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一、 教学内容分析 11. 地位与作用 12.学时 13.教材结构 14.教材重点难点 1二、学情分析: 1三、教学目标设计: 11.知识与技能 12.过程与方法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四、教学方法设计: 2五 、学法指导 : 2六、教学过程: 3七、学习流程图 51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分析1 地位与作用本节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第三节大气环境。本节是继“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之后,从微观角度介绍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在简单天气图中,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判断天气状况,既是本节的概况和总结,又是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重点内容,教学中应
2、紧密联系实际,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单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并为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2 学时:一课时3 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冷锋、暖锋对天气影响及其原理;(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对天气影响及其原理;(3)锋面气旋的分析。教学难点:(1)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2)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二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身心发展都达到成熟水平,如观察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等的发展都进入最佳时期。上了高中,如果不注意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3、尤其是不注意培养思辨能力和想象能力,就会使高中的学习越来越困难。本节学习中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原理已掌握,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各类天气现象,收听天气预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天气的主要途径,他们对于天气的成因很感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学生在初中学习过天气雨气候的区别,读过常见的天气符号和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对锋面天气现象有初步认识,但是锋面理论的学习比较抽象,再加上这部分在教材上呈现的比较简洁,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如何消除学生学习锋面理论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节课设计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因素。高中学生在情感上走向内敛,如何设计课堂提问也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三 教学目标设计1 知识与技能1
4、.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2.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3.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地理的空间思维。2.学会识读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能听懂天气形势预报。3.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4.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理解天气变化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态度。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关注天气变化与生产生
5、活的关系。四 教学方法设计1 教学思想设计:以风、霜、雨、雪等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为载体,联系相应的理论学习,并加以归纳、总结,学为己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理念,注重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读图、析图能力。学生或讨论、或展示、或交流,进而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和既定的范围展示所学成果,教师应及时进行适当的总结归纳。2 教法与学法 多媒体演示法,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对各类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过程使用动画演示,更加形象生动地再现天气现象这部分知识。. 探究式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推理地理规律。 这样符合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
6、究地理规律的要求。读图分析法: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较法法: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加深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尤其是注意了让学生自己探究南北搬迁的差异,动手总结结论,印象深刻。学生为学习的中心,教师起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彻底抛弃填鸭式的授课方式,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学生进行引导,分组讨论探究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能力。五 学法指导1 图文转化法: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
7、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2 手势记忆法:指导学生借助手势判断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帮助强化记忆。3 兴趣学习法:本节有日常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学生求知欲强。4 知识迁移法:锋面知识迁移到生活中,指导学生会看会听天气预报。5 绘图法: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天气系统图,多画才能生巧。- 3 -六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播放录像 播放一段央视一套昨晚的天气预报录像 学生认真观看 利用大家熟悉的天气预报,设置悬念,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求知欲引入新课 气象预报员为什么能推测未来的天气变化?这就是我们今
8、天要学的气压系统与天气,在最后也请同学们来当一回气象预报员学生明确这一节课的任务带着问题开始学习新课,使学习更有目的性板书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与天气过渡 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要明确锋面的概念,必须了解气团的概念与分类学生学习锋面系统引入气团的概念板书 气团教师指导 同学们阅读教材第 54 页的相关内容,思考:什么是气团?气团是怎样划分的?各种气团之间有什么区别?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过渡 我们了解了气团的概念和分类后,现在我们来看什么是锋面板书 锋面系统教师提问 阅读教材,思考:什么是锋面?它是怎样形成的
9、?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课件展示 锋的形成和结构动画。教师指导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亦称锋区。其水平范围沿锋面方向延伸可由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其他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之下,暖气团在锋面之上。学生注意观察锋的演示,理解锋的形成和结构,同时对比自己思考的结论。通过锋的形成和结构动画把比较抽象的锋面概念变得直观。学生通过对比,找出自己总结的不足,不断地完善提高。教师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教材第 55 页图 2-35 和图 2-36,思考锋面的类型和形成差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思考后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
10、力。教师指导 由于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凤等都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锋面一般分为冷锋和暖锋两类。冷锋是冷气团力量强,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面;暖锋是暖气团力量强,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面。学生总结提高,强化记忆锋面的分类。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况能力。教师指导 阅读教材,完成教材第 56 页活动题。 学生阅读后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最后老师提问,小组代表回答。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总结 影响我国的锋面最主要是冷锋。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很多和冷锋有联系。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
11、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也是冷锋南下时形成;冬春季的沙尘暴天气也是冷锋活动形成的。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画图边分析,熟练掌握冷锋和暖锋的天通过对比冷锋和暖锋的天气状况,找出他们之间的差异,强化记忆。结合动画,使知识点立体、生动,起巩固知识点作用。- 4 -于降水主要是冷暖空气相遇时,暖空气被抬升,水汽凝结而形成的,故降水都发生在冷气团的范围内。其区别是冷锋的降水形成在锋后,锋前可能有少量降水;暖锋的降水形成在锋前。(作图讲解锋前、锋后的天气状况)课件展示 冷暖锋的动画。气状况。结合冷暖峰动画加深印象。转承 上面我们讲了冷锋、暖锋。若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时,就会形成另外一种锋面,叫准静止
12、锋。准静止锋的锋面移动幅度很小,常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就是由于冷暖气团的势均力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相遇形成。冬半年,北方来的冷空气由于受云贵高原的阻挡,冷暖空气在昆明、贵阳之间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贵阳因在准静止锋的下面,常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有“天无三日晴” 之说。课件展示 准静止锋、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的动画。学生在教师讲解和动画下学习准静止锋,并且明确江淮准静止锋和昆明准静止锋。拓展提升,补充江淮准静止锋的概念和分布。转承 上面我们讲了锋和天气,接下来我们分析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板书 低气压、高压系统与天气教师指导 指导学生读课本北半球气旋、
13、反气旋图,完成课本 57 页活动题。提问、讲解、小结 低气压、高气压的气压状况、空气运动及天气状况。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完成活动题,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师提问 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在水平方向上分别呈什么方向流动?转承 上面我们讲了锋面系统、低气压、高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实际上,在陆地上空运行的气旋受到地面起伏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封闭的等压线并不呈现圆形。在等压线转折比较显著地地方常形成锋面。也就是说,气旋常常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下面我们就来分析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学生思考,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
14、心理素质。板书 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作图讲解 北半球锋面气旋的形成,讲述手势判断法。教师提问 如果此图换成南半球,那么图中的锋面状况有何变化? 学生认真分析,对比南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差异。通过启发学生动手动脑,对比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指导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 58 页活动题 1讲解 提问讲解课本活动题 1。小结 锋面气旋系统经常出现在中纬地区。在该天桥系统的影响下,天气变化比较明显,一般气旋是在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在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活动题对锋面气旋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课堂小结 这节课
15、我们一起学习了锋面与低气压、高气压两种常见的天气系统,要学会判断冷、暖锋和高低气压(气旋或反气旋)以及受此影响的天气状况。- 5 -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合作探究阅读教材,问题探究4.板书设计七 学习流程图 播放视频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导入新课引入“锋面系统与天气”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与天气气团锋面系统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低气压系统与天气高气压系统与天气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开始指导锋面形成、类型和形成差异判断学生掌握情况教师提问锋面、气团相关概念- 6 -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跟随老师边画边分析阅读教材,问题探究由北半球推理南半球阅读教材,问题探究多媒体课件 观看课件,强化理解作图讲解锋前、锋后天气状况拓展提升准静止锋的概念和分布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图北半球锋面气旋的形成多媒体课件 观看课件,强化理解反馈调控提问讲解课本活动题 1课堂小结结 束多媒体课件 观看课件,强化理解- 7 -符号说明:教师活动 媒体选用 学生活动 教师进行评价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