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互联网 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509357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 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互联网 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互联网 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互联网 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互联网 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互联网+”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摘 要 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会极大地改变以往传统的授课方式、呈现方式.利用“互联网+ ”技术,会创设出生动的、有趣的课堂教学环境. 关键词 互联网+;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200170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入“微课”教学,以多样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将生活问题数学化,利用动态视频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以及互联网平台的线上线下交流,可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极大地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一、明确“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及其特征 初中数学教

2、学引入“互联网+” ,使得知识的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口述及一定的解释去讲述数学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理解能力.这个要求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存在一定难度.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久而久之,学生不理解的知识越来越多,就造成学生想学又学不进的局面,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引入“互联网+”后,学生完全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要通过信息手段将知识点多样化呈现给学生,学生就可以通过学习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及交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互联网+”的新型数学教学模式,一般是

3、创设情境,先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再逐步引入数学概念主题开展教学,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 二、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具体举措 1.引入“微课”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 将“互联网+” 融入数学教学的“微课” ,学生能根据自我需求,自主安排时间,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制作好微课视频,并将微课视频放到互联网学习平台上,让?W生通过平台利用微课视频自主学习.具体步骤如下:一是课前利用微课进行预习,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结合教材,做好预习笔记并将自己理解的概念拍成 5 分钟的微视频上传到班级 QQ 群上.二是将班级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的

4、兴趣学习小组,上课时先让他们小组内对预习中不懂的问题进行探讨.三是让各小组组长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四是由教师通过电子白板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五是下课前 10 分钟进行测评,实现“堂堂清”.六是下一堂课对上节课测评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并观看网上相关的其他解题方法. 2.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使用 PPT、几何画板、Flash 等软件制作课件,借助动画、文本、声音、超文本等将课件知识点进行分解,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带动学生的感官、视觉全方位参与,进而去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加以引导,学生为了寻找答案自主进行研究、分析、推理、沟通和

5、交流,进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备的数学学习方法. 例如,对于二次函数的教学,课标中有关二次函数的内容:“基本表达式 f(x)=ax2+bx+c(a 不为零,且a, b, c 是实数) .开口方向判断: a 为正数,则开口朝上;a 为负数,则开口朝下.|a|越大,则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越小.对称轴:x=-b2a.用这个公式算顶点坐标:-b2a,4ac-b24a.”二次函数的顶点、开口方向、对称轴等要素的变化,各种抛物线的图像、各种不同的交叉图形(图 1、图 2)等,教师均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来,让学生自己感受这些图形,提出疑问,然后再进行理论方面的讲解. 又如, 图形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借助 P

6、PT 画出相关图形,然后再用几何画板画出相关图形.当教师借助画板画出五颜六色的几何图形时,学生会感叹“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太神奇了”.这时,教师就可引入数学主题,开展今天的理论知识授课. 3.创设情境,使生活问题数学化 以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为例,借助动画形式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呈现给学生.动画内容是:一个大汉拿着一根扁担进屋,横拿竖拿都拿不进,横着比门宽了 4 厘米,竖着比门高了 2 厘米,旁边邻居教他斜着拿扁担进门,刚好就拿进去了,问扁担有多长?这是生活问题.这时候,教师引入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将动画中的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让学生找出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和等量关系式,设出未知数,从而得到一

7、个一元二次方程.此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教师继续讲述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如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商场促销活动:一台空调进价 2800 元,销售时发现,卖 3200 元时,平均每天可卖 10 台,而当价格每降 100 元时,平均每天可多卖出5 台,现在需要让空调每天的获利总额到达 6000 元,如果你是该品牌专柜店家,每台空调销售价应定多少?这个问题同动画中的生活问题类似,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讲解,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它的公式运用方法,个个举手回答,给出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和等量关系式,设出未知数,从而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借助“互联网+”技术,可将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

8、知识. 4.展示动态的数学教学视频,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借助“互联网+”技术,教师向学生展示动态的教学视频,对学生难掌握的问题进行分解,做成动态视频并演示,让学生反复观看解题方法,自己琢磨理解,进而提升解题能力.例如,教学几何图形时,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如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而球、圆等图形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又如,在教学几何动点问题时,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动态模拟 P、Q 两点分别从 A、C 同时出发的

9、运动情况,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如图 3,梯形 ABCD 中,ADBC ,B=90 ,AD=24cm,AB=8cm,BC=26cm,动点 P 从点 A 开始,沿 AD 边,以 1cm/s 的速度向点 D 运动;动点 Q 从点 C 开始,沿 CB 边,以 3cm/s 的速度向 B点运动.已知 P、Q 两点分别从 A、C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假设运动时间 为 ts.问:(1)t 为何值时,四边形 PQCD 是平行四边形?(2)t 为何值时,四边形 PQCD 是直角梯形?(3)在某个时刻,四边形 PQCD 可能是菱形吗?为什么?(4)t为何值时,四边形 PQCD

10、 是等腰梯形?再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对于 22=4 和 222=8,可把 22 记作 22,222 记作 23.如果按教材讲只能叙述一下,学生通常很难理解和接受.如果运用多媒体演示,可先提出探究问题,让学生思考计算 23.学生一般会出现两种答案:23=23=6 和 23=222=8.?学生自由寻求解决方法,教师再分析错因,通过直观对比让学生解决问题,灵活掌握数学解题技巧. 5.充分运用平台,实现数学学习资源共享 借助“互联网+”技术可实现数学学习资源的共享.教师将课程分解成多期,制成教学课件并共享到班级平台上,可以在班级平台上发布课后作业信息,进行知识疑难点的交流和讨论以及批改作业,并给

11、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和辅导,使学生借助平台实现多渠道的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学得的知识输入电脑,通过 BBS、E-mail 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与更多的学生共享,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互联网+” 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变了一贯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安排时间对数学知识点进行预习,对疑难点进行求答.借助“互联网+”打造的平台进行沟通交流,转变传统数学教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实现个性化、自主化的数学学习.在“互联网+” 背景下,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也有了显著提升. 参 考 文 献 1周瑜珍.互联网+“为”: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2017(9). 2贺胜元.“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研究J. 考试周刊,2017(5). 3王伟.微课助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思考J.学周刊,2017(7). 4高远.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的教学策略J.吉林教育,2017(6). 5 彭会.浅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考试与评价,2017(4). (责任编辑 黄桂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