意思。(3)“盾”很“坚固”,坚固是牢固的意思,盾“坚不可摧”、“牢不可破”。3、讨论:“夸口

38、”的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张口结舌”的意思。刚刚还“夸夸其谈”的楚国人,为何“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4、联系实际说说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三、精读滥竽充数。1、滥竽充数,“滥竽”的意思是吹不成调的竽。真是“竽”的错吗?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1)南郭先生知道了齐宣王喜欢听许多人一起吹竽的消息,他想(2) 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当他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他想(3)当他得知齐湣王喜欢听别人一个一个地吹,他又想(4)看到不吹竽拿到同样俸禄的南郭先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5)看到了流浪街头的南郭先生,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6)对于今天的那些“滥竽充数”“以次充好”

39、的厂家,你会对他说四、精读画龙点睛。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张僧繇画的龙点睛前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美中不足)“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的作用?(腾空飞去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3)“点睛”在现实中的运用(包装,好的产品加上好的包装,就是“画龙点睛”的作用;劣质产品加上好的包装,就是“滥竽充数”)2、背诵课文- 22 - 9 推敲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 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且能够将课文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3、 能够通过比较、想象等方法体会课文中的第四题的词语的不同点。4、 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贾岛对待写作的特点。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

40、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学生一起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从而导入到本文的故事的主人公。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回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议。教师总结:本文主要讲了唐代诗人贾岛推敲古诗中的生字的故事。三、学习课文生字词1、 教师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四、理清脉络,划分层次学生尝试着给课文进行分段。五、了解起因,丰富背景默读课文第一段,说说你认为贾岛拜访李凝的夜晚是一个怎么样的夜晚?请你用一个字来概括。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总结:“幽”或者“静”都可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要读出当时的幽静的氛围出来。这段中的“拜访”能够改成“访问”么?为什么?- 2

41、3 -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进行总结:虽然都是访问的意思,但是相对而言拜访带有尊敬对方的意思。而访问缺少了这样的诚意在里面。六、课后练习:1、 练习写习字册。2、 自己通过查找工具书理解题李凝幽居的意思。第二课时一、回顾原因,叙说缘由推敲这个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请你用讲故事的口气来叙说,要说得绘声绘色。二、感情朗读,练讲故事1、学生练习感情朗读课文,可以辅之以手势,动作,注意在表现的时候要能够有一种表情露出来。2、 小组织内进行表演。3、 推荐优秀的表演小组进行表演。公布评选标准:评选标准:动作模仿相似表情到位传神语言生动形象凡是符合以上三条的就是优秀者。4、 小组展示讲故事。教学中相机穿插

42、以下教学内容:“一天,贾岛去长安城外拜访(访问)一个叫李凝的朋友。”引导学生辨析这些词语的不同意思:两者的共同点都是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拜访:也是访问,但对被访问者包含了敬意,是礼节性访问。文中的“拜访”,说明贾岛对于朋友充满了敬意,并非一般的“访问”。“半路上,他想起作业即兴(及时)写成的那首小诗”- 24 - 两个词语都有立即的意思。“即兴”是指对眼前的情景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所创作。文中用“即兴”是说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是即景生情,有感而发。“再说,用敲字更能够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安静),读起来也响亮一些。”两个词语都是表示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宁静”字(环境、心境)很安静,表

43、示静的程度较深。文中用“宁静”准确地写出了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三、课后练习:将故事要点写下来,小组内轮流讲故事。10 嫦娥奔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充分感悟。教学难点:感悟朗读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让学生猜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玉盘,有时像把镰刀。学生猜出是月亮后再让学生说说有关月亮的诗句。导入新课:提到月亮,我们都会想到一个与之息息相关的节日中秋节。关于月亮,关于中秋节,有许多美妙动人的传说,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板书课题:嫦娥奔月。按要求

44、自由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出文章的自然段。3、找出写嫦娥奔月的自然段。讲解课文。- 25 - 1、提起“嫦娥奔月”,我们头脑就会出现,蓝蓝的天,圆圆的月,还有衣带飘飘的嫦娥,课件出示嫦娥奔月的画面,感觉就是一个字(美),哪个自然段描写了这美好的画面呢?(6)2、谁来读一读这段文字,让我们从听觉上也能感受嫦娥奔月的美,请学生个人读,最后全班有感情读。3、老师也想读,师读,(把“飘飘悠悠”换成“飘悠”,把“碧蓝碧蓝”换成“碧蓝”),让学生发现和原文的区别,从而体会“飘飘悠悠”和“碧蓝碧蓝”的妙处。4、这段文字抽出来读,我们感觉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将这段文字送回文章去,把文章整体读一读

45、,留意一下,当你再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你认为嫦娥奔月仅仅是画面的美吗?(人更美)5、嫦娥的美不仅是外表的美,更是她心灵的美,是她的(善良),找出描写嫦娥心灵美的段落,并把相关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6、理解句子:她经常接济(补充句子:村东的王二家没米下炊,孩子们饿得直哭,嫦娥知道了,就。天冷了,李家的孩子衣服破了,嫦娥知道了,就),从而理解“接济”就是给别人物质上的帮助。7、嫦娥的善良还表现在(为了不让坏人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指导“逢”的读音,“蒙”的写法。理解“周旋”这个词的意思。8、吞下仙药,就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这本是件高兴的事,可对嫦娥来说,更多的是不舍,不舍她的丈夫,

46、不舍她的乡亲们,让我们带着对嫦娥的敬意,带着美好事物破裂带给我们的无奈、伤痛再来读第六自然段,配乐朗读。9、嫦娥是善良的,她的丈夫后羿也是善良的,他曾射下九个太阳,为民造福,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面对嫦娥的离去,后羿心中有诸多不舍,不舍化成了一声声的呼唤:“嫦娥!嫦娥!”,学生有感情地读。10、不舍的还有喜欢她的乡亲们,为了表达心中的想念,乡亲们怎样做?11、总结:一个动人的故事,引出了一个美好的节日,从此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让我们记住嫦娥奔月的故事,更应该记住嫦娥的善良,让我们像嫦娥一样做个善良的人。- 26 - 11 读书莫放“拦路虎”学习目标:知识:朗

47、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课文所要阐述的含义。情意:养成读书的正确习惯。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策略: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通过默读、朗读,理解重点词句,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准备:有关课外知识。 一、导入揭题谈话,导入 在学习中,如果你遇到了拦路虎,那该怎么办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激发学习兴趣二、点拨自学课文自读课文阅读课文,借助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点句理解课文。1、学生带着任务读课2、学生分组学习小组多种形式学习3、讨论、交流,读课

48、文。使学生懂得,读书遇到“拦路虎”不能饶着走,应该迎难而上,勇于战胜它。三、汇报自学情况,抓住重点,指导读懂。1、什么叫“拦路虎”?2、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3、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4、如何查字典?(一)、要有耐心。(二)、要有恒心。抓住重点句,谈感受;- 27 - 就自己如何解决“拦路虎”发表见解;抓住重点句,理解全文。使学生懂得,读书遇到“拦路虎”不能饶着走,应该迎难而上,勇于战胜它。四、总结延伸5、熟读积累: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全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反复朗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受。采用打擂台、师生比试、小组比赛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交流读你喜爱的段落;齐读全文。

49、感情朗读深化理解12 伊索寓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 2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知道这则寓言的故事,理解寓意并能从中获得教益。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第 12 课伊索寓言的前两则寓言狐狸的葡萄、牧童和狼,今天,咱们接着学习第三则蝉和狐狸。(齐读课题)2说起狐狸,还记得咱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简单地说一说?(指名说)3你对其中的狐狸和乌鸦各有什么看法呢?(指名说)- 28 -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指名说)(出示幻灯片:爱听奉承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二初读感知1今天,狐狸又使出了它的老办法说奉承话来欺骗别人了,不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