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1.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优势区位条件。 2.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3.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达标检测,互动探究,内容索引,答题模板9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分析,自主学习,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范围 (1)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 下游。 (2)范围 狭义的珠江三角洲:包括 、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
2、包括 特别行政区。,广州,珠江,香港和澳门,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改革开放初期 城市化以发展 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形成城乡一体化地带。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广州和深圳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城市化由城乡一体化向由区域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 3.城市化水平高的表现: 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城镇 多,分布密度大,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 劳动力所占比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小城镇,城镇,外来,数量,思考 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区位优势。,答案 位于东南沿海,毗邻香港、澳门,靠近
3、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廉价、丰富;著名侨乡;地价低廉;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政策优惠;科技文化发达;交通便利等。,答案,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工业结构,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非农产业,人口,判断 1.区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也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 2.珠江三角洲在1990年后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 3.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优于长三角地区。 ( ) 4.珠江三角洲市场腹地优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答案,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1.综合整治的措施,过度密
4、集,环境污染,基础设施,耕地,酸雨,山水城市,产业结构,思考 2.如何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答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应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答案,知识归纳,互动探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珠三角”地区示意图。,探究点一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是一个集路、桥、岛、隧为一体的工程,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港珠澳大桥对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两岸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在图中填出广州、深圳、珠海、香港。,答
5、案 略。,答案,2.简述“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答案 位置优越,邻近港澳及东南亚地区;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技术先进,人才丰富;著名侨乡、改革开放的前沿,便于吸引外资,资金充足;国家给予优惠政策。,答案,3.说明港珠澳大桥建设对促进“珠三角”工业化、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答案 缩短港珠澳之间的交通距离,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物流业发展; 带动“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 加强内部联系,扩大交流; 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加速区域开发。,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条件,(2017漳州期末)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
6、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等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 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答案,解析,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的地理位置条件表现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答案,解析,解析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给予
7、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A项是有利的地理条件,B项是侨乡优势,C项是特定的国内背景,D项是特定的国际背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守田的老家在皖北江淮平原上。20世纪80年代初李守田一家来到珠江三角洲从事一些蔗基鱼塘农业生产,几年后,附近的基塘农田被一家家工厂所取代,许多农田种起了蔬菜、花卉。1988年,李守田的儿子李向城与数百个来自中西部省份的外来务工人员一起进入了当地的一家外资箱包厂工作。20世纪90年代,随着当地几家电子厂的建设,李向城经过培训后进了一家电子厂工作,每月收入从800元提高到了2 500元。由于当地规划建造生产电子产品的高新技术产
8、业园,李守田的房子被拆迁,现在,李守田一家住在附近新建的公寓房中,房价为每平方米8 000多元,是十年前的4倍。,探究点二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材料二 广州不同年份的卫星遥感图及李守田的家乡位置图。,1.李守田的儿子李向城1988年进了外资箱包厂。箱包厂属于什么性质的工业?外资箱包厂得以进入珠三角布局的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2.工业化之初,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什么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答案,答案 劳动密集型。对外开放政策。,答案 珠江三角洲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缺乏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但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价格较低。,3.根据材料一分析珠三角地区产业类型的变化。,答案,答案
9、 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答案 郊区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城市用地面积不断扩大。,4.据材料一、二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表现。,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拓展延伸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模式与我国主要城市化模式比较,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图”,回答34题。,3.该地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密集且经济发达,下面不是其发展的区位因素是 A.平坦的地形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答案,解析,解析 图示地区为我国珠三角地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邻近港澳;地形平坦;改革开,放的政策;大量廉价劳动力和
10、便利的交通等条件;但因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平原地区,故矿产资源不足。,4.下列关于“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充分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节省投资 便于相互协作交流,开发新产品 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应 有利于集中治污,改善生态环境 A. B. C. D.,答案,解析,解析 小城镇分布比较分散,因此“一镇一品”模式中的工业企业分布在众多的小城镇里,不利于集中治污,改善生态环境。,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的“民工荒”问题近年来日渐突出。据估计该地区目前缺工30万人,并引发了恶性竞争,同类工厂之间“挖墙脚”现象流行。“民工荒”敲响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警钟。,探究
11、点三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材料二 目前珠江三角洲面临发展空间不足和工业资源有限等问题,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整合资源。为此,专家们提出,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将会扩大其经济腹地,有利于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1.“民工荒”的出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面临什么问题?,答案,答案 劳动力短缺。,2.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3.材料二中说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该问题?,答案,答案 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人地矛盾加剧,重复建设,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答案 问题:发展空间不足和工业资源有限等问题。措施: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12、,扩大经济腹地等。,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共同带来的问题的是 A.大量占用耕地 B.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 C.环境污染严重 D.产业结构层次高,答案,解析,解析 材料中所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说明出现的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6.珠江三角洲地区要想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重点发展 劳动密集型工业 资金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工业 由加工基地向制造服务基地的转变
13、A. B. C. D.,答案,解析,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建立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一是提升加工制造业的层次,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从加工基地向制造服务基地转变,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达标检测,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短短的30多年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如图所示),人均GDP位居全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据此回答12题。1.深圳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地理位置 B.交通条件 C.著名侨乡 D.国家政策,答案,1,2,4,3,5,解析,解析 由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才使深圳得以迅速发展。,1,2,4,3,5,2
14、.深圳在“而立”之年又在经历着一场产业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可能是 A.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B.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C.走以生态农业为主的道路 D.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就业问题,答案,解析,解析 深圳在原有工业基础之上,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变革,加大新能源、互联网、生态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建制镇由167个发展到1998年的1 006个,2004年又减少到762个,城市化水平达到45%。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对浙江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B.乡镇工业的发展导致污
15、染加重 C.小城镇数量过多、过密,造成资源浪费 D.大、中城市数量不断减少,1,2,4,3,5,答案,解析,解析 近年来浙江省撤并乡镇,小城镇向中心镇聚集,建制镇数量减少,大、中城市数量增加,城市化水平提高。,4.下列关于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对策,正确的是 A.进一步优化小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 B.大力发展小城镇,增加小城镇数量 C.大力发展小城市,突出小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辐射作用 D.减慢工业化速度,使其与城市化相协调,答案,1,2,4,3,5,解析,解析 根据合理、集中、有效的原则,撤并乡镇,向中心镇集中,城镇的人口、面积、服务功能增加,发展空间得以优化。,5.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
16、发展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1,2,4,3,5,(1)_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答案,1,2,4,3,5,答案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珠江水质恶化; 城市酸雨现象严重; 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工业化,(3)广东为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应加快哪些方面的发展?,答案,1,2,4,3,5,答案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环境建设等。,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分析,答题模板9,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1)图
17、中甲省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 A.能源和矿产 B.市场和腹地 C.人口和技术 D.城市和交通,答案,解析,解析 甲省为我国辽宁省,该省多为矿业城市,是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其他地区相比,该地的市场、技术、城市、交通等不具有明显的优势。,(2)为实现甲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下途径最合理的是 A.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 C.加大对原料指向型企业的投资 D.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解析 对于甲省城市来说,重点发展对科 技水平要求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明显不现实;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会加快矿产资源的枯竭速度,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