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 1 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 1 千米(公里)1000 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 1 千米的方法。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 1 千米的长度,掌握 1 千米和 1 米的关系。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 1 千米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 1 毫米有多长吗?1 厘米、1 米呢?如
2、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 1000 米?(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 1000 米?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图片“认识千米”。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 50 千米(km)、100 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3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
3、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 50 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 1000 米;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 400 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 1000 米。那么,1000 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 1 千米。师问:你们知道 1 千米和 1 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 1 千米1000 米)3估想。(1)师问:1 米有多长?50 米有多长?100 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 1 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 1 千米?(小组讨论)(3)师问: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 1 千米,或者是几千米?记忆进率。问: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 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