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喉复习重点

- 1 -中医儿科学重点总论 起源: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已有小儿医。 第一部儿科著作:唐代颅囟经 。提出“纯阳”理论。纯阳: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专科:宋代。 钱乙儿科之圣小儿药证直诀1.概

中医耳鼻喉复习重点Tag内容描述:

1、 - 1 -中医儿科学重点总论 起源: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已有小儿医。 第一部儿科著作:唐代颅囟经 。提出“纯阳”理论。纯阳: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专科:宋代。 钱乙儿科之圣小儿药证直诀1.概括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2.首创儿科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 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 论述小麻、痘、斑、疹的第一部专著北宋 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

2、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望神内容:目光(重点) 、神情、气色体态、言谈举止、应答反应得神: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 失神: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病色:善色五色有异常但光明润泽恶色枯槁、晦暗、暴露五色主病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赤色主热证,亦可主戴阳证黄色主虚证、 湿证,白色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淡。

3、绪论1.龙树眼论目前公认为我国第一部眼科专著。2.隋书.经籍志载有陶氏疗目方和甘浚之的疗耳目方 ,是我国最早的眼科方书。3. 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 ,是有关夜盲的最早描述。4. 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有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的方法,首次提到赤白膜的割除术。5. 唐代王焘编纂外台秘要中最早载金针拔白内障的方法,并论述眼有功能的必备条件:黑白分明,肝管无滞;外托三光;内因神识。6. 唐朝已能配制义眼。7. 北宋年间眼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 太平圣惠方强调“五轮应于五脏” ,现存医籍中最早记录五轮学说。8. 宋代已。

4、2012 年外科重点哦。 。 。1、 外科正宗的作者是 陈实功2、阴证肿疡外敷药物首选 阳和解凝膏3、三陷证 火陷 干陷 虚陷4、有头疽的整个病程一般需要 一个月5、最易引起走黄的疾病是 颜面疔疮6、颌下生疮形如鸡卵,皮色微红,灼热疼痛,伴发热头痛者的是 颈痈7、走黄发生的关键 毒盛8、深部脓肿既需辨别有无成脓,又需要采集脓汁标本最宜采用 穿刺加切开9、继发性皮损不包括 脓疱10、外科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 热毒火毒11、诊断外科疾病首先因 辨阴阳属性12、外科疾病的病机 局部经络阻滞,气血凝滞13、溃疡肿出不畅,袋脓首选 垫棉法14、有头。

5、(一)肺系病证感 冒二、问答题1感冒有何临床表现?其治疗原则是什么?2感冒的病因以何邪为主?并简述其病机变化。三、病案分析题1彭某,女,46 岁。2011 年 9 月 23 日初诊,症见:发热,微恶风,汗少,周身疼痛,头重如裹,鼻塞流浊涕,咳嗽痰粘,心烦,口渴不多饮,胸闷,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根据上述描述,请写出本病的诊断、辩证、治法、方药。2郭某,男,42 岁。患者素体虚弱,常易感冒,甚至不能间断,前两天又发,曾服辛温解表的中药未愈,现头痛、鼻塞流涕,咳嗽频,动则气促,不发热,恶风寒较甚,周身酸痛,便溏。

6、一、名词解释或简答题(一般 5 题,共 20 分):1.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之通道,人体所有组织的腠理,为气液运行的通道。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2.气液宣通: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在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成做气液宣通。3.亢害承制:五运消长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有余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4.六气皆从火化:六气之中,火热之气与风、湿、燥、寒关系密切,往往相兼为病,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过程中都能化生火。

7、 - 1 -中医儿科学总论起源: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已有小儿医。第一部儿科著作:唐代颅囟经 。提出“纯阳”理论。纯阳: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专科:宋代。钱乙儿科之圣小儿药证直诀概括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钱乙“儿科之圣” 小儿药证直诀 。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论述小麻、痘、斑、疹的第一部专著北宋 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小儿年龄分期(7 个)(熟悉)1. 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 。

8、【填空选择】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中的“金镞正骨科”不仅继承前人治疗骨伤经验,而且对骨折,脱位的整复手法,和固定技术有所创新。清代吴谦等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 ,较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骨伤科经验,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提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骨伤最易损伤的部位是筋骨。骨折的特殊症状及体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脱位的特殊症状及体征:畸形,关节盂空虚。

9、中医妇科学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认识女性的解剖、生理与病因病机特点,研究妇科疾病疹疗规律,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十个历史时期:1. 夏、商、周时期萌芽阶段甲骨文疾育;史记剖腹产;周易孕育;原始的优生观点列女传的胎教(最早),曲礼的男女同姓,其生不藩。2.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妇科学奠基时期 出现了妇科医生 -带下医;胎产书最早记载胚胎发育;内经:基础理论,临床病证,最早描述了妇女特有的生殖脏器,记载首张妇科药方(四乌贼骨一芦茹丸) 。3. 秦、汉时期已具中医妇科学雏形最早的妇产科病案(秦) ;难经。

10、 1 / 13第一章绪言1、中医妇科学定义: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诊断辨证规律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2、中医妇科学的研究范围:经、带、胎、产、杂3、夏商周萌芽时期:主要有关于不孕不育、难产和胎教理论的记载;列女传最早提出胎教理论;4、夏春秋战国里程碑时期:黄帝内经最早描述了妇女特有的生殖脏器女子胞和与之相关的子门、胞脉、胞络。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同时记载了治疗血枯经闭的第一药方:四乌贼骨芦。

11、绪论 1 扁鹊是最早的五官科医生 内经提出五轮学说 在宋代完善 2 龙树眼论 目前公认为我国第一部眼科专著 3 隋书 经籍志 载有 陶氏疗目方 和甘浚之的 疗耳目方 是我国最早的眼科方书 4 隋代巢元方所著的 诸病源候论 是有关夜盲的最早描述 5 唐代孙思邈所著的 千金要方 中有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的方法 首次提到赤白膜的割除术 6 唐代王焘编纂 外台秘要 中最早载金针拔白内障的方法 并论述眼有功。

12、第一章:眼的解剖及生理 眼球壁的解剖 角膜的组织学分层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不留瘢痕,易与前弹力层分离;前弹力层(Bowman 膜):不能再生;基质层:角膜细胞和少数游走细胞,不能再生,形成瘢痕;后弹力层(Descemet 膜):可再生;内皮细胞层:角膜房水屏障功能,不能再生。 角膜的特点透明,表层无角化,含水量和屈折率恒定,是重要屈光介质,屈光力占 3/4;无血管,营养来自角膜缘血管网和房水,氧来自空气;三叉神经末梢丰富且无髓鞘,知觉敏感。 角巩膜缘的临床意义: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十分重要。 瞳孔直径:约 。

13、2首载内腔镜取异物的原始方法纸卷成筒,放入口中,再用筷子缚小钩,把误吞的铜钱取出 见于 CA外台秘要B外科正宗C儒门事亲D肘后备急方E以上都不是3首载鼻息肉摘除手术的医著是()CA儒门事亲B外台秘要C外科正宗D医林改错E以上都不11.“鼻者,肺之官也”出之( )。BA.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B.灵枢 五阅五使C.灵枢 脉度 D.济生方 耳门1重楼玉钥创立治疗白喉的方剂是()CA清咽利膈汤B清瘟败毒饮C养阴清肺汤D神仙活命饮E以上都不1、最早记载鼽嚏,并认识到本病与气候、 环境的异常 变化有关的古籍是:( )CA.左传 B山海经 C礼记月令 D五十二病。

14、名词解释1 耳胀:因外邪,湿浊上蒙清窍所致的以耳内胀,闷,堵塞感为主要特征的疾病。2 鼻鼽:由于脏腑虚损,卫表不固所致的,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3 喉痹:因外邪壅遏肺胃或脏腑虚损,咽喉失养所致的以咽痛或咽部不适感,咽部红肿,或喉底有颗粒状突起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4 乳蛾:因邪毒积聚喉核或脏腑虚损,喉核失养所致的以咽痛或咽部不适感,喉核红肿,表面有黄白脓点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5 梅核气:痰气互结于咽喉所致的以咽部异物感,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特征的疾。

15、中医耳鼻喉科学是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人体耳,鼻,咽,喉的生理,病理及其疾病防治规律的一门临床科学。专科特点:他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吸取了现代先进的诊疗技术与方法,强调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局部辩证与整体辩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耳廓和外耳道。外耳道峡部:外耳道起自耳甲腔底,向内直至鼓膜,长约 2.5-3.5cm,为一略呈“S ”型弯曲的管道,其外 1/3 为软骨段,内 2/3 为骨段,两端交接处较狭窄,称之。较大异物常嵌于此。中耳:是个含气空腔。包。

16、中医耳鼻喉科学是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人体耳,鼻,咽,喉的生理,病理及其疾病防治规律的一门临床科学。专科特点:他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吸取了现代先进的诊疗技术与方法,强调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局部辩证与整体辩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耳廓和外耳道。外耳道峡部:外耳道起自耳甲腔底,向内直至鼓膜,长约 2.5-3.5cm,为一略呈“S”型弯曲的管道,其外1/3 为软骨段,内 2/3 为骨段,两端交接处较狭窄,称之。较大异物常嵌于此。中耳:是个含气空腔。包括。

17、绪论1约生存于公元前 5 世纪的名医扁鹊可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五官科医生。2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最早记载小儿五官科专科全书。3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提到用柳枝蘸药拮齿法,大概是世界上关于刷牙的最早记载。4清代,张宗良喉科指掌中首次记载用压舌板检查咽喉, 喉科秘钥中有利用光学知识检查咽喉的方法。 重楼玉钥 yue首选提出用养阴清肺汤治疗白喉。其他1. 耳病常用外治法: 清洁法,滴耳法,吹药法,涂敷法。2. 鼻病常用外治法: 滴鼻法,蒸气吸入法,洗鼻法,涂敷法,吹药法,塞鼻法。3. 咽喉病常用外治法: 吹药法,含漱法,含噙法,蒸。

18、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一章 绪论1.耳鼻喉的专科特点:它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纶学说为理论基础,吸取了现代先进的诊疗技术与方法,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局部变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2.发展史:(1)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谓:(扁鹊)“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因此,名医扁鹊可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五官科医生。(2)金匮要略最先描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一症,即后世所称“梅核气”,所创立的半夏厚朴汤一直沿用至今。(3)唐代,政府设立太医署,其中“耳目口齿科”(颇类今之五官科)已初具规。

【中医耳鼻喉复习重点】相关DOC文档
中医儿科学 重点 复习整理.doc
中医诊断学考试复习重点.doc
中医眼科复习重点总结[1].doc
中医外科重点复习题.doc
中医内科学复习(重点).doc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doc
中医儿科学 复习重点.doc
中医骨伤复习资料重点.doc
中医妇科学-复习重点.doc
中医妇科学复习重点.doc
中医眼科复习重点.doc
眼耳鼻喉口咽护理学重点复习.doc
中医耳鼻喉复习题1.doc
中医耳鼻喉科总复习.doc
中医耳鼻喉科学重点.doc
中医耳鼻喉复习总结.doc
中医耳鼻喉重点笔记.doc
中医耳鼻喉复习重点总结.doc
中医耳鼻喉复习重点.doc
标签 > 中医耳鼻喉复习重点[编号:345964]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