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医儿科学 重点 复习整理.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3008076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儿科学 重点 复习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医儿科学 重点 复习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医儿科学 重点 复习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医儿科学 重点 复习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医儿科学 重点 复习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 1 -中医儿科学重点总论 起源: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已有小儿医。 第一部儿科著作:唐代颅囟经 。提出“纯阳”理论。纯阳: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专科:宋代。 钱乙儿科之圣小儿药证直诀1.概括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2.首创儿科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 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 论述小麻、痘、斑、疹的第一部专著北宋 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 南宋名医- 陈文中著 陈复正-清代: 指纹诊法 万全: 著作: 提出

2、“两有余,三不足”的观点. 小儿药证直诀提出- 五部配五脏: 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为肾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万全的“两有余,三不足”的观点: “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1. 肝常有余:有两个含义: 其一是小儿时期肝主疏泄,具有疏泄升发全身气机的功能,且其升发疏泄的功能与日俱增,并非肝阳亢盛. 其二,是由于小儿脏腑经络柔弱,气血未充,故感邪之后易化热引动肝风而致惊搐等.2. 脾常不足: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精微需求较多,但小儿又脾胃薄弱,饮食稍增,则易引起运化功能失常,故谓“脾常不足”.3. 心常有余:

3、有两个含义: 其一是指小儿发育迅速,心气旺盛有余,呈生机蓬勃之象, “心属火,旺于夏,所谓壮火之气也”.并非指心火亢盛. 其二是指小儿脏腑柔弱,感邪后易化火扰乱心神,出现心火上炎之证.4. 肺常不足: 肺与脾胃子母关系,肺之气有赖于脾化精微以滋养,脾胃旺则肺胃自固, “脾常不足”,故气亦弱,故称“肺常不足”.5. 肾常虚: 肾为先天之本,肾中之元阴元阳为生命之根,其余四脏之阴阳均有赖于肾阴之滋润及肾阳之温阳,但小儿肾气未盛,气血未充,肾气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充盛,这就是“肾常虚”之意.- 2 -试述 “纯阴”与 “稚阴稚阳一. 纯阳与稚阴稚阳学说是古代医家用来说明小儿生理特点的理论.1. 稚

4、阴稚阳: 指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分析其含义: 脏腑- 指五脏六腑; 娇 - 指娇气,不耐外邪侵袭; 嫩 - 即嫩弱,幼稚之意; 形 - 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 气 - 指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肾气,脾气等; 充 - 指充实之意 清代吴鞠通: “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阴 - 指体内之精,血,津液等物质阳 - 指人体各生理功能活动稚阴 - 指上述精血津液等有形之物皆为充实,不完善.稚阳 - 指人体各生理功能活动均为幼稚不足和处于不稳定状态. 从以上脏腑娇嫩的内容分析,机体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为不足,但又以肺,脾,肾三脏更为

5、明显.二.纯阳: 指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纯阳之体”:最早是用来说明宇宙间的气候变化,是指四季气候之时令之首.:“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将小儿这种蓬勃生机,迅速发育的生理特点概括为“纯阳”.纯是指小儿先天所禀赋的元阴元阳未曾耗散, 阳指小儿生命活力,犹如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篷勃,发育迅速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分析其含义:脏腑- 指五脏六腑; 娇 - 指娇气,不耐外邪侵袭; 嫩 - 即嫩弱,幼稚之意; 形 - 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 气 - 指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肾气,脾气等; 充 - 指充

6、实之意 清代吴鞠通: “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 3 -阴 - 指体内之精,血,津液等物质阳 - 指人体各生理功能活动稚阴 - 指上述精血津液等有形之物皆为充实,不完善.稚阳 - 指人体各生理功能活动均为幼稚不足和处于不稳定状态. 从以上脏腑娇嫩的内容分析,机体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为不足,但又以肺,脾,肾三脏更为明显.二.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1.分析: 指小儿时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是机体的形态结构,还是各种生理功能活动,都是处在迅速的,不断的向着成熟,完善方面发展.而且是年龄越小,发育的速度越快,而且是遵循着一定规律. 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一. 发病容易,传变迅

7、速:1.分析: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 机体功能均较脆弱,对病邪抵抗力差,且小儿冷暖不知自调,饮食不懂自节,对自然界适应能力差,一旦调护失宜,则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故表现出较成人易于发病. 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的特点.发病容易,表现出五脏的损伤,但以肺,脾,肾三脏病证为多见.1.肺伤: 肺主气而司呼吸.外邪侵袭,首先犯肺,故临床多见肺系疾病.如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2.脾伤: 脾常不足,易为食滞而生厌食,泄泻,甚至引发疳证.3.肾伤: 肾常虚,指肾气需随日渐盛.但感邪则可使肾气先天禀赋不足.4.肝伤: 肝常有余,肝受邪犯,则其升发疏泄受阻,邪郁肝经,则易化热化

8、火,扰动肝风,引发惊搐.5.心伤: 心有余,一指小儿心气旺盛,生机蓬勃之意,二是指小儿心经受邪,易化热化火,扰乱神明.二. 传变迅速: 表现为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易寒易热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稚阴未长”,故易出现阴伤杨康,表现热的证候. 又由于 “稚阳未充”,机体脆弱,感邪严重则容易出现阳虚甩脱的一面,而表现出阴寒之证.小儿脏腑娇嫩,五脏六腑形与气皆不足,而肺脾肾三脏不足更突出。肺脾肾三脏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肺脾肾功能需求大。传变迅速小儿在疾病过程中容易发生转化,变化多端,其主要表现为 “易虚易实” , “易寒易热”清代医家吴鞠通将小儿胜利特点概括为“稚阳未充,

9、稚阴未长” 病因特点: 外感因素(六淫加疫疠之气), 乳食因素, 先天因素, 情志因素, 意外因素, 其他因素(药物造成)- 4 - 小儿年龄分期(7 个)(熟悉)1. 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 40 周胎龄满 28 周到出生后 7 足天,为围生期。保健重点:护胎、养胎、胎教。2. 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生后满 28 天保健重点:保暖、喂养、消毒隔离、清洁卫生等。出生后 46h 可喂奶 3. 婴儿期从生后 28 天到满 1 周岁。这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第一次高峰) 。易患脾胃疾病、感染性疾病。保健重点: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营养,及时添加辅食,预防疳证、佝偻病的发生;按时接受计

10、划免疫接种注意护理和教养。 4. 幼儿期1 周岁后到 3 周岁 保健重点: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营养不良、消化紊乱及传染病。5. 学龄前期3 周岁后到 7 周岁。性格特点形成的关键时期。保健重点:易发生各种意外 ,如溺水、烫伤、错服药物。6. 学龄期从 7 岁后到青春期来临(一般为女 12 岁,男 13 岁)体格生长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以外的其他器官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保健重点:注意因势利导,保护视力,预防龋齿,充足的营养。7. 青春期: 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称为青春期。女孩:1112 岁到 1718 岁;男孩:1314 岁到 1820 岁。生长发育速

11、度明显加快(第二次高峰) ,性别差异常显著。生理特点:肾气盛,天癸至,阴阳和。保健重点:足够的营养、体格锻炼、注意休息、心理教育及指导。 体格发育各项衡量指标及其计算1. 体重 出生体重 - 3kg 16 个月体重(kg)= 3+月龄0.7712 个月体重(kg)= 7+0.5(月龄6)1 岁以上体重(kg)= 8+年龄2 过重:肥胖症;过轻(15):营养不良2. 身高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出生时身长 50cm;生后第一年 75cm;生后第二年 85cm;212 岁身高(长)的估算公式: 身高(长) (cm)= 70 + 7年龄过矮(30):侏儒症、克汀病、营养不良3. 囟门 前囟早闭:

12、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某些遗传性疾病等。前囟大、闭合晚:佝偻病、先天性甲低、脑积水等。前囟饱满: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 前囟凹陷:失水- 5 -4. 头围与脑发育有关 头围过小,常提示脑发育不良; 头围过大,常提示解颅。5. 胸围与肺和胸廓发育有关 胸围过小,常见于佝偻病、营养不良6. 呼吸年龄越小,呼吸越快。 脉搏年龄越小,脉搏越快。 7. 血压年龄越小,血压越低。 收缩压 = 年龄2+80mmHg 舒张压 = 收缩压2/3 8. 小儿动作语言发育歌 二月抬头三四笑,五六认人咿呀叫;七坐八爬九扶栏,十站岁走学讲话。 添加辅食原则 : 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天气

13、炎热时和婴儿患病时,应暂缓添加新品种. 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 儿科望诊分为:总体望诊 : 望神色, 望形态分部望诊 : 审苗窍, 辩斑疹, 察二便, 看指纹.一. 望神色: 五色主病 (五色: 红,青,黄,白,黑)面呈白色: 主寒证,虚证,吐泻,疳证面呈红色: 主热 (实热或虚热)面呈黄色: 主湿,脾虚证(疳证,积滞,虫证)面呈青色: 寒证,痛证,瘀证,惊痫面呈黑色: 寒证,痛证,惊痫,或内有水湿停饮二. 望形态:1. 小儿卧姿: 喜俯卧-乳食内积 喜蜷卧-多为腹痛 仰卧少动,二目无神-久病重病 蜷卧不安,捧腹哭叫-腹痛2. 端坐喘促,痰鸣哮吼-哮喘三. 审苗窍1. 查舌 舌体

14、: 胖嫩边有齿痕脾肾阳虚/水饮痰湿; 肿大青紫气血瘀滞;胖有裂纹气血两虚; 强硬热盛伤津;木舌:舌肿麻木,转动不灵重舌:舌下红肿突起弄舌:舌体不能伸出唇外,来回拌动,掉转不灵连舌:舌体不能伸出唇外,转动伸缩不灵,语音不清吐舌:舌吐唇外,缓缓收回舔舌:舌舔口唇,以致口唇四周色红,或有脱屑、作痒2.查目 3.查鼻 4.查口 5.查二阴- 6 -头方发少,囟门迟闭佝偻病 头大,前囟宽大,头缝开解解颅皮肤干燥,前囟目眶凹陷脱水 肌肤松弛,皮色萎黄脾气虚弱发枯易落气血虚亏 指甲菲薄,苍白质脆营血虚亏指甲色紫或呈杵状心阳不足,气血瘀滞 仰面伸足,揭衣踏被热证踡卧缩足,喜复衣被寒证 喜伏卧乳食内积;喜侧卧胸

15、胁疼痛仰卧少动,二目无神久病重病 踡卧不安,捧腹哭叫腹痛端坐喘促,痰鸣哮吼哮喘 咳嗽鼻煽,呼吸急促肺炎喘嗽耳背络脉隐现,高热眼泪汪汪:麻疹先兆 耳垂下漫肿硬结疼痛:痄腮四.查指纹:1. 虎口直到食指内侧的桡侧浅静脉,自虎口向指端,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末端为命关。2. 适用于 3 岁以内小儿。 3. 诊察方法:从小儿食指的命关推向风关。轻轻推几次,使指纹显露4. 正常指纹: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之上。5. 辩证纲要: “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脉诊:1. 方法: 一指定三关: 医者用食指或木质同时按压寸关尺散步,取轻中重不同智力体会脉象变化,时间不少于 1 分钟.

16、小儿脉象: 浮, 沉, 迟, 数, 有力, 无力,等六种. 儿科治疗用药的特点: 1.治疗药及时,正确 2.药物选择需谨慎 3.处方精准,药量适度 4.重视给药途径和药物剂型的选择5.汤剂的煎服方法 (新生儿 1/6,婴儿 1/3,幼儿及儿童 1/2-2/3,学龄儿童接近成人用量; 新生儿 30-50ml, 婴儿 60-100ml, 幼儿及儿童 150-200ml, 学龄儿童 200-300ml.分 3-5 次服,不要强行灌服) 6.合理运用药物的内服与外治.- 7 - 胎黄是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尿液皆黄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 出生后 2-3 天出现 出生后 2

17、4 小时出现黄疸程度 足月儿 12.9mg/dl早产儿 15mg/dl胆红素上升速度 慢 快 5mg/dl 天血清总胆红素 221umol/L持续时间 短 , 7-10 天 长, 大于 2-4 周 或 进行性加重证型 治法 方药湿热郁蒸 清热利湿退黄 茵陈蒿汤寒湿阻滞 温中化湿退黄 茵陈理中汤瘀积发黄 化瘀消积退黄 血府逐瘀汤一. 肺系病症一.感冒: 是指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临床特征. 儿科感冒特点:因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神气怯弱,感邪之后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证。 病因病机: 感受风邪主证 证型 治法 方药风寒感冒证 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

18、饮风热感冒证 辛凉解表 银翘散暑邪感冒证 祛暑解表 新加香薷饮时行感冒证 清热解毒,透邪出表 银翘散 合 普济消毒饮兼证 证型 治法 方药风寒感冒夹痰 杏苏散夹痰风热感冒夹痰 加用 桑白皮, 前胡, 天竺黄.夹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舌苔厚腻消食导滞保和丸加减 神曲、焦山楂、麦芽、莱菔子等夹惊 清热解表 小儿回春丹 酌加蝉蜕,钩藤,僵蚕- 8 -二.乳娥: 是指咽部喉核(腭扁桃体)肿大或伴红肿疼痛甚至溃烂为主证的肺系疾病.西医学的扁桃体炎. 诊断要点: 1.咽喉肿痛, 或咽痒不适为主证,多伴发热 2.咽部检查可见扁桃体肿大,充血呈鲜红色或暗红色,重者溃烂化脓 3.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

19、中性粒细胞增高者,提示细菌感染.证型 治法 方药风热搏结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银翘马勃散热毒炽盛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牛蒡甘桔汤肺胃阴虚 养阴清肺,利咽散结 养阴清肺汤三.咳嗽: 是小儿常见的肺系病症, 以咳嗽为主证.咳以声言,嗽以痰名.有声有痰谓之咳嗽.四.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 之一,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 典型症状:热、咳、痰、喘 发病特点:1.年龄:婴幼儿 2.季节:冬春 3.缓急:发病较急,有的来势凶猛,迅速出现心阳虚衰,内陷厥阴的变证。 4.预后:年长儿患肺炎并发症较少,预后好,婴幼儿重症肺炎则病死率较高。

20、 病机特点: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内因责之于肺脏娇嫩.病变主要在肺,累及脾,心肝. 病理机制: 肺气郁闭之演变. 痰湿为主要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 血瘀在本病重症演变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 诊断要点: 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鸣等证,或有发绀2. 病情严重时,常见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发绀,或高热不退3. 新生儿患肺炎常以不乳,精神萎靡,口吐白沫为主,而无上述典型症状.4. 肺部听诊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5. X 线检查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或见不均匀的大片阴影.6.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细菌引起则白细胞总数升高,病菌引起则多不变 .病原学检查:细菌

21、培养,病毒分离,病原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 有助于诊断变证: 1.肢冷,脉伏或数急无序心阳虚衰 2.高热不退,神昏惊厥邪陷心肝- 9 -常证 证型 治法 方药风寒闭肺证 辛温宣肺,化痰降逆 三拗汤 合 葱豉汤 风热闭肺证 辛凉宣肺,降逆化痰 银翘散 合 麻杏石甘汤痰热郁肺证 清热涤痰,宣肺降逆 五虎汤 合 葶苈大枣泻肺汤毒热闭肺证 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黄连解毒汤 合 三拗汤阴虚肺热证 养阴清热,润肺化痰 沙参麦冬汤肺脾气虚证 健脾益气,化痰止咳 人参五味子汤变证 证型 治法 方药心阳虚衰证 益气温阳,救逆固脱 参附龙牡救逆汤邪陷厥阴证 平肝息风,清心开窍 羚羊钩藤饮 合 牛黄清心丸五.哮喘:

22、是指一种以反复发作,喘促气急,喉间痰喉哮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口唇青紫为主要特征的肺系疾病.哮: 是指呼吸时喉间的哮鸣之声,由痰吼而成. 喘: 是指呼吸急促,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病因病机: 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导致痰饮留伏;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及嗜食咸酸、鱼腥发物等。哮喘之疾,不管新病、久病,必有伏痰留饮之患,此伏痰留饮可视为哮喘之“夙根” ,为发病的物质基础。 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有关 治疗原则:发作期攻邪以治其标,治肺为主;缓解期扶正以治其本,治以补肺固表,扶脾益肾,调其脏腑功能,消除伏痰夙根。可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诊断

23、要点(1)多有湿疹史,过敏史,家族哮喘史。发作多与某些诱发因素有关,如感受外邪,接触致敏原等.(2)气喘哮鸣反复发作.常突然发作,发作之前多有喷嚏,咳嗽等先兆. 发作时喘促,气急,哮鸣,咳嗽,甚者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口唇青紫(3) 发作时两肺可闻及哮鸣音,以呼气时明显,呼气相延长.如继发感染,可闻及中细湿罗音.(4)辅助检查:血常规: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肺功能检查:气道阻力增加,或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肺部 X 线: 发作期肺过度充气,透明度增高,肺纹理可增多,缓解期大多正常;- 10 -并发支气管肺炎或肺不张时,可见沿支气管分布的小片状阴影。 西医急性发作期处理:1.吸氧

24、 2.糖皮质激素类静脉滴注 3.支气管扩张剂 4.强心(心衰时) 5.扩容,纠酸 6.抗感染 7.镇静:可用水合氯醛灌肠,慎用或禁用其他镇静剂 8.机械通气证型 治法 方药寒性哮喘 温肺散寒,化痰定喘 小青龙汤热性哮喘 清肺化痰,降气平喘 麻杏石甘汤 合 苏葶丸寒热错杂 散寒清热,降气平喘 大青龙汤虚实夹杂 泻肺平喘,补肾纳气 射干麻黄汤 合 都气丸肺脾气虚 补肺固肾,健脾益气 玉屏风散 合 人参五味子汤脾肾阳虚 温补脾肾,纳气培元 金匮肾气丸肺肾阴虚 补肾敛肺,养阴纳气 麦味地黄丸六. 脾胃系病证一.鹅口疮: 是以口腔,舌上散在或满布白色屑状物为特征的一种口腔疾病,因其白屑状如鹅口,色白如雪

25、片,故称鹅口,雪口.相当于西医学的鹅口疮,白色念珠菌所致.若体虚邪盛者,可蔓延至鼻咽部、气管,影响呼吸和哺乳,甚至危及生命。 好发:新生儿、早产儿、久病体虚婴幼儿、长期使用抗生素 、激素者、先天性免疫缺陷。 口腔白屑,点状或块状,周围可见红晕,状如凝乳,不易擦去,擦去后见粘膜潮红,粗糙。不痛,不流涎,一般全身症状轻。【诊断要点】症状:舌上、颊内、牙龈、上颚散布白屑,可融合成片。重者可向咽喉处蔓延,影响吸奶与呼吸,偶可累及- 11 -食管、肠道、气管等。好发:初生儿、久病体弱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者。实验室检查:取口腔白屑涂片镜检,可见白色念珠菌芽胞及菌丝。【鉴别诊断】残留乳块:温开水或棉签轻拭

26、可除去。鹅口疮:不易拭去,若拭去可见口腔粘膜潮红、粗糙。 辨证要点实证:病程短,白屑堆积较多,周围掀红明显。虚证:病程长,口腔白屑散在,周围不红。 治疗原则:实证宜清泻心脾积热,虚证宜滋肾养阴降火证型 治法 方药心脾积热证 清心泻脾 清热泻脾散虚火上炎证 滋阴降火 知柏地黄丸 二.口疮: 是指以齿龈,舌体,两颊,上腭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或伴发热,流涎为特征的口腔疾病.小儿口疮临床特征:口腔内舌体、两颊、上颚、唇内、齿龈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口糜溃疡面大,上复糜腐(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重症燕口疮溃疡只发生在口唇两侧心经:舌为心之苗脾经:沿食道两旁上行,挟咽两旁,连 舌本,散舌

27、下胃经:进入齿龈内,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肾经:肾脉连舌本 辨证要点: 辨脏腑: 舌上、舌边心; 口颊、上颚、齿龈、口角脾胃 治疗原则:实证:清热解毒,泻心脾积热。虚证:滋阴降火,引火归元。证型 治法 方药风热承脾证 疏风泻火,清热解毒 凉膈散心脾积热证 清心泻脾 导赤散 合 泻黄散虚火上浮证 滋阴降火,引火归元 六味地黄丸- 12 -四.泄泻: 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系疾病.一般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 重症泄泻:可见小便短小、高热烦渴、神疲萎软、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等脱水征,以及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酸

28、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的表现。 病因病机: 病因: 感受外协,伤于饮食,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病位: 脾病机: 脾胃运化失常,分清别浊功能受损,清浊相干,并走于大肠.常证 证型 主症 治法 方药风寒泻 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指纹淡红 疏风散寒,运脾化湿 藿香正气散湿热泻 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指纹紫 清热利湿 葛根黄芩黄连汤伤食泻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指纹滞消食化滞,运脾止泻 保和丸脾虚泻 大便稀溏,色淡不臭,色淡不臭;指纹淡 健脾益气,运脾止泻 七味白术散脾肾阳虚泻久泄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见脱肛,精神萎靡,指纹色淡健脾温肾,固涩止泻 附子理中汤 合

29、 四神丸变证 证型 主症 治法 方药气阴两伤泻下过度,质稀如水,精神萎软,目眶及囟门凹陷,皮肤干燥或枯瘪,啼哭无泪,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益气养阴 人参乌梅汤阴竭阳脱 泻下不止,便稀如水,频繁量多,脉细微欲绝 回阳固脱 参附龙牡救逆汤 脱水患儿要采用液体疗法: 第一天补液总量为中度脱水 120150ml/kg,重度脱水 150180 ml/kg。七.厌食: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临床以较长时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食量减少,但精神尚好为特征. 治疗原则:消食化积,理气行滞 积与疳的关系:“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 “有积不治,乃成疳证”症候特点 治法 方药食积 乳食内积 不思乳食,腹胀痛拒按

30、,嗳腐呕恶,烦躁低热, 消乳化食 消乳丸- 13 -大便秽臭,苔白腻 和中导滞 保和丸脾虚挟积不思乳食,腹虚胀,喜伏卧,大便溏夹残渣,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苔白腻健脾助运消食化滞健脾丸脾失健运厌恶进食,被迫多食则腹胀,消瘦,精神好,面色少华,苔薄白腻调和脾胃运脾开胃不换金正气散脾胃气虚食少不化,大便溏夹残渣,形体消瘦,面黄,舌淡苔白健脾益气佐以健运异功散厌食脾胃阴虚食少饮多,皮肤失润,大便偏干,小便黄,舌红少津,苔少花剥滋脾养胃佐以健运养胃增液汤八.积滞: 是由于乳食喂养不当,食停中脘,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病证.临床以不思乳食,脘腹胀满,嗳气酸腐,甚至吐血酸臭乳食或便秘,

31、舌苔厚腻为特征. 病因病机: 病因: 乳食内积, 脾虚夹积病位: 脾胃病机: 乳食停聚中中脘,积而不化,气滞不行 治疗原则: 以消食导滞为主.实证以消为主,虚实夹杂者,宜消补兼施.证型 治法 方药乳食内积 消食化积,导滞和中 保和丸脾虚夹积 健脾助运,消食化积 健脾丸九.疳证:是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慢性病证。临床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痿糜或烦躁不安,饮食异常为特征。分类:疳气、疳积、干疳 3 大证候及其他兼证。“疳者甘也”-病因: 疳证多由饮食不洁,恣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所致.“疳者干也”-病机和症状: 气液干涸,全身消瘦,肌肤干瘪.

32、病因病机: 病因: 喂养不当, 疾病影响, 禀赋不足.病位: 脾胃病机: 脾胃虚损,气液耗伤,气血生化无源,脏腑肌肉失于濡养. 诊断要点: 1.有先天禀赋不足,长期喂养不当或病后失调等病史2. 形体消瘦,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黄,饮食异常,大便不调,- 14 -3. 体重低于正常同龄儿平均值 15%以上4.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 疳肿胀者,血清总蛋白大多在 45g/L 以下 治疗原则:以健脾益气为主。疳气以和为主;疳积以消为主,或消补兼施;干疳以补为要。主证 证型 治法 方药疳气 启脾助运,化湿和中 资生健脾丸疳积 消积理脾 肥儿丸干疳 补益气血 八珍汤兼证 证型 治法 方药眼疳

33、 养血柔肝,滋阴明目 石斛夜光丸口疳 清心泻火,滋阴生津 泻心导赤散疳肿胀 温阳运脾,利水消肿 真武汤骨疳:脾病及肾,肾精不足,骨失所养,久致骨骼畸形者。七. 心肝系病证三.儿童多动症: 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 简称多动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临床以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为主要特征.西医称之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病位:心、肝、脾、肾 病机: 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平衡失调 治疗原则:调和阴阳 诊断要点: 1.注意力涣散,上课时思想不集中,但智力正常 2.多动不安,活动过度,不能安静地参加各种活动 3.情绪不稳,冲

34、动任性 4.体格检查动作不协调,翻手试验,对指试验,指鼻试验,指指试验可阳性 5.通常与 7 岁前起病,病程可持续 6 个月以上.证型 治法 方药心火肝旺 清心平肝,安神定志 安神定志灵痰火内扰 清热泻火,化痰宁心 黄连温胆汤肝肾阴虚 滋阴潜阳,宁神益智 杞菊地黄丸- 15 -心脾两虚 养心安神,健脾睿智 归脾汤 合 甘麦大枣汤四. 儿童抽动症: 是起病于儿童时期的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以不自主,反复,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委肌肉运动抽动或有不自主的发声抽动为特征. 西医为抽动障碍.证型 治法 方药肝亢风动 平肝息风,泻火定抽 天麻钩藤饮痰热扰动 清热化痰,息风止抽 黄连温胆汤脾虚肝旺

35、扶土抑木,调和肝脾 缓肝理脾汤阴虚风动 滋水涵木,柔肝息风 大定风珠五.惊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集中病证,临床以抽搐,昏迷为主要症状.西医称为小儿惊厥.分类:急惊风起病急暴,属阳属实者慢惊风病久中虚,属阴属虚者慢脾风:慢惊风中出现纯阴无阳的危重证候。 急惊风来势急骤,以高热、抽风、昏迷为特征。常有痰、热、惊、风四证俱备的特点。 病因: 外感风热,感受疫毒,暴受惊恐 病位: 心肝病机: 邪陷厥阴,蒙蔽心窍,引动肝风 诊断要点: 1.年龄: 以 3 岁儿童多见,5 岁以上逐渐减少2.接触疫疠之邪或有暴受惊恐史3.有明显原发疾病(感冒,肺炎喘嗽,疫毒痢,流行性腮腺炎等)4.症状: 突然发病,以四证八侯

36、为主.5.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神经系统检查病理反应阳性. 大便常规,血培养,脑脊液,头颅 CT,脑电图等有助于诊断 症状特征:四证八候A.四证:针对急惊风而言 (痰,热,惊,风)风证牙关紧闭、双目窜视、四肢抽搐、项背强直- 16 -惊证昏谵惊叫或惊恐不安痰证咳嗽气促、痰涎壅盛,或满口痰浊、喉中痰鸣、神志不清热证高热烦躁、面红目赤、渴喜冷饮、便秘溲赤B.八候: (搐,搦,掣,颤,反,引,窜,视)搐肘臂伸 搦十指开合 掣势如相搏 颤手足头身动摇 反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引手若挽弓 窜目珠斜视、或左或右 视直视似怒、睛露不活 鉴别诊断:癫痫:1.反复发作无热惊厥; 2.抽搐反复发作; 3.口吐白

37、沫或作畜鸣声;4.醒后如常人; 5.一般不发热; 6.可有家族史;脑电图可见癫痫波型 辨证要点 P1411)辨表热、里热2)辨痰热、痰火、痰浊3)辨外风、内风4)辨外感惊风,区别时令、季节与原发疾病5)辨轻证、重证 治疗原则:急惊风的主证是痰、热、惊、风,治疗应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基本法则。惊风 证型 治法 方药外感风热 疏风清热,息风镇惊 银翘散温热疫毒 平肝息风,清心开窍 羚角钩藤汤暑热疫毒 清热祛暑,开窍息风 清瘟败毒饮湿热疫毒 清热化湿,解毒息风 黄连解毒汤 合 白头翁汤暴受惊恐 镇静安神,平肝息风 琥珀抱龙丸 合 朱砂安神丸 急惊风抗惊厥治疗:地西泮(安定) ,每次 0.30.

38、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 10mg静脉缓慢注射,惊厥止则停用,注射过程注意防止呼吸抑制。黏膜给药(鼻饲) 、直肠给药 慢惊风来势缓慢,抽搐无力,时作时止,反复难愈,常伴昏迷、瘫痪等症。病因:暴吐暴泻,久吐久泻,或急惊反复发作- 17 -病机:筋脉失养,虚极生风。以虚为主。病位:肝、脾、肾。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八候”及虚证表现; 治疗原则:以补虚治本为主。虚寒温中健脾,温阳逐寒虚热育阴潜阳,柔肝熄风慢惊风 证型 治法 方药脾虚肝旺 温中健脾,缓肝理脾 缓肝理脾汤脾肾阳虚 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固真汤阴虚风动 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大定风珠八. 肾系病证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简称急性肾炎,是儿

39、科常见的免疫反应性肾小球疾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又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多发年龄:3-8 岁小儿,2 岁以下罕见,尤以学龄儿童更多发. 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首分为“阳水”与“阴水” 病因病机病因: 感受风邪、水湿、疮毒 病位:肺、脾、肾 病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潴留,泛溢肌肤 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 诊断要点:1.发病前有前驱感染史, 呼吸道感染者至发病的潜伏期为 1-2 周, 皮肤感染着 2-4 周.2.水肿轻重不等. 尿少或无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部分出现头晕头痛等,轻中度高血压表现.3.重症病例可出现并发症: 三大并发症:急性严重循环充

40、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不全4.尿常规检查: 红细胞增多,尿蛋白增多,少许白细胞.大多有血沉增快,C3 降低,抗链球菌溶血素抗体增高. 病理:电镜下见肾小球基底膜内皮侧特异性“驼峰样”沉积 西医治疗: 1. 一般治疗: 早期应卧床休息,早期戒盐,浮肿消退后改低盐,低蛋白: 消肿口服呋塞米,降压首选硝苯地平2. 抗感染,利尿,抗高血压- 18 -3.并发症及急症处理: 高血压脑病:积极降压,利尿,快速降压可用硝普钠严重循环充血: 强利尿剂-呋塞米,积极控制血压急性肾功能不全: 严格控制水分入量,可静脉推注呋塞米,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必要时透析.常证 证型 治法 方药风水相搏 疏风宣肺

41、,利水消肿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湿热内侵 清热利湿 小蓟饮子肺脾气虚 益气固卫,健脾化湿 参苓白术散变证 证型 治法 方药水凌心肺 泻肺逐水,温阳扶正 己椒苈黄丸邪陷心肝 平肝泻火,清心利水 龙胆泻肝汤 合 羚角钩藤汤水毒内闭 辛开苦降,辟碎解毒 温胆汤 合 附子泻心汤二.肾病综合症: 简称肾病,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症候群.临床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为特征.多发于 2-8 岁小儿,其中以 2-5 岁为发病高峰. 临床分型:把本病分为单纯型与肾炎型。 病理分型:分为微小病变型与非微小病变型两

42、大类,非微小病变型有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 病因病机: 病因: 外感-感受外邪 内因-小儿禀赋不足,久病体虚病位: 肺,脾,肾病机: 肺脾肾三脏功能虚弱,气化运化功能失常,封藏失职,精微外泄,水液停聚 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症状与体征:全身明显浮肿,呈凹陷性,腰以下肿甚,皮肤苍白,甚则出现胸水,腹水,脉沉无力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并发症:感染,低血容量休克,电解质紊乱,血管栓塞,急性肾衰竭 (二)检查: 大量蛋白尿:以大量蛋白尿为主,(3+4+) ,可有 RBC、WBC 等。尿蛋白定量大于 0.05g/Kg/一天。- 19 - 低蛋白血症:

43、 血浆总蛋白量下降,白蛋白小于 30g/L 高脂血症: 血清胆固醇升高,常大于 5.98mmol/L。 明显水肿.分型: 一.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以 “三高一低”为主要表现二. 肾炎性肾病综合征: 除三高一低以外,还需具备以下之一. 明显血尿: 两周 3 次,红细胞10 个/HP 高血压持续或反复出现: 120/80mmHg 持续性氮质血症: 尿素氮10.7mmol/L 补体 C3 反复降低 鉴别诊断要点 急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浮肿性质 非凹陷性 凹陷性浮肿部位 多眼睑开始 眼睑,下肢开始浮肿程度 多轻 多重伴随症状 血尿,高血压 单纯性肾宗只有三高一低试验时间哈 ASO 高,C3 下降 低蛋

44、白血症,高脂血症与阳水鉴别:阳水是以血尿,浮肿、少尿或尿闭、眩晕为主症。病程较短,血压偏高,尿常规以大量红血球为主,ASO阳性。而阴水是以明显浮肿(指陷性)为主症,初期也可有尿少,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一般无血压升高,尿常规检测是以大量蛋白尿为主。且血清总蛋白低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辨证施治(一) 辨证要点辨主要临床症象:三高一低(高蛋白尿症,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辨脏腑之虚:脾虚湿困、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辨邪实:邪实指水肿明显或兼有外邪,邪实症重者当以治标为先。辨血瘀:本证病程长,关键为本虚。久病必伤络,气虚则血瘀,故本证常表现出面色晦暗,口唇紫暗,舌质紫暗等血瘀症状,治当有所兼顾。-

45、20 - 治疗法则:本证性质属虚,治以扶正祛邪,健脾益气,温阳利水,滋养肝肾,活血祛瘀为法。治疗过程若复感外邪,治当按“急则治其标”原则而先治之,外邪去方治其本。出现危重变证时,宜审因立法,组织抢救。证型 治法 方药脾虚湿困 温运中阳,行气利水 实脾饮脾肾阳虚 温肾健脾,化气行水 真武汤 合 五皮饮肝肾阴虚 滋肾肝肾,育阴潜阳 知柏地黄丸气滞血瘀 活血化瘀 桃红四物汤十一.其他病证五迟五软: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齿,五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两者均属于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甚至障碍的病证.包括西医学的小儿生长发育迟缓,脑性瘫痪,智能低下等疾病.五迟、五软病症既可单独出现,也可

46、同时存在。证型 治法 方药肝肾不足 滋养肝肾,添精补髓 六味地黄丸心脾两虚 养心健脾 调元散 合 菖蒲丸痰瘀阻滞 涤痰开窍,活血通络 通窍活血汤 合 二陈汤四.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 D 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以致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骺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证型 治法 方药肺脾气虚 健脾补肺,益气固表 玉屏风散 合 人参五味子汤脾虚肝旺 健脾平肝 益脾镇惊散脾肾亏损 补肾填精 补天大造丸五.紫癜: 是以血液溢于皮肤,黏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常伴鼻衄,齿衄,甚则呕- 21 -血,便血,尿血.常见西医学的过敏性

47、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 多于 2 岁以上,学龄儿童多件.以春秋两季发病较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可见于各年龄时期,分为急性型,满星星,其死亡率为 1%. 诊断要点: 一.过敏性紫癜: 1. 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或食物,药物过敏史. 2. 皮肤分批出现对称分布,大小不等,感触皮面,压之不褪色的斑丘疹样紫癜. 3. 2/3 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关节痛和尿异常. 4. 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升高,血块收缩实验正常.毛细血管脆性实验阳性,血沉轻度增快. 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 有呼吸道感染史,多于感染后数天或数周内起病2. 皮肤出血点多散

48、在,呈针尖样大小,一般不搞出皮面,以四肢及头面部多多见 3. 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束臂试验阳性. 治疗原则: 实证以清热凉血为主,虚证以益气摄血,滋阴降火为主.紫癜为离经之血,皆属瘀血,故常加用活血化瘀之品.证型 治法 方药风热伤络 疏风清热,凉血止血 银翘散血热妄行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犀角地黄汤气不摄血 健脾养心,益气摄血 归脾汤阴虚火旺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大补阴丸九. 传染病一.麻疹: 是感受麻毒时邪引起的记性出疹性时行疾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目赤胞肿,眼泪汪汪,口腔黏膜出现麻疹黏膜斑,周身布发红色斑丘疹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因病机西医: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中医: 感受麻疹时邪主要病位:肺脾 诊断要点: - 22 -一.流行病学史: 多在冬春季节,潜伏期大多为 10-14 天二.临床表现: 1.初热期: 持续 2-4 天,表现发热,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两侧颊粘膜见 0.5-1mm 直径大小的白色斑点,周围有红晕,为数不一,此为麻疹粘膜斑.同时伴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症.2.出疹期: 持续 3-5 天,一般发热 3-4 天后出疹,初见于耳后,发际,依次向面,颈,躯干蔓延,约 2-3 天内遍布全身,最后达手足心,鼻准部.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 2-5mm 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儿科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