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法.ppt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3314432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对 外 汉 语 语 法 教 学 法,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法,本讲主要内容:一、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和目的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原则三、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四、若干语法点的教学示例,一、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和目的,语法是语言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语言中的词、短语、句子乃至篇章的组织规则。无论是学习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必须掌握一定量的语法规则才能进行进行交际。我们进行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就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词汇的同时,尽快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则,以用来组词成句、连句成篇,从而达到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目的。,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原则,(一) 精讲多练(二) 深入浅出(三) 分散难

2、点(四) 注重用法,三、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一)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内容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规定的甲乙丙丁四级,共1168项语法点。,三、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1.归纳法:先举出例句,然后从中归纳出语法形式、意义和规则。2.演绎法:先说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3.情景法(1)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设置情景,展示或解释语法点。(2)通过老师做动作或指导学生做动作,来引出语法点或帮助学生理解语法点。,三、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4.对比法:(1)汉外对比(2)汉语内部对比:相近或相反语法点的对比(3)正误对比5.

3、图示法:用简单的图画形象地表示某种抽象的语法规则。6.公式法:用类似于数学公式的方式展现句式结构。7.以旧带新法:用已经学过的语法点带出新的语法点。,四、若干语法点的教学示例,语法点的教学展示主要从词、句法成分及句式的角度开展。 (一)若干词的语法教学展示1. 就 才2. 刚才 刚3. 悄悄 偷偷 轻轻 静静 默默 暗暗4. 一直 永远 始终5. 动态助词“了” 语气助词“了”,“就”和“才”的教学(一)就1.先讲解意义“表示说话人主观上认为动作或事情发生得早”,然后举例说明。如: 他平时8点来教室,今天他7点就来了。我们一般11点半下课,今天我们11点就下课了。我晚上一般12点睡觉。昨天我生

4、病了,所以9点就睡了。2.讲解“就”的用法。让学生根据例句分析“就”在句中的位置以及和它搭配的词语的情况。主语+时间状语+就+动词主语+时间状语+就+动词(+宾语或补语)+了3.做练习进行巩固。,“就”和“才”的教学(一)就3.做练习进行巩固。(1)机械练习:根据给出的词语组合句子。 6点 吃早饭 今年 毕业 明年9月 回国(2)扩展练习:根据已有的前半句话,用“就”和“了”说出后半句话。电影9点开始,他飞机3点起飞,我我们准备星期五去看张老师,可是他(3)交际练习:教师与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问答。如:问同学起床的时间,根据早晚不同,问起床早的学生该如何表达。,“就”和“才”的教学(二)才1.先讲

5、解意义“表示说话人主观上认为动作或事情发生得晚”,然后举例说明。如: 他平时8点来教室,今天他9点才来。我们一般11点半下课,今天我们12点才下课。我晚上一般12点睡觉。昨天有很多作业,所以2点才睡。注意和“就”进行对比。2.讲解“才”的用法。让学生根据例句分析“才”在句中的位置以及和它搭配的词语的情况。主语+时间状语+才+动词3.做练习进行巩固。机械练习扩展练习交际练习,动态助词“了”的教学1.引入“了”:用对比的方式展现。我想喝咖啡。 我喝了一杯咖啡。明天我们学第二课。 昨天我们学了第二课。由此,学生可以看出“了”表示动作的完成,句中常常有表示过去的时间词语。然后再举例子:我昨天吃了两个苹

6、果。我现在才明白了你的意思。我明天吃了早饭就去图书馆。这些句子表明,“了”的使用与动作发生的时间无关,它只表示动作的完成,可以在过去、现在或将来完成。,动态助词“了”的教学2.教师归纳“了”的意义及此类句子的一些特点。意义:“了” 只表示动作的完成,可以在过去、现在或将来完成,它的使用与动作发生的时间无关。包含动态助词“了”的句子的特点:(1)“了”用在动词的后面(2)动词后带了“了”,后面又出现宾语时,这个宾语应该带有数量短语或其他定语。如:我喝了一杯咖啡。我知道了你的情况。(3)用“了”的句子通常表示发生在过去的情况,句中可以有表示过去时间的词语,也可以没有,但都表示过去。有时也可以表示将

7、来的情况,但需要有两个表示先后出现的动作行为,且“了”用在第一个动词之后,表示第一个动作完成后做第二个动作。如:我明天下了课就回家。,动态助词“了” 的教学3.练习巩固(1)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在适当的地方加“了”。如: 昨天我只吃一个面包。明天我吃饭再回家。(2)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判断哪些句子应该用“了”,哪些不需要用,如:晚上我打算和同学一起去看电影。昨天我买一部手机。这是关于“了”的基本的教学内容,初次讲解,这些足够。另外,“了”在使用过程中还常常出现一些其他的问题,下面再进一步讲解。,动态助词“了” 的教学4.不用“了”的情况并非所有表示动作的完成都用“了”,可结合例子对比着进行分析归

8、纳。我没去北京。 我没去了北京。他常去那家饭店吃饭。 他常去了那家饭店吃饭。我准备学做中国菜。 我准备了学做中国菜。 她说:“你快点儿回家!”她说了:“你快点儿回家!”通过例句分析之后,可以再通过练习加强记忆。如:我们每个月开了一次会。他希望明年能去中国学汉语。我没告诉了你这件事。,动态助词“了” 的教学5.“了”的位置问题前面介绍了动态助词“了”放在动词后,但这只是大概的情况,并不是说“了” 一定紧跟着动词。如:我听懂了你的话。我写完了今天的作业。他拿出来了一本书。汽车停在了我的前面。通过例句,归纳出在句子中,“了”要放在表示结果、方向、地点的词语后面。然后可以通过练习再加强,如:选择合适的位置填“了”。我在A床下B找C到D那本书。他用A钥匙B打C开D房间的门。,四、若干语法点的教学示例,(二)若干句式(或固定格式)的语法教学展示1. “比”字比较句2. 用“有、是、在”表示存在的句子3. “是 的”句4. “宁可(宁肯、宁愿) 也不 ”和“宁可(宁肯、宁愿)不 也要 ”5. 有点儿+形容词/动词动词/形容词+一点儿,四、若干语法点的教学示例,(三)若干句法成分的教学展示1. 结果补语2. 趋向补语3. 可能补语4. 介宾补语5. 时量、动量、数量补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