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愿做一颗永远发光的螺丝钉记唐山 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张雪松 闫妍 沙国武 2008年 4月11日, 一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日子。中国首列国产时速 350公里 CRH3“和谐号”动车组, 在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下线, 我 国仅用3年时间就走完了国外 20多年的技术路程, 堪称“陆地飞机”的高铁从 此打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 奇迹的诞生, 有张雪松和工友们的一份功劳。 在国际技术壁垒森严的情况下, 毕 业于普通技校的他, 以共产党人的毅力和勇气, 带领团队挑战世界技术难题, 最终不仅破解了外国专家的“技术秘籍”, 还与工友先后完成了100 余项攻关、 革新, 66 种卡具的
2、设计、改造, 推动了我国动车组制造技术的成功跨越。 他, 就是人称“洋设备的保健医生”“中国高铁工人的标杆”的唐山轨道客车 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张雪松。 “我愿做一颗永远发光的螺丝钉” “我愿做一颗永远发光的螺丝钉, 镶嵌在高速动车组上, 畅游中华大地;我愿做 一个优秀的高铁工人, 做一个有志气有能力为中国争气的好工人;我要做一名有 担当的共产党员, 为国家生产最好最快的动车组, 面对世界技术难题勇争第 一。”这是张雪松在一篇日记中写下的话。 2005年5月, 张雪松受命带领从各单位精心挑选的16名精兵强将, 负责研究磁 悬浮列车和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生产技术, 并在一个月内造出试验车体。 当
3、材料不再是熟悉的铁皮而是铝合金, 当手里的焊枪再也不听使唤, 当铝工件 莫名地一再变形、 开裂, 大家傻眼了国内尚没有引进这项技术, 查不到任何 材料, 一切只能靠摸索和创新。 “共产党员就是要有股拼劲儿!”张雪松身上有着共产党员不畏艰难、 敢为人先、 争创一流的担当精神。他带领团队, 先从一个个小截面进行试验, 2 米、5米、 10米在成百上千次失败后终于攻下了难关, 他和团队摸索出不同材料的收 缩预留参数, 积累了“反变形量”“焊后调修”“调修加热温度控制”等8种 翔实的数据, 为动车组的批量生产奠定了现场制造技术的基础。 然而车体组装时, 新的问题出现了。 由于工艺装备的定位装置设计问题
4、, 调整中 心线时需要移动整个装备, 费时费力, 尺寸也不好保证;车内拉紧装置与地板之 间的连接刚度也太差, 加一点儿力就把地板上的凹槽拉豁了。 这些没能难住敢闯 敢拼的张雪松, 他只进行了小小的技术改造, 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而且工作效 率提高了近一倍。 一个月后, 张雪松和团队按时交出了一个与图纸一模一样的动车车体。 一位与唐 车有合作关系的德国专家对张雪松惊叹不已, 在给唐车发来的信中写道:“中国 普通工人的创造力, 让我看到了中国智慧和西方文明的共通之处。” 针对进口大型精密数控设备在生产中的“水土不服”, 张雪松带领工友在岗位 上摸爬滚打, 反复试验数百次, 开展技术革新 100余项
5、, 制作样板、工装、卡具 66套, 编写72项工艺文件和操作指南, 摸索出铝合金车体生产的各种技术参数, 形成了核心技术。 张雪松办公室的灯被大伙儿戏称是“长明灯”。 为了抢修设备, 他与工友们经常 忙到深夜, 办公室就成了临时住所。 工友说跟着张雪松干活儿特别累, 但大伙儿 还是愿意跟着他加班, 因为“把故障排除后的那种成就感特带劲”。 机器不是人, 随时都会撂挑子。 张雪松深知, 动车组车体是三班生产, 设备当天 修不好, 就要耽误几个班次。“如果一个地方没修好, 就觉得像考试没过一样, 别扭。” 张雪松负责维修保养的数控设备价值 3亿多元, 是厂里的命根子。 “日常保养可 以及时发现小毛
6、病, 不能让小毛病变成大问题。 ”张雪松在数控设备维护中摸索 总结了“三分修七分养”“周期定点养护”等设备维护模式。为做好设备“养 生”, 张雪松用一年时间跟设备“建立感情”, 潜心研究数控设备保养、 润滑和 润滑油储备问题;他根据不同设备的说明书、保养手册, 为每台机器建了一份 “病历档案”;为延长设备配件使用寿命, 他和团队攻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壁 垒 据统计, 张雪松与工友们完成了 20 多项设备技术改造, 弥补了进口设备的缺陷, 摆脱了对外国专家的依赖, 保证了动车组的顺利生产, 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千 万元。 “如果不善于学习, 我们将被时代甩在身后” 钳工、数控维修、数控加工、可编程控
7、制器、三维制图, 这些看似完全不搭界的 专业领域, 却被张雪松融会贯通了。 同行称赞他完成了华丽转身, 对此, 张雪松 说:“高速铁路把我们卷入了纳米时代, 企业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工人, 如果不 善于学习, 努力提高技能, 我们将被时代甩在身后。” 张雪松在一个铁路小区长大, 周围的邻居都是“开火车的、做调度的、当乘务 的”, 年幼的他也立下了长大了也当铁路人的志向。 “有技术有手艺的人, 走到 哪里都受人尊敬。”张雪松对记者说。 1992年, 张雪松如愿以偿进入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的发源地百年老厂唐 山机车车辆厂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前身) , 成为众人羡慕的铁路技术 工人。1997
8、年, 张雪松成长为唐车特装公司的业务骨干。 在一次全厂劳模大会上, 老厂长语重心长地说:“以前造火车, 木工是顶梁柱, 可如今, 车内都是钢材料了, 哪里还需要木工?如果我们不主动进步, 就将被时 代抛弃。 ”回到家, 张雪松失眠了。 他开始疯狂地读书, 一头钻进图书馆查资料, 并用节约下的工资买书。钳工、铆工、焊工、电气、机械、计算机一堆堆专 业书籍被搬回了家, 塞满了所有书架。 在参加全国、省级、市级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 张雪松3次夺得省级状元, 两次 获市竞赛状元2004 年的盛夏, 张雪松作为全国技能大赛决赛选手, 被送到 大连参加培训选拔。最后一天, 厂里安排所有参赛选手到海边放松一
9、下。别人忙 着拍照留念, 张雪松却缠住几位全国技能大赛冠军讨教。 像这样的事情, 对张雪 松来说是家常便饭。 在张雪松身上总是随身装着一个小小的笔记本, 遇到问题随时请教专业人士, 并及时把解决方法和体会记录下来, 大家称之为“采访式学习法”。 向书本学、到课堂学、走出去学、偷技学艺张雪松利用一切机会学习, 他给 自己定了个规矩, 每天不论加班到几点, 回到家都要看上一个小时的书。 “俗话说, 一天不练手脚慢, 两天不练丢一半。 学习也一样, 一天也不能丢, 必 须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拥挤喧闹的公交车上, 在夜深人静的房间里, 都有张雪松专心致志抱着书钻研的身影。 当学习融入张雪松
10、的血液里时, 他本人 的技能也日趋炉火纯青。 “只有每个人都成为动车组, 列车才能跑出风一般的速度。” 走进工厂里的“金蓝领工作室”, 迎面是两个书架, 里面摆满了各种技术指导 书籍, 基本都毛了边儿。张雪松与另 3位工作室成员围着工作台, 正热烈讨论 着。 “一列和谐号动车组由 8到16节车厢组成, 只有每个人都成为动车组, 列 车才能跑出风一般的速度。 ”他深知, 一个人再能干, 力量也是有限的, 只有让 更多的人掌握新技术和创新技术, 让每个人都成为“动车组”, 才能推动企业 大踏步前进, 才能确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长盛不衰。 在唐车公司党委和工会组织开展的“教学练比”活动中, 张雪松把
11、10多万字的 “绝活儿”日志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工友学习。2010年8月, 张雪松从生产一线 调入技术室, 并与李玉璐、 朱宝利等 4位“金蓝领”党员一起扩建了“金蓝领工 作室”。工作室自成立以来, 已经吸收了130 余名技师和技术能手, 设立了10 个工序固定生产小组、4个专项技术攻关小组, 开展了技术汇报会、创新交流、 导师带徒、现场演示等一系列活动, 组织了多项技术攻关。一次, 他将精度为一 根头发丝直径的1/2、检测精度为头发丝直径的 1/6的列车底架定位孔, 用纯手 工刮削成功, 他也因此被大伙儿称为“在头发丝上跳舞的人”。 在他的带领下, 当年的铆钳班成了公司最早的“金牌工序”, 16
12、名员工都有自 己的“工作法”和“绝活儿”。其中, 有3 人成了公司的“金牌员工”, 4人被 任命为工段长, 9人到其他班组担任了班长, 2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他自 己还被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十大金牌工 人”“金蓝领”张雪松获得的荣誉证书摞起来一人高。 而为了在质量、 环保、 安全等方面不断超越, 唐车公司也在不断地进行着重塑和提升。在中国制造 2025的大背景驱动下, 唐车公司提出了高速动车组车体制造新模式。“今后在 生产中要大量采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 我会继续充实提升自己, 在企业中实 现自己的更大价值, 为企业作出更多的贡献。”张雪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