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章 食品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3491801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食品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三章 食品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三章 食品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三章 食品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三章 食品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食品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第一节 食品法律法规的渊源和体系,食品法法律法规渊源的概念食品法的渊源又称为食品法的法源,指食品法的各种表现形式。 主要由不同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因而具有不同法律效力或法律地位的各种类别的规范性食品法律文件的总称。,食品法法律法规的渊源 宪法 食品法律 指由最高权利机构,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具有规范性法律文件。 基本法:由全国人大制定的食品法律。 基本法以外的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食品行政法规 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食品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其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地方性食品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

2、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适用于本地方的规范性文件。食品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 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的食品规范性文件。,食品规章 由国务院行政部门制定,在全国范围有效。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仅在有关地区有效。,食品标准 由于食品法的内容具有技术控制的双重性质,因此食品标准、食品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就成为食品法渊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公约 指我国与外国缔结的或者我国加入并生效的国际法规范性文件。,食品法律法规的分类 综合性法律法规 如食品安全法,其不仅规

3、定了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目的、任务和食品卫生工作的基本法律制度,而且全面规定了食品安全工作的要求和措施、管理办法和标准的制定等。 各种单项法律法规 针对食品某一方面所制定的法规,如进出口食品卫生管理暂行办法 食品标准和管理办法,我国食品安全法规体系 食品卫生法 1995年10月颁布。 立法宗旨: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污染。 食品安全法 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立法宗旨: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第二节 食品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食品法制定的特点 权威性只能由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 职权性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只能在职权范围内进行立法活动。 程序性立法活

4、动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综合性立法活动包括制定、认可、修改、补充或废止食品法律文件等活动。,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原则 遵循宪法 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 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 坚持民主立法 从实际出发 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 预防为主 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依据法律依据宪法 思想依据保护人体健康 科学依据食品科学 物质依据社会经济条件 政策依据食品政策,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程序 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法律法规所必须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等的总和。食品法律的制定程序 立法的准备 法律案的提出和审议 食品法律草案的表决、通过与公布,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 立项(报国务院批准) 起草(由国务院

5、组织) 审查(国务院法制局审查) 通过 公布 备案,地方性食品法规、食品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程序立法规划和计划的编制 法规草案的起草 法规草案的提出 法规草案的审议 法规草案的表决,食品规章的制定程序食品部门规章的制定程序 立项 起草 审查 决定 公布 备案地方政府食品规章的制定程序 起草 审查 决定 公布,食品法律法规的实施 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食品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 食品法律法规的实施,主要有食品法律法规的遵守和食品法律法规的适用两种方式。 食品法律法规的适用特点 权威性 享有法定职权的国家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其法定或授予的权限范围内,依法实施食品法律

6、法规的专门活动。,目的的特定性 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合法性程序性国家强制性 任何当事人都必须执行,不得违抗。要式性 必须有表明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书,食品法律法规的效力范围 指食品法律法规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食品法律法规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和对什么人适用。 食品法律法规的时间效力,食品法律法规的空间效力,食品法律法规对人的效力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一律适用我国食品法律法规。 外国人、无国籍人在我国领域内,也都适合我国食品法律法规。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以外,原则上使用我国法律法规。 外国人、无国籍人在我国领域外,如果侵害了我国国家或公民的权益,或者与我国公民、法人发生食品法律关系,也可以适用

7、我国食品法律。,食品法律法规的适用规则 食品法律法规的适用规则是指:食品法律法规之间发生冲突时如何选择适用食品法律法规的问题。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同位阶的食品法律法规具有等同法律效力 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 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 不溯及既往,食品法律法规的解释 有关国家机关、组织或个人,对法律法规的含义、内容、概念等所作的分析、说明和解答。 正式解释 指有解释权的国家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限对食品法律法规所作的具有法的效力的解释。,非正式解释 非正式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仅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食品法律法规的遵守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都必须恪守

8、食品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第三节 食品行政执法与监督,食品行政执法概念 指国家食品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法执行适用法律,实现国家食品管理的活动。食品行政执法的特征 执法的主体是特定的 主体只能是食品行政管理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执法是一种职务性行为 执法主体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履行其责任,不得越权或者滥用职权。执法的对象是特定的 即食品行政相对人执法行为的依据是法定的 食品行政执法的一句只能是国家现行有效地食品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上级食品行政机关的措施、发布的决定、命令、指示等。,执法行为是单方法律行为 食品行政执法主体仅依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无需征得相对人

9、的同意就可以做出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执法行为必然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食品行政执法的有效条件 食品行政执法行为产生法律效力需要同时具备四个要件。 资格要件:做出食品行政执法行为的主体符合法定的条件。 职权要件:食品行政执法行为的主体必须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从事行政执法行为才具有法律效力 内容要件:食品行政执法行为的内容必须合法合理。 程序要件:实施食品行政执法行为的方式、步骤、顺序、期限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行政执法主体 食品行政执法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食品行政执法权力,以自己的名义实施食品行政执法活动并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的组织。,食品行政执法监督 是指有权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等,依法对食

10、品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行政活动是否合法、合理竞选监督的法律制度。 食品行政执法监督的特征 监督主体的广泛性 广义上的监督是指全社会的监督。 监督对象是确定的 对象是食品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 监督的内容完整、法定,食品行政执法监督的种类权利机关的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进行监督。 司法机关的监督 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进行监督。 行政机关的监督 行政机关内部、上级对下级的监督。 非国家监督,食品卫生行政许可是指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食品生产经营的申请,依法准许其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行为,通过授予卫生许可证来赋予其生产经营该食品的权利或者确认其具有该种食品生产经营的资格。,

11、食品卫生行政许可的法律特征食品卫生行政许可是一种行政赋权行为。 食品卫生行政许可可以“禁止义务”的存在为前提 食品卫生行政许可的内容是直接赋予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利和资格。 食品卫生行政许可是依据相对人的申请而做出的行为。 食品卫生行政许可通常是要式法律行为。,食品卫生行政许可的程序,企业或个人提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接受申请,资料审查,符合要求,受理,不符合要求,限期改正,现场审核,发给卫生许可证,提出整改意见,重新提出申请,合格,不合格,食品卫生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 警告并限期改进 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或使用 责令追回并销毁违法食品 责令停业改进 没收违法所得 罚款 吊销卫生许可证,食品卫生行政强制措施特征 主要是指卫生行政机关采用强制手段保障食品卫生行政管理秩序、维护公共利益、迫使行政相对人履行义务的行政执法行为。 具体性:食品卫生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对象和行政行为都具有特定性。 强制性 临时性 非制裁性:强制措施不是以制裁违法为直接目的,而只是以实现某一行政目标为目的,不是终结性的结果而是过程中的措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管制度。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 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 产品实施市场准入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