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渝人社发2016 100 号重 庆 市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局 重 庆 市 教 育 委 员 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中小学教师申报职称(职务)教学水平考评办法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教委(教育局),市级有关部门人事(干部)处,有关单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对重庆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人社部函2016 85 号)精神,现将重庆市中小学教师申报职称(职务)教学水平考评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6 年 5 月 23 日 -2-重庆市中小学教师申报职称(职务)教学水平考评办法第一条 总则根据人力
2、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 201579 号)等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考评范围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从事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教研机构及其他机构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近三年拟申报职称(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第三条 考评内容(一)上课、说课和评课。上课要求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把握教学重、难点,尊重学生,注重方法,正确传授知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说课要求说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理论等。评课要求评教学目标、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效率等。(二)能力、
3、效果和影响。能力应主要考察申报者上课、说课、评课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效果应主要考察申报者所教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和健全的人格塑造情况以及学业成绩情况。影响应主要考察申报者的-3-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风格在校、区县、市内外同行中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在指导青年教师方面的影响。第四条 考评重点(一)学校专任教师。以上课为侧重点,综合考察其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和教学影响。其中:上课占 50%、说课占 30%、评课占20%。(二)教研机构研究人员。以评课为侧重点,综合考察其教研能力、教研效果及教研影响。其中:上课占 20%、说课占 30%、评课占 5
4、0%。第五条 考评组织(一)分级组建考评小组。市教委分学科组建考评小组,负责对正高级教师申报者进行考评。各区县教委(教育局)分学科组建考评小组,负责对高级教师申报者进行考评。各学校(单位)组建考评小组,负责对一级、二级教师申报者进行考评。(二)考评小组专家构成。各级考评小组由有关领导和同行专家组成,以同行专家为主。学校(单位)考评小组由 5-9 人组成,市、区县学科考评小组由 3-5 人组成。第六条 考评等级教学水平考评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考评成绩有效期为 3 年,从考评当年起算。下列情形可免教学水平考评:(一)申报正高级教师,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观-4-摩课、保教活动
5、)现场竞赛,获市级一等奖及以上。(二)申报高级教师,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保教活动)现场竞赛,获区县级一等奖及以上;或曾从事教学工作满 10 年及以上的教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三)申报中初级教师,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保教活动)现场竞赛,获区县级二等奖及以上或市级教育学会三等奖及以上。第七条 考评方法(一)教学能力考评。由考评小组在考评的前一天告知考评的内容和要求,申报者按要求进行上课、说课和评课。考评小组通过听上课、听说课、听评课,对申报者教学能力进行评价。申报正高级教师的,其上课情况须提供一节课的教学光盘。(二)教学效果考评。由考评小组通过召开学生(教师
6、、教研员)座谈会、问卷调查、查阅教学档案等方式进行。(三)对教学影响考评。由考评小组通过召开校内、区县内、市内同行教师(专家)座谈会、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进行。第八条 考评程序(一)个人申报。符合相应申报条件者,书面向所在学校(单位)书面申报。(二)单位推荐。所在学校(单位)根据岗位限额及申报者的一贯表现,经公示(3 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择优推荐。-5-(三)组织考评。各级考评小组按有关要求对申报人员进行考评,并写出考评报告。考评结果按层级进行公示(3 个工作日)。第九条 附则各区县教委应根据本办法制订相应的教学水平考评实施细则,根据重庆市正高级、高级教师上课、说课、评课要求,制订中初级教师考评
7、要求。附件:1重庆市正高级、高级教师上课说课评课要求2重 庆 市 中 小 学 教 师 教 学 水 平 考 评 评 分 参 考 (学 校 教 师 )3重 庆 市 中 小 学 教 师 教 学 水 平 考 评 评 分 参 考 (教 研 员 )4重庆市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考评登记表5重庆市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考评统计表6教学水平等级证书-6-附件 1重庆市正高级、高 级教师上课说课评课要求一、上课要求(一)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课型)特点和学生实际,提出的课堂教学目标全面恰当。(二)教学重、难点确定科学,教学度、量安排合理。(三)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师生民主平等,
8、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四)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精讲得当,适时点拨,潜移默化地融进思想教育。(五)正确传授知识,并以知识为载体,传播学科优秀文化,指导学习方法,注意迁移应用,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培养学生兴趣、意志等心理品质及良好习惯,着力开发学生思维、想象及创造力。(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课堂留有足够时间,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笔,积极参与学科能力训练与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七)课堂调控得当,教学反馈与矫正及时充分,当堂训练成-7-效显著或正确率高。(八)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教学信息多向交流,各类学生学有所得,达到预定教学目标要求。(九)
9、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合理使用教具及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力求教学方法最优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十)教师教态自然,教学用普通话,语言规范,板书工整,创意新,教学机智,教学应变能力强,教学基本功扎实。二、说课要求(一)说课的内容1说教材。即说明本课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说明本课确定的教学目的及其教学重点、难点等,体现说课者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2说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主要说明本课设计教法和指导学法要点及其优越性,说明在教学中如何操作实施、指导运用、其预期效果等等。3说教学过程。主要介绍本课时安排与教学程序,各教学环节的衔接、组合,以及课堂重要提问与操作要点等等(这是说课的重要内容,最集中
10、体现说课者的教育思想及教学能力)。 4说板书设计。说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展开程序,板书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等等,从而展示说课者的教学思路及教学技巧。5说教学理论。即阐明本课教学设计的各种理论依据,如说-8-教材理论,就要指明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的理论依据,包括学科课程标准依据、学科理论依据、教育学心理学依据等等(说理论可以贯穿在前面几项说课内容之中,不必单独列项阐述。它是说课的核心和重点,直接展现说课者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体现说课者所具有的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能力)。(二)说课的语言说课者要使用独白语言和教学语言。1独白语言,是独自向评审专家及有关领导说课时的用语。要做到语言简
11、明、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讲述自然生动,切忌念稿或背稿。2教学语言,即暂把听众(评审专家及有关领导)当学生,仿课堂教学用语。主要在说明教学过程或教学方法时使用。如说明课堂导语、结束语、课堂提问或答问举例,语文、英语等学科朗读示范等。使用教学语言表情达意生动形象,能真实再现说课者课堂教学情景,利于听者了解说课者处理教材和课堂调控能力,领略其课堂教学艺术水平。三、评课要求(一)评教学目标。看教学目标是否准确合理。主要看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有清晰明确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方面的显性目标,又有随-9-机渗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隐性目标),是否切合学生实际
12、,促进学生学科能力与个性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二)评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看是否实现“主导” 和“主体” 的最佳结合,是否体 现学生是课堂学 习和个性发展的主体,体现师生协调一致,思维定向,心理同步,形成教与学的共振、合力。(三)评课堂教学结构。看是否形成多通道、多层面、多向性信息交流。看是否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形成同桌互助、小组合作、全班共学的动态组合、立体交叉网络结构,呈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通道、多层面、多向性信息交流。(四)评教学过程。看教学过程的有序性和波动性是否和谐统一。看教师是否能依据学科(课型)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的时空
13、序列,使之生动活泼,富于变化。看教师是否能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容量和心理气氛,使学生始终保持最佳的学习心态,课堂呈现最佳的教学情景。(五)评课堂训练。看是否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看课堂教学是否以训练为主线,在科学的训练中指导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学有创见,勇于实践,积极进取,养成创新思维的品质和习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六)评教学方法手段。看是否实现教学方法最优化和教学-10-手段现代化。是否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用与之适应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学深度融合,充分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使学生生动、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技能,收到学得
14、快、记得牢的效果。(七)评课堂气氛。看课堂教学是否实现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合作教学,学生之间愉快和谐,既有大量的信息交流,又有充分的情感交流,努力营造课堂氛围。(八)评教学反馈。看是否适时反馈,有效调控。看教师是否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现状,注意调整学习内容,纠正学生的学习偏差,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预期目标。(九)评教学效率。看教学高效率是否达到三个 70以上,即教学时间利用率 70以上,70以上的学生获得输出的 70以上的信息。(十)评教师(课堂)基本功。主要看是否做到教态自然,语言规范,板书工整,具有教育机智和应变能力,特别是注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11-附件 2重庆市中小学教
15、师教学水平考评评分参考(学校教师)考评等级:优秀(90 分-100 分),合格(71 分-89 分),不合格(70 分及以下)。考评内容 考 评 标 准 得分 等级上课(50 分)1.符合规定的上课要求(4150 分)2.基本符合规定的上课要求(3140 分)3.不符合规定的上课的基本要求(030 分)说课(30 分)1.符合规定的说课要求(2130 分)2.基本符合规定的说课要求(1120 分)3.不符合规定的说课的基本要求(010 分)评课(20 分)1.符合规定的评课要求(1520 分)2.基本符合规定的评课要求(814 分)3.不符合规定的评课的基本要求(07 分)总 分-12-附件
16、3重庆市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考评评分参考(教研员)考评等级:优秀(90 分-100 分),合格(71 分-89 分),不合格(70 分及以下)。考评内容 考 评 标 准 得分 等级上课(20 分)1.符合规定的上课要求(1520 分)2.基本符合规定的上课要求(814 分)3.不符合规定的上课的基本要求(07 分)说课(30 分)1.符合规定的说课要求(2130 分)2.基本符合规定的说课要求(1120 分)3.不符合规定的说课的基本要求(010 分)评课(50 分)1.符合规定的评课要求(4150 分)2.基本符合规定的评课要求(3140 分)3.不符合规定的评课的基本要求(030 分)总 分
17、-13-附件 4重庆市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考评登记表申报人 申报学科 工作单位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类别()学校教师( )教研员( ) 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单位推荐情况(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影响三方面情况)(单位公章)年 月 日上课 说课 评课 总分(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影响三方面综合结论):考评小组考评情况综合考评等级 考评小组组长签字考评单位意见(单位公章)年 月 日-14-附件 5重庆市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考评统计表考评单位 年 月 日序号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 申报职务 申报学科 教学水平 等级-15-附件 6教学水平等级证书同志:你申报 级教师职称(职务),参加 学科教学水平考评,经考评结论为 等级。有效期三年,至 年 月。(考评单位)20 年 月 日 重 庆 市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局 办 公室 2016 年 5 月 23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