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表现人性美、凸显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2、学习用多种方法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凸显个性。3、认识美好人性,感受美好人性。【教学重点及难点】综合运用凸显人物个性的方法到写作实践中。【课时】 1 课时【课型】 写作指导课【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百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 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的性格,真是一百八样。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等众人,都是急性子,渠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教,各有身份,一毫不差,半些不混。 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的两个
2、人,也只是一样。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写人时怎么样凸显人物的个性。 二、概念解释:写人,一定要突出个性,形象才鲜明、生动,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1、什么是人物个性特征?个性特征,指的是一个人的性格、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个性包括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1、 外在:外貌、神态、动作、语言。2、内在:心理、品质、气质、修养2、 个性特征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因而个性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即便同一个美好人性,在不同人身上也会有不同的体现,便各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点。人人有个性,社会人生才变得丰富多彩。善
3、于表现个性特征的文章,才有可能打动读者。三、话题探讨: 1、看课本 63 页话题探讨部分。 2、生活中,那些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谁对我们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母亲、父亲抑或同学、老师 。 ) 3、即便是油画作品,也只有凸显的个性,才会有生命力。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看画中人的个性。 (头巾,肤色,喝水的用具,脸上的起伏,没领的衣服,无奈的眼神,黑指甲。 )罗中立父亲一画曾获“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其画面具有一种悲剧性的震撼力,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象。画中的人物形象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老年农民形象,老人枯黑,干瘦的脸上布满了象沟壑,又如车辙似的 皱纹,深陷的眼睛露出
4、了凄楚、迷茫又带着恳切的目光,象是在缅怀过去,又象是期待未来,让我们感受到那善良目光的“通视” 。干裂、焦灼的嘴唇似乎已被封干许久,仅剩一颗 门牙的嘴里不知饱尝过多少的酸、甜、苦、辣,犹如耙犁一般的破伤的大手捧着一个破了又被重新锯起的粗瓷碗在喝水,细小毛孔里渗出的汗珠不知已滑落多少, 稀疏的胡须,还有那象征色彩的苦命痣,都无一不打上了他艰苦劳动,生活悲惨的烙印,站在这幅巨大的肖像画面前,使人们感受到了他身上特有的烟叶味,感到他的肌肤在抖动,他的血液在奔流,叫人门思考,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激起广大观众的共鸣。面对父亲 ,使我们感到这是一个饱经沧桑,却又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期待,有着乐观精神和坚韧奋
5、斗的普通老农民,在他身上汇集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的创造力,这种强势的创造力,这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在观众的心中产生的是一股平凡而伟大的情感,是撼人心魄的,正是罗中立毫不遮掩的把农民的“丑”真实的表现出来,才使得“父亲”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有血有肉。要善于发现,及时总结。借鉴中有了创新,作文就有了生命。 四、写法借鉴:1、怎样才能突出人物个性呢?(一)恰当独到的选材:1、源于生活真实,不可随意编造。2、独具个人特色,切记人云亦云。3、组合各方面,加强详略处理。(二)真实生动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特定的生活环境描写。做到这两方面,表现人物的个性才具有感染力。A、肖像描写:材料
6、一 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du) ,提一柄九齿钉耙 。 (猪八戒) 材料二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却一根根精神抖擞的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 字。 (鲁迅 坚毅不屈)材料三 三毛长得又瘦又小,只有脑袋大大的,上边就有三根稀稀拉拉的头发,人们就管他叫三毛。材料四 那双眼晴如寒星, 如秋水,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刘鹗老残游记 明湖居听书) 史湘云(运用修辞手法)如熠熠生辉、含情脉脉、光芒四射。肖像描写(也称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
7、神情、体型、姿态、衣饰等特征的描写。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作用:表现人物的外形特征,揭示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内心情感,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体现时代的特点,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B、语言描写:语言描写:言为心声,选用最富有个性化和本质化的符合特定环境的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白。作用: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文化水平、道德修养、职业身份、生活环境、家庭条件(境况) 、内心世界、思想品质等。个性化的语言: 1、符合人物身份与个性。2、抓典型化的语言。3、要兼顾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一致性。4、一定要结合语境分析。儿子眼中的父亲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十四
8、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二十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陈腐不堪。 ”三十五岁:“ 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四十五岁:“ 我不知是否该和 老头子 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五十五岁:“ 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这一段独白把“儿子”“父亲”两个形象表现得十分鲜明,反映了由幼稚到怀疑,到年少气盛不可一世,到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的心理发展过程,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根据语言判断性格1、孔乙己:“窃书不算偷窃书!
9、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迂腐)2、别里科夫:“千万别处什么乱子” 。 (保守)3、曹操:“宁我负天下人,勿天下人负我。 ”(奸诈)C、动作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在矛盾斗争中的行为动作。作用:准确的动作描写能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面和思想感情。例 1: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一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了出来(先写打的落拳点和外观,然后从味觉写打的感觉。 )提起拳头来就照眼眶眉梢一拳,打得眼棱裂缝、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先写打的落拳点和外观,然后从 视觉写打的色彩。)又只一拳,太阳上
10、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先写打的落拳点,再从听觉写打的感受。 )分析:三拳的描写,基本格式相同,突出大的特点:快、准、狠。比较起来,有同有异,同中求异。相同的地方:打在什么地方,打得怎么样,好像什么,镇关西外观如何,或什么感觉,句式一致,格式一致,构成排比。不同的地方:三次打的地方不同,三拳三个比喻,三个喻体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去形容想象。三圈三个落点,一拳比一拳厉害。例 2:吴敬梓的范进中举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么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
11、”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来,往腰里揣,(用“攥” “舒” “缩” “揣”四字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丑态跃然纸上。真实生动的细节,通过简洁准确的语言,传神地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极大地增加了讽刺艺术的魅力。D、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只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思想活动的描写。用内心独白刻画;用对话刻画;用传神的动作刻画;用景物描写刻画;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从旁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分析。作用:准确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体现道德品质,深化作品主题,烘托气氛等。例 1:莫泊桑的项链 ,描写马蒂尔德接到舞会请贴时喜悦、焦急、懊恼、悔恨的复杂心理,就揭示了她小资产阶级的
12、虚荣心。例 2:鲁迅的孔乙己 ,掌柜仍然同平时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不要取笑” “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 ” 表现掌柜的冷漠(思想感情) ,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 (主题)E、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章的最小单位,包括人物的肖像(容貌、神情、体态、姿态、衣着等)行动、语言、心理、环境风俗、生活情景、自然景物。作用:(1)刻画人物性格。如鲁迅孔乙己中,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钱。 ”“排” 字表现了孔乙己想在短衣帮面前摆阔、炫耀的姿态,显出了孔乙己显
13、摆且迂腐的性格.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六回,严监生临终前望着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芯而不肯断气,伸出的两个手指头的描写,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吝啬和刻薄。五、课堂小结:高尔基说:“我无论写谁,即使他是时代最伟大的人物,我一定在他身上找不到一般的,哪怕乍看起来是奇怪的特征,当读者窥见这些特征时,我会迫使他们内心发出微笑。无论是英雄、劳模,还是普通百姓,都有闪光点和与众不同的个性。只有写出了人物的个性,才能区别于其他人物,才能表现这一人物在社会上存在的独特价值,才能体现写作的价值,才能显示人物的丰富与复杂。六、作业设计。(见课文 65 页“写作练习五”)以“人性的光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思路设计一: 从自己的身边或经历中寻找具有个性,具有美好人性光辉的人,记叙他(她)们的经历,描写他(她)们做事时的神情、语言、行动、心理等,或借助别人对他(她)的反映来表达具有美好人性的好处,从正面赞颂美好人性。思路设计二: 集中身边很多人的特点于一人,编述故事,通过人物的神情、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或借助别人对他(她)的看法描写,来塑造一个极具美好人性的人或一个极没有人性的人,表达美好人性的表达美好人性的重要性的主题。七、课堂巡视: 个别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