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栓弹力图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后并发症的影响及预测价值 周莉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输血科 摘 要: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及预测价值。 方法 取 2015年8月至 2016年 9月该院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 115 例, 根据最大血块强度 (MA-ADP) 水平分为 MA-ADP0.05) ;MA-ADP0.05) ;MAADP0.05) .The rates of hypertension, numbers of circumflex artery infarction and level of platelet of the group
2、 of MA-ADP0.05) , 具有可比性。本课题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患者自愿签署知 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试剂 采用西芬斯LEPU-8800 血栓弹力图分析仪及配套质控品、 试剂, 根据实验室制订 的标准进行测定8。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 疾病严重程度 等制订针对性治疗方案, 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 1d 给予300mg 氯吡格雷 (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31022653) 、300mg 阿司匹 林 (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51022603) , 术后给予 75 mg 氯
3、吡格雷、100 mg 阿司匹林。治疗过程中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枸橼酸钠抗凝血 标本:在患者术后次日进行卧位采血, 空腹抽取 4mL静脉血, 经过枸橼酸钠抗凝 后完成血栓弹力图测定, 通过血栓弹力仪配套仪器记录横向时间值、纵向振幅, 自动生成相应的血栓弹力图, 相关操作步骤必须严格遵循仪器、 试剂盒操作说明 书进行9-10。 1.4 观察指标 (1) 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临床资 料进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回 旋支梗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危险评分 (TIMI) 分级、支架数、血小板水平等。 (2)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
4、栓弹力图测定患者血凝状态情况。 (3) 两组患者治疗 1年后到医院进行检查, 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心血管事件、支架再梗死及再狭窄 等。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 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计 量资料采用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MA-ADP0.05) ;MA-ADP50mm 组治疗后R值、K值高于 MA-ADP50 mm组 (P0.05) ;MA-ADP50 mm 组治疗后MA值低于 MA-ADP50mm组 (P0.05) , 见 表3。 表2 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下载原 表 表3 两组治疗前、
5、后血栓弹力图测定血凝状态比较 s) 下载原表 2.4 两组治疗 1年后心血管事件、支架再梗死及再狭窄发生率比较 MA-ADP50 mm 组治疗 1年后心血管事件、支架再梗死及支架再狭窄发生率高于 MA-ADP50 mm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 1年后心血管事件、支架再梗死及再狭窄发生情况比较n (%) 下载原表 3 讨论 AMI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 且 冠状动脉闭塞18min 后, 会引起心内膜下心肌细胞发生坏死, 3h后坏死区域会 覆盖全层的2/3, 从而引起心肌坏死。常规方法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6、 该 方法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 降低临床病死率, 但是部分患者治疗后由于缺乏 理想的预后预测方法, 导致患者治疗缺乏针对性, 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11-12。近年来, 血栓弹力图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得到应用, 且效 果理想。本课题中以血栓弹力图 MA-ADP进行分析, 通过MA-ADP能反映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之间的相关性。对于健康人而言, MA-ADP为5070mm, 但 AMI患者 MA-ADP 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利用最低MA-ADP进行分组能更好地预测评估效 果。但是, AMI患者介入治疗时受到的影响因素也相对较多,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 示, MA-ADP50mm组与 M
7、A-ADP50mm组术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与高血压、回 旋支梗死及血小板水平存在相关性 (P0.05) 。由此看出, AMI患者术后发生不 良反应事件影响因素较多, 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血栓弹力图是一 种从血小板聚集、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等整个动态过程监测的分析仪, 能了解患 者术后恢复、药物辅助治疗等全部过程, 是反映血液凝固动态变化的指标13。 同时, 利用血栓弹力图能更加清晰地了解血液凝固动态变化, 更加接近机体凝 血发生、发展过程, 是检测凝血系统是否发生紊乱的重要指标14。本研究中, MA-ADP50mm 组治疗后 R值、K值高于MA-ADP50mm 组 (P0.05)
8、;MA-ADP50mm 组治疗后MA值低于 MA-ADP50mm组 (P0.05) 。 此外, 血栓弹力图的运用能及 时根据患者术后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对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做好预防措施, 正确的指导临床治疗, 使得患者的治疗更具针对性,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促进 患者早期恢复15。本研究中, MA-ADP50mm 组治疗1年后心血管事件、支架再梗死及支架再狭窄发生率高于 MA-ADP50 mm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采用血栓弹力图评估效果理想, 能指导 及预测并发症发生情况, 使得患者治疗更具针对性,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Ta
9、ntry US, Gurbel PA.Antiplatelet drug resistance and variability in response:the role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monitoringJ.Curr Pharm Des, 2013, 19 (21) :3795-3815. 2周熙琳, 梁辉, 黄洁杰.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与血小板聚集率和 D-二 聚体相关性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3, 33 (4) :459-462. 3芦鹏飞, 尹立勇, 董晓娇, 等.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预后因素 分析J.临床荟萃, 2
10、013, 28 (2) :214-216. 4Xu L, Wang LF, Yang XC, et al.Platelet function monitoring guided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patients receiving highrisk coronary interventionsJ.Chin Med J (Engl) , 2014, 127 (19) :3364-3370. 5Teo K, Lear S, Islam S, et al.Prevalence of a healthy lifestyle among individuals with
11、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high-, middle-and Low-Income countries the prospective urban rural epidemiology (PURE) studyJ.JAMA, 2013, 309 (15) :1613-1621. 6王爱明, 王佼佼, 张凤佳, 等.急性脑梗死早期征象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 效相关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 (10) :1054-1056. 7王自然, 崔言森, 雷红艳, 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 后血凝状态的血栓弹力图观测J.中国医药导报, 2
12、015, 12 (26) :115-118. 8张龙, 钱海燕, 武德巍, 等.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栓弹力图检 测结果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 2014, 29 (11) :875-878. 9伍陈海, 谢海, 陈勇.血栓弹力图指导合理输血的有效性及对患者结局的影 响Meta 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 30 (4) :321-326. 10Sambu N, Radhakrishnan A, Englyst N, et al.“Aspirin resistance”in ischemic stroke:insights using short thrombelastograp
13、hyJ.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13, 22 (8) :1412-1419. 11董 8) 堃, 孟舒, 陈俊文, 等.血栓弹力图预测 CYP2C19基因型对指导经皮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氯吡格雷治疗的价值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4 (7) :732-737. 12赵燕, 杨明, 金新, 等.流式细胞术和血栓弹力图检测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 脉介入术后氯吡格雷的反应性评估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 (32) :3810-3814. 13王光敏, 郝一文, 王林林.血小板去除术联合多种药物治疗血小板增多症的 疗效观察及血栓弹力图检测的作用J.血栓与止血学, 2014, 20 (6) :319-321. 14赵素萍, 汪欣.脑血管疾病检测血栓弹力图、纤维蛋白原及 D-二聚体的相关 性探讨J.血栓与止血学, 2014, 20 (6) :278-280. 15陈瑞娟, 望亭松, 车在前, 等.血栓弹力图在判断脓毒症患者早期凝血功能 异常中的价值J.中国急救医学, 2014, 34 (6) :490-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