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PPT(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ppt

上传人:tangtianxu2 文档编号:3493155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7.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PPT(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PPT(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PPT(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PPT(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PPT(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广东省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管理中心 二一六年七月 广州,主 要 内 容,一、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要点 三、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现场检查要求,一、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开展规范化管理的背景、目标及实施情况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要求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要求,开展规范化管理的背景、目标及实施情况,背景 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许可、应急预案、贮存标识等各项管理制度实施效果不佳; 非法收集、转移、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的现象屡禁不止; 危险废物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呈多发态势; 危险废物监管工作依然薄弱; 防范危险废物环境

2、风险的压力巨大。,开展规范化管理的背景、目标及实施情况,工作依据: 关于2010年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督查工作方案(环办201092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环发201119号) 关于印发“十二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的通知(环办201148号),于2011年4月18日发布。 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办201599号 ):十三五继续开展,开展规范化管理的背景、目标及实施情况,新要求:,开展规范化管理的背景、目标及实施情况,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危

3、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开展规范化管理的背景、目标及实施情况,工作目标: 到2015年,实现: 产生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达到90%; 经营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达到95%。,开展规范化管理的背景、目标及实施情况,主要考核内容: 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 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情况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定情况 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转移联单制度 应急预案备案制度; 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等情况。,开展规范化管理的背景、目标及实施情况,考核要求: 1、从20

4、10年起,每年国家环保部要对每个省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进行督导,其中产生和经营单位的规范化管理是督导的重要内容(抽查率不低于30%)每年督导的结果由环保部统一向各省市发布。 2、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纳入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的指标体系中。 3、对规范化管理合格率低于60%的地区,予以通报批评,暂停对该地区有关环境保护的评比创建活动。,开展规范化管理的背景、目标及实施情况,检查要求: 1、在规范化管理工作中,发现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有违反危险废物管理有关规定的,要严格依法予以查处: 2、对产生单位非法转移危险废物的,坚决打击,从严处理; 3、对超期贮存危险废物的,责令限期处置,逾期不处置或处置

5、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指定单位代为处置,处置费用由产生单位承担。,开展规范化管理的背景、目标及实施情况,新考核指标体系变化: 进一步明确了达标标准; 细化了评分细则; 进一步明确了检查方法 分数分配更合理,(一)产生企业规范化管理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有十二个检查项目,共27条检查内容。概括地说:就是八项制度、三类设施环境管理、一项业务培训。 八项制度: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标识制度、管理计划及备案制度、申报登记制度、源头分类制度、转移联单制度、经营许可证制度、应急预案备案制度 三类设施:贮存设施、利用设施、处置设施 业务培训:与危险废物相关的业务培

6、训,一、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内容,(一)产生企业规范化管理主要内容,综合评估标准: 1.无自行利用或处置设施的产废企业满分为50分,40-50分为达标,30-39分为基本达标;29分及以下为不达标;有自行利用或处置设施的产废企业满分为55分,44-55分为达标,33-43分为基本达标,32分及以下为不达标;有自行利用和处置设施的产废企业满分为60分,48-60分为达标,36-47分为基本达标,35分及以下为不达标。 2.第12条为否决项,即该项不得分,则综合评估为不达标。存在非法处置行为的企业的非法情形:将危险废物交给没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理;自行利用处置危险废物没有环评手续 3.

7、考核年度内企业由于危险废物管理不当发生了突发环境事件的(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规定),综合评估为不达标。,一、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内容,(二)经营企业规范化管理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危险废物经营企业范化管理有十个检查项目,共27条检查内容。概括地说:就是七项制度、二类设施环境管理和一项运行安全要求 。 七项制度:标识制度、管理计划及备案制度、申报登记制度、源头分类制度、转移联单制度、经营许可证制度、应急预案及备案制度 、记录和报告经营情况制度 二类设施:贮存设施、利用处置设施 运行安全要求 :分析 、检查和维护记录、培训计划和培训记录。,一、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内容,(二)经营企

8、业规范化管理主要内容,综合评估标准: 1.满分为60分,48分及以上为达标;36-47分为基本达标;35分及以下为不达标。 2.第3条、12条为否决项,即该项不得分,则综合评估不达标。 存在超资质经营(打分表第3项)或非法处置行为(打分表第12项)的企业,直接评判为不达标 超资质经营的情形有两种 超过经营许可证核定的经营规模 超出经营许可证核定的经营类 3.考核年度内企业由于危险废物管理不当发生了突发环境事件的(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规定),综合评估为不达标。,一、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内容,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一:污染防治责任,落实要点:要点之1:建立危废管理制

9、度。建立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和应对危险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要点之2:建立危废管理图表。有危废管理领导小组及分工要点之3: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企业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主管部门、主管人员、各生产单位主管人员及各生产班组(员工)在危废管理工作方面的岗位职责和责任。要点之4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企业产生危险废物工艺环节安全操作的有关规定及要求。达标标准:建立了责任制,负责人明确、责任清晰,负责人熟悉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法规、制度、标准、规范。,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将“污染防治责任制度” 相关内容张贴于厂区主要位置,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二:标识制度,落实

10、要点:要点之1:*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须粘贴危险废物标签。 要点之2: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达标标准:依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附录A和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所示标签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二:标识制度,识别标志分为警告标志和标签,标签的内容填写要全面,警告标志,标签,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产废单位,之二:标识制度,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须全部粘贴危险废物标签。,收集、贮存危险废物设施、 场所,必

11、须同时设置危险废物的警告标志和标签。,标识设置规范,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二:标识制度,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二:标识制度,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三:管理计划,落实要点:要点之1: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 。 要点之2: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 。要点之3:报当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备案。要点之4:管理计划内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达标标准:制定了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内容齐全,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处置方式描述清晰;报环保部门备案;及时申报了重大改变。,管理计划指

12、南,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三:管理计划,需要制订管理计划的单位: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由有独立法人资格或独立经营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制定。对拥有子公司(有独立的单位法人资格)、分公司或分厂(不具有独立的单位法人资格)、集团公司或其它经济联合体的生产基地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分别由子公司、分公司或分厂、集团公司或其它经济联合体的生产基地单独制订。(判断的依据:法人资格、独立经营、不同县域),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三:管理计划,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三:管理计划,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四:申报登记,落实要点:要点之1:*如实地向所在

13、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要点之2:申报事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达标标准:如实申报;内容齐全;能提供证明材料,证明所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证明材料环评及验收批复、管理计划和产生台帐,台账,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产废单位,之四:申报登记台账,产生部门,自行利用 或处置,贮存,委托利用 或处置,临时收集1,临时收集2,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产废单位,之四:申报登记台账,生产车间、贮存场所、利用处置场所均应建立危废台帐(或称为记录),一式两份,一份存放在现场,另一份及时存档备案,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

14、若干要点-产废单位,之四:申报登记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之1:申报的类别要全,具体到8位危险废物代码及危险废物名称。全省普遍漏报的危险废物有:1.“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其废物代码为90004149,其类别为HW49其他废物; 2.“生产、销售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含汞荧光灯管及其他废含汞电光源”,其废物代码为90002329,其类别为HW29含汞废物;3.“研究、开发和教学活动中,化学和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物(不包括HW03、900-999-49)”,其废物代码为90004749,其类别为HW49其他废物。(以上4种危险废物必须纳入申报登记和危险

15、废物管理计划范围)注意事项之2:申报的数量要有依据,主要依据就是环评、台帐,要符合行业常识,并与上一年度申报相对应。,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四:申报登记,需要申报登记的单位:应当有独立法人资格或独立经营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都应进行申报登记。对拥有子公司(有独立的单位法人资格)、分公司或分厂(不具有独立的单位法人资格)、集团公司或其它经济联合体的生产基地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分别由子公司、分公司或分厂、集团公司或其它经济联合体的生产基地单独分别进行申报。(判断的依据:法人资格、独立经营、不同县域),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五:源头分类,落实要点:*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

16、类进行收集、贮存。 达标标准:危险废物包装容器上标识明确;危险废物按种类分别存放,且不同类废物间有明显的间隔(如过道等)。,未分类及不规范贮存情形,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产废单位,之五:源头分类,落实源头分类制度应当做到: 1、危险废物与一般废物分开;2、工业废物与办公、生活废物分开;3、固态、液态、泥态、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分开;4、可利用的与不可利用的废物分开;5、有热值的与没有热值的废物分开;6、性质不相容的废物分开;7、利用和处置方法不同的分开。8、大的类别要分清,每一种类也要区分,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五:源头分类,落实源头分类制度应做到:1.危险废

17、物包装容器上标识明确;2.危险废物按种类分别存放;3.不同类废物间有明显的间隔(如过道、隔离墙)。,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六:转移联单,落实要点:要点之1:*在转移危险废物前,向环保部门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并得到批准。要点之2:转移危险废物的,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如实填写转移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要点之3:运输资质符合要求:运输单位、运输车辆、驾驶员及押运员。(产生、转移单位有责任审查运输单位资质)要点之4:转移联单保存齐全。达标标准:有获得环保部门批准的转移计划。按照实际转移的危险废物,如实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截止检查日期前的危险废联单齐全。

18、,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六:转移联单,常见问题:问题之1:联单应在转移申请批准后,由产废企业向当地环保局申领,不应由经营企业代发;问题之2:联单应一车一单、一类一单,而不应一单多车或一单多类;问题之3:联单转移总数量应与企业申报登记数量、转移审批的数量、台帐记录转移的数量以及环评数据基本一致,如有较大出入,应进行合理解释;问题之4:联单第二联正副联应及时上报当地环保局备案。问题之5:集团(公司)内部子公司、分公司之间转移危险废物均应落实联单制度问题之6:有的企业把联单保管在市场业务部门,未归档至EHS接待检查的部门;有的企业自产危废联单和外来危废联单由不同部门管理 归档联单应

19、整齐存放,以每月为一本,设置封面和清单,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六:转移联单,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六:转移联单,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七:经营许可证制度,落实要点(产废单位):要点之1:转移的危险废物,全部提供或委托给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活动。 要点之2:有与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签订的委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合同。达标标准:除贮存和自行利用处置的,全部提供或委托给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 ;有与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签订的合同。,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七:经营许可证制度,注意事项: 注意事

20、项1:核实许可范围。产生单位应对拟委托处置单位资格、能力等进行核实,查明拟委托处置单位许可经营危险废物的类别(包括8位危险废物代码和危险废物名称)和数量。 注意事项2:核实许可期限。签订委托处置协议应在经营单位经营许可证许可的有效期内。 注意事项3:协议必须明确的内容。在协议中明确拟委托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价格,明确危险废物的形态(固态、半固态、液态等)、包装方式、运输方式、利用处置方式。 注意事项4:集团(公司)内部子公司、分公司之间也应按照要求落实许可证制度,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七:经营许可证制度,落实要点(经营单位):要点之1: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经营

21、活动的单位,依法申请领取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转移的危险废物,全部提供或委托给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活动。 要点之2:领取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应当与处置单位签订接收合同,并将收集的危险废物在90个工作日内提供或者委托给处置单位处置。(仅适用于持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有与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签订的委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合同。要点之3: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七:经营许可证制度,落实要点(经营单位):,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七:经营许可证制度

22、,落实要点(经营单位):,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七:经营许可证制度,落实要点(经营单位):,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七:经营许可证,临时仓储和预处理,最终处置利用,产废企业选择程序,经营企业接收程序,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八:应急预案,落实要点(产生单位):要点之1:制定了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要点之2: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备案。 要点之3:*按照预案要求每年组织应急演练。达标标准:制定了应急预案,并在当地环保部门备案,当年度或上年度组织了应急演练,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八:应急预案,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1:制

23、订预案。按照制定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专门的有防意外事故措施的应急预案。 注意事项2:依法备案。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备案,县级环保部门应当进行审查,并出具备案的证明。(当地环保部门不得拒绝辖区企业的备案)注意事项3:组织演练。应有演练计划、演练方案、演练记录和演练的影像资料,以备待查。(影像资料要每年更新一次)注意事项4:全面落实。集团(公司)下属的子公司、分公司或分厂、集团公司或其它经济联合体的生产基地均应单独制订。,产生企业预案指南,经营企业预案指南,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八:应急预案,演练应是针对危险废物发生事故时的演练,应穿戴防护器材,携带必要的应急设施和设备,不要

24、将消防演练混同于危险废物应急演练,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八:应急预案,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落实要点(产生单位): 要点之1:参照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48号)制定了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之九:贮存设施,落实要点: 要点之1: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完成“三同时”验收。 要点之2:*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有关要求。 要点之3: *贮存期限不超过一年;延长贮存期限的,报经环保部门批准。 要点之4:未混合贮存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 要点之5:未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要点之6:

25、建立危险废物贮存台账,并如实记录危险废物贮存情况。,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九:贮存设施,达标标准: 有环评材料,并完成“三同时”验收。 贮存场所地面须作硬化处理,场所应有雨棚、围堰或围墙;设置废水导排管道或渠道,将冲洗废水纳入企业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贮存液态或半固态废物的,还应设置泄露液体收集装置;场所应当设置警示标志。 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完好无损。 危险废物贮存不超过一年;超过一年的经环保部门批准。 做到分类贮存。 有台账,并如实记录危险废物贮存情况。,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九:贮存设施贮存间(外),贮存设施区可分为:贮存间、贮存库、贮存罐、贮存池、贮存堆场

26、。 贮存间:企业产生种类相对单一、产废数量少 贮存间外墙明显处应设置警告标志、标签及相关责任制度 贮存间应有良好的通风装置或气体导出口,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九:贮存设施贮存间(内),建立危险废物出入库台帐,按要求做好相关记录,在区域醒目的位置粘贴该类废物识别标志,性质相容但类别不同的废物可在同一贮存设施中分区存放,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九:贮存设施贮存间(内),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九:贮存设施贮存间(内),所有有气味的固态、半固态、液态危险废物都必须放置于容器内并进行密封,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九:贮存设施贮存间(内)

27、,贮存液态、半固态危险废物的场所必须在四周设置导流渠和收集池,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九:贮存设施贮存间(内),对已经建成的危险废物贮存间不具备防泄漏收集槽与收集池的功能,并且数量较少,也可采取其他形式进行补救。,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九:贮存设施贮存间(内),液态、半固态废物 划区域分类管理,固态废物网格式分区管理,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九:贮存设施贮存间(内),产生数量很少【几十公斤】的企业也可将盛装上述废物的容器置于能够收集液体的托盘内),盛装工具,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九:贮存设施贮存间(内),贮存间地面(利用处置车

28、间或场所)必须达到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没有环评材料支撑的,都要在原地面上重新铺设防渗材料,如果贮存的是废酸碱还应对地面进行防腐处理。地面要明显高于室外,进口处要设置围档,在四周设置导流渠和收集池,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地面要始终保持清洁,见本色。,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九:贮存设施-贮存库(外),贮存库:产生危险废物的种类较多、数量较大的企业应建立贮存库,贮存库四周必须密闭。其他要求与贮存间相同,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九:贮存设施-贮存罐,贮存罐:产生液态、易挥发、数量较大的企业应建立危险废物贮存罐贮存罐又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29、,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十二个检查项目之九:贮存设施-贮存罐,建立储罐围堰的有关要求:1储罐应设置由与存放废物相容材料制成的围堰,围堰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罐容积;2围堰高度在1-1.6米之间为宜 。3围堰内侧基脚线至立式储罐外壁的距离不应小于储罐高度的一半,卧式储罐至防护堤内侧基脚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米或储罐高度一半 。4.性质不相容液体不应布置在同一围堰内储存。 5围堰雨水排放管应设置带锁的闸阀,闸阀应委托专人管理,正常时应为常闭状态 。6其他要求同上述贮存设施,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九:贮存设施贮存池,贮存池:产生粘稠状或半固体、不易挥发、数量巨大的

30、企业,应建立贮存池,符合防雨、防晒、防渗的要求。,危险废物不得露天贮存,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九:贮存设施-贮存堆场(外),贮存堆场:产生危险废物数量巨大的企业应建立危险废物贮存堆场。,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九:贮存设施-贮存堆场(内),堆场四周应有以混凝土、砖或经防腐处理的钢材等材料建成的高度超过2米的围墙或围栏,顶部应有防晒、防雨及抗台风的屋顶,四周应建有渗沥液收集渠与收集池。 应设计建造径流疏导系统和雨水收集池能防止25年一遇的暴雨。 设置废水导排管道或渠道,将冲洗废水纳入企业废水处理设施处理,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九:贮存设施-贮存

31、堆场(外),渗沥液收集池或冲洗废水收集池 雨水导流渠和围墙 雨水收集池,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九:贮存设施,常见问题,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十:利用设施,落实要点: 要点之1: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完成“三同时”验收。 要点之2:建立危险废物利用台账,并如实记录危险废物利用情况。 要点之3: *定期对利用设施污染物排放进行环境监测,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达标标准:有环评材料,并完成“三同时”验收。有台账,并如实记录危险废物利用情况。监测频次符合要求,有定期环境监测报告,并且污染物排放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者为达标。,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十一:处

32、置设施,落实要点: 要点之1: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完成“三同时”验收。 要点之2:建立危险废物处置台账,并如实记录危险废物处置情况。 要点之3: *制定环境监测方案,定期对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进行环境监测,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达标标准:有环评材料,并完成“三同时”验收。有台账,并如实记录危险废物利用情况。监测频次符合要求,有定期环境监测报告,并且污染物排放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者为达标。,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十一:处置设施,检查内容:,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十二:业务培训,落实要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对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达标标准:相关管理人员和从事危险

33、物收集、运送、暂存、利用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单位指定的危险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等各项要求;掌握危险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十二:业务培训,注意事项: 事项之1:培训计划。企业要建立业务培训计划;事项之2:培训记录。企业要有业务培训记录;事项之3:培训资料。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汇总、建册培训方面的资料;事项之4:培训照片企业要有证明当年度已开展业务培训的影像等方面的材料。,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之十二:业务培训,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

34、干要点,经营企业:运行安全要求,落实要点: 要点之1:*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除外)入厂时进行特性分析。 存在问题,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经营企业:运行安全要求,落实要点: 要点之2:*定期对处置设施、监测设备、安全和应急设备、以及运行设备等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应对环境监测和分析仪器进行校正和维护。 要点之3: *按照培训计划定期对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达标标准:对所接收的每种危险废物都进行了危险特性分析。定期对相关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制定了培训计划,并开展相关培训(相关注意事项同产废企业)。,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

35、要点,经营企业:记录和报告经营情况,落实要点: 要点之1:建立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簿,如实记载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的类别、来源去向和有无事故等事项。要点之2:*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及环保部门的要求,定期报告危险废物经营活动情况。要点之3:将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簿保存10年以上,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的经营情况记录簿应当永久保存。要点之4:发生污染事故时,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达标标准:建立了经营情况记录簿,能如实记载危险废物经营情况。每年定期向环保部门报告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簿符合保存时限要求。落实应急管理要求。,二、落实危险废物

36、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经营企业:记录和报告经营情况,落实要点: 危险废物分析及试验记录 危 险 废 物 接 收 、 产 生 和 利 用 /处置记录 内部检查记录 设施运行及环境监测有关记录 人员培训纪录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记录和报告共有六个方面,日常分类成册,年终汇总成本存档,二、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三、规范化检查要求,三、规范化检查要求,企业迎检要求,三、规范化检查要求,企业应准备的材料清单-产废单位,三、规范化检查要求,企业应准备的材料清单-经营单位 1、自建厂以来所有的环评报告、验收报告、批准文件 2、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正本、副本 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取得许可证之后应

37、在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 4、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及备案文件 5、申报登记表格打印成纸质文件 6、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及批准文件 7、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及危险废物处置合同-5年内 8、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簿(废物分析记录、接收记录、利用处置记录、新产生危险废物记录、内部检查记录、设施运行及环境检测记录、人员培训记录、事故记录和报告、应急预案演练记录等9项内容) 9、应急预案及备案文件(满三年的提供回顾性评估文件) 10、业务培训记录、试卷、培训材料 11、一年内的污染物排放检测报告,三、规范化检查要求,企业应准备的材料清单-11类材料分档存放,三、规范化检查要求,企业规范化检查中常见问题 1、污染防治责

38、任制度 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抄袭、雷同; 企业人员组织结构与本厂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有关管理人员不懂得危险废物相关的法律法规。 应视情节扣分。 2、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标识及污染防治措施 企业标识不完善 标签标注内容有误 库存空间狭小 不同种类危险废物混放、危废容器泄露、地面有裂缝、仓库式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没有泄露液体收集装置、没有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等情况。,三、规范化检查要求,企业规范化检查中常见问题 2、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标识及污染防治措施-检查要求,三、规范化检查要求,企业规范化检查中常见问题 3、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依然有抄袭、雷同现象,与本厂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产废环

39、节不明确,产废类别缺失,产废量偏差大未说明; 减量化措施缺乏针对性 未按照环保部新发布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管理计划制定指南要求制订和落实备案制度。 如果发现抄袭行为、不符合本厂实际情况的行为,应视情节扣分。检查时注意数据的逻辑关系:产生台帐(经营记录)、申报登记、管理计划、转移申请与批准、 转移联单、贮存台帐、上年度产生量、环评数量等数据间的关系。,三、规范化检查要求,危险废物申报登记数据中全是整数,企业规范化检查中常见问题 4、危险废物转移审批及转移联单制度 转移计划不全:产废单位在进行转移申请时,转移计划应涵盖拟转移的所有种类的危险废物。 未明确具体废物代码:如果接受危险废物的单位的资质具体

40、到代码的,则申请转移的单位也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产生的危险废物代码,环保部门之间的商请文件也要明确到代码。 计划与合同不匹配:危险废物处置合同应明确处置费用,合同、转移联单、转移计划、转移批复应与财务数据相匹配。 计划与实际不符:危险废物全部提供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理,与申报登记、环评、转移联单等数据核对。 联单填写不规范:执行转移联单时,各相关单位应如实填写相关栏目避免由经营单位代填、各相关单位字迹一致的情况。以免出现纠纷。禁止出现一单多类、明显超量等情况。 ,三、规范化检查要求,企业规范化检查方法 4、危险废物转移审批及转移联单制度,三、规范化检查要求,企业规范化检查中常见问题 5、应急预

41、案备案制度 考核年度内企业由于危险废物管理不当发生了突发环境事件则综合评估不达标 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企业应有危险废物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或者综合性应预案有危险废物篇章。应结合所涉的所有危险废物的危害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缺乏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每个年度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应涵盖所有可能的突发环境事件,每年度的应急演练按计划完成,避免应急演练流于形式。,三、规范化检查要求,企业规范化检查中常见问题 6、业务培训制度 缺少有针对性培训:应有培训材料、考试试卷、参加培训的人员和所在部门等内容。 以其它培训代替:现场检查发现有培训材料,考试试卷文不对题的情况。,三、规范化检查要求,企业规范

42、化检查中常见问题 7、关于自建贮存、利用、处置设施管理要求 缺少环保手续:应有环评文件、验收文件,否则应视为非法处置。 如有企业将废液稀释排放等情况 2002年环评法实施前已建成的不适用; 缺少台账:贮存、自利用、处置均应建立台帐。 现场检查应关注现场与台帐的匹配性。 自建设施应按照环评要求落实监测制度,还要关注监测结果是否达标。,三、规范化检查要求,企业规范化检查中常见问题 8、对于用于原始用途的含有或直接沾染危险废物的包装物、容器如何监管 根据环函2014126号,用于原始用途的含有或直接沾染危险废物的包装物、容器不属于危险废物。但为控制其在回收过程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应当按危险废物的有关规

43、定对其贮存、运输等环节进行环境监管。具体要求 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要求建立台账 贮存地点应满足“三防要求” 与回收包装容器的生产厂家签订回收协议,并提供回收交接证明材料(盖公章的交接证明),三、规范化检查要求,企业规范化检查中常见问题 9、名录修订造成的问题 2016年8月1日新名录施行后,可能出现的之前编制的环评文件中对于危险废物的认定与名录不一致情况。 应依据现行危险废物名录来判断是否属于危险废物,而不能仅仅依据环评文件。 企业应根据新名录和实际生产环节,重新梳理产污环节,列出产生的危险废物清单,变更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转移计划、转移联单、应急预案等材料,并附名录变化前后说明及对照表。主动弥补环

44、评的局限;(新老名录、早期环评、处置能力不足等)积极完善合法的手续。(固废专章的补充与变更),三、规范化检查要求,环评局限,企业规范化检查中常见问题 10、经营单位常见问题 未按许可内容经营:超规模、超范围经营;转移文件及相关记录应明确所经营的危险废物代码与经营许可证一致。实际的经营方式及经营类别应与环评文件相一致。 擅自建设(增)处置设施的行为; 超量、超范围经营的行为; 变更处置方式或工艺的行为; 将处置不彻底危废销售的行为; 包装容器、场所、设施未设置危废识别标示的行为; 危险废物混合贮存、贮存仓库不符合标准的问题;,三、规范化检查要求,企业规范化检查中常见问题 10、经营单位常见问题

45、经营不规范或违法问题:未明确废物接收标准和拒绝标准,如回收废感光材料的设施接收菲林渣(许可证未注明)。 不开、少开联单的行为; 将危险废物提供给无证单位的问题。 行业中出现的乱收费、服务不到位问题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簿造假: 如入场分析记录不属实,厂内并无相关项目的分析仪器。 危险废物在场内流转记录,流转情况及物料衡算不符合常理 如废油进出、焚烧设施产生飞灰和残渣情况。,三、规范化检查要求,企业规范化检查的难点 1、监管对象-危险废物属性判断难 环评和验收关于固废章节简略,从国家至少缺少固体废物相关章节的编制导则 废物属性缺乏分析判别,产生类别缺失、产生量估算差别大,防治措施无针对性: 副产品

46、和危险废物难以判定:如:企业环评和名录里面明确的危险废物取得企业产品质量标准备案后是否应该纳入危险废物管理的问题。甚至环评中无分析判断直接认定某副产物是副产品 企业制订的副产品质量标准往往非常随意,标准只关注利用性指标,漠视安全性指标,如只制订有价成分含量指标,对其中的有害成分只字不提,根本不考虑其对生态环境及公共社会的危害性。,三、规范化检查要求,企业规范化检查的难点 2、现场监管难度大。 监管对象复杂,涉及面管,监管难度大,手段匮乏,监管盲区多。 底数不清,未形成企业自主申报制度:导致规划失准、决策失误、监管被动。(环统) 基础研究薄弱。(如:大宗危险废物处置(飞灰资源化、含酚废液处置等)

47、、高盐废水处置技术及标准规范等等)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的技术导则缺失,导致环境安全隐患突出,部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成为谋求暴利的工具。 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严重不足,处置能力与处置需求矛盾十分尖锐。 与此同时危险经营单位工艺落后,管理混乱,环境安全隐患大,二次污染严重。少数危废综合利用行业成为“十五小”的避风港。 发现问题难(环评、现场、时间损耗)、调查取证难、易追责导致很多地方环境监察部门不愿介入危险废物现场监管。,三、规范化检查要求,对策措施 1、研究出台建设项目环评固体废物导则(不欠新账)。2、研究出台现有设施完善措施(多还旧账): 如采用环境影响后评价、补充环评、危险废物专项核查报告等都是有效的补救措施。如上海、江苏、浙江试点采用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核查、编制核查报告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值得借鉴和学习。,三、规范化检查要求,对策措施 3、严格落实危险废物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督促企业持续规范化。 4、精细化监管、严格执法 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全过程、实时化、自动化监管。 淘汰落后、提高处置设施规模化、规范化处置水平,三、规范化检查要求,危险废物管理任重道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与各位同仁共勉!,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