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ELCOME,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七章 青少年行为与社会环境,青 少 年 的 行 为与社 会 环 境,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青少年期的情绪发展青少年期的社会性发展青少年期的性心理发展青少年期的行为问题及其矫治,青少年时期(1218岁)又称青春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体(相当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他们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可塑性强,具有冒险精神,但他们的行为发展不很稳定,且具有一定的反抗性,因而,这个时期常常被称为“成长期“、”混沌期“、”危险期“和”反抗期“等。与学龄期相比,青少年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绪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2、第一节 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处于青少年期或青春期的人,各种生理机能逐步增强,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皮下脂肪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处于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水平。此外,由于性腺的发育,生殖器官和第二性特征已基本发育成熟,具备了生育的能力。,一、外形的变化,1、身高2、体重3、性征,二、生理机能的发展,1、脉搏 刚出生时,140次/分钟;11、12岁时,80次/分钟;18岁左右时,65次/分钟2、血压 11、12岁时,青少年的收压缩为9011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070毫米汞柱;到18岁左右时,收缩压为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80毫米汞柱 3、肺活量 肺结构发育,大约在7岁左右基本完
3、成。从735岁,人体的肺活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12岁左右肺活量增长最快 4、脑和神经系统 大脑发育逐渐成熟,青少年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趋于平衡,到了16岁左右,已经能够有效地协调兴奋和抑制过程,三、生殖器官与性功能,由于激素的作用,青少年的生殖器官开始迅速发展性功能也逐渐成熟。对于男生女生来说,他们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性功能的成熟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返回,第二节 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随着学习深化和社会性交往的日益发展,青少年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思维、观察和记忆等方面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思维的发展观察的发展记忆的发展,一、思维的发展,1.青少年的逻辑思维具有的特征:假 设性、 预 计性
4、、反省性、形式性、创新性 2.青少年的思维具有更高的概括性:抽象与具体获得了较高的统一。辩证思维获得了明显的发展 3.抽象逻辑思维成熟表现在:各个思维成分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达到理论型抽象思维的水平;个体之间的思维差异基本上处于定型状态;思维可塑性将越来越小,二、观察的发展,1、观察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有所有所增强2、观察的持久性有所发展3、观察的精确性有所表现4、观察的概括性有所提高,三、记忆的发展,记忆发展的特点:意义识记成为识记的主要手段有意识忆处于支配地位个体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是青少年,返回,第三节 青少年期的情绪发展,1.外部情绪的两级性 2.内心表现的两级性 3.意志的两级性 4.人际
5、关系的两级性 5.容易移情,一、情绪发展的两级性特征,二、反抗情绪的具体表现,1.反抗情绪的表现时机2.反抗情绪与代沟3.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三、情绪发展的自我调节,1.自我激励法2.转移法3.倾诉法,返回,第四节 青少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1、自我评价的发展2、自我体验的发展3、自我控制的发展,能以伦理道德标准来调节自己在道德动机中占重要地位自我意识明显化道德行为逐步巩固到的发展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 成是一致的结构的组织形式完善化,以伦理道德发展为主,二、 道德的发展,三、社会性交往的发展,1、与父母的交往2、与教师和同学的交往,第五节 青少年期的性心理发展,一 青少
6、年性意识发展的阶段,1、抵触 2、好感 3、依恋 4、爱情,二、青少年性意识发展的引导,1、抵触阶段2、“好感”和“依恋”阶段向“爱情”阶段过渡3、性意识的“爱情”阶段,第六节 青少年期的行为问题及其矫治,一、青少年的早恋,1、特点:朦胧性,矛盾性,变异性,差异性2、类型和成因:爱慕型,好奇型,模仿型,从众型,愉悦型,补偿型,逆反型,病理型3、阶段:确定目标,有所行动,频繁约会,发生性关系4、解决方法,二、青少年的犯罪,1、特点2、原因3、对策,三、青少年的适应不良,学习厌倦、考试焦虑、自卑感、嫉妒感、猜疑感、孤独感、挫折感 原因:家庭,学校,社会密切相关,学习厌倦的矫治方法:1.适度强化动机
7、2.树立理想目标3.拓展兴趣,考试焦虑矫治方法:1.积极的自我暗示2.适当地转移注意力3.自我松弛法,自卑心理的矫治:客观评价合理比较正确归因努力补偿适当表现,嫉妒心理矫治:1.认识嫉妒的危害2.客观地自我认识3.克服狭隘心理4.注意人际交往,猜疑心理矫治:1.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入“敌 对心理”的漩涡 中2.要懂得尊重别人3.要积极主动地与人交 往,孤独心理矫治:真心待人学会宽容运用 交往传感效应,挫折心理的矫治:1.加强人生观教育和生活管理2.开展挫折教育3.健全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4.提高对挫折的承受性,第二组全体人员:韦俊鸣、曹元亮、蔡晨纯、华秩栋、万倩、张同梅、鲍国静、吴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