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是用来将悬浊液中的固体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所需使用的仪器有漏斗、滤纸、漏斗架或铁架台、烧杯和玻璃棒。过滤的操作分三步:过滤器的准备(见图) 。取一张圆形滤纸先折成半圆,再折成四等份,然后打开成圆锥形,把圆锥形的滤纸尖端向下,放入漏斗里,然后用手压住,用水润湿,使滤纸紧贴着漏斗的内壁。过滤。 (见图)把过滤器放在铁架台的铁圈(或漏斗架)上,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过滤器。洗涤沉淀。向漏斗中注入少量水,使水刚刚浸过沉淀物,等水滤出后,再次加少量水洗涤,连洗几次,即可把沉淀洗干净。在操作时要注意:滤纸的边缘应比漏斗口稍低(约低 5mm) ;滤纸应紧贴漏斗壁,中间无气泡;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用玻璃棒引流(玻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边) ;控制倾倒溶液的速度,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能超过漏斗的边缘,否则液体会从滤纸和漏斗壁之间流下,使固体混入滤液。若过滤速度太慢,主要原因是:过滤器组装得不好,滤纸折叠后应在三层上沿处撕去一小角,展开成喇叭斗形,然后紧贴在漏斗的壁上,滤纸与漏斗壁之间不得有空隙;过滤时漏斗颈部有气泡;漏斗颈部下端没有贴靠在接收滤液容器的内壁上。排除了这些因素,就可以加快过滤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