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遗传 串讲三 变异、育种与进化 课时作业1 基础练.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23766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遗传 串讲三 变异、育种与进化 课时作业1 基础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遗传 串讲三 变异、育种与进化 课时作业1 基础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遗传 串讲三 变异、育种与进化 课时作业1 基础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遗传 串讲三 变异、育种与进化 课时作业1 基础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遗传 串讲三 变异、育种与进化 课时作业1 基础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课时作业 1 基础练基稳才能楼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变异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B胰岛 A 细胞和胰岛 B 细胞分泌的激素不同是生物变异引起的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都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D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及杂交育种的原理相同解析:选 C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胰岛 A 细胞和胰岛 B 细胞分泌的激素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不是生物变异引起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重组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引起的,第二种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引起的;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而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染色体组及染色体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都是非同源染色体B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共同控制着人体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C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先天愚型患者的细胞中多了一条 21 号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解析:选 C 人体细胞内,构成染色体组的染色体都是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却共同控制着人体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

3、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先天愚型患者细胞中的第 21 号染色体有 3 条,是个别染色体的增加,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猫叫综合征和 21 三体综合征均是染色体数目变异遗传病B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能产生新基因且均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二倍体植物可通过染色体结构变异获取单倍体植株或多倍体植株D交叉互换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均涉及染色体片段的断裂和连接解析:选 D 人类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结构变异遗传病;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二倍体植物可通过染色体数目变异获取单倍体植株或多倍体植株;交叉互换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均涉及染色体片段的断裂和连接。4.

4、(2017天津高考)基因型为 AaBbDd 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右图。叙述正确的是(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2B该细胞能产生 AbD、ABD、abd、aBd 四种精子CB(b)与 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选 B A 与 a、D 与 d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即初级精母细胞中,而交叉互换后的 B 与 b 分布在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这对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即次级精母细胞中;该细胞能产生 ABD、a

5、bd、AbD、aBd 四种精子;B(b)与 D(d)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不属于基因自由组合范畴;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5下列关于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往往从 F1自交后代中可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植株具备更多优良性状C用基因型为 DdTt 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自交后代中约有 1/4 为纯合子D用基因型为 DdTt 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

6、育后代解析:选 A 诱变育种的生物学原理为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和不定向等特点,诱变后的植株不一定比诱变前的植株具备更多优良性状;用基因型为 DdTt 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产生的新品种全为纯合子,其自交后代也全为纯合子;二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后成为四倍体植株,四倍体植株和原二倍体植株杂交得到的三倍体植株是高度不育的。6(2017深圳模拟)有些动物在不同季节中数量差异很大:春季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了冬季,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如此周期性的变化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为抗药性个体)。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该种群生物进化的方向B在图中所示

7、的三年间,该生物种群进化形成了新物种C用农药防治害虫时,其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是因抗药性害虫繁殖能力增强D害虫的敏感性基因频率逐年升高,说明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变化3解析:选 D 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出现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图中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但不一定出现生殖隔离,因此不一定形成新物种;在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其抗药基因的频率增加,是环境对害虫进行了选择作用的结果;由图可知,不抗药基因的个体耐寒冷,具有抗药基因的个体不耐寒冷,这说明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的不同。7(2018 届高三安徽六校联考)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

8、但其无子性状可遗传B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其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C转基因技术是通过直接导入外源基因,使转基因生物获得新性状D家庭中仅一代人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几代人中都出现过才是遗传病解析:选 A 三倍体西瓜通过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而成,其无子性状通过无性繁殖可以遗传给后代;有些单倍体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如同源四倍体产生的配子培育而成的单倍体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转基因技术需要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构成重组质粒,才能导入受体细胞内,不能直接导入;家庭中仅一代人出现过的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也不一定是遗传病,如感冒。8下图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了新物种形成的过程

9、,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C图中乙表示地理隔离,短时间内会导致生殖隔离D图中丙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解析:选 B 甲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可以扩大基因库的差异,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乙表示地理隔离,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导致生殖隔离;图中丙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或产生的后代不育。9豌豆是二倍体植物,取自然状态下的一株高茎豌豆(DD)和一株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得到的 F1在幼苗期经低温诱导使其发生变

10、异并发育至成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F 1进行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351B经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诱导豌豆幼苗发生变异的原理相同CF 1豌豆经低温诱导所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且这种变异可以镜检4D经低温诱导得到的豌豆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解析:选 D 根据题意可知:F 1在幼苗期经低温诱导使其发生变异,基因型变成了DDdd,其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 DDDddd141。由于受精时,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的,所以 F2中矮茎的基因型为 dddd,比例为 1/36,所以 F2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351;经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诱导豌豆幼苗发生变异的原理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

11、加倍;F 1豌豆经低温诱导所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检测;经低温诱导得到的豌豆含有四个染色体组。10(2017忻州二模)利用月季花的枝条扦插所产生的后代与利用月季花的种子播种所产生的后代相比,下列关于其变异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不会发生变异,后者有很大的变异性B前者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后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前者一定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后者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前者一定不会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后者可能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解析:选 B 扦插为无性繁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过程中都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因环境

12、影响产生的不可遗传的变异。11下图表示某群岛上蝉的物种演化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不同种的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乙形成丙和丁的过程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B物种戊的形成是基因频率不定向改变的结果C由甲形成乙和戊的过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群岛上各种蝉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相互影响解析:选 B 乙形成丙和丁的过程是由于乙发生了突变和基因重组,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而 A 岛的自然选择是定向,最终选择了丙和丁两物种;新物种的形成是通过定向的自然选择形成的,自然选择是通过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淘汰了不利变异,保留了有利变异,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变化;新物种是通过定向的自然选择形成的,由

13、于环境的不同,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12将基因型为 AAbbcc、aaBBcc 的植株杂交得到幼苗,将幼苗分别作如图所示处理。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获得具有新的理想性状的植株需要经过多次选育B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1/4C植株能够提供 9 种类型的雄配子D到过程中,基因 A、a 所在的染色体会移向细胞同一极解析:选 D 获得植株的过程属于诱变育种,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获得具有新的理想性状的植株需要经过多次选育;幼苗的基因型为 AaBbcc,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1/4;植株的基因型为

14、 AAaaBBbbcccc,AAaa 能产生AA、Aa、aa 3 种配子,BBbb 能产生 BB、Bb、bb 3 种配子,cccc 能产生 cc 1 种配子,故植株能产生 3319 种配子;植株通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全部为纯合子,故不会出现 A、a 所在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这种情况。二、非选择题13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请回答下列有关玉米遗传变异的问题:(1)玉米有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 A、a 和B、b 表示。为探究玉米早熟和晚熟的遗传规律,科学家进行了杂交实验:实验 1:早熟晚熟,F 1表现为早熟,F 2表现为 15 早熟1 晚熟。实验 2:早熟晚熟,F

15、 1表现为早熟,F 2表现为 3 早熟1 晚熟。实验 1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如果对 F2中早熟品种测交,其后代表现型为 11 的个体占_。实验 2 的亲本中,早熟品种的基因型为_,F 2中早熟品种自交,后代中早熟与晚熟的比例为_。(2)假设决定玉米抗寒与不抗寒的基因在叶绿体 DNA 上,用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的个体作母本,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代。(3)玉米有黄粒品种,如果有一黄粒玉米株变异,子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_变异,将这一变异玉米和正常玉米杂交,得到的 F1是淡黄粒。F 1自交,则 F2中

16、黄粒个体占_。如果让淡黄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后代玉米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解析:(1)根据实验 1:早熟晚熟,F 1表现为早熟,F 2表现为 15 早熟1 晚熟,可知6玉米早熟与晚熟这一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只要有显性基因就是早熟,只有双隐性个体 aabb 才是晚熟,F 1的基因型为 AaBb。实验 1 F1AaBb 与 aabb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早熟(AaBb、Aabb、aaBb)晚熟(aabb)31。F 2中早熟品种有 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 和 2aaBb,分别与 aabb 测交,其后代表现型为 1

17、1 的个体有 2Aabb、2aaBb,占 4/15。由实验 2 中 F2表现为 3 早熟1晚熟,可知 F1的基因型为 Aabb 或 aaBb,则亲本中早熟品种的基因型为 AAbb 或 aaBB,F 2中早熟品种为 1/3AAbb 和 2/3Aabb 或 1/3aaBB 和 2/3aaBb,分别自交,后代中早熟(A_bb或 aaB_)与晚熟(aabb)的比例为(12/31/4)(2/31/4)51。(2)由题意可知,决定玉米抗寒与不抗寒的基因在叶绿体 DNA 上,故母本表现型应为抗寒晚熟,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 F1为杂合的抗寒早熟个体,F 1杂合的抗寒早熟个体自交,在 F2

18、即可出现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3)黄粒玉米变异株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假如变异玉米为 oo(o 表示基因缺失)和正常玉米 DD 杂交,得到的 F1淡黄粒为 Do,F 1自交,则 F2(DD、Do、oo)中黄粒个体(DD)占 1/4。如果让淡黄粒玉米(Do)与白粒玉米(oo)杂交,后代玉米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淡黄粒白粒11。答案:(1)早熟晚熟31 4/15AAbb 或 aaBB 51 (2)抗寒晚熟 F 2(3)染色体数目 1/4 淡黄粒白粒1114如图是以二倍体水稻(2 N24)为亲本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回答问题。(1)AD 表示的育种方法称为_。AB 育种途径中,常

19、采用_方法来获取单倍体幼苗。(2)如果要培育一个能够稳定遗传的隐性性状个体,则最简便的育种方法是_(用图中字母表示)。(3)图中所示育种途径中,最不易获得所需品种的是_(填字母)。(4)若亲本的基因型有以下四种类型(两对基因控制不同性状,且 A 对 a、B 对 b 完全显性):两亲本相互杂交,后代表现型为 31 的杂交组合是_。7选乙、丁为亲本,经 A、B、C 途径可培育出_种纯合植株。(5)科学家培育出了抗旱的水稻新品种,而海岛水稻没有抗旱类型,有人想培育出抗旱的海岛水稻新品种,但是用海岛水稻与抗旱的陆地水稻进行了多次杂交,始终得不到子代,原因可能是_。解析:(1)A 表示雌雄两个亲本杂交,

20、D 表示 F1自交,经过连续自交和选择,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所需性状的个体,这种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获得单倍体幼苗应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2)要培育一个能够稳定遗传的隐性性状个体,最简单的方法是杂交育种,只要将 F2表现为隐性性状的个体选出来即可。(3)图中 E 是获得具有新基因的种子或幼苗,采用的是诱变育种的方法,所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等特点,故采用这种方法最不容易获得所需品种。(4)甲(AaBb)与乙(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 A_BB(1/4)、A_Bb(1/2)、A_bb(1/4),故后代表现型之比为 31。乙(AABb)与丁(aabb)杂交,F 1的基因型为 AaBb、Aabb,AaBb 产生的配子有 AB、Ab、aB、ab,Aabb 产生的配子有 Ab、ab,故利用单倍体育种可以获得 4 种纯合植株(AABB、AAbb、aaBB、aabb)。(5)用海岛水稻与抗旱的陆地水稻进行多次杂交,始终得不到子代,说明二者间存在生殖隔离。答案:(1)杂交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2)AD (3)E(4)甲、乙 4 (5)陆地水稻与海岛水稻存在生殖隔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