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年新课标卷 36 题说题稿阳信一中 米秋香【原题呈现】36 (22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 食,是水 产养殖的优质活体 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图 7)属内陆盐湖, 卤虫资源丰富, 20 世纪 50 70 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 。80 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113 112 41N 河 流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6 分)(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4 分)(3)推测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
2、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8 分)(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4 分)【答案】(1)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 (3 分)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 (3 分)(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 ;(2 分) (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 ,市场需求量小。 (2 分)(3)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2 分)市场需求增大;(2 分)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 (2分)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 (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 (2 分)(4)赞成理由: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 (4 分)不赞成理由
3、: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一、命题立意 本题以区域图为载体,结合文字材料,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探讨和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涉及 3 个考点,第(1) (2)问考查影响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第(3)问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第(4)问考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层层深入,由静态到动态,引导学生关心实际生活,树立科学发展观。二、解题过程解题步骤:据设问全面获取图文信息 审题 提取有效信息和隐含信息,进行整合 组织答案(一)据设问全面获取信息,进行圏划36 (22 分)阅读图文材料,
4、完成下列要求。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 食,是水 产养殖的优质活体 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图 7)属内陆盐湖, 卤虫资源丰富, 20 世纪 50 70 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 。80 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获取的信息有:1卤虫的生存条件2卤虫的用途3大盐湖的区位条件45070 年代卤虫产业规模小及原因5. 80 年代卤虫产业规模扩大及原因113 112 41N 河 流 (二)审题 提取有效信息和隐含信息,并进行整合 组织答案第(1)问,题目: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关键词:分析、盛产卤虫、
5、原因第(2)问,题目: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关键词:说明、早年、产业规模小、原因美国西部山区内陆湖,多条河流注入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大盐湖属内陆盐湖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图中有多条河流注入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有效信息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大盐湖的区位条件卤虫的生存条件整合信息(提取隐含信息) ,组织答案产品需低温运输 运输成本高有效信息 提取隐含信息,组织答案第(3)问,题目:推测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关键词:推测、80 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原因、对卤虫产业、影响水
6、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第(4)问,题目: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关键词:是否赞同、继续、发展、表明态度、说明理由该题属于开放性题目,首先要明确态度,再论证自己观点。赞同: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对该区域的有利影响(主要对社会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有利区位条件:科技进步 卤虫资源丰富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优质饵料,价格较为昂贵,每公斤 200 美元左右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 市场需求量小组织答案过度捕捞,野生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环保力度加大,限制野生鱼类的捕捞海洋渔业产量减少联系实际 水产品的供应来自养
7、殖业和捕捞业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知识迁移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需求量增大推测: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水产品需求量增大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有效信息卤虫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80 年代以来卤虫产业规模扩大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有效信息大盐湖的区位条件卤虫的用途80 年代卤虫产业规模扩大及原因整合信息,组织答案联系实际 技术成熟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对区域的有利影响主要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卤虫捕捞业,需要从业人员除此之外,还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
8、设。反对:从发展的不利条件和对该区的不利影响(主要从生态可持续发展)两个角度分析。三、知识规律性总结类似这种开放性问题新课标卷近五年每年都有,有一定的答题规律。1、表明态度 2、说明理由优势条件赞同 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区域的有利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利条件反对对区域的不利影响 生态可持续发展该题第(3) (4)问分别渗透和体现了人地关系思想,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人地观,这也是我们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四、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及对策典型错误:1、不能充分挖掘材料中的已知条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能提取有效信息有大量藻类,但为什么藻类多,分析错误。
9、增加就业过度捕捞 卤虫资源枯竭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湿地的咸水湖,生态系统脆弱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保护湿地有效信息 卤虫的用途 是候鸟的食物来源 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提取隐含信息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审题不细,题意不明。(1)没有审清材料,问的是 80 年代以来,而卤虫资源不是 80 年代以来才开始丰富的。(2)没把握好关键词,问的是水产养殖业对卤虫产业的影响,答得却是卤虫产业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3、条理不清,表述不准。卤虫减少,藻类会减少还是增多?对策:1、加强知识迁移能力。对相同或相似的地理事物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比较掌握知识的本质属性,培养灵活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2、加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快速从题干、题目中获取信息,并能精准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其内在联系,实现地理信息的整合。3、构建因果关系链。进行解题思路的整理,用思维导图法构建思维链,推导知识结构,搭建因果关系链。弄清地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有正确的判断。本题 4 个设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考查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体现了新课标卷侧重学生能力考查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