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教学案例.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072368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9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教学案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教学案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教学案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教学案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教学案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 5课伯牙绝弦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采用个人、小组、全班的方式朗读课文。诵读课文。2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3以读悟情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谈话揭题。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3师范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设计理念:文言文是以读为主。设计了自由读、试有

2、节奏的读师范读、小组读、齐读五个步骤,层层深入体现读的实效性。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三、理解课文,品知音之情。1、解说课题。(1)“绝”是什么意思?(2 )“绝弦”是什么意思呢?2 .、了解伯牙和钟子期。问题:你了解伯牙和钟子期他们的什么情况?(预设句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3、体会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仔细读读课文,从哪些句子中你能体现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用笔标出来。预设学生画出的句子:(1)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2)“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引导学生理解意思。4、伯牙善鼓琴,他不同的琴声不仅能表现

3、高山流水,还能让具有很高音乐鉴赏能力的钟子期感受到不同的场景。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还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5、得出知音:出示课文第四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再读课文1 4句,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6、出第五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学生读并理解。(设计理念: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学生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在通过学生熟读课文后,在从学生的感受设计相应的、能够理解内容及课文所映射出的情感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抓住句子来理解课文。同时,要学生能深一层的理解内容,适当的展开想象,展示相应的资料,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以读为主,适时进行引导,真正

4、的体现文言文的以读促理解。)四、拓展延伸,深悟“绝弦”。1、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2、伴着乐曲,学生再读课文。(设计理念: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对“绝弦”有进一步的感受,感受知音。 再回归课文,让学生在乐曲声中读书,用心去体会知音。)五、总结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人生苦短,知音难求,希望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六、板书

5、:2 5伯牙绝弦 伯 牙 善鼓琴 所念 绝弦(知音)钟子期 善听 必得之 死教学实录(附ppt课件)课前活动:老师:同学们,老师很想了解大家。因此,我说人的姓名,看看大家知不知道。你们只需说知道或不知道就行了。周杰伦。学生:知道。老师:成龙。学生:知道。老师:李宇春。学生:知道。老师:毛泽东。学生:知道。一下问了七八个。学生都说知道。老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偶像,老师也能说出来。说明我与大家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很大。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词语风暴游戏。游戏规则:看谁能又快又对的说出ABCC式的词语。学生纷纷举手说:神采奕奕、大名鼎鼎、文质彬彬、仪表堂堂(学生一下说了十多个)老师:大家积累的词语可真能够

6、多的。老师也积累了一些,(出示ABCC式的词语)我们来看看。学生饶有兴趣的小声读着,老师静静地等着。老师:你们说说这些词语描写的是什么方面的?学生:风。学生:云。学生:杨柳。学生说了一些景物。老师引导:同学们说的这些是属于什么?有学生:景物。老师:是呀!这些词语是描写景物的词。大家可以再看一遍。上课钟声响起。师生互相问候。揭题导入:1、谈话。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认识这样两个人物(出示人物幻灯片):你们看,图中这位入神弹琴的,他就是晋国上大夫俞伯牙;而这位凝神听琴的是楚国的一个樵夫钟子期(学生在老师引领下说着俞伯牙和钟子期)。在一个上大夫和一个樵夫之间居然发生了一个故

7、事,而这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伯牙绝弦。(板书)出示课题(课件) 2、学生读课文题目。老师指正“绝”和“弦”的读音。学生再齐读课题。老师过渡语:今天,我们将继续用老祖宗用了几千年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多读来品析文言文。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让学生自由地大声读课文。老师:试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吧。(学生自读) 老师指名读,指导“哉”和“兮”的读音。、老师:文言文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还讲究节奏和韵味。借助屏幕上所给的提示(出示幻灯片),试着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吧!(学生试读)3、老师:在听你们读,老师心里也痒痒的,下面老师读一读。(教师配乐范读。)

8、4、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配乐齐读。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老师过渡语:读得越来越有味道。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然我们没有读了百遍,但七八遍已经有了。那么文章的意思是不是自见了呢?是不是都理解了?好,考一考你们,先从文章的题目开始伯牙绝弦,怎么解?1、解说课题。老师:“绝”是什么意思?学生:断绝。(很多学生认同的点点头,并放下手。)老师引:试着把“断绝”放入“绝弦”中来理解试试。学生纷纷说着。有学生笑了:不通。有学生开始举手,学生:砍断,绝弦就是砍断琴弦。还有学生说:割断,割断琴弦。老师进一步引导:表面的意思是“割断琴弦”,也就是不再弹琴了的意思,现代汉语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词语,如:著名的作家不

9、再写文章了,叫封笔;电影演员从此不再演电影了,叫“息影,两个人从此不再交往了,叫做(老师略微停顿,有学生说出绝交)绝交,所以,不在弹琴了,叫(学生说出绝弦)绝弦。2、了解俞伯牙和钟子期老师:读了课文,我们不难知道故事中有两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伯牙和钟子期。你了解了他们的什么情况?学生:俞伯牙或弹琴,钟子期会听琴。老师:相当接近。用课文的句子那句话能体现出你们刚刚说的意思呢?学生: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老师出示句子)老师:自由读句子,根据注释再来说说意思。学生各自在说,讨论着:“善”的理解,师生谈论着说: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很会欣赏。老师出示幻灯片指名读材料。老师:秣,吃草,一般的马怎么吃草

10、?学生:低头食草。老师:仰秣?指马怎样吃草?学生:抬头吃草。我认为这里是说:伯牙弹琴时,连吃草的马都抬头倾听了。老师:这位同学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说意思,相当好。老师:可见伯牙擅长什么?学生:弹琴。老师:伯牙善鼓琴,子期呢?学生:钟子期善听老师出示幻灯片(介绍资料),学生读。老师出示句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怎样读才能突出两个人的特点?(指名读,齐读)3、体会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老师:仔细读读课文,从哪些句子中能体现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用笔标出来。学生边读边动手画句子。4、学生反馈:学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11、洋洋兮若江河!”(学生听了发言后放下了举起的手。)老师:英雄所见略同,这位同学把大家的心思给说出来,可见他的心与大家的心是一样的。他很棒。我们联系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各自小声的在说着。片刻,老师: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浮现出怎样的泰山呢?学生:巍峨高大。老师追问:从哪看出?学生:峨峨。老师:读句子,读出泰山的高耸。(指名读,学生读。)老师:你对“泰山”读得特别有味道,对“泰山”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1:巍峨高大的泰山。学生2:壮观的泰山。学生3:登泰山而晓天下。老师:这位同学了不得能知晓“登泰山而晓天下”。同学们,子期只用“峨峨”两字就表现出了泰山的高大巍峨。一个“峨”就是高大,他却用了两个“

12、峨”。老师:你从子期的其他话上能读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吗?生:善哉!师:用现在的话就是。生:好啊!师:谁也能像子期那样赞美伯牙的琴声?指名读。老师:“善”字的不同意思。 “哉”是什么意思?学生:相当于“啊”师:为什么用两次语气词来说呢?(学生不语)平时我们只说:她唱得真好啊!而这儿相当与用了两个“啊”。学生有的在小声的说:是不是,为了赞美?(说明学生不确定)老师:有同学了不起,能类推了。这就是为了赞扬伯牙琴声的美。我们可以读出赞美的味道。(指名读,齐读)指名说意思。学生: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听后说:弹得太好了,我面前像屹立着一座巍峨的泰山。老师:小结学习的方法。从词中理解,

13、从读中体会。读书就该如此吧。读好了这句话,我想下句话也就不难了。(课件出示: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怎样读这句话?什么样的江河?与刚才高山句有什么区别?带着我们的感受,再读这两句话吧。注意高山流水的不同啊!学生读,反馈:学生1:伯牙弹琴,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弹得太好了,像有一条滔滔的江河从我身边流过。(有学生仍着举手)学生2: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弹得太好了,我身边像有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流过。(学生举起的手陆续放下)老师:两位同学说的都好,从自己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说就可以了。(此时有一位学生犹豫得举起手)老师看看后问:这位同学,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学生:老师,这里的洋洋我不懂。(

14、有学生点头赞同。)老师:没关系,那位能说说:洋洋的意思。学生:这里是不是像峨峨一样的来理解。说明水流很大。学生:是呀,水流很大,书上注释也是这样说的。老师:是呀,我们在听课探讨,同时还要关注课文给出的信息。学生:可是,为啥不用我身边像有一条很大的江河流过。学生:你怎么这么笨呀!(那位学生把头低下了)很大的江河流过又可以说奔腾不息和滔滔不绝。老师:这位同学你能理解的很到位,是很不错。那位同学他可能一下没想起。你不能说他笨。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这样评价别人的,我们是同学,也是朋友,将来还有可能成为知音呢!我们要有包容心,要互相帮助。假如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别的同学也这样说我们,我们心里是何感想?(

15、这位学生一下脸红了,似乎不满、羞愧。)下去我们可以围绕“假如被别人看不起,我心何以堪”为题作一个主题班会。老师:很大的江河没有奔腾不息或滔滔不绝具体生动,这里就可以说很大。要说奔腾不息或滔滔不绝更有洋洋之意。5、深入体会“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老师拓展 :既然伯牙善鼓琴,他所弹的内容就肯定不止高山、流水。假如你是子期,我是伯牙。当伯牙鼓琴志在霞光(课件),子期透过琴声感受到霞光的灼灼了吗?子期会怎么赞叹?师生:伯牙鼓琴,志在霞光,钟子期曰:善哉,灼灼兮若霞光。(老师说前半句,学生说后半句)老师:当伯牙鼓琴志在白雪时,钟子期曰学生:善哉,皑皑兮若白雪。老师:志在杨柳,学生:钟子期曰:善哉,依

16、依兮若杨柳。老师:志在明月,子期又会怎么赞叹?请选择你喜欢的景物,用ABCC式词语再现当时的情景吧。(同桌试说)指名。学生1: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学生2:钟子期曰:善哉,教教兮若明月。学生3:伯牙鼓琴,志在清风。学生4:钟子期曰:善哉,教教兮若明月。引出知音,老师:说得太好了,是呀,高山也罢,流水也罢,清风也罢,开怀也罢,真无所谓,不管伯牙心里想什么,钟子期都能知道。用书中的话说。学生: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课件第四句)老师:念做何解?为什么必得之?学生:念,思念。必得之,一定要得到。学生:在这里,应该作心里所想来理解。不是得到,应该是一定知道。老师:从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17、峨峨兮若泰山。中我们应把念当做心里所想,必得之,一定知道。就是平时说的,你是我肚子里的虫子,我想什么你都知道。学生点点头赞同道:呀!老师:当伯牙志在思念,志在悲伤,志在开怀,子期都能理解这就是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学生说出后半句),可见他们不是一般的朋友,他们是知音(学生一下就说出“知音”,老师板书)老师:伯牙当时是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下,他为什么偏偏是种子期为知音呢?学生:钟子期十分懂俞伯牙的心思。教师补充资料(出示幻灯片)。学生默读。老师:是呀,虽然听者无数,但无人真正听懂他的琴声,可以想象,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赞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时,没

18、有人能像子期那样赞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所以他一个人来到山涧排遣内心的寂寞和孤独,他万万没有想到,此时此地此人钟子期,却能听懂他的琴声。伯牙苦苦寻觅的知音找到了,此时他的心情如何?他最想对子期说什么呢?学生:知道我的人,非是钟子期不可。有学生说文言文:知吾者,子期也!老师:是呀,知音相遇,是心灵的交融,让我们读课文前4句,感受他们的快乐。(学生齐读前四句。)6、理解并体会“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老师过渡语:同学们的朗读让我看到了真正的知音。他们俩多想像高山流水一样永远相伴、永远相依,于是,他们约定来年再来相会。第二年中秋节,伯牙乘着一叶扁舟,如约而来。等待他

19、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时,高山默默,流水不语。(幻灯片出示第5句,突然,断电。老师插话:子期死了,连我们的电都也伤心泪流,更何况是伯牙呢!就用读的方式来表现我们伤痛吧。)指名读第五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老师:自己试着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学生一下又进入了自己的思考中,陆续的有学生举手。)四人为一组的说一说。指名说,学生:钟子期死了,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自己的知音了,于是,就把琴弦割断并砸破琴,终身不再弹琴。学生:钟子期死了,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懂得自己的人。于是,就把琴砸了,终身不再弹琴。老师:破琴绝弦,就是把琴砸烂,割断琴弦。也就是把琴一

20、次的弄烂。目的就是再也不弹琴。7、小结老师:你们认为子期死了,这对伯牙来说意味着什么?学生:意味着他的音乐再也无人能理解。学生:他的志向再也无人能明白。学生:意味着他要回到以前孤独寂寞的日子中了。老师:是呀,同学说的多好呀!俞伯牙不堪承受这种痛苦,所以最后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四、拓展延伸,深悟“绝弦”。过度:悲痛欲绝的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幻灯片出示短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

21、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1、拓展短歌老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同步指导默读,谁觉得自己最能表达伯牙的心情?酝酿情绪,指名读。(学生读)(电又来,有老师帮助启动了电脑。)老师:他用这种“为知己者死”的方式悼念知音,让我们带着伯牙深深地伤痛和悲伤齐读后一句。(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老师:然后伯牙摔碎了瑶琴。随着那声断弦,伯牙所弹奏的高山流水也成绝响。高山依旧,流水依旧,只是山水之间多了一段关于知音的千古佳话。道是无琴却有情啊!这后人根据这一荡气回肠的故事,又编了一首同名的乐曲,(就连电也想让我们欣赏这首曲子。)请同学们欣赏这首乐曲,相信你会有新的

22、感受。伴随着这优美的乐曲,再读一遍课文吧!2、情感升华(课件播放乐曲高山流水)伴着乐曲,学生再读课文。(下课钟声响)六、总结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人生苦短,知音难求,希望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教学效果本班有学生2 9人,优等生占6 2 %,潜能生占1 2 %。采用来多读的方式,全班学生能通读课文,有很多的学生能读出节奏、停顿和情感,甚至会背诵。巧妙设计,问题对话,参照注释等的引导学生对文言文伯牙绝弦进行理解, 9 2 %的学生能准确的说文言文的意思。剩下的两三个也大略的说出来。用学文言文的方式“多读”来学习,从读中体会,用读来体现,学生能读出古文的

23、味道。领悟出了朋友之间的深深友情知音。同时,从课前到整堂课结束,班里的学生都沉浸在浓浓的情意中。教学反思上完伯牙绝弦这一课,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激动,洋溢着一种感动,为自己,也为学生。下面,我从以下三点谈谈自己的收获。1、资料的适度引入,引领学生去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文本只是教学的一个小小的窗口而己,如何借助小小的窗口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研究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此窗口为契机,创造性地去拓展文本相连的以外的内容,适时地引进推荐给学生,既扩大阅读的量,又能为深度理解文本服务。为了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课文,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前,我让学生用游戏的形式说

24、一说ABCC式的词语,然后用幻灯片出示有关描写景物的ABCC式的词语,让学生吟读,在吟读中加深对这类词语的积累,以及为进一步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做准备。理解知音时出示的相应资料,让学生能够深刻的领悟俞伯牙与钟子期的互为知音的情意。在课快要结束时,适当地引入短歌,让学生加深伯牙失去知音时心情的理解,升华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漫步在文化的长廊里,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意蕴里,课内外融合,使本节课不仅有了广度,还有了一定的深度。在教材中以小见大,融进大语文教学观,有这样日积月累的教学,孩子们的心便不会拘泥于孤陋寡闻,视野也一定会达到星垂平野阔的境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拨开层层

25、迷雾,让诗性的阳光洒进孩子的语文生活,让我们的学生更多一份语言的醇厚与灵动,更多一份精神的丰裕与深广。我们愿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2、用自己的情感引领学生的情语文课程具有审美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读中升情。我知道课堂上,感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也是情,而教师的情感对儿童来说是导体,是火种,学生面对情感丰富的老师,身处充满激情的氛围,一定会真情依依的体现。因此,整节课我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让学生渐入佳境。本篇课文是古文,小学生接触的古文并不多

26、,古文是以读为主的,而教学中,我也深情的进行了范读,学生也试着深情的读。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面带笑容,特别伯牙遇知音时我更是投入了全部的情感,学生也是很激动。但到“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时,我一下用很低沉的语调进行过渡语,学生一下又被我的情感带到了底谷,学生居然还带着伤感的语调读了这句话。最后在音乐伴奏下的朗读更是时教学达到了高潮。3、注重预设与生成的平衡本节是一节公开课,在课前做好了充分的预设,以至于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严谨又不失活跃。预设了课前的游戏为课堂教学服务;预设资料加深学生的理解。抓住课堂的生成,使课堂变得更精彩。在课堂中出现了很多次得超出预设,如,有位不会的学生说后遭到的别的学生的打击,我抓住文本对嘲笑的同学进行了引导,又说出了同学及朋友乃至知音而回到课堂。再如,停电和来电时的话语,使学生的心很快的能回归到文本,丝毫没有受到影响。这节课也存在一些缺憾,比如由于时间问题,朗读时不够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间不够。像课前活动设计是否会让学生感觉疲惫。预设与生成处理是否恰当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