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章 基因的分离规律 第 2节 分离规律试验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 分钟)学业达标1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若 A代表紫花基因,a 代表白花基因,那么从两个小罐内各取出一个小球,组合后能表示紫花的概率是多少( )A. B.12 14C. D.13 34【答案】 D2某品系的鼠毛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测不正确的是( )杂交 亲本 后代杂交 A 灰色灰色 灰色杂交 B 黄色黄色 2/3黄色,1/3 灰色杂交 C 灰色黄色 1/2黄色,1/2 灰色A.杂交 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体B由杂交 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2、C杂交 B后代灰色毛鼠既有杂合体也有纯合体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解析】 由杂交 B可判断黄色为显性,灰色为隐性,则杂交 B子代中灰色均为纯合体。【答案】 C3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每个容器中小球数量均有 12个。则下列装置正确的是( )【解析】 每个容器中小球数量为 12个,应为两种颜色的球各 6个。2【答案】 D4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F 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为 11BF 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11CF 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31DF 1
3、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 11【解析】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为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F 1为杂合体,F 1产生的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配子比例为 11,因此,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 121,性状分离比为 3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11。【答案】 A5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种后代中只表现出显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显现出来的性状C测交是指 F1与隐性纯合体杂交D杂合体的后代不能稳定遗传【解析】 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隐性性状在隐性基因纯合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杂合体后代中的杂合体不能稳定遗传,但杂合体后代中
4、的纯合体能稳定遗传。【答案】 C6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 R、r 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杂交组合 后代性状一 红花 A白花 B 全为红花二 红花 C红花 D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 31A.红花为显性性状B红花 A的基因型为 RrC红花 C与红花 D的基因型不同D白花 B的基因型为 Rr【解析】 由杂交组合二推知白花为隐性,则红花 A的基因型为 RR,红花 C、D 均为Rr、白花基因型为 rr。【答案】 A7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通常情况下,具有隐性性状的
5、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 F1是( ) 3【导学号:73730024】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个体比例都是 31D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解析】 豌豆为自花传粉,玉米为异花传粉,因此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 F1中,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答案】 D8下列关于基因与相对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个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转化作用 当一对基因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显性性状 当
6、一对基因均为隐性时,生物个体仍表现出显性性状A BC D【解析】 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抑制作用,它们在一个体细胞中同时存在时只表现显性性状,所以隐性基因要表现出来,必须是两个隐性基因同时存在于一个体细胞中,即纯合体状态。【答案】 C9豌豆的种子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结黄色种子与结绿色种子的豌豆杂交,子代个体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种子绿色种子11,子代结黄色种子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 )A11 B10C31 D21【解析】 假设黄色用 A代表,绿色用 a代表,由“结黄色种子与结绿色种子的豌豆杂交,子代个体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种子绿色种子11”知,亲代的基因型为Aaaa,子代中结黄色种子的个体基
7、因型为 Aa,其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黄色种子绿色种子31。【答案】 C10(2015四川高考节选)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 1全为灰身,F 1随机交配,F 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果蝇体色性状中,_为显性,F 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F 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体占_。【解析】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 1表现出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F 1自4交后代中同时出现了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由题可推知 F1的基因型为Bb,F 1随机交配,后代中 BBBbbb121,故 F2灰身果蝇(B_)中杂合体(Bb
8、)占2/3。【答案】 灰身 性状分离 2/3能力提升11西红柿果肉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红色为显性。用杂合的红果肉西红柿自交获得 F1,将 F1中表现型为红果肉的西红柿自交得到 F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F 2中无性状分离BF 2中性状分离比为 31CF 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体占 2/5DF 2中首先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西红柿【解析】 杂合红果肉西红柿(Dd)自交,F 1中红果肉西红柿基因型为1/3DD、2/3Dd,F 2中 DD所占的比例为 1/32/31/41/2,Dd 所占的比例为2/31/21/3,dd 所占的比例为 2/31/41/6。F 2中性状分离比为 51,F 2红
9、果肉个体中杂合体占 1/3(1/21/3)2/5,A、B 错误,C 正确;在 F1中就已经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个体(dd),D 错误。【答案】 C12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 F1黑斑蛇之间交配,F 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CF 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不相同DF 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 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解析】 由于 F1黑斑蛇之间交配,F 2代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则 F1中黑斑蛇为杂合体,并且黑斑为显性性状,因此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含有黑斑基因;根据亲
10、本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后代有黑斑蛇和黄斑蛇,可以推知亲本黑斑蛇为杂合体;F 2代黑斑蛇中既有纯合体,又有杂合体。【答案】 A13南瓜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 和 a)控制的,用一株开黄花的南瓜和一株开白花的南瓜杂交,子代(F 1)既有开黄花的,也有开白花的。让 F1自交产生 F2,表现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73730025】5A由可知黄花是隐性性状B由可知白花是显性性状CF 1中白花的基因型是 AaDF 2中,开黄花与开白花南瓜的理论比是 53【解析】 由图中白花自交后代有黄花可知,白花是显性性状,黄花是隐性性状。由图可知,亲代中的黄花基因型为 aa,白花基因型为 A
11、a,F 1中的黄花 aa白花Aa11。F 2中白花为 1/23/43/8,则黄花为 5/8,所以黄花白花53。【答案】 A14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 21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 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 A表示,隐性基因用 a表示)。(1)黄色鼠的基因型是_,黑色鼠
12、的基因型是_。(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_。(3)写出上述 B、C 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解析】 据 B组实验可确定黄色对黑色为显性,联系 B和 C两组实验结果可推断,不能存活的个体为纯合的黄色鼠(AA),则存活的黄色鼠只能是杂合体(Aa),黑色鼠的基因型为 aa。【答案】 (1)Aa aa (2)AA(3)615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这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 B、b 控制)。有下列三组交配组合,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交配组合 亲本组合 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丙(黑色)乙(黑色) 12(黑色)4(黄色) 甲(黄色)乙(黑色) 8(黑色)9(黄色) 甲(黄色)丁(黑色) 全为
13、黑色(1)根据交配组合_可判断显性性状是_,隐性性状是_。(2)表中亲本的基因型最可能依次是:甲_;乙_;丙_;丁_。属于纯合体的有_。(3)根据表格中数据计算,第组交配组合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概率为_。【解析】 根据交配组合可判断出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具有相同性状的双亲交配,产生的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新出现的不同于双亲的性状(黄色)为隐性性状,且双亲均为杂合体,即丙、乙的基因型均为 Bb。组合中,具有相对性状的双亲杂交,后代全为一种性状(黑色),可判断出黑色是显性性状,则甲和丁的基因型分别是 bb、BB。交配组合中bb(甲)Bb(乙)Bb(黑色)、bb(黄色),可见黄色个体为纯合体,能稳定遗传,而黑色个体为杂合体,不能稳定遗传。【答案】 (1)或 黑色 黄色 (2)bb Bb Bb BB 甲和丁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