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组织行为学——第八章.ppt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3316287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第八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组织行为学——第八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组织行为学——第八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组织行为学——第八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组织行为学——第八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 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一二三四”办学思想体系 “一”就是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二”就是两个基本的办学宗旨: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 “三”就是检验工作的三项标准: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综合声誉;是否有利于为教职工提供发展平台。 “四”就是四个要素的治校方略:理念引领、人才支撑、经济基础、制度保障。,“一二三四”人才培养体系 “一”就是一个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就是把握好两大关键环节:建设高水平的课程体系,营造浓郁的成才环境。 “三”就是培育学生三项素养:高度的责任心、持续的进取

2、心、强烈的好奇心。 “四”就是发展学生四大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谐能力。,“一二三四”服务地方体系 “一”就是一个目标: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就是实现两个需要:宜宾学院发展需要宜宾市,宜宾市需要宜宾学院发展。 “三”就是服务的三个层次:给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给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给个人提供再学习机会。 “四”就是提供四大支撑:人才支撑、技术支撑、文化支撑、思想支撑。,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内涵,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价值观上的共识和行为习惯上的一致性,它贯穿于组

3、织的全部活动,影响组织的全部工作,决定组织中全体成员的精神面貌以及整个组织的素质、行为和竞争力。,组织文化结构,器物层: 组织名称、标志、标准色、厂旗、厂服、厂标、产品样式和包装、建筑风格等,制度行为层: 一般制度 特殊制度 组织风俗,观念层: 组织最高目标 组织核心价值观 组织哲学 组织精神 组织风气 组织道德 组织宗旨,显 性,隐 性,案例:海尔的企业文化,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作用,导向作用 规范作用 凝聚作用 激励作用 整合作用 辐射作用,“在富士康工作就像一条狗”,一位富士康集团的上层员工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位员工描述到:经常深更半夜被老板的电话叫醒,然后像军队的紧急集合一样,在几分钟内整

4、装完毕赶往厂区会议室参加老板主持的会议。 这种看起来多少有点触目惊心的管理方式,被称为苍狼文化。郭台铭是苍狼文化最典型的代表人物,郭台铭在台湾被人称为业界的“成吉思汗”。正是这种严格的管理方式,使富士康仅用了短短二十几年时间,就发展成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 “富士康的这种管理模式,虽然缺乏温情,但却是有效的、成功的、正规的。” 但是,这样的管理方式带给员工的压力也是不容忽视。一位熟悉台资企业的媒体界人士曾经这样告诉记者,台资企业的特点是工资相对偏低,工作压力却非常大。 “狼文化的精髓是让员工学习狼的自信、自强、团结、坚韧、负责等优点,但狼也有着贪婪、凶残、狡黠的一面。当狼文化成为一种霸道的管理文

5、化时,狼的负面效应则可能传染给企业管理者,这时狼文化就会变异,受这种文化侵害最深的无疑是一线的工作人员。”,第三节 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民族文化因素 制度文化因素 外来文化因素 组织传统因素 个人文化因素,民族传统心理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1、渴望成为强者的心理 基于传统的生存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日本民族特别渴望成为强者、成功者(而这里的强者、能者往往是指包括自己在内的成功的团体、民族),崇拜强者、能者,而鄙视弱者和无能者。1853年美国舰队轰开了当时较落后的日本国门,日本人并不把它当作一种耻辱,反而拜美国为师,吸收西洋文化,终于在1868年发生明治维新的划时代变革。这种源自危机忧患意识的渴望

6、成为强者的心理意识已深深淀积在他们先祖们的血脉之中,代代相传,已成为一种民族特有的心理。这种心理使日本民族成为一个敢于开拓冒险、勇于创新、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民族。日本企业无法例外地秉承了这种民族心理,使它们无时无刻都在寻找成功的机遇,敢打敢拼,百折不挠,善于学习吸收别国先进的为我所用的优点和长处,无论世界哪个角落,一旦有新思想、新技术出现,它总是不惜代价,甚至不择手段搜罗回来,使自己的不断强大,立于不败之地。,2、务实心理 亦基于传统生存的危机意识,日本人特别地务实。他们不喜欢思辩的、形而上的思考,而倾向于事实、现象、经验、实证的思维方式,形成了如后面所提到的“即物主义”性格。 现代的日本人

7、,在经济上有总体规划,又尊重经济规律,让激情与想象的热流注入客观规律的模子,浇铸出切实的产品,而不是恣意妄为及以主观想象的方式从事经济建设。他们务实求真,不尚空谈,不玩花架子,不搞自欺欺人的把戏,老老实实以辛劳和智慧来培植理想之花,因而能创造奇迹。这与我们曾经崇尚虚荣浮夸、好大喜功和自我麻痹的国民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两个民族从战争的废墟上同时起步,几十年后,一个做到上天,一个却在经济面临崩溃中重新讨论真理的标准问题,3、“忠”、“和”心理 “忠”:现代的日本人已把传统的效忠天皇、效忠国家这一民族价值观具体转化成对关系个人生存的企业的效忠。每个成员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归宿,为企业贡献自己的青春

8、才华,他们往往自愿超时工作,任劳任怨,鞠躬尽瘁,许多员工都罹患疲劳综合症。都是为了回报企业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和”:绝大多数日本管理者都是缄默、含蓄、安静、内向和以他人为中心,为了所有企业成员保持一致和合作,管理者往往以这种“和”作为管理方式,导致不断的讨论和妥协,以成就企业各方面利益的平衡和谐。,第六节 群体价值观与组织凝聚力,组织凝聚力是组织活力深层次的动力 组织活力是指组织在现有的内外环境下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 资产增值力 产品竞争力 市场应变力 技术开发力 企业凝聚力,二、物质凝聚与精神凝聚,物质凝聚 通过满足员工的生存、安全需要,以物质满足形式形成的凝聚力,是凝聚力的基础。

9、满意的劳动报酬 满意的公共福利 满意的劳动保护 满意的劳动保险,精神凝聚 通过满足员工的社交、自尊、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的需要,以精神满足形式形成的凝聚作用,是组织凝聚力的根本。 提供施展聪明才智的舞台 尊重员工民主权利 进行培训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养良好的组织文化,三、群体价值观在形成组织凝聚力中的作用,需要的价值取向,取决于需要主体的价值观能动地作用于需要客体和需要手段。 群体价值观,是职工群体在价值判断上形成的共识。 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整合 职工之间个人目标的整合,第七节 组织道德与公共关系,组织道德,是在社会道德大背景下,在组织内部存在的群体道德规范,反映出组织独特的道德观念和道德

10、风尚。 帮派式道德风尚 封闭式道德风尚 分离式道德风尚 家庭式道德风尚,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或职能。 组织道德是组织公共关系的灵魂。,第八节 组织风气与员工行为管理,组织风气是指组织在长期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是组织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 对群体行为的影响 潜移默化作用 规范作用 筛选作用 凝聚作用,三、良好组织风气的形成,领导率先示范 舆论积极导向 骨干带头,蔚然成风 开展思想工作,促使少数人从众,第九节 组织物质环境与员工行为教育,物质环境是观念的载体 组织标志 统一服装 建筑风格 自然环境 生产、科研、教学设施 文化体育设

11、施 纪念画册、纪念建筑和纪念品,二、组织环境的教化功能,人们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教化的产物,在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既有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和改造,也有环境对人的感染和教化。,第十节 组织文化的建设步骤,组织文化建设,就是组织领导者有意识地倡导优良文化,克服不良文化的过程。 文化诊断 目的: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把组织目前现实存在的文化一一搞清。 方法:访谈、座谈、问卷调查等 成果:组织文化现状调研报告,文化设计 任务:根据组织发展战略,兼顾组织历史传统和现实文化,设计出其目标文化 关键环节: 对组织发展战略的整体把握 对组织传统的正确识别 对组织现实文化的清晰确认 对组织未来文化的科学展望,企

12、业文化,将管理故事“神化”,正如对于什么是管理众说纷纭,对于什么是企业文化,管理者也是各有各的理解。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每个初具规模的企业都有自己创业中的故事,当管理者试图用创业中的故事对员工施加影响时,那就是在进行企业文化基因的克隆。自觉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将一般的管理故事进行加工,使之成为一个“神话”。 惠普在1989年过50岁生日时,搜集了100多个口耳相传的惠普故事,其中最为员工所熟悉的,是公司创办人之一比尔惠利特与门的故事:一天,惠利特发现通往储藏室的门被锁上了,身上没有钥匙,于是他就用小螺丝刀将门锁撬开,然后在门上留下了一张便条,上面写着“此门永远不再上锁”。这个故事告诉所有的惠

13、普人,惠普是重视互信与规定的企业。IBM公司广为流传的是一个门卫露西的故事:门卫露西的任务是检查人们在进入安全区时是否佩戴了身份标识。一天,董事长沃森违反了这条规定而被露西拦在安全区外,沃森的陪同人员表示不满,但沃森却转身取来了应该佩戴的标识。这个故事的精彩之处在于传播了一条重要信息:即使是董事长也必须遵守企业规章。,三、文化实施,步骤:导入阶段 变革阶段 固化阶段 文化实施方案的内容:,第十一节 组织文化建设的心理机制,运用心理定势 重视心理强化 利用从众心理 培养认同心理 激发模仿心理 化解挫折心理,第十二节 组织文化与组织竞争力,组织竞争力是组织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的综合制胜能力。 核心竞

14、争力是组织所独有的可以导致竞争制胜的,难以为竞争对手复制的能力。 政治力 经济力 文化力,二、思想政治工作与组织文化,共同点:目标基本一致,对象完全相同,内容有相似之处,手段大体重合。 不同:组织文化属于经济文化范畴,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文化范畴。 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培育企业精神、建设组织文化的主要手段,而组织文化则为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密切结合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形式。,三、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的层次一一对应,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组织形象不等于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组织形象的根本前提,组织文化决定组织形象。 组织形象与组织文化之间存在着某些由人类认识造成的差距。 组织形象与组织文化在内涵上有差别,组织文化,组织形象,公 众,传播媒介,组织形象是组织文化在传播媒介上的映像,案例讨论:,松下公司培养商业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