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人际交往中的障碍,第一节 人际交往障碍中的客观因素第二节 人际交往障碍中的主观因素第三节 不良性格导致的交往障碍,人际交往障碍是指阻碍人际交往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人际交往障碍贯穿人际交往始终,是一种阻碍和终止交往活动的斥力。根据人际交往障碍的起源可划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第一节 人际交往障碍中的客观因素 一、年龄差异 二、文化差异 三、性别差异 四、职业差异 五、阶层差异 六、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文化障碍主要指由于语言、社会习 俗、宗教、价值观念的差异带来的交 往障碍。,阶层(社会地位)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担任的角色的总称,包括经济地位、政治地
2、位、家庭地位、学术地位,如血缘关系中的长幼辈分、行政关系中的上下级、经济收入中的贫富程度等。它没有法律上的绝对规定,只表示某个人与在团体中其他人相比而获得的身份。,第二节 人际交往障碍中的主观因素 一、认知障碍 二、情感障碍 三、性格障碍,第三节 不良性格导致的交往障碍 一、自我为中心 二、多疑 三、孤僻 四、羞怯 五、嫉妒心理 六、自卑 七、自负 八、世故 九、恐惧,(一)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显著特征:因过分关注自身症状,容易导致疑病。看问题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与他人交往时,只考虑自己的心理需求,不替别人考虑。(二)自我为中心形成的原因(三)自我为中心的危害 自我为中心的人常常体验到孤独,难以
3、体会到交往的成功和愉快,变得退缩、自卑。,(四)自我为中心的克服 应把生活精力投向自我以外的学习、生活、人际、爱好等方面,扩大视野,丰富知识。要学会接受批评,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平等交往是改善人际关系必须遵守的准则。,(一) 多疑的表现 多疑是一种完全由主观推测而产生的不信任心理,这种人往往把一些无意义的话,一个无意的动作,给予一些倾向性的解释,无中生有,疑心重重,认为别人都不可信、不可交。,(二)多疑心理形成的原因多疑性格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家庭环境中,父母任何一方具有多疑的特点,都可能会使子女也具有同样的特点。有的父母对子女要求苛刻,不允许孩子有任何的不完美,也容易使子女整日提心掉胆
4、、小心冀翼,害怕受到指责。此外,从小缺乏父爱或母爱,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爱、关心、心理支持等,形成了不安全感,成年后容易对周围人的态度敏感多疑,比别人体验到更多的压力、恐惧。多疑性格与与个人的交往经历有关。,(三)多疑心理的危害多疑是一把双刃剑,束缚住了人的交往欲念,失去了交朋友的欢乐,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沟通、交流,变得越来越孤僻。多疑还会挫伤别人的感情,人的感情是互应的,你怀疑别人,不管如何隐蔽、敏感的人很容易感觉到,感情自然会受到伤害,离多疑者而去。多疑者的孤立,不会博得同情,设有人愿意安慰、劝导他,导致多疑者怀疑自己的魅力,怀疑自己的交往能力,陷人自卑和自我封闭的恶性循习中。,(四)
5、多疑心理的克服要用理智的力量去克制冲动的情绪。在出现怀疑迹象时,先控制自己的“胡思乱想”,不妨在心中默念“停”,提醒自己不要想得太多,不要把别人往坏处想,先顺其自然地发展,不要马上指责他人或取证,因为这样反而会强化恐惧心理,时间会检验猜疑,多疑会不攻自破。要学会从别人的言行中了解别人的性格,对于那些正直、坦城待人者,根本没必要怀疑。要树立自信心,不必太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合别人的意,相信自己一定能赢得属于自己的友谊。,(一) 孤僻心理的表现 孤僻形成的原因不同,表现也略有不同: 其一,怪癖型 其二,清高型 其三,性格型,(二) 孤僻心理形成的原因生活中的重大挫折,特别是童年时的心灵创伤是形成孤僻
6、心理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家庭教育也是制造孤僻性格的影响因素。 错误观念。,(三) 孤僻心理的危害影响一个人的正常交往易受到不合作或故意为难成为社会适应不良者,(四) 孤僻心理的克服正确认识自己,充分的自我暴露,把喜怒哀乐、过去与未来,优点与缺点告诉新朋友,不要顾忌太多。对你的朋友有合理的要求与现实的期望。积极主动与人交往,优化自我的性格。对于因怪癖或其他心理障碍而引起的孤僻,应积极寻找病因,给予必要的治疗。,(一)羞怯心理的表现 羞怯者能感到明显的生理症状,如心跳加快、脸红、思维混乱、语无伦次、举止失常等。紧张是羞怯的主要反应,而脸红是最常见的外部表现。当遇到权威人士或身居要职者、心中暗恋
7、的异性、处于大庭广众面前时,羞怯更易发生。,(二)羞怯心理形成的原因 第一种类型:气质性羞怯。 第二种类型:认识型羞怯,即由不正确的认识引起的怕羞。 第三种类型:挫折型羞怯。,(三)羞怯心理的危害 过分约束自己,不敢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和情感,从而阻碍了人际交往的正常发展 自己打败自己,影响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四)羞怯心理的克服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羞怯,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在活动中端正对交往的认识都是必不可少的。 要树立交往的信心,摆脱自卑。,(一)嫉妒心理的表现 嫉妒的产生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与自己在学历、年龄、经历、家庭背景等客观条件相当的人,居然超过了自己,比自己处于优越地位,这样的情形容
8、易使人产生一种嫉妒心理。嫉妒一般产生在同性别之间。 嫉妒并非只是羡慕别人的处境,而是憎恨他人,并带有自怨自艾的消极体验。嫉妒心理往往具有排他性,嫉妒心理出现之后,很快就会导致嫉妒行为,如中伤别人、怨恨别人、诋毁别人。而更强烈的嫉妒心理还有报复性,它把嫉妒对象作为发泄的目标,使其蒙受巨大的精神损伤。如果不能直接用某种嫉妒行为达到目的时,就可能会转而等着看嫉妒对象出丑,稍有一点挫折或失败出现在嫉妒对象身上时,他们便幸灾乐祸,鼓倒掌、喝倒彩,以此挖苦对方。如果嫉妒对象遭受到比较大的挫折,他们更是乐不可支,不给予半点的同情和安慰。,(二)嫉妒心理的危害 嫉妒心理及相应的嫉妒行为除了暂时地平衡嫉妒者的心
9、理之外,毫无可取之处。嫉妒心理导致团体中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互相拆台,正常信息渠道不畅,而中伤别人的流言肆意流传,使团体效率低下甚至分裂。身受其害的嫉妒对象会远离这个“作恶多端”的嫉妒者,旁观者也会对嫉妒者的小人行径不满,嫉妒者以前的人际交往也可能由此而失去和谐、变得紧张起来。嫉妒者也并不是一个胜利者,他们自己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痛苦,在以后的交往活动中也会裹足不前,不敢与那些条件优越或有很强能力的人交往。,(三) 嫉妒心理形成的原因嫉妒心理强的人一般有强烈的占有欲,自我为中心。过分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惟我独尊,他们有时也确有的实力,但过分妄自尊大,傲慢专制,觉得天下的优势只能由他占有,别人占有了
10、,就产生嫉妒心理。有自私、虚荣、爱面子、自卑等性格特征的人,对别人的优势特别关心,特别敏感,易产生嫉妒。嫉妒者还有共同的特点;心胸狭隘,缺乏修养。,(四) 嫉妒心理的克服应学会转移注意力克服嫉妒者要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自卑是因对自己过低的认识和估计,而产生的自惭形秽之感。(一)自卑心理的表现 自卑者在社会交往中缺乏勇气、积极性和主动性,想像失败的体验多。自己连自己都不信任的人,很难引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力。交往中的挫折、失败又助长了自卑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自卑表现在事业、婚姻、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是导致自卑者失败的最为合理的理由。,(二)自卑心理的危害 一个人一旦形成自卑心理以后,不仅会阻碍他
11、的人际交往活动,使人孤立、离群,而且会抑制人的自尊心、荣誉感的发展,抑制人潜能的发挥,在生活和事业上被自己打倒。当与人交往失败后,自卑又会加强,转化为嫉妒、愤怒、自怨自艾等畸形心理,陷入深深的痛苦不能自拔。(三)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直接原因:不良的家庭环境。挫折的经历也会导致自卑心理的形成。 性格内向个人的归因不正确的社会比较,(四)自卑心理的克服要检查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否期望值太高,总用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是否归因有误,动不动就把失败归于自己能力不足,天赋不济;是否过于追求完美,让自己一下子变成外交家;是否总有消极暗示,“我不行”、“我不会”是否只想不做。 要积极参加各种交往活动,在实
12、践中锻炼自己,积累成功经验。,自负就是过高估计自己。(一)自负心理的表现在交往过程中,自负者们不懂得交往双方应当互相尊重,以诚相见,互谅互让,在满足双方需要的基础上,取得友谊和支持。他们往往表现出一种“超人感”、“优越感”,以自我为中心,与别人谈话爱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不大容易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他们喜欢别人围着自己转,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看不起别人。他们在交往中不愿跟在自己看来不如自己的人来往,怕自己吃亏。他们容易以极端的眼光看人,要么好得完美无缺,要么坏得一无是处。当工作中出了问题,往往把责任推给别人。当别人有成绩时,就心生嫉妒,极力打击报复。,(二)自负心理的危害 自负者往往好高鹜远,
13、极易虚度时光,碌碌无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自负者总是轻视别人,标榜自己,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使与其交往的人觉得自己被看成笨蛋,心里自然不舒服。此外,自负者好嫉妒别人,从不赞美别人,不能接纳他人,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最终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被孤立起来。,(三)自负心理形成的原因 与家庭教育、个人成长环境有密切关系 对自己的片面认识 用反向行为掩盖自卑带来的焦虑,(四)自负心理的克服要在正确认识自己上下工夫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世故是指人际交往中不真诚、不可靠、见风使舵、圆滑势利、虚情假意的心理现象。人们不愿与世故的人交友,他们“见人只说三分,不可全抛一片
14、心”的态度,犹如层峦叠障,把自己包裹得很严,别很难与其进行情感、心灵的沟通,何谈成为知心朋友。,(一)世故心理的表现 世故心理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披纱型”,这种人信奉:社会复杂,什么人都不可靠。“反差型”,这种人与人交往,交际心理反差很大,对自己有用者,交往之;对自己没用者,冷淡之,交往的热情同与自己有用的程度成正比。“变色型”,这种人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投其所好,八面玲珑。“哈哈型”,这种人凡事不讲原则,迁就随和,奉行中庸,逢事便“哈哈”一笑了之。,(二)世故心理的危害 世故圆滑在短期可以获得别人的赞许,使自己处于一个观察他人真实状态极好的位置。但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加之长期隐蔽,
15、扮演各种讨好人的形象,易失去自我,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真的变得没有主见,没有态度了。实际上欺骗别人,愚弄别人,内心也会有内疚和痛苦,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世故的人使人感觉不可靠、不可信、不可近、不可交,难以产生感情和精神上的共鸣,不可能与其成为朋友。,(三)世故心理形成的原因 世故心理的形成与人对社会的错误认识有 关。这种人往往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人与人之间都很虚伪,没有真诚可言。生活在父母世故的家庭中的人,父母消极的人生观容易使子女从小对他人不信任,变得虚伪世故。 性格软弱或没有真本事的人容易通过世故来掩藏自己的弱点,取悦于人,这是一种人格不健全的表现。世故实际上是一种软弱的表现,世故者希望通过
16、封闭,把自己的弱点、缺点掩盖起来,觉得只有不表态,才会避免冲突,保护自己。,(四)世故心理的克服应信任朋友,敢于展现真实的自我。对他人的评价不要总是用肯定和赞扬的口吻,不要总是讲究什么婉转,有时应宜截了当地表达体的情绪,尤其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境中。面对他人真实的自我暴露,我们应有相应的反应,要说真心话,并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赞赏与理解。,恐惧心理 恐惧是当人面临可怕或危险的情景而又缺乏应付能力时所产生的一种企图摆脱、逃避的情绪体验。(一)恐惧心理的表现 恐惧的程度有不安、担心、惧怕、恐惧等。奇怪、陌生、反常、不协调的刺激都可以引起恐惧感。如对昏暗莫测的情境产生的恐物症;在高层建筑物上产生的恐高
17、症;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产生的社交恐惧症;等等。,(二)社交恐惧症形成的原因 社交恐惧症常常来自于交往过程中的挫折或失败的经验。 由于交往的失败,在人的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打击和威胁,并伴有种种情绪的不愉快甚至痛苦的体验,逐渐地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急的固定心理状态,以后凡遇到类似的情境刺激时,便会旧病复发,产生恐惧感。,(三)社交恐惧症的克服 社交恐惧症主要是因为以往与人交往的失败经历造成的。因此,调适这种恐惧情绪的关键:对自己有正确认识,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应当认识到,人无完人,错误与失败是经常发生的,自己出错也是正常的,不必将一次失败看得太重。要注意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有意识地
18、锻炼自己。当发现自己有恐惧感时,可暗示自己:“我只是集体中的一员,没人会专门注意我,没人盯着我。”最后在交往的具体方法上,可先与亲朋好友或熟悉的人交往,这种交往的成功体验可助你树立自信心;然后再逐渐与陌生人交往,一步一步地战胜社交恐惧症。,人际交往的技巧 一、选友:择善而交二、交往:适度而为,热情适度 自我暴露适度 谦虚适度期望适度 交频适度,考虑自己与交往对象相互的需要是否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 分辨交往对象的人品,三、沟通:言为情生四、人际交往的真谛:以内养外,赞美 幽默 移情,悦纳自己和他人 独立自主 充实生活,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增加了解自己的机会 辩证地看待问题,摆脱错误观念 感受自
19、我的力量,勇于张扬生命活力,应树立一个有价值的目标 承担社会责任,专注于学习或工作 丰富人生经验,塑 造 健 全 人 格,请完成这幅画 题目:请在图上补画一棵树。这棵树是为纪念新建住宅而栽种的。 树的种类不拘,你可以画柳树、松树、银杏树、白杨树,画什么树都可以。当然,也可以画其实并不存在的树。,结论:画出你的心声 1树的大小(外向型、内向型)? 利用最大空间画画的是外向的人,他正处于自信心强、跃跃欲试的状态;相反,画得很小的人则是不重视自我、没有自信心的人,常因一些小事而愁眉不展,非常关注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2有树叶吗(有无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强的人,往往画得枝繁叶茂;反之,不画树叶,或只画冬天枯树枝的人,缺乏社交能力,内向孤僻,回避与他人的联系,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圈子里。,3. 树叶与树干的比例(成熟、不成熟)? 越是在精神上成熟的人,他画的树叶比例就越大。树叶画得少的人不善交际,把树叶画得饮松树针叶一样的人是独特怪异的人。,4有根吗(成熟度)? 画根的人与不画报的人相比较,在精神上更为成熟。不画出地面,而把树干画得像木棒一样的人很单纯,往往会被表面上的东西所迷惑,而漏掉本质性的东西。,5有无附属物(是否有想像力)? 在树上画出蝴蝶、虫等额外东西的入,想像力相当丰富。这种人点子多,最讨厌做平淡无奇的事。他总是不时地四处张望 “有什么新鲜的事要做”,是个有个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