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我国戒毒制度的特点与优势当今世界,毒品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大社会难题。在我国,禁毒形势相当严峻。同时,强制性戒毒措施涉及对吸毒者人身自由的限制和剥夺,因此必然关涉公民基本权利和相关法律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探索戒毒制度的特点及优势,并对其进行剖析以加以改进,不仅对于解决目前我国面临的社会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完善我国有关法律制度及其与相关国际人权公约的协调发展,亦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007 年 12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简称 禁毒法) ,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禁毒工作的法律。 禁毒法的颁布施行,是我国禁毒法
2、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全面推进我国禁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标志着我国禁毒工作步人法制化的轨道,是依法治国、依法开展禁毒工作的体现。 禁毒法确立了我国新的戒毒制度,戒毒制度是禁毒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原有制度相比变化较大且最具创新性的部分。下面作者就当前我国戒毒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从多个角度进行说明。一、当前我国戒毒模式的特点吸毒不但严重损害吸毒者的身心健康,而且极易诱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因此,戒毒是禁毒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难度最大、效果最难巩固的环节。 禁毒法 “戒毒措施”一章,对戒毒工作的各项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从国家法律层面确立了戒毒工作中的各项具体法律制度。 禁毒法明确指出,戒
3、毒是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的措施,无论何种戒毒措施,都是国家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的措施,而不是一种处罚措施。 禁毒法规定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等多种戒毒和康复措施。吸毒者首先进行社区戒毒,就是在吸毒人员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进行戒毒,这是一种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戒毒措施。其中规定了对吸毒人员由公安机关责令其接受期限为三年的社区戒毒,吸毒人员也可以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对于拒绝接受社区戒毒或通过社区戒毒难于戒除毒瘾的,公安机关实行强制隔离戒毒制度,这一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身自由,但并不是一种处罚措施,而是一种强制性的治疗措施,目的仍然是
4、为了帮助和挽救吸毒人员。要根据不同特点的戒毒人员的实际情况,具体执行 1 年至 3 年的不同戒毒期限。对于被解除强制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三年的社区康复。二、当前我国戒毒制度的优势1. 多元化的戒毒康复体系。当前我国的戒毒模式涵盖了从检测到戒毒、戒毒后巩固的全过程,符合戒毒工作规律,更加尊重吸毒人员的基本权利,以不限制人身自由的社区戒毒为首选戒毒方式,统一了强制性戒毒措施,注重戒断效果巩固,确立了戒毒康复体系的法律地位。新的戒毒模式充分体现了我国戒毒工作的原则,即以人为本、依管理、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帮助吸毒成瘾人员戒除毒瘾,回归社会。政府统一领导,社
5、会力量广泛参与,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采取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戒毒康复等多种措施,建立戒毒治疗、康复指导、救助服务功能兼备的工作体系。2. 人性化、科学化、法制化。新的戒毒制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的理念。以往我们把吸毒人员定位为违法者,用处罚的手段进行处理, 禁毒法中对吸毒者的定位首先是病人,吸毒成瘾是一种慢性的易复发的脑疾病。过去,我们习惯于将屡戒屡吸者视为恶习不改,从强制戒毒到劳教戒毒,戒毒期限延长,体现了加重处理的理念。现在, 禁毒法将复吸视为病态的反应,在戒毒制度上没有再体现加重处理,而是再次提供治疗。从禁毒法立法本意看,戒毒制度的本质属性不是惩罚,而是立足于彻底挽救吸
6、毒人员。针对吸毒成瘾的不同情况,禁毒法分别规定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等措施,体现了治疗方案个体化。新的戒毒制度更加法制化,对戒毒人员的管控能力将会明显增强。公安机关不仅可以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强制隔离戒毒,而且还可以责令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公安机关的法律武器也更加完备,更便于操作。三种形式的戒毒期限法律均有明文规定,对戒毒人员的约束时间和约束力明显增强。对吸毒人员的管控能力不仅体现在“严”的方面,还体现在“宽严相济”方面,新的戒毒制度对主动戒毒的吸毒人员也提出了相应的救助帮扶措施,有助于引导戒毒人员重返社会。三、结论。当前我国的戒毒制度,体现了我国戒毒工作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 禁毒法的实施,能更好地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回归社会。当然禁毒法中的些许条款在实际操作中尚有许多不足,有关的戒毒管理部门在进行戒毒管理时也存在着如经验不够等问题。尤其是社区戒毒作为我国最新推出的戒毒举措,在实际工作中还处于试点阶段,如何贯彻落实必然面临很多新问题,但作者相信只要相关的戒毒部门能充分发挥当前戒毒模式的优势,一定能够把我国的戒毒工作带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