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武强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强县 2018 年度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实施方案的通知经济开发区,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为 确 保 我 县 2018 年 实 现 全 面 脱 贫 ,经 县 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领导小组研 究 ,对 4 月 份 以 后 到 县 的 财 政 涉 农 资 金 进 行 统 筹 整 合 ,结 合 2018 年 扶 贫 项 目 库 内 容 和 我县实际情况以及到县的财政涉农资金数量,对 2018 年 4 月 制 定 的 武 强 县 2018 年 度 财 政 涉 农 资 金 统筹 整 合 使 用 实 施 方 案 (武 政 函 【2018】13 号 )进 行 了 适 当 调
2、整 ,对 新 整合 资 金 进 行 了 项 目 规 划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方案要求贯彻落实。武 强 县 人 民 政 府 2018 年 8 月 20 日2武强县 2018 年度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实 施 方 案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准扶贫工作相关精神,优化扶贫资金管理机制,不断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集中财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根据市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关于报送2018 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计划和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的通知要求,严格按照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2017 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财农20174 号)、河北省财政厅等六部门关于
3、印发河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冀财农201796 号)和武强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强县推进脱贫攻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武政函201820 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此方案。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中央精准扶贫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十三五”时期我县脱贫攻坚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加大统筹整合和资金投入力度,优化涉农资金使用机制,提高涉农资金配置效率,形成全方位帮扶合力,确保 2018 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脱贫目标根据中共武强县委、武强县人民政府 2018 年脱贫3攻坚实施方
4、案总体要求,围绕转移就业、产业扶持、社会保障、特殊救助等路径,通过产业发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项目的实施,到 2018 年底使全县贫困村有序退出贫困序列,实现全县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二、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范围按照省、市明确的统筹整合资金范围,结合武强县脱贫攻坚需要,整合财政涉农资金 14089.7495 万元,其中中央资金 8293.31 万元、占比 58.9%;省级资金 3766 万元、占比 26.7%;县级资金 371万元、占比 2.6%;其它资金 1659.4395 万元、占比 11.8%。(一)整合涉农资金规模1、中央资金:8293.31 万元包括中共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263
5、3 万元(冀财农【2017】172 号);中央以工代赈资金 29 万元(冀财农【2017】171 号);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 2277 万元(冀财农发【2017】24 号);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 354 万元(冀财农改【2017】19 号);2018 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456 万元(冀财农【2018】43 号);2016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补助资金 400.31 万元(冀财资环【2016】127 号);2018 年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中央基建投资预算 1800万元(冀财建【2018】89 号);河北省财政厅关于调整及下达 2018 年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6、150 万元(冀财农发【2018】10 号);河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 2018 年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194 万元,其中包4括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金 90 万元、基层农村推广体系资金 104 万元(冀财农【2018】95 号),共计 8291.31 万元。2、省级资金:3766 万元包括省级财政扶贫资金 785 万元(冀财农【2017】202 号),省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转移支付 250 万元(冀财农【2017】194 号),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 482 万元(冀财农改【2017】22号),省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35 万元(冀财农【2018】20 号),2018 年省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
7、(贫困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补助资金)883 万元(冀财农【2018】101)、2018 年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配套专项资金 911 万元(冀财农发【2018】3)、2018 年省级乳粉业发展专项资金 420 万元(冀财农【2018】25)。3、县级配套资金:371 万元县级配套财政扶贫资金 371 万元。4、其它资金:1659.4395 万元2015-2016 扶贫资金 945.26 万元。自立社资金 400 万元。债券资金(冀财债【2016】22)109.58 万元。以前年度项目结余资金 204.5995 万元。(2)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方向1、扶贫产业项目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工程。产业发展补助原则上
8、每户不高于 1.25万元,利用整合资金 7877.8692 万元,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文化产业、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种植业、家庭手工业及股份合作制项目。(1)养殖业。利用整合资金 1582 万元扶持 1582 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其中股份制养牛项目 1474 户、养羊 53 户、养牛 29 户、养猪 17 户、养鹅 2 户、养鸡 7 户。利用整合资金 1474 万元,扶持 1474 户贫困户发展股份合作制股养牛项目,依托富源牧业衡水有限责任公司,采用“政府+龙头企业+贫 困户”的扶贫模式,村委会、分困户、富源牧业三方签定武强县贫困户入股资金权益分配协议书,贫困户自愿将扶贫资金 1000
9、0 元入股富源牧业,富源牧业按照贫困户入股资金额的 8%给予贫困户每年 800 元的保底资金分红,三年合作期内村委会根据贫困人口的动态调整情况,负责对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期并核查认定通过其他收入来源已稳定脱贫的贫困户解释不再享受针对贫困户的优先扶持政策等相关事宜,将调整出的贫困户入股分红资金权益分配给其他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或收回村集体用于发展村级公益事业。三年期满乙方根据贫困村对贫困户的动态调整决定将本金退还村委会或贫困户,也可通过协商续签协议。由开发区、各乡镇负责项目实施。利用整合资金 53 万元,扶持 53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养羊项目,每户补贴扶贫资金 1 万元,用于购买 30 公斤以上的
10、肉羊20 只,由县农林局负责项目实施。6利用整合资金 29 万元,扶持 29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养牛项目,每户补贴扶贫资金 1 万元,用于购买 150 公斤以上的牛20 头,由县农林局负责项目实施。利用整合资金 17 万元,扶持 17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养猪项目,每户补贴扶贫资金 1 万元,用于购买 30 公斤以上的猪 20头,由县农林局负责项目实施。利用整合资金 2 万元,扶持 2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养鹅项目,每户补贴扶贫资金 1 万元,用于购买鹅 1000 只,由县农林局负责项目实施。利用整合资金 7 万元,扶持 7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养鸡项目,每户补贴扶贫资金 1 万元,用于购买
11、鸡 1000 只,由县农林局负责项目实施。(2)光伏扶贫项目。利用整合资金 4104 万元,建设 28 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扶持 28 个贫困村、1204 户贫困户;扶持 429 户贫困户,每户补贴 1.2 万元建设 5 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由县扶贫办负责项目实施。利用整合资金 3594 万元,建设 28 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南堤南等 26 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采取“财政扶贫资金+企业投资”模式建设运营,每个 300 千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投资约210 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 126 万元(总投资 60%),企业投资 84 万元(总投资 40%),具体金额以中标价格为准。按照 7 千7瓦对应
12、1 户,扶持 1200 户贫困户;收益贫困户每两年进行一次动态调整,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收益 3000 元,28 个项目村每年每村收益 2 万元,时间为 20 年,20 年期满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西岔河、西薛两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利用整合资金约 400 万元投资建设,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全部收益用于扶贫。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利用整合资金 510 万元,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 425 户,每户建设 5 千瓦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投资主体为贫困户,每户贫困户建设 5 千瓦光伏电站由扶贫办补贴扶贫资金 1.2 万元,剩余资金来源为贫困户自筹,贫困户自筹资金可由风险补偿金或武强县扶贫开发投资
13、担保公司为其担保向光伏合作银行贷款 2 万元,贷款利率执行基础利率,扶贫办补贴利息 3 年,贷款由贫困户分五年还清,贫困户偿还贷款从发电收益中扣除。(3)文化产业扶贫项目。利用整合资金 1.8 万元,扶持贫困户7 户发展乐器文化产业项目,由开发区、各乡镇负责项目实施。乐器维修和配件加工+家庭手工业扶贫。根据贫困户与武强职教中心签订乐器维修和配件加工培训协议,对贫困户进行乐器维修和配件加工培训,培训合格后,贫困户掌握乐器维修零部件加工技术,学成后武强金音教育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推荐8到全国乐器营销网点就业,也可到金音集团、周窝音乐小镇、基地或中国“匠人 ”乐器维 修中心就业。利用整合 资金
14、0.6 万元,扶持 3户贫困户,每个贫困户补贴 2000 元,用于购买乐器加工维修设备,贫困户通过乐器维修和配件加工增加收入。网上乐器销售+电 商扶贫。根据贫困户与武强职教中心签订电商销售乐器培训协议,培训合格后由武强金音教育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统一管理,在网上销售各种乐器产品。利用整合资金 1.2 万元,用于创业开网店,扶持 4 户贫困户,每个贫困户补贴3000 元购买电脑一套,贫困户通过乐器销售增加收入。(4)手工业加工。利用整合资金 29.6555 万元,扶持 113 户贫困户发展其中手套加工、车衣加工、编织袋加工、书包加工、毛巾加工、配件加工等手工业加工项目,每户补贴扶贫资金 0.3
15、万元,用于购置手工业加工设备缝纫机或车床一台。由县工信局负责项目实施。(5)种植业。利用整合资金 13.9137 万元,扶持户贫困户发展种植业,每亩补贴 300 元用于购置种子、化肥、农药及播种、收割、管理等费用,由县农林局负责项目实施。利用整合资金 0.5739 万元,扶持 5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高梁,每亩补贴 300 元用于购置种子、化肥、农药及播种、收割、管理等费用。9利用整合资金 1.8798 万元,扶持 23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优质大豆,每亩补贴 300 元用于购置种子、化肥、农药及播种、收割、管理等费用。利用整合资金 4.5894 万元,扶持 58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花生,每
16、亩补贴 300 元用于购置种子、化肥、农药及播种、收割、管理等费用。利用整合资金 0.3606 万元,扶持 4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红薯,每亩补贴 300 元用于购置种子、化肥、农药及播种、收割、管理等费用。利用整合资金 1.2897 万元,扶持 11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中药材,每亩补贴 300 元用于购置种子、化肥、农药及播种、收割、管理等费用。利用整合资金 2.4 万元,扶持 2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设 2亩春秋大棚 2 个,每个春秋大棚补贴 12000 元用于种植瓜果、蔬菜等。利用整合资金 2.8203 万元,扶持 11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青贮玉米,每亩补贴 300 元用于购置种子、化
17、肥、农药及播种、收割、管理等费用。(6)扶持龙头企业项目。利用整合资金 2146.5 万元,扶持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具备一定规模、对贫困户增收有较强带动作10用的龙头企业(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壮大集体经济。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培育扶贫产业,逐步完善扶贫产业的带贫减贫机制,使贫困户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激发内生动力,提高脱贫技能。利用涉农整合资金 420 万元,补贴武强县利信专业服务合作社用于购置及安装玉米烘干设备 1 台套、深松机 6 台套、玉米播种机 4 台套、小麦播种机 5 台套、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 6 台套、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 2 台套及辅助工程变压器安装 5
18、台套、输变电线路 1700 米、卷盘式喷灌机 2 台套。由县社负责项目实施。利用涉农整合资金 1600 万元,扶持河北聚碳大型沼气统合利用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建设 6000 立方米 CSTR 厌氧罐 2 座及储气等其它附属设施。由农林局负责项目实施。利用整合资金 126.5 万元,扶持富源牧业衡水有限公司武强分公司进行 20 公分厚水泥路面硬化 1300 平方米、奶仓建设项目(50 吨奶仓 1 台、收奶系统改造 1 套、清洗系统改造 1 套、自动化改造 1 套、运费及按装 1 套、不锈钢水浴夹层保温锅 2 台)奶厅回痛冲水项目(配套泵及管路 1 套)。扶贫办负责实施。2、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
19、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利用整合资金 4611.7148 万元,11建设贫困村通村公路、村内街道硬化、亮化、村民活动中心、休闲广场、卫生室等。贫困村街道硬化。利用整合资金 1267 万元,为 42 个贫困村通村道路、村内主街道进行水泥路面硬化 88242 平米(主街道宽度一般在 3.5 米及以上,连村道路路面宽度为 4 或 5 米,基层为15 厘米 10%石灰稳定土,面层为 18 厘米 C30 水泥混凝土)。由县交通局负责项目实施。贫困村街道亮化。利用整合资金 261.4 万元,为 78 个贫困村主街道进行亮化,建设 6 米高单臂太阳能路灯 1205 盏,建设标准为:太阳能电池组件(80WP)
20、、蓄电池(50AH)、灯杆(单臂 6 米)、控制器、LED 光源(30W)等零配件的安装及底座的土建施工;太阳能路灯间距宜设为 50 米左右。由县扶贫办负责项目实施。窄路加宽项目建设。利用整合资金 756 万元,建设大寨路-刘小寨 30500、合立-彭刘庄 4000、G307-前马庄 5000、东唐旺-小范 5500、郞子头-东里谦 3750、台南-侯屯17000、G307-南谷庄 2000、沙洼路-王沙洼 4000、东复兴-西北召什 8000、豆留路-张家庄 17000(基层为 15 厘米10%石灰稳定土,面层为 18 厘米 C30 水泥混凝土)。由县交通局负责项目实施。1294 个贫困村基
21、础设施建设项目。利用整合资金 2131.2948万元,用于村内街道硬化、路肩砖、文化广场、卫生室、村民活动中心、扶贫活动室等建设项目。由城投公司负责项目实施。贫困村广场、多功能活动室、宣传栏项目。利用整合资金178.7 万元,为 17 个贫困村建设文化广场 5729.48、多功能活动室 720、土方 4863m,政策宣传栏 32 个。由县文广新局负责项目实施。卫生室建设项目。利用整合资金 17.32 万元,为西岔河村、西薛村建设 60的标准化卫生室 2 座,为北辛村修缮卫生室 1 座。由县卫计局负责项目实施。(2)生产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利用合资金 142.2855 万元,推进贫困村农业生产区
22、内防渗管道、潜水泵、变压器等基础设施建设。由县扶贫办负责项目实施。利用整合资金 69.55 万元,安装防渗管道 32941 米,用于 16个贫困村农业灌溉。利用整合资金 55.5055 万元,采购 200QJ50-117 型潜水泵31 台套,用于 30 个贫困村农业灌溉。利用整合资金 17.23 万元,采购 S13-50KVA 型变压器 16台、S13-100KVA 型 变压器 1 台,用于 贫困村农业灌溉。3、金融扶贫项目。利用整合资金 20 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5 万元以下)小额13贷款贴息,年贴息利率不超过上一年贷款基础利率。由县金融办、扶贫办负责项目实施。4、技能培训。以技能培训转
23、变贫困思想观念,发挥内生动力,由输血变为造血。让农村贫困户至少掌握一技之长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利用整合资金 20 万元,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文化乐器培训、实用技术、科技技术等培训,让贫困户至少掌握一门技能,做到培训、就业、脱贫相结合,为贫困户提供培训就业一体化全程服务,帮助贫困家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稳定一人、脱贫一户的培训目标。由扶贫办、人社局负责项目实施。5、贫困户危房、庭院改造项目(1)危房改造。利用整合资金 471.2 万元,对全县 238 个村的304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进行重建或维修,新建 152 户、每户补贴 2.3 万元,维修 152 户、每户补贴 0.8 万元,由县
24、住建局负责项目实施。(2)庭院改造。利用整合资金 125 万元,开发区 5 万元、各乡镇每单位 20 万元,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无劳动能力、重度残疾的孤寡老人贫困户且居住环境特别差的庭院进行改造,消灭土坯房、土棚圈、土坯墙,实施围墙、地坪等附属设施的建设等工程,由开发区、各乡镇负责项目实施。146、贫困户基本生活条件改善项目利用整合资金 179.38 万元,对全县 1319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厕所进行重建或改造,新建 892 户、每户补贴 0.27 万元,维修 427户、每户补贴 0.07 万,由县卫计局负责项目实施。7、扶贫应急周转金项目利用整合资金 14 万元,建设扶贫应急基金,开发区、六乡镇
25、每个单位 2 万元,用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为贫困户提供生产、生活保障。贫困户遇到发展生产资金短缺、患重大疾病、突发性事件、入股分红资金不到期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用扶贫应急基金先行垫支,待分红资金到期后,由分红资金补充到位,由开发区、各乡镇负责实施。8、安全饮水项目。利用整合资金 139 万元用于安全饮水项目,由县水务局负责项目实施。(1)利用整合资金 70 万元,用于第四、六八水厂连接贫困村管道 8509 米。(2)利用整合资金 22 万元,用于候屯村自来水管道 4936米。(3)利用整合资金 35 万元,用于第八水厂建设 400 立方水罐 1 个。(4)利用整合资金 12 万
26、元,用于周窝镇周段路 1900 米供15水管道改造项目。9、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利用整合资金 39.3 万元,建设武强县扶贫大数据平台,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目标,按照“扶贫+”的思路,运用“互联网+”等云计算技术,融合扶贫部门和各相关部门的数据资源,用人数据甄别贫困人口,用大数据管理扶贫项目和资金,用大数据开展贫困监测和评估,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为各级决策层、各级扶贫部门提供政策支持,为各级监管部门提供资源协助,为贫困群众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由县扶贫办、各乡镇负责项目实施。10、扶贫车间项目利用整合资金 200 万元,扶持贫困村利用闲置校舍、厂房、闲散宅基地等资源建设就业扶
27、贫工厂(车间),将扶贫车间租给社会声誉好、具有发展潜力的加工型企业,按照“企业+贫困户”模式,组织贫困劳动力到扶贫车间就业。贫困村集体通过租金增加村集体收益,贫困户通过就业脱贫增收。每个扶贫车间扶持资金不高于 20 万元,由各乡镇负责项目实施。11、项目管理费利用整合资金 250 万元,扶贫项目管理费专门用于扶贫规划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实地考察、检查验收、成果宣传、16档案管理、项目公告公示、报账管理、招标采购、项目监理、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面的费用。三、保障措施(一) 加强领导,形成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武强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组织、指导和协调
28、。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人员由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组成,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规划方案、项目申报、调度项目实施进度情况。(二) 加大投入,建立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投入机制。一是挖掘资金潜力,建立稳定的财政精准扶贫资金增长机制,对下半年上级下达的相关资金,继续抓好整合使用;二是积极探索和完善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物抵资等方式突出财政精准扶贫资金的导向作用,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形成社会各方面投资和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发挥整合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落实财政扶持优惠政策。发挥农民群众、贫困户主体地位,加强宣传引导,把扶贫政策和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增强扶贫工作的
29、有效性和稳固性。(三) 强化监管,落实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督机制。一是加强项目管理。积极推行项目公示制、项目法人负责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制、项目建设监理制,项目牵头单位是项17目建设和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抓好项目实施、项目监管、项目验收等相关工作,确保整合资金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加强资金管理。整合资金要实行专账、专人管理,要严格报账管理程序。项目牵头单位要完善报账所需资料。项目牵头单位要对项目的工程质量、报账资料真实性负责。扶贫办要严格审核报账资料的完整性、合理性,把好资金支出关口;三是完善监督机制。监察、审计和财政部门要把扶贫资金作为监察、审计和监督重点,跟踪项目,搞好监督、检查和审计工
30、作。四是积极探索开展第三方独立监督,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聘请社会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和审计。为加快资金支出进度,体现公开公平,投资评审、项目验收、结算审计可聘请社会机构进行。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委会、村资金监管小组、村项目实施小组、村民代表要全程参与涉农资金和项目的管理监督,构建多元化资金监管机制,确保整合涉农资金用于扶贫工作顺利进行。附件 1:2018 年武强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领导小组名单附件 2:2018 年武强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计划表武 强 县 人 民 政 府182018 年 8 月 20 日19附件 1武强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领导小组名单组 长:张双
31、翼 县政府县长副组长:高永健 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郑杰斌 县政府副县长成 员:王建一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郭岱庚 县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察委副主任江景行 县农工委常务副书记潘振岭 县审计局局长张丙戌 县财政局局长郝全旺 县交通局局长陈彦林 县发改局局长袁向东 县农林局局长 严敬乐 县水务局局长张建强 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张春瑜 县文广新局局长贾瑞峰 县旅游委主任郭世庆 县工信局局长郭汝杰 县卫计局局长李永学 县住建局主任科员高松林 县人社局局长刘 斌 县供销社理事长刘建勋 开发区副主任20邵昆仑 武强镇镇长赵光耀 街关镇镇长高少华 周窝镇镇长栗子琪 孙庄乡乡长娄正茂 豆村乡乡长郝 策 北代
32、乡乡长武强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郑杰斌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张丙戌同志、张建强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武强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小组:一、项目规划组:职责:负责涉农资金整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编制规划,可研报告等。同时按照方案要求,项目负责部门对负责的项目进行实施、招标、监管、验收报账。组 长:张建强 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副组长:袁向东 县农林局局长成 员:王建一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郭岱庚 县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察委副主任江景行 县农工委常务副书记潘振岭 县审计局局长张丙戌 县财政局局长郝全旺 县交通局局长陈彦林 县发改局局长21袁
33、向东 县农林局局长 严敬乐 县水务局局长张建强 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张春瑜 县文广新局局长贾瑞峰 县旅游委主任郭世庆 县工信局局长郭汝杰 县卫计局局长李永学 县住建局主任科员高松林 县人社局局长刘 斌 县供销社理事长二、审计组:职 责:负责项目资金监管、审计,保障项目资金安全运行。组 长:潘振岭 县审计局局长副组长:董志伟 县审计局主任科员成 员:寇立存 县审计局办公室科员任 慧 县审计局办公室科员于亚楠 县审计局办公室科员三、资金报账组:职责:扶贫部门负责审核资金报账手续,拨付资金,保障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组 长:张建强 县扶贫办主任副组长:董文江 县扶贫办副主任成 员:孙月青 县扶贫办财务室科员22张卫红 县扶贫办财务室科员四、资金监管组职责:财政部门负责下达资金授权指标,建立上下协调联动机制,抓好全面监管;负责加强各级各类扶贫资金的日常监管,积极组织开展财政支持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组 长:张丙戌 县财政局局长副组长:杨金田 县财政局副局长崔红欣 县财政局副局长贾国然 县财政局党组成员王书义 县财政局副主任科员徐旭博 经济开发区财政局局长成 员:李晓旺 县财政局监督股股长贾俊举 县财政局农业股股长王文娟 县财政局文行社保股股长于 彪 县财政局行政综合审批股股长路 雅 县财政局经建股股长李岳鹏 县财政局预算股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