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五章 生物氧化.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071640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生物氧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五章  生物氧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五章  生物氧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教案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章节 第五章 生物氧化授课题目第一节 线粒体氧化体系第二节 ATP 的生成与能量的利用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生成教学地点第七教室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实训课 其他课时安排 2授课时间教学分析 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必修课程,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主要采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认知目标:(知识) 1、生物氧化、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的概念2、理解 ATP 的生成方式与流程能力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通过生物氧化中能量的变化,训练学生分析、理解、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素质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

2、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 1、 呼吸链 2、 ATP 的生成方式。教学难点 1、呼吸链中电子与氢的传递2、 ATP 的生成方式教学设计 利用讲授、讨论、多媒体课件、提问、测试、等教学手段给学生进行全方位分析本节课内容。学法设计 将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引入课堂,引起学生兴趣,并用讨论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思考问题。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物化学第二版教材教学准备教案、PPT 、讨论话题教学内容(任务)及过程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或采取的措施与手段和时间分配导入:什么是生物氧化?1.概念: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也称为组织呼吸。2、特点:(1)反

3、应条件温和,温度为 37,pH 近中性,有水参加,在酶的催化下逐步进行(2)逐步释放能量(3)有机酸脱羧生成二氧化碳(4)代谢物脱下的氢主要通过氧化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第一节 线粒体氧化体系一、呼吸链1、概念10min导入新课讨 论5min板书讲解教案线粒体内膜中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具有电子传递功能的酶复合体,可通过链锁的氧化还原将代谢物脱下的电子最终传递给氧生成水。这一系列酶和辅酶称为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2、组成氧化呼吸链由 4 种具有传递电子能力的复合体组成酶复合体是线粒体内膜氧化呼吸链的天然存在形式,所含各组分具体完成电子传递过程。电子传递过程释放的能量驱动 H+移出线粒体内膜,

4、转变为跨内膜 H+梯度的能量,再用于 ATP 的生物合成。 复合体 酶名称 功能辅基复合体 NADH-泛醌还原酶 FMN,Fe-S复合体 琥珀酸-泛醌还原酶 FAD,Fe-S复合体 泛醌-细胞色素 C 还原酶血红素 bL, bH, c1,Fe-S细胞色素 c 血红素 c复合体 细胞色素 C 氧化酶 血红素 a,a3,CuA, CuB二、呼吸链中氢和电子的传递(1)NADH 氧化呼吸链NADH 复合体Q 复合体Cyt c 复合体O2(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琥珀酸 复合体 Q 复合体Cyt c 复合体O2第二节 ATP 的生成与能量的利用和转移一、高能化合物1.高能键 能释放大于 21 KJ/mo

5、l 能量的化学键,如高能硫酯键和高能磷酸键,以 “”表示。2.高能化合物: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如 ATP、辅酶 A、磷酸肌酸等。 二、ATP 的生成方式(一)氧化磷酸化 是指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 ADP 磷酸化,生成 ATP,又称为偶联磷酸化。 (二)底物水平磷酸化是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生成高能键,使 ADP 磷酸化生成 ATP 的过程。三、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20min 多媒体展示讨论10min 多媒体展示板书讨论20min多媒体板书讨论教案(一)抑制剂1. 呼吸链抑制剂 阻断呼吸链中某些部位电子传递。如鱼藤酮、氰化物、CO 等。2. 解偶联剂 使氧化与磷酸化偶联过程脱离。如解偶

6、联蛋白、2,4-二硝基酚。 3. ATP 合酶抑制剂 对电子传递及 ATP 合酶均有抑制作用。如寡霉素。 (二)甲状腺激素使 ATP 分解加速,Na+,K+ATP 酶和解偶联蛋白基因表达均增加。(三)ADP/ATP 比值的调节1.比值增大,氧化加快,ATP 生成增加;比值减小氧化减慢,ATP 生成减少。2.呼吸控制率:指离体线粒体实验中,底物量很大时,加入ADP 后的耗氧速率与加入前的耗氧速率之比。四、ATP 的生成和利用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生成人体内 CO2 的生成来源于有机酸的脱羧反应。 根据脱去的羧基在有机酸分子中的位置不同,分为 -脱羧和-脱羧两种;又根据脱羧是否伴有氧化,可分为单纯脱羧和氧化脱羧两种类型。15min讨论10min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ATP 的生成方式。课后作业及预习:作业:1、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本节课为多媒体教学,板书作为辅助。主要分为三部分:一、书写标题和课程目标;二、书写本节课重难点;三、作为草稿板。(教 学 反 思)教 后 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学实验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