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全册).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3051279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4.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有效课堂 ”教学模式研究1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自学内容: 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自学目标:1 、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自学重点 亚洲的位置特点;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自学过程:一、回顾上学期所学内容,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说出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二、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1、请同学们读 2 页教材及图 6.1(“东西两半球图” )回答,亚洲在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 和 。2、学生看“亚洲的范围图” )回答。读 2 页

2、6.2 图完成 P3 活动一 (1) (2) 1) 、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南面是 洋、北面 、东面 洋。2) 、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完成 P3 活动二 () 、亚洲的西北是 洲,以 、 、 、 、 为界。(2) 、西南临 ,以 为洲界;(3) 、东北隔着 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 隔海相望。3、读 2 页 6.1 图找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1) 、亚洲不但所 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 面积最大。2) 、读 6.2(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各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 东西距离最长。七年级地理自学

3、导学案2 亚洲是世界 大洲。二、学生读图(亚洲地理分区图)1、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 个分区?中国位于 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 国家? 2、 亚洲有几个 分区是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北面的是 亚、西北的是 亚、西面的是 、 、在中国南面的是 亚。三、学生读(“亚洲地形图” )讨论回答。引导: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 、 、 及气候等方面。了解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1、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 地形图?2、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

4、度。A 组:青藏高原、海拔在 米,喜玛拉雅山、海拔在 米,及主峰 、海拔在 米。B 组:帕米尔高原海拔在 米、蒙古高原海拔是多 米。C 组:亚洲最大的是 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这些平原海拔在 米左右,德干高原、伊朗高原D 组:世界上最大半岛是 半岛、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 很大, 高, 低。3、 读地形剖面图。( “亚洲大陆沿 30 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 40 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 )观察区别两图。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 大, 高,两侧 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 高 低。4、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请同

5、学们读 ( “亚洲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有效课堂 ”教学模式研究3 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如:黄河、长江流入 洋,鄂毕河、叶尼塞河流入 洋,湄公河流入 洋,恒河、印度河流入 洋。特点: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 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 部,向四周 分布的特点。5、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著名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世界上最大的海是 、世界上最深的湖是 、死海是世界 点 。建构知网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 自然环境一、位置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北冰洋南岸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

6、美洲西南侧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七年级地理自学导学案4 亚洲的自然环境学效检测(1)一、读亚洲范围示意图,回答第 13 题。1图 1 中的地点的经、纬度是( )A(150,40)B(150N,40E)C(150E,40N)D(150W,40S)2图 1 中的是( )A中南半岛 B印度半岛 C朝鲜半岛 D阿拉伯半岛3.右图 1 中箭头指示( )A.正北方 B.正南方 C.正西方 D.正东方4.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D.白令海峡5.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是( )A.东半球、南半球

7、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二读右图 2,回答第 68 题。6中国位于( )A东亚 B西亚 C南亚 D北亚7结合右图 2,蒙古位于中国的( )A.正北方 B.正南方C.正西方 D.正东方8.横亘亚洲大陆中南部的山脉是( )A.乌拉尔山脉 B.大高加索山 C.阿尔卑斯山 D.喜马拉雅山脉9.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A.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伊朗高原 D.德干高原10.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 )A.贝加尔湖 B.里海 C.洞庭湖 D.苏必利尔湖11. 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 A.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 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 C. 呈放射状从四

8、周流向中心 D. 由东向西流 二、填空题(15 分)12.亚洲西部与_洲相连,西南与 洲为邻,东南与 洲隔海相望,东北以 海峡与北美洲为界。13.亚洲的地势是 高耸, 低平,地面起伏 (大、小)。14读“亚洲地形图”,回答:11 分(1)A 山脉;B 山脉;C 山脉;(2)河流:D ;E ;(3)高原:G 高原;H 高原;(4)平原: 平原; 平原;(5)半岛: 半岛;“有效课堂 ”教学模式研究5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2)自学内容:复杂的气候自学目标1、 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2、 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3

9、、 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4、 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重难点:重点是: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难点是: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自学过程:一、观察今日的天气描述出来 ,1、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我们学校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夏季 ,冬季 。是 气候。2、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亚洲作为世界第 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 (读 6.9“亚洲气候类型图” )1)、找出 亚洲主要有气候类型 、 、 、 、 、 、。2) 、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

10、,你看亚洲就有 种,说明亚洲气候具有 特点。 3) 、 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主要分布在 、此地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4) 、读图 6.9“亚洲气候类型图” ,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气候两大要素: 和 七年级地理自学导学案6 读图 6.10,介绍了雅库茨克的 、特点是 ,孟买的特点是 。小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 大,冬 夏 ,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两城市气温差异是受 位置影响的。5) 、再观察(“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

11、较多,主要的季风气候有: 季风 气候 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 和 。再观察图 6.10 哈尔滨的降水 、乌兰巴托的降水 ,两地降水的多少与 关系。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6) 、学生看材料分析,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大。小结:所以在亚洲 和 季风区内,由于 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引导: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特点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 、 分布最广。3、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说明了什么?其原因是:亚洲地跨 、 、 带, 、 三面频临大洋,西面深入到 大陆内部。受 和 的影响。 小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

12、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二、根据上述所学读 6.12 非洲气候图观察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总结: 穿过非洲中部以 气候为主, 气候分布很广气候类型南北 ,以赤道为中心影响因素: ,还有地势高低等构建知网:亚洲气候-特点: 、 、 ,“有效课堂 ”教学模式研究7 影向因素 、 、学效检测1房屋建筑与当地自然条件密切相关,“高脚屋”主要适应的自然条件是( )A多地震 B气候严寒C气候湿热 D热带干旱草原2.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中气候类型错误的是( )A.A热带雨林气候 B.B热带季风气候C.C热带沙漠气候 D.D地中海气候3.亚洲气候

13、特点是类型 、 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_。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 (冬、夏)季风的影响而易发生洪涝灾害。4、亚洲地跨 带、 带 带,受 和 的影响, 5、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和 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6读“亚洲气候图”,回答:15 分(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气候; 气候; 气候; 气候; 气候;七年级地理自学导学案8 (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 气候;降水最多的是 气候。(3)亚洲最北面主要为 气候。(4)图中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差 (大、小),降水 (多、少)(5)图中孟买所处纬度位置较 (高、低),属于 (热带、温带、寒带)气候(6)读图 8,各月的气温平

14、均大约在( )左右A.10 B.0 C.10 D.20(7)图 8 中各月的降水分配是否均匀: 。结合降水量、气温变化特点,它最可能是上图 7中的哪一个气候类型: 。“有效课堂 ”教学模式研究9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人文环境(1)一、自学内容:“人口最多的大洲”(1012页)二、学习目标:1、比较各大洲的人口数、人口增长率,分析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2、了解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3、运用有关资料分析亚洲的人口问题。三、重点1、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2、亚洲的人口问题四、自学过程(一)自学10页“人口最多的大洲”部分内容。1、读图6.13“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 ,亚洲人口占世界人

15、口的 。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 、 。2、读图6.14,找出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亚洲有 个,分别是 。3、读图6.15完成活动1。(1)按人口数排序 (2)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排序 (3)计算:2008 年世界净增的人口数是 亿;亚洲净增的人口数是 亿;,世界每增加 100 人,其中有 人在亚洲。(4)通过以上活动,你得出的结论是 。4、读 11 页资料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把教材 12 页的框图填完整。5、能力提升:你能根据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的恶性循环框图,绘制出一幅解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的良性循环框图七年级地理自学导学案10 五、建构知网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问题:六、学效检测(一

16、) 、填空题1、 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是_ _,他们都在_ 洲。2、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大洲是_。3、亚洲众多的人口,对_ 和_ 产生了沉重的压力。4、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是 (二) 、选择题1、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A 北亚、西亚、南亚 B 东亚、东南亚 、南亚 C 南亚 、 中亚 、北亚 D 东南亚 、西亚 、 中亚 2、下列国家人口超过 1 亿的是( )A 蒙古 B 朝鲜 C 印度尼西亚 D 新加坡3、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 开垦坡地和草地-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B 人口增长- 对粮食需求减少C 土地肥力下降- 粮食产量下降D 土地得不到休耕 -土壤肥力下降4、世界

17、各大洲人口数量最多的洲和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组合正确的是( )A 非洲 亚洲 B 亚洲 非洲 C 拉丁美洲 非洲 D 拉丁美洲 非洲“有效课堂 ”教学模式研究11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人文环境(2)一、自学内容:“多样的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差异”(1216页)二、学习目标:1、了解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2、了解亚洲各国家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三、重点1、亚洲地域文化差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2、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四、自学过程(一)自学12页“多样的地域文化”部分内容1、亚洲大小民族共有 个左右,约占世界发展民族总数的 。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族?2、 不同的民族在 、 、

18、 、 等各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风民俗。3、阅读 12 页下面的“亚洲的三个文明发祥地”材料,这三个文明发祥地是 、 和 ,它们成为文明发祥地的原因是。4、一般来说,各地区的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习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读图6.17,试分析图中所反映的不同地区的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在教材 14 页表中填写出与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相关的图的标号。5、小组交流:每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有其特点和存在价值。我们应怎样看待其他文化和民族?如果一周以后要到某国去,那么你这一周将做哪些准备?(二)自学14页“经济发展差异”部分内容1、请仔细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回答以下

19、问题:亚洲中的发达国家是_,大部分国家属于_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很_(大、小),过去长期_,经济不发达。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成为富裕国家的原因是什么?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呢?2、请你读图6、18并完成下列要求 :亚洲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多的国家是_,最少的国家是_,多的是少的七年级地理自学导学案12 _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的国家有_ _ _,低于500美元的国家有_ _ _ _ _。说说图中资料所示的亚洲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中国在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处于( )水平A高等B中等C中下等D低等3、读图6.19、表6.1和阅读材料16页三类产业的划分,完成下

20、列要求。读出B(韩国)、C(印度)的三类产业百分比,并将读出的大约数值填在表6.1中。按表6.1中提供的D(泰国)、E(缅甸)的数值,在图6.19上绘出D、E的点位。比较这五个国家的三类产业构成,说说它们的差异:发达国家日本_产业比重很小,_产业比重最大。发展中国家缅甸以_产业为主。总的来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_产业比重越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低的国家,_产业比重越大。五、建构知网多样的地域文化:经济发展差异:谈谈我这节课的收获:六、学效检测“有效课堂 ”教学模式研究13 第二节人文环境学效检测(2)1、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日本属于_国家, 中国属于_国家.2、亚洲众多的人口,对_

21、和_ 产生了沉重的压力。3、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因为大量出口_资源,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4、通常把社会生产的各部门划分成 3 类产业,农业是第一产业,_和建筑业是第二产业,流通部门和_ 是第三产业。5、下列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 沙特阿拉伯 B 新加坡 C 日本 D 韩国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西伯利亚热带干旱草原,人们过着游牧生活。B沙特阿拉伯气候严寒 C也门气候湿热 D日本多地震7、下列国家中,依靠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本国经济发展的是( )A 新加坡 B 印度 C中国 D沙特阿拉伯8、世界上发达国家各产业比重的特点为( )A 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大 B 第二产业

22、的比重最小C 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 D 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小9、日本处于太平洋地震火山带上,因此建筑多抗震;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因此他们多穿毛皮服装。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的生活生产受( )影响很大A当地风俗 B农业 C工业 D自然环境10、亚洲大多数国家属于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七年级地理自学导学案14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1)自学内容:多火山、地震的岛国自学目标:1、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2、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重点和难点:1、日本自然地理特征;2、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教学

23、准备和方法:1、活动设计采取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加以引导学习过程:一、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1、 读 18 页课文及图 7.1 合作完成 1、日本的领土主要分布在 的东面, 的西北。主要由 、 、 、 等 个大岛、 及其周围的海域组成。是一个 的国家,海岸线 ,多优良 。2、在图 7.2 中找出日本的主要城市 是日本的首都,还有 、 、 、 。3、读图 7.2 日本的地形以 为主,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日本著名山峰 山平原 ,4、日本是一个岛国,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较日本跨越的经度比英国 ,日本跨纬度比英国 ,日本的地理环境比英国的 。 日本的季风气候

24、具有_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相比,冬季_,夏季_,降水_。二、阅读 “日本地形图”1、 (自然地理特征思考题) ,日本的位置 领土主要四个大岛北海道、 、九州和 ,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有效课堂 ”教学模式研究15 2、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再从图中火山的符号 是座活火山,200 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 ,是日本的 ,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是一个多 和 的国家。3、探究题活动 2:读图 7.5-7.7 分析完成,1、日本在 板块和 的交界处。2、日本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请举例 ,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3、日本经常有 发生

25、,每年有震感地震多达 多次。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者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吗? 。为什么? 。4、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 建构知网:一、日本自然地理特征1、日本概况2、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3、日本多火山的利与弊学效检测一、填空1、东亚包括中国、_、_、_、_五个国家,日本居民主要是_民族。2、日本是太平洋西部的岛国,由 、 、 、 四个大岛3、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因为它处于 和 交界处。 4、日本的地形以_和_为主,该国最大的平原是_平原,最高的山 _在 的交界处。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1日本四大岛从大到小的排到顺序是: A.北海道、九

26、州、四国、本州B.九州、四国、本州、北海道C.四国、本州、北海道、九州D.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2下列四国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七年级地理自学导学案16 A中国 B蒙古 C朝鲜 D日本3、关于日本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东北部 B、日本位于中国的南面C、日本国土全部位于北温带 D、日本位于南北半球的南北忙农联中七年级地理自学导学17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2)自学内容: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自学目标:1、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2、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

27、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自学重点: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自学过程:一、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1、阅读 21 页材料回答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 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世界上前 30 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 家。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 位。2、日本国情:地域 ,资源 、是一个 小国。3、二战后,日本从国外进口大量 和 ,如 、 ,然后依靠 和 资源,对进口原材料进行加工,制成 大量出口,形成以 为主的经济。4、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 、 、 和 地区。5、关于主要工业原料进口情况,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百分比图”7.9 和“日本主

28、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7.10,说出日本主要原料的进口国和地区,二、 探究题:活动 3:.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1) (2) (3) 和不利条件是: 2、 根据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它是 国家。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3、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三、太平洋沿岸的工业七年级地理自学导学案18 探究题活动: 1、看看日本工业 区有 、 、 、 、。 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 和 沿岸的主要原因。2、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 (2)较高的科技水平 (3)岛国的优势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课本 24 页

29、有关资料,回答问题阅读 “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城市 、横滨、 、大阪、神户和 等城市名用蓝色显示。 四、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应该知道日本民族构成 , 占绝对优势。日本文化就是 典型。如“穿和服的日本妇女” 、 “日本茶道” 建构知网:第七章第一节:日本一、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1、日本发展经济的条件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 (2)较高的科技水平 (3)岛国的优势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2、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二、日本工业区的分布1、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2、原因三、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忙农联中七年级地理自学导学19 第一节 日本学效检测(2)

30、一、选择题1、日本经济发达的有利条件有 A岛国海岸线曲折,但良港不多 B国土狭窄,自然资源贫乏C气候适宜,耕地很多 D科学技术水平高,人力资源充足2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降水丰富B多优良港口,便于原料输人、工业产品输出C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展潜力大D劳力资源丰富,市场大 3、该国目前最重要的港口是( )A 东京 B 横滨 C 名古屋 D 北九州4、近几年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日本最大的工业产品输出地是 ( )A 中国 B 韩国 C 美国 D 新加坡5、下列商品中属于日本从中国输入的是( )A 服装 B 煤炭 C 汽车 D 钢材8

31、、关于日本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工业水平比较低B 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C 农业所占比重小,但现代化程度高D 日本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 二、填空1、近几年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 、 、 和东南亚地区。2、日本主要的工业区有哪些 。3、 、日本人主要属于 人种, 民族。日本文化就是 典型4、二战后,日本从国外进口大量 和 ,如 、 ,然后依靠 和 资源,对进口原材料进行加工,制成 大量出口,形成以 为主的经济。七年级地理自学导学案20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节东南亚(1)一、自学内容:“十字路口的位置”和 “热带气

32、候与农业生产”(2630页)二、学习目标:1、记住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2、记住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记住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三、重点1、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2、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四、自学过程课前预知-我自信 我能行我们上节课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的?合作探究-我参与 我快乐(一)自学 12 页“十字路口的位置”部分内容.读图 7.17“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 7.18“东南亚的地形” ,东南亚位于 ,范围包括 和 两部分。 、读图 7.18“东南亚的地形” ,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

33、亚的纬度大部分位于 之间,地处 带。东南亚地处 洲与 洲、 洋与 洋之间的“ ” 。、完成页活动。、读图 7.19“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及左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马六甲海峡位于 半岛和 岛之间,是从 、 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 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 洋和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二)自学 12 页“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部分内容、读页图.“亚洲的气候” ,看图并思考: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4、读图 7.25“曼谷年内各月气

34、温与降水量” ,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忙农联中七年级地理自学导学21 图 7.26“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归纳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分析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说出以上两种气候的主要区别: 读图 7.27“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 ,说出热带雨 林 气 候 区 一 天 中 降 水 的 过程 。、读图 7.22、7.23、7.24 和 29 页的阅读材料橡胶和油棕 ,填表:物产 稻米的重要 出口国 橡胶的最大 生产国 油棕的最大 生产国 椰子的最大 生产国 蕉麻的最大 生产国 椰子的最大 出口国主要生产或出口国五、建构知网收获之窗-我努力 我充实用 2

35、 分钟的时间回顾本课所学的内容,然后简要写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十字路口的位置: 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六、学效检测七年级地理自学导学案22 第二节东南亚学效检测(1)(一)选择题1.东南亚位于( )A.太平洋与南极洲之间 B.亚欧大陆与大洋洲之间C.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 D.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2.关于马六甲海峡,说法正确的是( )A.介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 B.介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C.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 D.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3.马来西亚盛产的主要经济作物为( )A.油棕和天然橡胶 B.金鸡纳和油棕C.椰子和金鸡纳 D.蕉麻和油棕4.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

36、雨 B.气候温和,降水丰沛C.炎热少雨 D.全年高温多雨5.被誉为“千岛之国”的世界最大群岛国家是( )A.菲律宾 B.马来西亚 C.印度尼西亚 D.日本6.世界稻米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是( )A.印度尼西亚 B.菲律宾 C.马来西亚 D.泰国7.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泰国 B.缅甸 C.越南 D.老挝8.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主要农事活动的特点是( )A.农作物随时可以播种,四季有收获B.农作物在春季播种,夏季收获C.农作物多雨季播种,旱季收获D.农作物秋季播种,第二年春季收获(二)综合分析读新加坡图,回答问题并填写下表:(l)新加坡地处马来半岛南端,属_气候。(2)新加坡西北部为

37、著名的_海峡,它既是_亚和_亚之间,又是_洋和_洋之间的海上、空中交通要冲。忙农联中七年级地理自学导学23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节东南亚(2)一、自学内容:“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和“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3133)二、学习目标:1、记住东南亚的地形特点。2、记住了解东南亚人口分布的特征,3、记住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三、重点1、东南亚的地形特点2、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四、自学过程课前预知-我自信 我能行我们上节课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的?合作探究-我参与 我快乐(一)自学 31 页“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部分内容1、读图 7.28:完成 31 页活动 1。2、

38、河流与山脉的分布特征是 。 3、这样的地形条件的好处是上游蕴藏丰富的 ,下游可以形成肥沃的 。因此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的地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的首都主要多分布在 。4、完成 32 页活动 2。(二)自学 32 页“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部分内容、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是黄种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华人比较集中的国家,读 32 页图 7.29 华人分别占到该国的 和 。2、读 32 页阅读材料外籍华人与华侨回答:华人是 ;华侨是 ;他们对所在国和我国的经济建设都做出了重大贡献。3、读图 7.30,说出东南亚的旅游胜地五、建构知网收获之窗-我努力 我充实七年级地理自学导学案24 用 2 分钟的时间回顾本课

39、所学的内容。第二节东南亚学效检测(2)(一)填空题1:东南亚在范围上包括_半岛和_群岛两大部分。2:东南亚的内陆国是_,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国家是_ _3、东南亚位于_洲与_洲,_洋与_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二:选择题:1.东南亚与中国陆上相邻的国家,自东向西依次为( )A.缅甸、老挝、越南 B.老挝、柬埔寨、越南C.泰国、老挝、越南 D.越南、老挝、缅甸2.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 )A.大山众多、平原少B.多高原,山地和盆地C.多平原、少山地D.山河相间分布、南北延伸3.马来群岛地形特点是( )A.地形崎岖,山多 B.火山地震多C.多长河,水资源丰富 D.平原广土壤肥沃三:

40、读图填空1、读“东南亚图”回答:(1)半岛、群岛:A、_ _B、_ _(2)洋、海峡:C、_ 洋D、_洋E、_海峡(3)河流:_忙农联中七年级地理自学导学25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三节印度(1) 一、自学内容: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和“水旱灾害频繁” (3438)二、自学目标: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地形特点。2、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3、学会分析降水图,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水旱灾害频频的原因。三、重点: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四、难点: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五、自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我们学习了东

41、南亚的气候有几种?说出气候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区。(二)自学 34 页“世界第二人口大国”部分内容1、印度是南亚面积 (最大或最小)的国家,目前人口已经超过 亿,仅次于 ,居世界第 位。2、读 36 页图 7.35 印度人口的增长, 完成活动 2 的任务。从图 7.35 上分析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是3、阅读 36 页活动 3 文字框内的文字材料,请你针对印度的人口问题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 。4、阅读 36 页活动 4 的表 7.1 内容,众多的人口给印度带来资源 ,环境 ,经济发展 。5、认真观察图 7.31 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 纬度位置:印度大部分在 纬线和 纬线之间,所以主要位于 带。 海陆位置:印度位于 大陆南部, 洋以北,东濒 湾,西滨 海。6、读图 7.34, “印度的地形” ,从图上找出印度的陆上邻国,并完成下面的问题。北部与 、 、 国家相邻,西邻 国,东邻 国。七年级地理自学导学案26 找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所在的位置,然后填写到右面的空白图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