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的公转,1、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A. B. C. D.,我国第四个南极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下图示意某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 2.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 ) A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 B东京(36N,141E)夕阳西斜 C纽约(41N,74W)烈日当空 D开普敦(34S,18E)夜色深沉 3.次日北京将( ) A日出正东 B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C白昼变短 D昼长大于12小时,下表为“我国某地连续两天日出、日落时刻(北京
2、时间)表”。据表完成。,4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北半球并向北移动5据表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 A秋分 B春分 C夏至 D冬至,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6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7若地为北京,则此时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1)地球运行到A点时,正值_(节气)。 (2)图中A、B、C、D四点位于近日点附近的是_,位于远日点附近的是_。 (3)当地球运行到C点时,公转速度较_,南半球为_季。 (4)自D
3、点到A点时段,地球公转的速度有何变化? (5)地球公转BCD时段与DAB时段比较,哪一段用时较长?为什么?,读6月22日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黑夜。 (2)此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3)此时期广州市最有可能的日出时间是 。A5时 B6时 C7时 D8时 (4)此日A点夜长为 小时。 (5)B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度。 (6)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是 。,【答案】 (1)画图略 (2)2326N,90E (3)A (4)12 (5)90 (6)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日期为_月_
4、日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 (3)图中晨线是弧_,昏线是弧_。 (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东或西)侧。 (5)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时,乙点的昼长为_小时。 (6)A点的昼长为_小时,B点的昼长为_小时。,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公转的方向:,从天北极 俯视,自西向东,从天南极 俯视,自西向东 从天北极俯视:逆时针 从天南极俯视:顺时针,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3.公转的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1恒星年),近日点 (1月初),远日点 (7月初),2
5、.公转的速度:,角(线)速度: 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简记:近1远7,近快远慢,二、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黄赤交角,“一轴两面三角度”,1.回归线、极圈与黄赤交角的关系:,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极圈度数=黄赤交角的余角,春分,夏至,秋分,冬至,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22日12月,2、二分二至日的判读,春分3.21,夏至6.22,秋分9.23,冬至12.22,在下图中: 1.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找出“近日点、远日点”位置,说出判断依据。,夏至日 6月22日,冬至日 12月22日,3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365日5时48分46秒(1回归年),具体归纳如下图所示:,
6、太阳直射点每个月的移动纬度大约为8,每移动1大约需要4天。,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一年可获得两次太阳直射;(2)南北回归线上一年获得一次太阳直射;(3)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的区域没有太阳直射。,下面节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公转速度快慢? 元旦儿童节,元旦,儿童节,(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面,h,白天: h0 晨昏线上: h=0 晚上: h0,太阳高度角( h ),1、太阳高度 (角)与正午太阳高度 (角) :,正午太阳高度: 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地方时12的太阳高度),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40N,纬
7、度相差10 ,H就变化10,?,公式:,H = 90所求地与直射点纬度差,试求北京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解答:夏至日:直射点纬度为2326N,H=904023267326,二分日:直射点纬度为0,H= 90 400 50,冬至日:直射点纬度为2326S,H=90 40+2326 2634,H = 90 ,H = 90 ,0,S,N,60,60,30,30,30,30,60,60,90,90,0,0,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规律,4.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规律: 自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1) 纬度相同的地点,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同纬等高),(2) 离直射点纬度越近, 正午
8、太阳高度越大(近大远小),(3) 距直射点纬度相同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对称等高),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距太阳直射点最近的一天,距太阳直射点最远的一天,夏至日(6月22日),5.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分布规律,冬至日(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距太阳直射点最远的一天,距太阳直射点最近的一天,思考1:从春分到冬至,北京(40 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如何变化?,北京,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最小值,40 N,思考2:从春分到冬至,悉尼(24S)的正
9、午太阳高度角如何变化?,悉尼,6月22日,12月22日,南回归线以南: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最小值,24S,思考3:从春分到冬至,海口(20 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如何变化?,海口,6月22日,12月22日,回归线之间:两次直射,离直射点越近,高度越大,20 N,尾页,6.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1)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等于(当地纬度+2326)。,20 N,尾页,6.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2)回归线上:全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等于4652。如图B。,尾页,6.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3)回归线至极圈之间的地区:全年
10、没有太阳直射现象,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等于4652。如图C。,例、下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A、47 B、43 C、23.5 D、21.5,6、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 (2)确定正午太阳方位: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总位于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总位于北方。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正午太阳可南可北。,某一客厅,一年内,二分、二至正午阳光的照射情况,北,南,2,1,思考:1、该地位于地区? 2、室内光照面积与H有怎样的关系?,(3)
11、楼间距问题,计算公式: L=hcotH,楼间距与正午太阳高度呈负相关;与楼高呈正相关。,思考:我国楼高相同南方和北方,楼间距有何不同?,例 某地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高相等,据此完成:1、该地的纬度是-( ) 2326N 2134N 2526S 6826SA. B. C. D.,2、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4:40,则该地经度为( ),A. 100E B. 90E C. 160E D. 80E,(4)太阳能热水器问题,H,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 90 H,= ,某中学(360N,1130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所示,将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回答:,
12、1、当地楼房影子最长时,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A2326 B.5926C5934 D.1234,(2)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 调节幅度是多少?,例,昼夜长短用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比例来表示。描述方法一般有:,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昼夜等长(昼夜平分) 极昼/极夜,(二)昼夜长短的变化,1、季节变化,(1)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太阳正东升正西落,晨昏线有何特点?,6时日出,18时日落,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是极昼 南极圈及其以南是极夜,(2)夏至日,长短规律:从北向南,昼渐短,夜渐长,太阳东北
13、升正西北落,(3)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是极夜 南极圈及其以南是极昼,长短规律:从南向北,昼渐短,夜渐长,太阳东南升正西南落,昼渐长 昼短于夜,昼长于夜 昼渐短,极昼范围以极点为中心向四周扩大,极昼范逐渐围缩小,极夜范围最大,极夜范围逐渐缩小,极夜范围以极点为中心向四周扩大,春分,夏至,冬至,秋分,昼夜等长,昼渐长,昼 夜,昼最长,极昼范围最大,昼夜长短的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昼最短,昼渐短,昼夜,昼夜等长,1、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所在半球的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规律总结,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南北)移动,哪个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14、,3、赤道全年昼夜等长。,4、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各地均6时日出, 18时日落,图中AB表示晨昏圈的一部分,此时公转速度较快。,1、直射点地理坐标 2、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3、北京时间 4、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是,(20S, 110W),(3:20),1、四季更替,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12 1 2,3 4 5,9 10 11,(三)、四季更替和五带,2、五带,1、划分界限:南北回归线 和极圈,2、意义:,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既无太阳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平面,地球自转,平面,地球公转,赤道,黄道,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五带,假如黄赤交角变为300,600,600,300,300,黄赤交角的变化对五带的影响:,角大寒热大,角小寒热小。角大极昼(夜)大,角小极昼(夜)小,1,3,5,2,4,基本原理规律晨昏线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