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更多医学精品 尽在医学吧,http:/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熟悉,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了解,学习目标,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临床表现、护理措施,肾:相对大,位置低,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输尿管:长而弯曲,易被压扁,膀胱:位置较高,充盈时可入腹腔,尿道:较短,新生女婴尿道仅1cm,且靠近肛门;男婴尿道虽长,但常有包茎,可引起上行感染。,(一)解剖特点,1. 功能不成熟,1-1.5岁达成人水平。故在应激状态下较易发生水肿及钠潴留。2.新生儿对药物排泄功能差,用药种类及剂量均应慎重选择。,( 二)生理特点,1.排尿次数2.尿量(每日):(年龄-1)100
2、+400婴儿 400-500ml幼儿 500-600ml学龄前 600-800ml学龄期 800-1400ml 3.排尿控制,(三)小儿排尿及尿液特点,4.尿液性质 (1)尿色及酸碱度外观:淡黄色,中性或弱酸性。 (2)尿比重:新生儿较低,以后渐高。 (3)尿蛋白:微量蛋白,定性为阴性。 (4)尿沉渣检查:正常红细胞3个/HP白细胞5个/HP,无管型。,(三)小儿排尿及尿液特点,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是儿科常见病。,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男,7岁,5天前出现眼睑浮肿,伴少尿,尿呈洗肉水样,近1天来患儿出现剧烈头痛,
3、烦躁不安、恶心、呕吐,视物不清。追问患儿2周前曾患扁桃体炎,当时给予青霉素治疗。,典型案例,查体:T37,血压150/100mmHg,嗜睡,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存在。眼睑浮肿,心、肺、腹无异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双下肢非凹陷性水肿。尿常规:蛋白(+),红细胞+。,典型案例,问题思考,夏秋季 有无皮肤感染,发病前13周有无链球菌感染史,从感染到肾炎发病约12周从感染到肾炎发病约23周,秋冬季 有无呼吸道感染,主要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临床多有前驱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病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链球菌,机体内 形成免疫 复合物,复合物嵌顿在肾小球 补体激活,肾小球 炎症病变
4、,基底膜损伤,细胞肿胀增生,血尿 蛋白尿 管型尿,钠、水潴留,高血压 水肿 少尿,严重循环充血 高血压脑病 急性肾衰竭,严重病例,肾小球滤过下降,1.前驱感染后l3 周起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临床表现,水肿、少尿:(最早)眼睑及颜面水肿非凹陷性,2.典型表现,血尿,肉眼血尿:酸性尿呈浓茶色中性/碱性尿呈洗肉水,镜下血尿:,高血压:第一周血压为120150/80110mmHg,急性肾炎颜面水肿,肉眼血尿颜色,碱性尿,酸性尿,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 轻者仅有呼吸、心率增快,肝增大; 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布满湿哆音、心脏扩大。,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5、复视或一过性失明甚至惊厥、昏迷等,严重少尿或无尿,出现氮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2.急性严重病发症,2.血液检查:血沉增快,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上升。血清补体CH50和C3下降,少尿期有轻度氮质血症,尿素氮、肌酐暂时升高。,四、诊断检查,1.尿液检查:尿沉渣镜检见较多红细胞,尿蛋白(+)。早期可见白细胞,有透明、颗粒、红细胞等多种管型。,治疗要点,1.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2.饮食3.控制链球菌感染和清除病灶4.对症治疗,与肾炎致水、钠潴留有关,体液过多,与水肿、高血压有关,活动无耐力,急性肾衰竭、严重循环充血 高血压脑病,潜在并发症,患儿及家长缺乏对本病的护理知识,
6、知识缺乏,常见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一般卧床休息1 一2 周 待水肿消退、血压下降、肉眼血尿消失后可在室内轻度活动,并可户外散步 在1 2 个月内活动量宜加限制; 病后3 个月避免剧烈活动; Addis 计数正常则恢复正常生活,(1)休息, 严重病例食盐每日60mg / kg ; 有氮质血症时蛋白质每日0 . 5 岁kg ; 供给高糖、高维生素饮食以满足小儿能量需要; 除非严重少尿或循环充血,一般不必严格限水; 在尿量增加、氮质血症消除后应尽早恢复蛋白质供应,以保证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2)饮食管理,准确记录24h 液体出人量,了解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3)严格记录出入量,1)每周测量两次
7、体重,了解患儿水肿增减情况 2 )遵医嘱留尿标本做常规检查 3 )注意监测患儿一般状态、生命体征变化,有无高血压脑病、严重循环充血及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4 )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4)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第三节,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 是多种原因所致以肾小球幕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按病因分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种。典型病例其有四人临床特点: 大量蛋白尿; 低白蛋白血症; 不同程度的水肿; 高胆固醇血症。,即“三高一低”四大特征,临床特点,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病因,病
8、因尚不清楚。目前多认为本症的发病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病理生理,血浆蛋白 大量滤出,大量 蛋白尿,高脂 血症,高度水肿,水分外渗,免疫因素,肝脏合成 脂蛋白增加,低蛋白 血症,血浆胶体 渗透压下降,血容量下降,钠、水潴留,临床表现,1单纯性肾病:多在27岁起病。起病缓慢 ,开始时眼睑、面部水肿,随后波及全身,水肿是最突出的表现,呈凹陷性。严重时出现胸水、腹水和阴囊水肿。一般无明显血尿和高血压。,2肾炎性肾病 多见于7岁以学龄儿童,水肿不显著。血尿 “三高一低”+ 高血压、氮质血症补体C3降低四项中的一项或多项,临床表现,并发症,感染,电解质紊乱,血栓形成,急性肾衰竭,辅助检查,1尿液检
9、查 蛋白定性多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 0.050.1g/kg。肾炎性肾病患儿常见血尿。 2血液检查 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明显减少,白、球比例倒置。胆固醇增多,血沉增快;肾炎性肾病患儿可有血清补体3减少及氮质血症。,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 ( l )休息:严重水肿和高血压时须卧床休息,应经常变换体位,一般无须严格限制活动( 2 )饮食: 1 )严重高血压和水肿时给予无盐饮食,适量限蛋白可给予适量优质蛋白。2 )水肿患儿要限制盐的摄人( 2g / d )。 (3)防治感染 (4)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六、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3。激素治疗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是目前治疗肾病的主要药物。 (1)首选
10、药物:泼尼松龙(2)总疗程:短程疗法为8周;中程疗法为6个月;长程疗法为9个月。 4.免疫抑制剂:复发、激素耐药及依赖 5.抗凝治疗,常见护理问题,与低蛋白血症到处钠水潴留有关,体液过多,与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有关,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机体免疫力降下有关,有感染的危险,药物副作用,潜在并发症,与病程长、病情反复有关,焦虑,护理措施,(3)预防感染,(4)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1)适当休息,(2)调整饮食、减轻水肿,(5)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一般不需要严格地限制活动。,1.适当休息,l )严重水肿时,应卧床休息。 2 )特别注意皮肤护理,男孩有阴囊水肿时宜在阴阜处垫海绵,并用丁字带支
11、托,侧卧时,在两腿间置放枕头,避免压迫 3 )眼睑肿胀者,可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分泌物,并抬高头部减轻水肿。 4 )每周称两次体重侧腹围,并记录出人量 5 )急性期限制钠盐摄人,采取低盐或无盐饮食,病情缓解后不需限盐 6 )经常更换体位,防止一侧身体长期受压。,2.水肿的护理,1 )给予单独环境,减少与传染病患者接触,尤其在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减少与外界交往,以防交叉感染。 2 )特别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保护皮肤勿受损伤 3 )重度水肿时尽量减少肌肉注射,以免引起注射处感染或引起深部脓肿。,3.预防感染,激素疗效判断(治疗8周进行评价) 激素敏感:水肿消退,尿蛋白转阴。 激素部分敏感:水肿消
12、退,尿蛋白仍+ 激素耐药:尿蛋白仍在+以上。 激素依赖:激素敏感,但停药或减量后在2周内复发,再次用药或恢复用量后尿蛋白转阴,并重复2次以上者。,4.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多与患儿及其家属交谈,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如害怕、忧虑等。在恢复期,可组织一些轻松的娱乐活动,如看电视、讲故事。向患儿及其家长做好健康宣教,以便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5.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泌尿道感染是肾孟肾炎、膀耽炎和尿道炎的总称。急性泌尿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 女孩多于男孩。,第四节,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感染途径,多种病原体,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1.急性尿路感染 (1)新生儿 多由血行感染引起,全
13、身症状为主 (2)婴幼儿 全身症状为重,局部症状轻。由于尿频可致顽固性尿布皮炎; (3)年长儿 与成人相似,下尿路感染以膀胱刺激症状为主,上尿路感染多有发热、寒战、腰痛、肾区叩击痛等。 2.慢性尿路感染病程在6个月以上。,辅助检查,1.尿常规:白细胞5个/HP,白细胞成堆或有白细胞管型。 2.尿细菌学检查:菌落计数105/ml为真性菌尿。或油镜下观察每个视野找到 1 个细菌。 3.尿细菌培养 大于10万可确诊 4.影像学检查,治疗要点,(1)一般疗法:急性期卧床休息,多饮水。 ( 2 )抗菌治疗:最好根据尿培养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用药。 一般口服治疗即可疗程1014 日,停药后根据尿常规或尿培养结果,考虑是否延长治疗。,常见护理问题,护理措施,1.维持正常体温休息、易消化的饮食、降温2.减轻排尿异常3.健康教育保持卫生、按时服药,定期复查。,1 做好卫生宣教。幼儿不穿开档裤,勤换尿布,便后洗净臀部保持清洁。女孩清洗外阴时从前向后擦洗,以避免污染机会2 根治蛲虫及泌尿系统的先天性畸形,减少感染因素及局部刺激。3 避免不必要的导尿或留置导尿管,预防,更多医学精品 尽在医学吧,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