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四单元 知识整合 .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477491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 知识整合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四单元 知识整合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四单元 知识整合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四单元 知识整合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四单元 知识整合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比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俄国农奴制改革1相同点,(1)背景: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改革前国家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2)领导者:改革都是由封建统治阶级主持的。,(3)结果: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4)阻力:都受到来自旧势力的强大阻力。,2不同点,(1)性质:阿里改革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所以其性质为封建性质的改革;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改革。,(2)结果:阿里改革失败;农奴制改革取得了成功。二、分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1国际环境,(1)日本:当时列强仍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打开市场、倾销商品

2、为主要目的,且列强在亚洲正集中主要精力侵略中国。,(2)中国:19 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的要求日益增长,在中国掀起了瓜分狂潮,不会允许中国走上自强之路。,2国内环境,(1)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充分。(2)中国: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3思想文化,(1)日本: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2)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中国知识分子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4领导力量,(1)日本:倒幕派掌握

3、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和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2)中国: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力,量弱小。,5改革途径,(1)日本: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成立了明治新政府,再,有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较小。,(2)中国: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顽固保守势力强大。,6改革措施,(1)日本:全面、系统,既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宪,政的精神,又充分考虑到了日本的具体国情。,(2)中国:虽然也有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方面的内容,但由于维新派的妥协退让,缺少民主宪政精神。且一些措施操之过急、全面出击,便利了顽固派的反扑,加之地方督抚持观望态度或阳奉阴违,变法法

4、令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1(安徽文综)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 1861 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对俄国的 1861 年改革的理解。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和资本,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农奴生活仍没有本质的提高,民主革命依然是俄国

5、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历史使命。所以正确答案选 C 项。,2(广东韶关二模)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A实行地税改革B开化社会文明C引进欧美科技D鼓励工商贸易,解析:D,明治政府实行富民强国的主要措施就是殖产兴,业,即鼓励工商贸易。,3(安徽文综)19 世纪 80 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

6、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在明,治维新期间通过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起示范作用。但到了 19 世纪 80 年代初,国营工厂连年亏损,政府开始扶植私人企业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兴起。所以正确答案选D 项。,4(广东湛江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

7、856 年3月19 日),材料二,然而到了19 世纪60 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请回答:(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解析:第(1)问考查的是对克里米亚战争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目的是为了对外争霸,对内维护统治;结果:战败;影响:激化矛盾,导致国际地位下降。第(2)问考查的是对俄国浓浓制改革的评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