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安全生产科学讲座罗 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010-82321185 13901362612 Email:二零零五年四月2第一讲 安全生产发展现状及对策我国安全生产发展现状一、一、认识观有了较大转变二、安全理论有了初步发展三、安全科学技术取得较大进步四、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初步建立五、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与机制基本成型六、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发展七、数十年各类事故统计分析八、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状况令人担忧 1990 年至 2003 年的 13 年中,我国各类事故总量年均增长率为 6.28%,最高的年份增长 22%;国民安全事故 10 万人死亡率每年平均增长近 5%。 按国际工组织专家分析的我国与职业
2、相关死亡人数每年 46 万计,我国的国民与职业相关 10 万人死亡率近 40 人。 我 国 每 天 发 生 一 次 死 亡 3 人 以 上 重 大 事 故 7 8 起 ; 每 周 发 生 死 亡 10 人 以 上 特 大 事故 2 3 起 ; 每 月 发 生 死 亡 30 人 以 上 事 故 1 2 起 ; 每 年 上 百 人 以 上 的 事 故 1-2 起 。 2004 年道路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近 11 万,占总量 78.47%;万车死亡率约 9 人,约为美国的 8 倍、德国的 10 倍、日本的 15 倍,是世界上最好国家澳大利亚的数十倍。 按 我 国 国 家 统 计 , 职 业 事 故 1
3、0 万 人 死 亡 率 是 发 达 国 家 的 3 5 倍 。 煤矿事故全年死亡近 7000 人,占工矿企业总数的 46.87%。死亡人数是世界上主要采煤国煤矿死亡总人数的 4 倍多,百万吨煤死亡率是美国的近 200 倍(2002 年) 、印度的 12 倍。 冶金行业的百万吨钢死亡率是美国的 20 倍、日本的 80 倍。 特种设备的事故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 56 倍。3 民航运输飞行(19802000 年)平均重大事故率(3.202 次/百万架次)是世界平均水平(1.65 次/百万架次)的 1.9 倍,是航空发达国家的( 0.74 次/ 百万架次)的 4.3 倍。 我国 20 世纪末各行业工矿企
4、业重大事故隐患存在有 980 多项,如进行整改需要资金数百亿。 我国 1996 年试行工伤保险制度以来,到 2002 年全国从业人员中仅有 20%得到社会保险的保护。 我国受职业危害的职工在 2500 万人以上。全国每年新发职业病例数均在万例以上,且逐年上升,增长率超过 10%。截至 2002 年底,全国累积发生尘肺病人 581377 例,疑似尘肺者 60 多万例,每年约 5000 人因尘肺死亡。 各类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 2000 亿元(约占 GDP 的 2%),相当于每年损失两个三峡工程,是 1000 多万个职工一年的劳动价值,是一亿农民一年的收入。九、我国安全生产资源保障水平低十、国民
5、安全意识差、观念落后,安全文化素质低十一、当前我国安全生产现实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安全生产保障条件与经济高速发展不相适应 全社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造成安全生产保障水平较低 安全文化环境不良造成全民安全素质低下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地位、作用远远未得到发挥 现行安全生产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 安全生产法制不建全和执法环境有待改善 安全生产的执法、监督、监察、管理手段有待加强 西 部 大 开 发 战 略 中 如 何 避 免 重 蹈 发 达 地 区 安 全 事 故 高 发 的 覆 辙 经济全球化迫使我国必须重视职业安全健康非关税壁垒 加 入 WTO 要 求 我 国 安 全 生 产 规 则 与 国
6、际 公 约 和 国 际 标 准 一 体 化全球意外事故状况4意外事故定义:人类生产、生活领域,由于技术风险造成的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 现代社会,每年生产和生活领域,有 400 万人死于无形战争意外事故,其中有近 40是老人和小孩;同时有 1500 万人受到失能伤害;35的劳动者接触职业危害;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2.5。 今天,时间每流逝一秒,会有 160 个人在躯体上留下无形战争的痕迹,4000人被“无形战争”打入冰冷的病床。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和家族,时时都有被意外卷入远离当代人类安宁、幸福家园的风险。 全球每年发生的各类事故大约为数亿起,这意味着每天发生近百
7、万起,每小时发生约 3 万起,每分钟发生近千起。 全世界每年死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人数约为 200 多万人(其中约 25%为职业病引起的死亡)。这比媒体所报道的每年交通事故死亡 120 万人、暴力死亡56.3 万人、局部战争死亡 50.2 万人和爱滋病死亡 31.2 万人都要多,因此职业工伤和职业病成为人类的最严重的死因之一。 在人类职业领域,每天有 3000 人死于工作;每分钟有 2 人因工伤导致死亡。 ILO(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劳动疾病到 2020 年将翻一番。在这些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中,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甚高,如中国、印度等,事故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出 1 倍以上,其他少数国家或地区高
8、出 4 倍以上。意外事故死伤比1:4;职业病:35工人受到职业危害(来源于:尘、毒、噪声、辐射)对我国事故状况的对比及分析对比之一:形象对比我国每天各类事故造成300多人丧生: 相当于每天坠毁两架波音737飞机; 相当于800万个职工一年的辛勤劳动化为乌有;我国每年事故造成经济损失 1600 个亿: 相当于每年损失两个三峡工程或80个首都机场;5 相当于深圳市全年的生产总值化为乌有; 相当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的职工收入化为乌有; 相当于近亿农民一年颗粒无收。对比之二:对比之二: 事故率对比事故率对比国内外对比 劳动工伤千人死亡率:我国0.11;发达国家0.02 道路万车死亡率:我国每年16
9、人;最好的国家100;安全投入产出比:1 : 6;9安全生产贡献率:1.57预防性效果与事后整改效果关系:1 与 5;安全效益金字塔:系统设计 1 分安全性=10 倍制造安全性=1000 倍应用安全性。 提升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社会价值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要求;是宪法及国家性质的要求;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标志;是以人为本的重要内涵;是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的基石;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体现。 提升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企业价值是国家和政府赋予的责任;是社会和员工的要求;是经营准入的条件;是市场竞争的要素;是持续发展的基础
10、是利润的组成部分; 安全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安全生产指标体现小康社会的标准;(国家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安全保障与健康水平指标) 安全生产的灵魂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的安全素质;人的重点是领导者和决策者;素质的关键是安全意识;安全文化的归宿是员工的意识和行为。10 建立现代的安全观念科技兴安的科技观;生命第一的生存观;行为规范的法制观;安全是福的价值观;安全也是生产力的认识观;人机环境要素的系统观,安全促进生产的辩证观。 安全生产现代观念从事故观向安全观的转变变事后型为预防型;从离散观向系统观的转变系统思想和综合策略;从静态观向动态观的转变建立动态管理、实
11、现持续改进;从生命观向人权观的转变生命、健康的综合权益。 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1.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的责任-六项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全面安全生产职责12 条1)厂长经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因此要做到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中纳入安全工作;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建立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3)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对职工进行安
12、全教育培训,接受安全培训考核;4)审定安全生产规划和计划,确定本单位安全生产目标,签发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1安全技术规程,批准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切实保证安全生产资金投入;5)检查并考核同级副职和所属单位正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6)负责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充实专职安全技术管理人员;7)主持召开安委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8)组织对重大事故的调查和处理;9)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生产保证基金管理办法,并落实和审批使用;10)制定厂长经理年度安全工作规划,并落实工作安排;11)有权拒绝和停止执行上级违反安全生产法规、政策的指令;12)搞好女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工作,抓好职工个人
13、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及责任 员工权益就是经营者的责任-安全生产法-从业人员的八项权利:知情权,了解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建议权,即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批评权、检举、控告权, 。拒绝权,即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紧急避险权,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及责任 员工权益就是经营者的责任-职业病防治法-9 项权利: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获得职业卫生防护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服务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拒绝强令违章
14、操作、冒险作业批评、检举、控告12参与民主管理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及责任1.行政责任 安全生产法明确的责任国务院 302 号令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及责任2.法律责任刑事责任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一百三十一条 航空重大飞行事故;第一百三十二条 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运输重大事故、第一百三十四和第一百三十五条 工矿企业重大伤亡事故、第一百三十六条 危险品重大事故、第一百三十七条 建筑工程事故、第一百三十八条 学校设施事故、第一百三十九条 消防事故等方面犯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一百四十六条
15、。渎职罪: 第三百九十七条。3.经济责任民事责任财产代价(企业设施、设备,厂房等)经济损失(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国家惩罚(事故赔偿,罚款)生命价值(安全成本法、工资补偿法,人力资本法 )健康价值13环境价值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及责任4.社会责任社会关爱体面工作家庭幸福人类情感社会伦理个人道德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及责任行政处罚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刑事处罚一般 3 年,严重者 37 年。民事处罚责任赔偿、经济处罚等。第三讲 安全生产原理与事故预防理论一、一、 人类安全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发展人类安全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发展从历史学的角度:阶段 时 代 生产技术特征 安全认识论 安全方法论 工业
16、革命前 农牧业及手工业 听天由命 无能为力,被动无意识 17 世纪至 20 世纪初 蒸汽机时代 局部安全 就事论事,亡羊补牢,事后型管理 20 世纪初至 50 年代 电气化时代 系统安全 综合对策及管理系统工程 50 年代以来 宇航、核能等新技术安全系统 本质安全化,预防超前型管理14从安全文化的角度时 代 观念文化特征 行为文化特征古代安全文化 宿命论 被动沉受型近代安全文化 经验论 事后型,亡羊补牢型现代安全文化 系统论 综合型,人机环对策21世纪的安全文化 本质论 超前、预防、主动型二、二、 安安 全科学学科的发展全科学学科的发展1.科学学理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直接改造客观世界上的工程技
17、术安全工程技术第二层次:为工程技术直接提供理论基础的技术科学安全工程学第三层次:揭示客观事物规律的基本理论基础科学安全学 2.安全科学应用的三个层次三大技术支柱第一应用学科:工业安全技术防范危险的技术防火防爆;压力容器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交通安全等。第二应用学科:工业卫生技术防范危害的技术防尘技术;防毒技术;通风工程;噪声与震动控制技术;辐射防护;个体防护等。第三应用学科:安全管理技术安全科学的软科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法学与监察;安全教育学;安全行为科学;安全经济学;安全文化;事故管理;安全信息系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等。3.安全科学学科体系学科分类与标准
18、GB/T13745-92五个二级学科:、 事故预防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安全哲学)安全系统论1.事故系统要素人: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机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环境不良;管理:管理欠缺。2.安全系统要素人:人的安全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物:设备与环境的安全可靠性(设计安全性;制造安全性;使用安全性)能量:能的安全作用(能的有效控制) ;信息:充分可靠的安全信息流(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 。人观 念 ,意 识行 为 ,品 德人 文 安 全 素 质 物机 的 本 质 安 全 化良 好 的 环 境物 的 安 全 状 态 能 量机 械 能 ,电 能 ,化 学 能 ,热 能 ,声 能 ,辐 射 能
19、信 息原 始 信 息 加 工 信 息 安 全 系 统事故控制论1.控制原则管 理 欠 缺人 的 不 安 全 行 为 物 的 不 安 全 状 态 环 境 不 良事 故15闭环控制原则;分层控制原则;分级控制原则;动态控制性原则;等同原则;反馈原则等。2.能量转移理论立论:事故本质是能量的不正常转移。理论:事故的能量作用类型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声能;辐射能。能量转移作用规律能级;时间;空间。能量转移控制消除;限值;疏导;屏蔽;隔离;转移;距离控制;时间控制;局部弱化;强化;闭锁。3 安全信息论1.安全信息类型一次安全信息:人机境客观安全性;事故现场等。二次安全信息:法规、条例、政策、标准;
20、安全科学理论、技术文献等;企业安全规划、总结、分析报告等。2.安全信息流人人信息流;人机信息流;人境信息流;机境信息流。3.安全信息动力技术系统管理网络;检验工程;监督;检查;科学管理。4安全保障体系(1)综合管理机制体系16安全机构设置合理;安全机构职能科学;科学管理的能力;事故预防决策;事故应急指挥等。(2)专业人员优化保障体系专业人员资格保证;兼职人员网络系统(3)安全经费投资保障机制 安全技术经济评价;风险辨识及控制;事故损失测算;保险与事故预防机制;安全经济奖励与惩罚;安全经济(风险)抵押等。5 事故特征事故三性:因果性,偶然性,再现性。事故发展三阶段论:孕育阶段发展阶段发生阶段。事
21、故原因体系事 故 原 因6 事故预测与预防1.事故预测技术事故性质:小概率事件;随机现象;大数法则。预测方法:时间序列预测法;线性回归预测法;灰色预测法;趋势外推预测法;主次因素薄弱环节预测法;归范反馈预测法等。第四讲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基本对策用时间逻辑1 事前预防对策17工艺本质安全;预评价、 “三同时”;监督检查、消除隐患;安全教育、科学管理等用时间逻辑2 事中应急救援对策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技术系统;事故救援装备;消防、急救、医疗体系等。安全生产基本对策用时间逻辑3 事后补救对策工伤保险;责任追究与处罚;亡羊补牢、整改措施;“四不放过”等。用形式逻辑三 E 对策1 工程预防对策本质
22、安全化 Engineering 2 教育预防对策人的素质 Education3 管理预防对策系统协调 Enforcement(一)安全管理的行政手段1.国家安全生产五方运行机制政府监管与指导(通过立法、执法、监管等手段) ;企业实施与保障(落实预防、应急救援和事后处理等措施) ;员工权益与自律(8 项权益和 3 项义务) ;社会监督与参与(公民、工会、舆论和社区监督) ;中介支持与服务(通过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等方式) 。182安全生产五大原则3安全例会制度4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度政府:相关部门参与,实施综合协调管理;企业:实施全面管理的组织保障与管理模式。5安全认证审核制对象:高危行业、项目和工程
23、;方法:政府审核、许可、认证制度。6定期审核制度7事故报告制事故分类:按性质分;按程度分、按原因分等;责任: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时效:责任报告 24 小时以内;工伤时效单位 1 个月,个人 1 年以内。8安全生产责任制度9安全检查制度(二)安全管理的法制手段1安全法规体系职业卫生监护制 目的:职业病防范;对象:接触职业危害员工;方式:建立健康卡片;定期检查;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法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 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 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 , 劳动法等。 目的:保护女职工和青少年。2企业内部监督制度3国家安全监察理论与技术(三)安全管理的经济手段191安全经济特点事故损
24、失:占 2.5;安全投资:占 3.3;事故直间损失系数: 1 : 41:100;安全投入产出比: 1 : 6;安全生产贡献率 :1.5 5 预防性效果与事后整改效果关系:15;安全效益金字塔:系统设计 1 分安全性=10 倍制造安全性=1000倍应用安全性安全管理实用方法保险对策种类:工伤保险、财产保险、工程保险等技术:浮动费率;差别费率。安全管理实用方法2安全措施项目优选和可行性论证制度目的:应用安全经济学方法,进行安全工程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提高安全生产综合效益;方法:安全价值工程;成本效益分析 ALARP(As Low As Reasonably Practicable)“二拉平”原则(最
25、合理可行原则)安全管理实用方法经济惩罚制度 理论:经济激励理论;强化理论;方法:制定奖罚制度,推行连带制和复利制。3安全管理实用方法(1)风险抵押制度理论:经济激励;20方法:年初抵押,年底考评;模式:全员抵押;入厂抵押;(2)安全保证金制度方法特点:对承包租赁方面或承诺方施行。(3)事故赔偿制度方法特点:高额度经济手段;(4)积分制方法特点:分值体系;年底对个人或单位评分。(三)安全科学管理的和方法1系统管理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计划性原则;效果性原则;单项解决的原则;等同原则;全面管理的原则;责任制原则;精神与物质奖励的原则;批评教育和惩罚原则;优化干部素质原则。2系统模式管理法0123 管
26、理法:0重大事故为零的管理目标;1第一把手为第一责任者;2岗位、班组标准化的双标建设;3全面、全过程、全员的“三全” 安全管理。“四个一”工作程序法:班组一日一考核,一周一汇总;车间一月一检查,一季一总结;工厂半年一次检查验收;公司半年一次联合验收。 “0457”管理模式:一个安全目标 事故为零;“四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为对策;五项标准安全法规系列化、安全管理科学化、教育培训正规化、工艺设备安全化、安全卫生设施现代化为基础;七大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体系、规章制度体系、教育培训体系、设备维护和整改体系、事故抢救体系、科研防治体系为保护。 济钢 “12345”管理模式:一会一制;两项
27、管理(基础管理,现场管理) ;3 种标准(标准化作业,操作规程,岗位安全预案预控) ;四个检查(班组、车间、二级厂、公司检查) ;五项重点(隐患评估、文明生产考核、安全文化、施工安全合同、外用工管理) 。3“绿色岗位“ 建设21目的:建立安全、健康、环保的作业岗位方法:制定标准,制定达标率目标。4无隐患管理法立论:事故金字塔技术:隐患辩识;隐患分类 ;隐患分级;隐患检验; 隐患档案、报表、统计、分析等5安全评价评价对象: 人员素质、安全管理、生产现场、设备设施、技术方案安全性等。评价方式: 现状评价;预评价;验收评价等。评价方法 :(1)日本化工生产六阶段安全评价法;(2)美国帝国化学公司 M
28、OND 评价法;(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4)系统概率评价法;(5)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法;(6)安全状况灰色系统评价法。.6风险管理 风险可能性(频率)后果 (程度)风险管理分级7行为抽样技术目的:控制人的失误率 理论:随机性;正态分布;技术:抽样样本;抽样方案;抽样实施;样本统计;样本分析。8危险预知活动方式 :生产班组定期班前、班后会议,进行危险作业分析、揭露、警告、自检、互检内容 :员工危险作业、设备设施危险和隐患、现场环境不良状态等目标 :通过职工自身的安全活动,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行为和物的危险状况。9事故判定技术方式 :组织车间一线安全兼职人员通过座谈会填表过程,进行可能发生事故的
29、状况进行分析判定。22内容 :预先针对生产危险状况及设备设施故障设计的事故、故障或隐患登记卡。组织车间一线安全兼职人员进行可能发生事故的状况进行分析判定目标 :对可能发生事故的状况进行超前判定,以指导有效的预防活动。10作业人机系统管理理论:应用人机工程理论目的:建立人机协调、安全、高效的系统方法: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系统匹配;进行人环条件改善;11科学系统的应急预案理论:时间逻辑事中策略;目的:伤害、损失最小化;方法:制定应急救援预防案。12现场三点控制理论:重点战略内容:危险点、危害点和事故高发点;方法:对生产现场“ 三点”进行硬件和软件的重点监控和防范策略。13三治工程治烟、治尘、治毒14
30、四全管理法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过程管理、全天候管理无情的管理;有情的教育;适度的处罚相结合的管理。15三群管理法推行群策、群力、群管。16系统管理工程人员、设备、环境的安全分析及预防型对策17人流、物流“ 定置” 管理18 “” 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态度19十个一安全主题活动23背一则安全规章;读一种安全生产知识书籍;受一次安全培训教育;忆一起事故教训;查一个事故隐患;提一条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做一件预防事故实事;当一周安全监督员;献一元安全生产经费;写一篇安全生产感想(汇报)20 “一法三卡 ”管理技术 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险监控法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危险源点警示卡安全检查提示卡(
31、四)安全文化管理方法1.警示活动事故告示活动事故报告会事故祭日活动2.演习活动火险应急训练灭火技能演习;火灾逃生演习爆炸应急技能演习泄漏应急技能演习3.宣传活动开年安全三个第一第一个文件是“ 安全文号”、第一个大会是“安全大会”、第一项工作是“ 安全号文件的宣传月活动”。安全标志建设安全宣传墙报4.安全教育活动安全三级教育模式特种作业培训24全员安全教育家属安全教育班组读报活动管理人员资格认证5.安全文艺活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比赛6.安全综合性活动安全生产周(月)百日安全三不伤害活动进行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宣传教育活动。班组安全建设”小家”开工安全警告会现场安全正记时安全汇报会安全庆功会安全人生祝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