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变异的来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一、教材分析本章生物的变异的内容与生物进化、良种选育以及人类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而通过对本节生物变异的来源的学习,不仅能认识到生物变异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更为后面学习生物的进化打下一定的基础。利用生物的变异,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这一点有利于学习者认识生物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有利于学习者认识生物科学的实践价值。本章在开始时通过活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引导学习者认识生物界普遍存在着变异的现象,紧接着就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提出生物变异的类型,在这个活动中测量的方法非常简单,但是对学习者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要求比较高。二、学
2、情分析因为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同样是花生却有果实大小不同之分,同样是一棵树上的叶子也有形状各异之别,所以学生对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会很感兴趣。学生经过必修 1 和必修 2 前面内容的学习,已经初步具有获取信息、处理数据的能力,能较好地完成对本节中所获得的数据的理解和分析。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测量活动,认识生物具有变异的普遍现象2知道不可遗传变异与可遗传变异的不同(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测量获得数据后,会用曲线图、直方图来处理数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认识生物变异的现象,学生更深刻体会生活与科学的紧密联系和生物科学的实践价值。四、重点、难点与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让学生明白引起生
3、物变异的原因。生物变异的现象是比较容易观察的,而引起这些变异的原因却不是用肉眼就能看到,所以生物变异的来源在学生看来是比较抽象并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变异的来源,如不遗传变异,要结合实例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可遗传变异则运用前面学习过的 DNA、基因、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等知识来穿插解释,这样既有效地巩固了旧知识,又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新知识。五、教学策略与设计思路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本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宗旨,本活动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分组探究讨论为主,教师主要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就生活现象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六、课前准备1
4、、测量和记录工具:直尺(精确到毫米)、坐标纸、若干白纸(供学生记录数据之需,学生自备)2、测量用的实物材料:花生(每组 50 颗,教师准备)3、相关多媒体课件以辅助学生的分析讨论七、教学过程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 生活 动 设 计意 图一导入新课教师回顾: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变异的的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设疑:你见过两张一模一样的叶子吗?见过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吗?请学生举例生活中看到的变异现象;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引导:就一种生物的某一性状而言,其不同个体之间所表达出来的该性状也是不同的,即生物存在变异,如果实的大小不同。那我们这节课就花生果实
5、的大小来做一个探究活动,来更深层次地认识生物的变异现象。回 答举 例看 图 片通 过 实际 体 会 ,激 发 学生 的 好奇 心 和探 究 欲望 。二新课活动教师先将本活动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还有讨论内容对学生讲解:目的要求:学会测量花生果实的大小,学会用数学方法处理数据;通过活动认识生物的变异现象材料用具:直尺、坐标纸、花生果(每组 50 颗)方法步骤:1、两人一组,要将测量值和最大、最小的估测学 生 提问 不 懂之 处按 要 求进 行 分组 活 动 :测 量 、记 录 、绘 图培 养 学生 参 与活 动 的能 力提 高 学生 利 用数 学 方法 处 理数 据 的值(精确到 mm)
6、都记录下来。2、计算所有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3、按长度将花生果实进行分类,算出每一长度的花生数目。以长度为横坐标,以花生数目为纵坐标,做曲线图。4、将花生果实长度最大值到最小值作为长度范围,记录中间值;将这个长度范围等分成 10 个区间,列表统计每个长度区间的花生果实数目;以长度为横坐标,花生数目为纵坐标,绘制直方图。 ( 为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对数据进行数学处理,教师在学生测量好花生果实长度获得数据后,取一组数据在黑板上做曲线图和直方图的示范)讨论:1、测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与你第一步中估测的值接近吗?2、你所作的曲线图呈什么形状?花生果实长度有变异吗?3、如果将全班各组所测得的数据
7、都汇集起来,得到的曲线图将会是什么形状?4、仔细观察你所做的直方图,最高的直方体长度范围是多少?这个范围的中间值与统计得到的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中值接近吗?5、如果你没有测量,你会注意到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吗?6、你认为在本活动中曲线图和直方图哪一个能更确切地反映数据变化?(各组测得的最大值、最小值将会各不相同,与第一步中的估测值也不一定接近;曲线图可能是一条不太平滑的曲线,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应该很明显;全班数据汇集后数据量增多,曲线会变得比较平滑;各组的直方图长度范围将会不同,这个范围的中间值与统计得到的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中值也不一定接近;在本活动中可能直方图更能确切地反映数据变化,如果数据
8、是连续的,则曲线图比较适合。)对 讨 论内 容 进行 讨 论和 分 析能 力 :即 作 图能 力 和分 析 图形 与 数据 的 能力利 用 学生 的 实验 结 果来 建 构抽 象 的知 识 :生 物 界普 遍 存在 变 异现 象教师设疑:引起花生果实长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环境条件的改变;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包括基因的突变、基因的重组和染色体畸变。请学生分析:花生果实的变异可能是什么原因?(三个均可,具体原因具体解析)思 考 、讨 论 花生 变 异的 原 因并 解 析利 用 学生 的 生活 经 验 ,启 发 学生 将 理论 知 识与 实 际生 活 联系 起 来 。培 养 他们 分
9、 析问 题 的能 力三、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生物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变异可分为不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引起变异的原因有多个: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不遗传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引起可遗传变异)教师布置作业思 考总 结初 步 理解 生 物变 异 的来 源 ,为 下 节课 做 准备八、板书设计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一、目的要求:认识生物变异的现象学会用数学方法处理数据二、材料工具:花生(每组 50 颗)、直尺、坐标纸三、方法步骤:(见教材)四、讨论与总结九、作业设计认真预习第一节生物变异的来源的内容十、教学评价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三维目标。本节课亮点之一是教师运用新课程的方法与思想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使他们的思维参与度高。亮点之二是将教学过程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始终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有效发展。由于本节课学生活动较自主,所以在课堂记律以及学生指导方面要把握住,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