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Ⅰ卷)2016年高考生物冲刺卷(打包9套).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新课标Ⅰ卷2016年高考生物冲刺卷打包9套.zip新课标Ⅰ卷2016年高考生物冲刺卷打包9套.zip
201607280358.doc
201607280359.doc
201607280360.doc
201607280361.doc
201607280362.doc
201607280363.doc
201607280364.doc
201607280365.doc
201607280366.doc
  • 全部
    • 201607280358.doc--点击预览
    • 201607280359.doc--点击预览
    • 201607280360.doc--点击预览
    • 201607280361.doc--点击预览
    • 201607280362.doc--点击预览
    • 201607280363.doc--点击预览
    • 201607280364.doc--点击预览
    • 201607280365.doc--点击预览
    • 201607280366.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 1 -(新课标Ⅰ卷)2016 年高考生物冲刺卷 0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 (36 分)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 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 Na+ 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 + 进入液泡与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相同B.Na + 进入液泡的过程受土壤板结程度的影响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的吸水力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答案】C2.将某一经 3H 充分标记 DNA 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 2N)置于不含 3H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 3H 的染色体数一定为 N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 3H 的 DNA 分子数为 N/2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 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 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答案】C【解析】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如果进行有丝分裂 DNA 复制两次,则子细胞含标记的染色体数应为 0-2N,故 A 错误。如果进行减数分裂 DNA 只复制一次,在产生的子细胞中都- 2 -含有 3H 标记,故应是 1,故 B 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都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故 C 正确。如果有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标记,说明是有丝分裂,而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故 D 错误。3. 洋葱是二倍体植物,某同学用低温诱导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并获得成功。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低温诱导只能使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染色体加倍B.低温诱导过程会使细胞出现不完整的细胞周期C.根尖细胞分裂中包括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两个过程,两者是不同步的D.低温诱导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时,可能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答案】D4.下列实例中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变化的是 ( )A.在黑褐色环境中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B.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比例越来越高C.杂交育种过程中通过不断自交、筛选提高纯合矮秆抗病小麦的比例D.通过辐射青霉菌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答案】 B【解析】在黑褐色环境背景下,浅色桦尺蠖被环境选择被淘汰.自然选择使得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 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发生变化,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但是基因频率没有改变,没有进化,B 错误.纯合矮秆抗病小麦是自然选择的产物,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 正确.青霉菌的培育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 正确.5.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 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B.HIV 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侵入 T 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C.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通过胞吞进入下一个神经元发挥作用D.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 3 -【答案】D6. 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 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蝎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 ,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B.蜥蝎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答案】A【解析】由图分析可知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均在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将会减弱,故 A 错误。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其个体平均数越少,种内互助越弱,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故 B 正确。距离石头的远近可以改变群落中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的生物量,因而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故 C正确。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以有效降低蝗虫的密度,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故 D 正确。第 II 卷(54 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9 题~第 32 题为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9~40 为选考题,考生格局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39 分)- 4 -29. (10 分)图 l、图 2 是不同绿色植物利用 CO2的两条途径。图 3、图 4 是人们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 3 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每隔 13 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 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 ,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 群体产量) 。结果如图 3、图 4 所示。 (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 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1)图 1 中①过程称为 ,图 2 生物的光合叶片用碘液处理,出现蓝紫色的细胞是 (不考虑有机物的转移) .(2)图 1 与图 2 所代表的植物更适宜于在高温、低浓度 CO2环境生活的是 (填“图 1”或“图 2”) ,这是长期 的结果.(3)由图 3 可知,去叶 13 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 而增大.本实验中,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 .(4)由图 4 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 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已知其他叶片的光合产物能补充穗位叶生长和玉米籽粒发育所需,若去除顶部叶片过多,可导致穗位叶和玉米籽粒的 降低,造成减产.(5)为确认穗位叶的光合产物是否向遮光叶片运输而导致减产,可进一步设计实验:对玉米植株顶部 2 片叶遮光处理;用透明袋包住穗位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实验时向包住图 3 图 4- 5 -穗位叶的透明袋中通入 ,其他生长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 。【答案】(每空 1 分,共 10 分)(1)二氧化碳的固定 维管束鞘细胞 (2)图2 自然选择 (3)去叶程度的增强 去除 2 片叶 (4)单株 有机物的输入量 (5) 14CO2 顶部 2 片遮光叶片是否有放射性30. (13 分)图甲显示了脑、脊髓及手臂上的神经的位置关系,图乙是有关体温调节的部分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6 -(1)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小脑、脑干和大脑三个结构中,与有关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2)图甲所示的①、②、③、④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的四个可能位点。若刺激病人手指,病人手能动但却没有感觉,那么可能被阻断的位点是______。(3)若在图甲中③处给一适宜刺激,③处膜内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 ,此时在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了 。由该刺激引起的反应是否属于反射? (属于或不属于) 。(4)图乙中,a、b 为 。图乙中显示的效应器有 。(5)某病人体内产生的某种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递质)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从免疫角度上说,该疾病属于______。临床上可以切除_____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该器官能抑制 T 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子不能产生,从而减少抗体的产生,当然这种治疗方式的副作用是 。【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 1 分,共 13 分)(1) 大脑、小脑、脑干(顺序不能颠倒)(2 分) (2)①(3)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局部电流 不属于 (4)突触 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和 f(漏答不得分)(2 分)(5)自身免疫病 胸腺 使细胞免疫丧失和体液免疫受影响(或降低) ,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而容易被感染(答案合理即可)(2 分)31. (10 分)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右图是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三种激素对细胞纵- 7 -向伸长的影响。己知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而生长素合成过程中会有 ACC 合成酶的合成,这种酶是合成乙烯必要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 生长素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其促进细胞生长具有______________特点。(2) 结合 c、d 两过程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条件下,细胞纵向生长受到抑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 赤霉素能够促进茎杆伸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 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 ,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5) 某研究小组想知道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月季插条生根方面是否有协同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a. 取生长状况相同的一年生月季枝条若干,平均分成四组,每组 10 根,编号甲、乙、丙、丁。b. 甲、乙、丙三组插条基部分别用等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细胞分裂素溶液和一定比例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混合溶液处理相同的时间,丁组不做处理。c.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后,统计每组插条的平均生根数。①该实验中每组选取 10 根插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实验设计丁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出现________结果,则说明赤霉素和生长素在促进月季插条生根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 1 分,共 10 分)(1) 吲哚乙酸 两重性(2) 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乙烯的合成,乙烯抑制了细胞的纵向伸长(2 分)(3) 促进了生长素的产生,抑制了生长素的分解(2 分)(4) 正反馈(5) ①防止实验偶然性误差 ②空白对照 ③甲乙丙三组插条生根数均多于丁组,且丙组多于甲乙两组- 8 -32. (6 分)香豌豆能利用体内的前体物质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逐步合成蓝色中间产物和紫色色素,此过程是由 B、b 和 D、d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b 位于①位置 D、位于②位置,如下图),两对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其中具有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只具有蓝色中间产物的开蓝花,两者都没有的则开白花。(1)① 位置是_______基因,②位置是_______基因,基因型 BbDd 的香豌豆自交后代白色:蓝色:紫色=4:3:9(2)① 位置是_______基因,②位置是_______基因,基因型 BbDd 的香豌豆自交后代白色:蓝色:紫色=12:1:3(3)①位置是_______基因,②位置是_______基因,基因型 BbDd 的香豌豆自交后代白色:蓝色:紫色=4:9:3【答案】 (每空 1 分,共 6 分) (1)B D (2)b D (3)B d(二)选考题:1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 9 -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9.[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15 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1)PCR 的反应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步。整个 PCR 反应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前者由 PCR 仪自动控制,后者需靠________来维持。(2)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基本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3)某同学尝试微生物接种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5 分)(1)变性、复性和延伸(3 分) 缓冲液(2)氮源 (1 分) 碳源(1 分) 水(1 分) 无机盐(1 分) 高压蒸汽灭菌(3)稀释涂布平板法 涂布不均匀40.[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分) Rag2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成熟的淋巴细胞。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 细胞)对 Rag2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其技术流程如下图:- 10 -(1)步骤①中所选的卵母细胞应处于________期。(2)步骤②中,重组胚胎培养到囊胚期时,可从其________分离出 ES 细胞,ES 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________的特点。(3)步骤③中,需要构建含有 Rag2 基因的________。可以根据 Rag2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________,利用________技术扩增 Rag2 基因片段。用 HindⅢ和 PstⅠ限制酶分别在目的基因所在 DNA 片段两侧进行酶切获得 Rag2 基因片段。为将该片段直接连接到表达载体,所选择的表达载体上应具有________酶的酶切位点。(4)为检测 Rag2 基因的表达情况,可提取治疗后小鼠骨髓细胞的蛋白质,用抗 Rag2 蛋白的抗抗体进行________。【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5 分)(1)减数第二次分裂中(MⅡ中) (2)内细胞团(3)表达载体(重组质粒) 引物 PCR Hind Ⅲ和 PstⅠ(4)抗原-抗体杂交(1 分)- 1 -(新课标Ⅰ卷)2016 年高考生物冲刺卷 02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Ca 40第Ⅰ卷 (36 分)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面对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中,用两种颜色的橡皮泥表示姐妹染色单体B.剪取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后在光镜下可看见有丝分裂各时期C.在光镜下的高倍镜下观察黑藻的装片,可观察到叶绿体的结构D.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遇双缩脲试剂可以显紫色【答案】D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 DNA 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 DNA 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 分子数目不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 分子数目相同【答案】 D【解析】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和 DNA 分子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A 错误;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和 DNA 分子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B 错误;两者后期 DNA 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C 错误;两者后期 DNA 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 正确。3.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 2 -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C.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D.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答案】D【解析】细胞体积增大,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减小,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降低,故 A 错误。细胞液浓度增大,因为渗透作用,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故 B 错误。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不一定加快,因为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故 C 错误。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尿量会增多,使血浆渗透压恢复正常,故 D 正确。4. 蜗牛壳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 55%,无条纹个体占 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 Fl,则 F1中 A 基因的频率和 Aa 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A.30%、14% B.30%、21% C.70%、2l% D.70%、42%【答案】D【解析】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 55%,无条纹个体(aa)占 15%,则有条纹(Aa)占 30%.因此 A 基因的频率=AA 基因型频率+ ×Aa 基因型频率=55%+ ×30%=70%,a 的基因频率=1﹣70%=30%.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 Fl,根据遗传平衡定律,A 和 a 的基因频率不变,即 A 的基因频率=70%,Aa 的基因型频率=2×70%×30%=42%。5.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答案】 A- 3 -6. 某环保部门在凌晨 2 点选择某养猪场附近河流的四个不同地点测量其溶氧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地点 3 附近需氧型微生物活动旺盛B.污染最可能从地点 2 附近开始C.地点 3 溶解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D.地点 4 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力稳定性【答案】C【解析】地点 3 溶氧量最少,说明污染最严重,故 A 正确;水中溶氧量从地点 2 减少,说明污染最可能从地点 2 附近开始,故 B 正确;凌晨 2 时,该时间段内因为没有光照,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水中溶氧量减少,另外由于水中有机物较多,好氧型细菌消耗氧气增多引起的,故 C 错误;地点 4 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即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故 D 正确。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B.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 ,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C.由于牛顿在万有引力定律方面的杰出成就,所以被称为能“称量地球质量”的人D.根据速度定义式 txv,当 t非常非常小时, tx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答案】C - 4 -考点:物理学史以及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物理学史以及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很多,例如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效法、极限法、控制变量法等,这些方法在平时解题或者处理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的,要会使用这些方法处理有关的问题.15.如下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计绳、弹簧测力计、各滑轮的质量,不计一切摩擦,物体质量都为 m,且均处于静止状态,有关角度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 FA、 FB、 FC、 FD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 FBFDFAFC B. FDFCFBFA C. FDFBFAFC D. FCFDFBFA【答案】C考点:物体的平衡16.为估测一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 1 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 6cm,拍摄到的石子位置 A 距石子起落点竖直距离约 5m.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约为( )- 5 -A.1×10 -3s B.1×10 -2s C.5×10 -2sD.0.1s【答案】B【解析】自由落体运动 5m 的末速度为: smghv/1021由于 0.12m 远小于 5m,故可以近似地将 AB 段当匀速运动,故时间为:svABt01.2.1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名师点睛】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运动,所以一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推论都适用,即可求出落地时的速度,再根据瞬时速度的概念,可以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瞬时速度,求出曝光的时间。17.为研究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需要知道太阳的质量,已知地球半径为 R,地球质量为 m,太阳与地球中心间距为 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 T.则太阳的质量为( )A. B.C. D.gRTr234324mrgRT324rTgRr234【答案】D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名师点睛】太阳是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地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可写出太阳质量的表达式,再利用地球表面的 g 值,通过黄金代换公式,推导出用已知物理量表示太阳质量的表达式。- 6 -18.如图所示,将圆柱形强磁铁吸在干电池负极,金属导线折成上端有一支点、下端开口的导线框,使导线框的顶端支点和底端分别与电源正极和磁铁都接触良好但不固定,这样整个线框就可以绕电池轴心旋转起来.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线框能旋转起来,是因为电磁感应B.俯视观察,线框沿顺时针方向旋转C.电池输出的电功率大于线框旋转的机械功率D.旋转达到稳定时,线框中电流比刚开始转动时的大【答案】C【解析】小磁铁产生的磁场方向为螺丝的下端 A 向下流向磁铁,对螺丝的下端平台侧面分析,扁圆柱形磁铁上端为 S 极,下端为 N 极,周围磁感线由上往下斜穿入螺丝内部。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径向上,磁感线由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分量,在此径向上的负电荷由下往上运动,由左手定则知:此负电荷受到垂直于径向沿纸面向右的洛伦兹力,即在径向的左垂线方向;同理,其他任一径向上的电荷均受到左垂线方向的洛伦兹力(中心点除外)所以,由上向下看,螺丝眼逆时针转动,故该装置的原理是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不是电磁感应,故 A、B 错误;因为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动能,所以总功率大于热功率,C 对;受到的安培力开始时使线圈做加速运动,当安培力等于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D 错误。考点:安培力。 19.将一小球从高处水平抛出,最初 2s 内小球动能 Ek随时间 t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g=10m/s2.根据图象信息,能确定的物理量是A.小球的质量 B.小球的初速度- 7 -C.小球抛出时的高度 D.最初 2 s 内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答案】ABD考点:平抛运动;功率【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动能表达式的直接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图象读出有效信息,并结合动能的公式列出式子即可得出未知量;此题难度适中,意在考查学生利用图线解决问题的能力。20.下图为学校配电房向各个教室的供电示意图, T 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V 1 、A 1 为监控市电供电端的电压表和电流表,V 2 、A 2 为监控校内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表和电流表,R 1 、R 2 为教室的负载电阻,V 3 、A 3 为教室内的监控电压表和电流表,配电房和教室间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则当开关 S 闭合时A.电流表 A 1 、A 2 和 A 3 的示数都变大B.只有电流表 A 1 的示数变大C.电压表 V 3 的示数变小D.电压表 V 1 和 V 2 的示数比始终为 4:1【答案】CD考点:变压器;电路的动态分析【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输入电压决定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决定输入电流,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抓住原线圈的输入电压不变,结合输出端总电阻的变化得出输电线上电流- 8 -的变化,从而得出电压损失的变化,根据输出电压不变,得出用户端电压的变化,从而得知通过负载电阻电流的变化.抓住输电线上电流的变化,根据原副线圈电流比等于匝数之反比求出原线圈中电流的变化。21.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绝缘水平直线轨道上方的 P 点,固定一电荷量为+ Q 的点电荷.一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 q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的检验电荷),从轨道上的 A 点以初速度 v0沿轨道向右运动,当运动到 P 点正下方 B 点时速度为 v.已知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在A 点的电势为 φ (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P 到物块的重心竖直距离为 h, P、 A 连线与水平轨道的夹角为 60°, k 为静电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在 A 点的电势能 EpA =+ QφB.物块在 A 点时受到轨道的支持力大小为 238kqQmghC.点电荷+ Q 产生的电场在 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BED.点电荷+ Q 产生的电场在 B 点的电势 20()vq- +【答案】BD考点:点电荷电场;能量守恒定律。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40 为选考题,考生格局要求作答。- 9 -(一)必考题(共 129 分)29. (10 分)某科研小组在一个大棚中以某桃树为实验材料,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叶片的光合作用影响,得到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CK 组为自然光照(相对透光率为 100%) ;T 1组:一层黑色遮阳网(相对透光率为 30.0%) ;T 2组:两层黑色遮阳网(相对透光率为10.5%) .实验期间分别于 1 1 时和 1 5 时打开和关闭通风口.此外,用同样实验方法处理该桃树和某种栎树,获得有关数据如表(1)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__________更适应弱光环境.除了测定上述相关数据外,还可以通过检测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含量作为该品种是否为耐弱光品种的指标.A.C5 化合物的含量 B.光合色素的含量C.ATP、NADPH 的含量 D.光合作用相关酶的含量(2)当光强大于 29.7μmol•m -1 •s-1 ,桃树叶肉细胞中产生的 O2去向为__________. (多选)A.自身细胞的线粒体 B.从气孔扩散到外界 C.临近的叶肉细胞 D.表皮细胞(3)Rubisco 酶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一个关键酶,它所催化的反应是无机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由此可知它应存在的场所是__________,它参与催化的反应是__________.(4)上述图实验中通过改变__________来设置不同的弱光环境.图中 10 时到 11 时的时间段内,限制各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A.光照强度 B.CO2 浓度 C.温度 D.水和无机盐(5)在 8 时﹣10 时的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C3化合物含量_________。(6)CK、 (6)T 1、T 2各组光合速率分别于 1 2 时、1 3 时、1 4 时的变化是__________.产生这种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_.【答案】 (每空 1 分,共 10 分) (1)桃树 B (2)ABD (3)叶绿体基质 二- 10 -氧化碳的固定 (4)黑色遮阳网的层数 B (5)减少 (6)均下降 大棚内温度升高,引起气孔关闭(气孔导度下降) ,胞间 CO2 浓度低,使光合速率下降(4)根据题意,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应该通过大棚覆盖的塑料薄膜为无色及改变黑色遮阳网的层数来设置不同的弱光环境.图中 10 时到 11 时的时间段内,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减少,是选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故选 B。(5)在 8 时-10 时的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光反应加快,和 ATP 生成增多,三碳化合物还原加快,短时间内其来源不变,最终导致叶绿体中 C3化合物含量下降。(6)据图分析,CK、T1、T2 各组光合速率分别于 1 2 时、1 3 时、1 4 时都下降,原因可能是大棚内温度升高,引起气孔关闭(气孔导度下降) ,胞间 CO2浓度低,使光合速率下降。30.(8 分)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___________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引起皮肤血管________,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_______(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__________分泌增加,该激素促进___________分解,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刺激。(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 HCO3-减少,从而对 H+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________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损伤。(4)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_____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答案】 (每空 1 分,共 8 分) (1) (冷觉)感受器;神经递质;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2)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元) (3)pH(或酸碱度) (4)非特异性- 11 -31.(11 分)生长素和乙烯与植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请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 生长素(IAA)和乙烯作为信号分子,都要通过与____ 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从而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____________作用。IAA 在植物根尖的运输方向是从_____________区到__________________区从而使根伸长。(2)1964 年,科学家进行离体实验发现,当在反应体系中加入 14C-蛋氨酸,发现有 14C -乙烯产生,由此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以上实验结果的基础上,1979 年,美籍华人杨祥发发现,在无氧条件下,当供给植物 14C-蛋氨酸时,检测不到乙烯产生,只有14C 标记的 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累积,据此结果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证实上述假设,科学家在_________条件下,将 14C – ACC 供给植物组织时,发现组织很快__________,证明上述假设正确。(3) 为研究生长素(IAA)和乙烯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理,研究者以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①实验一: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浓度的 ACC、IAA 的培养液中培养,测量并记录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如下表。组别添加物质种类及处理浓度(µM)根伸长区细胞长度(µm)1 对照 175.12 0.20ACC 108.13 0.05IAA 91.14 0.20ACC+0.05IAA 44.2实验结果说明,与单独处理相比较,乙烯和 IAA 对幼苗根伸长区共同作用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二: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 IAA 的培养液中培养,12 小时后测定幼苗根中乙烯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对照IAA(10μM)IAA(100μM)0.01.00.80.60.40.2乙烯含量- 12 -③综合上述各实验的结果可推测,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根生长的作用最可能是通过____________而实现的。【答案】 (每空 1 分,共 11 分)(1)(特异性)受体 调节 分生区 伸长区(每空 1 分)(2)蛋氨酸是合成乙烯的原料 在有氧的条件下, 蛋氨酸先合成 ACC,再转变为乙烯(合理即可) 有氧 出现 14C -乙烯(3) ①抑制作用增强(或“抑制作用更显著” ) ②乙烯的含量和生长素的含量呈正相关的(随着生长素含量的增加,乙烯的含量增加)③促进乙烯的合成烯。为了证实上述假设,科学家在有氧条件下,将 14C – ACC 供给植物组织时,发现组织很快出现 14C -乙烯,证明上述假设正确。(3)实验一: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浓度的 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测量并记录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由第一组分别与2、3 组实验对比可得乙烯和生长素都能够抑制根的生长;第 4 组与 2、3 组实验对比可得:与单独处理相比较,两者共同作用时抑制作用增强.据图分析,ACC 的浓度越高,幼苗根中生长素的含量越高,所以可得出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含量增加来影响根的生长.由以上实验结果推测,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来影响根生长.32. (10 分)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 为显性, 但是雌性个体无论毛色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 (1)如果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下列各杂交组合中,能满足要求的是(多选)__________。 ①Aayy×AAYY ②AAYy×aayy ③AaYY×aaYy ④AAYY×aaYY - 13 -(2)如果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母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只写与毛色有关的基因) (3)基因型为 Yy 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不考虑性别)及其比例为 __________。 (4)现有足够多的棒状尾白色雌雄个体(纯合杂合都有) ,欲选育出纯合棒状尾白色的雌性个体, 其步骤为: 第一步:选择多对棒状尾白色雌、雄个体进行杂交; 第二步:选择子代中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的雌性个体与子代中表现型为_________的雄性个 体交配,每对双亲产生的后代足够多,后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型的亲代雌性个体即为纯合棒状尾白色的雌性个体,该个体基因型是_________。【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 2 分,共 12 分) (1)①③④ (2)Yy(1 分) Yy 或 yy (1 分)(3)黄色∶白色=3∶5 (4)棒状尾白色(1 分) 正常尾白色(1 分) AAyy(二)选考题:1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9.(15 分)某校同学在实验室开展生物技术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A 组同学制作泡菜。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 和食盐的用量;最后要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2)B 组同学制作腐乳。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在腐乳表面往往会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实际上是微生物的_ ,对人体无害;加盐的作用是 ,避免豆腐块变质。(3)C 组同学制作蓝莓果酒与果醋。某同学对自己的发酵装置定时通过充气口充气,该同学是在制蓝莓果 。另一位同学在蓝莓果汁中直接加入某品牌活性酵母,之后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 - 14 -。 (4)在蓝莓果酒制作过程中,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由 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其可在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 ,然后变为醋酸。【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 2 分,共 15 分) (1)温度(1 分) 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 (2)匍匐菌丝 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其变硬、抑制微生物生长 (3)醋 在有氧条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数量增加 (4)醋酸菌 乙醛 40.(15 分)某研究小组欲将已知抗除草剂基因导人原生质体培育抗除草剂大豆。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获得大量抗除草剂基因,可通过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也可将其连接到_______上,通过大肠杆菌培养扩增。(2)制备叶片原生质体的酶混合液中,一般含较高浓度的甘露醇,其目的是避免制备的原生质体_____________。无菌原生质体的制备过程中,整个无菌操作过程需在__________中进行。(3)可通过___________方法,直接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原生质体的细胞核。此外,还可用___________融合、电击等方法导入。导入后的原生质体需再生出__________,经持续分裂获得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获得再生植株并扩大繁殖。(4)利用带有标记的抗除草剂基因特殊片段与从转基因植株提取的 RNA 进行___________,验证抗除草剂基因是否被整合到受体的细胞中并转录。【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 2 分,共 15 分)(1) PCR 质粒 (2) 吸水胀破 超净台(3) 显微注射 聚乙二醇 细胞壁(4) 分子杂交(1 分)- 1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