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说课设计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本单元(第一单元宇宙环境)的重要的又基础的章节,具有较大的难度,是学习本单元第、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必备知识,对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树立科学的宇宙观”有重要意义,同时本节内容又是高中地理课程中自然地理部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完成高中地理必修课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地轴、方向、周期、速度、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轨道、方向、周期、速度、理解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是反映在黄赤交角上,并由此引起的重要现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理解、认识、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分
2、析和画示意图。主要依据:对初中地理本部分知识的加深理解与应用,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A、能运用地球仪演示自转和公转现象,B、准确画出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高中学生思维能力在抽象思维方面比初中学生有较大的提高。3、教学重、难点、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变化,是能准确演示自转和公转以及画日照图的必备知识。、难点:自转方向、速度的认识,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的理解都需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二、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演示引导法虽然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已有较大的提高,但空间想象能力毕竟有限,通过教师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和诱导,教学难
3、点迎刃而解。讲述法本节涉及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黄赤交角及直射点的变化,科学性强,教师最后作科学总结,有利于学生避开不利的思维定势影响,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求知欲望。2、说学法实际操作既训练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画示意图),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又可巩固提高,可谓“一箭三雕”比较学习本节涉及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地理概念、现象易混淆、模糊,运用比较法来掌握效果最好。读图分析本节有五个极为重要的示意图,学生若懂得看图、读图、用图,难点不攻自破。3、教学手段的使用及其依据、三球仪演示地球运动,太阳直射点变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最大优点是直观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三、说程序、课时安排及要
4、点本节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安排地球自转的特征,包括地轴、方向、周期、速度等,地球公转的特征,包括轨道、方向、周期、速度;第二课时安排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预习指导问题式:1、地球的自转、公转从哪些自然现象可以发现?按课文内容,自转和公转各有哪些特征?(设置悬念)2、指出 P17 图中的黄赤交角,它的存在会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哪么,太阳直射点是怎样移动的?能否画图说明。(设置悬念)、新课导入由同学了熟悉的日夜星辰的东升西落和四季变化(或农时),直按引入新课。、教学步骤1、指名一位同学演示多媒体课件 地球运动,其他同学观察,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要求注意观察方向、轨
5、迹。(直观教学)2、教师演示地球运动课件,结合幻灯片依次引导同学得出地球自转、公转的特征及部分规律。3、适时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自转地轴、方向先演示课件地球运动,后使用幻灯片,学生观察发现南、北极上空观察自转方向似乎不一样,其实是相同,教师出示示意图分析之。学法指导:引导同学用手中笔自己演示。指导看图周期从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周期点明“一天”的差别:即恒星日与太阳日,并适当提示,给出学生思维想象空间,即“为什么”(训练能力)速度A、角速度的讲解转一圈(360)所用的时间给出等式关系,一目了然:360/24 小时15/1 小时设问强调特殊点两极点例外体现科学性 (使用幻灯片)B、线速度讲解学生观察
6、地球自转运动,思考线速度涵义,哪里快,哪里慢?归纳:线速度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进一步引申,与自转半径成正比。(使用幻灯片)、公转轨道、速度、方向、周期(直观教学,突破难点)通过演示地球运动,结合幻灯片得出轨道特征,速度特征、方向、周期特征,指出轨道近日点和远日点速度特征的快慢差异。、巩固练习1、演示课件地球运动依次复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特征。使用电脑鼠标设置问题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习效果,教师科学归纳或总结,再提高。2、列表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布置作业课外活动题 P18 1附:板书设计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一、地球的自转1、地轴2、方向 自西向东北半球观察逆时针南半球观察顺时针3、周期一个太阳日 24 小时 昼夜更替周期一个恒星日 23 小时速 56 分 4 秒 真正周期4、速度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全球都相等线速度,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二、地球的公转1、轨道黄道。近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一个恒星年=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4、速度线速度与角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