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_红叶石楠生产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798427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_红叶石楠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_红叶石楠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_红叶石楠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_红叶石楠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_红叶石楠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 红叶石楠生产技术规程红叶石楠 Photinia fraseri,蔷薇科 Rosaceae,石楠属常绿小乔木,2001年从美国引进 1000 个枝条,2002 年从日本引进 2 万多个枝条,间接从荷兰引进 10 万多株苗木。在国内外广泛被应用,发展潜力巨大,是常绿阔叶小乔木或多枝丛生灌木。单叶,互生,老叶革质,叶表面深绿色具光泽,叶背面绿色,光滑无毛;叶椭圆状披针形,长 6-12cm,宽 2.8-4cm;新梢及新叶鲜红色。顶生伞房圆锥花序,长 10-18cm;小花白色,径约 0.85cm;花期 4 月上旬至 5 月上旬。梨果,红色,径 0.6-0.85cm,夏末成熟,可持续挂果到翌年春。红叶

2、石楠喜排水良好的土壤,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喜肥沃疏松土壤,且耐瘠薄能力强,粘土也能生长,受氮肥胁迫性强。喜光,有一定的耐荫能力;耐干旱,因品种不同,在-9.4至-23条件下可以安全裸地越冬,耐寒性、适应性和萌芽性强。红叶石楠栽培品种和变种或杂交种很多,园林中常用的有 Photinia fraseri (费氏石楠) Red Robin 红罗宾 、 Red Tip 红唇 、 Birmingham 伯明翰 、Robusta 强健 、 Indian Princess 印度公主 、 Kentucky 肯塔基 、Rosea Marginata 罗斯玛 、 Variegata 砝勒 、 Camelvy 火

3、艳 、 Aculeata 一针见血 、 Compacta 紧密 、 Rec Select 红优 、Rotundiloba 罗啕 、 Green Giant 绿巨人 、Photinia davidianaPaletre 大卫蒂阿那石楠 、 Photinia glabra var. Rubens 鲁宾斯等。其红叶红色程度、形态特征和树型等各有特点,生态特性也有差异。无论是哪一个品种,因生根较容易,大多采取扦插繁殖,生产技术大体相同, 其生产技术规程分为两部分:1 商品苗规格1.1 穴盘苗(网袋苗)72 孔,27545.5cm(深) 。苗高 5cm 以上,新梢长度 5cm 以上;新梢基部直径 0.3

4、cm 以上;第一片新叶以下的新梢长度 6cm 以下;根系完整,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穴盘苗的根系拔出后的基质紧实不散;网袋苗,网袋 2/3 以内有根系,根系发达,移离苗床后基质不散。时间:从扦插至出苗 4 个月,成品率 90。1.2 色块苗(1)容器苗苗高 30cm,一级分枝 3 个(含)以上,一级分枝点高度 6-12cm 以内,一级分枝长度最长与最短之差不大于 5cm,相邻分枝间最小夹角不小于 90,最大夹角不大于 150。容器规格: 1313cm。时间:从穴盘苗(网袋苗)移入容器开始至出苗 6 个月,成品率 85。(2)地栽苗苗高 30cm,一级分枝 3 个(含)以上,时间:从穴盘苗(网袋苗

5、)移入大田开始至出苗 6 个月,成品率 90。1.3 矮篱苗(1)容器苗2 加仑,苗高 80cm,冠幅 40cm,一级分枝点高度 15cm 以下;二级分枝点高度 30cm 左右;三级分枝点高度 50cm 左右,冠型匀称。时间:从色块苗移入容器(2 加仑)开始至出苗 8 个月,成品率 90。(2)地栽苗苗高 80cm,冠幅 40cm,一级分枝点高度 15cm 以下;二级分枝点高度30cm 左右;三级分枝点高度 50cm 左右,冠型匀称。时间:从穴盘苗(网袋苗)直接下地经 6 个月培育成地栽色块苗,再进行密度调整后开始至出苗 6 个月。出苗带土球直径不小于 20cm,成品率 90。1.4 高篱苗(

6、1)容器苗5 加仑,苗高 120cm,冠幅 50cm,一级分枝 3 个(含)以上,一级分枝点高度 612cm 以内;二级分枝 7-10 个,二级分枝点高度 30cm 左右;三级分枝15 个以上,三级分枝点高度 60cm 左右,三级分枝长度 40cm 以上,冠型匀称。时间:从矮篱苗移入大容器(5 加仑)开始至出苗 8 个月,成品率 90。(2)地栽苗苗高 120cm,冠幅 50cm,一级分枝 3 个(含)以上,一级分枝点高度 6-12cm 以内;二级分枝 7-10 个,二级分枝点高度 30cm 左右;三级分枝 15 个以上,三级分枝点高度 60cm 左右,三级分枝长度 40cm 以上,冠型匀称。

7、时间:从地栽矮篱苗成苗后经密度调整开始至出苗 6 个月,出苗带土球直径不小于25cm,成品率 90。1.5 毛球苗(1)容器苗5 加仑,苗高 100cm,球径 100cm,一级分枝 3 个(含)以上,一级分枝点高度 6-12cm 以内;二级分枝 7-10 个,二级分枝点高度 30cm 左右;三级分枝 15 个以上,三级分枝点高度 50cm 左右,四级分枝 30 个以上,四级分枝点高度 70cm 左右,四级分枝长度 20cm 以上,球型匀称。时间:从矮篱苗移入大容器(5 加仑)开始至出苗 10 个月,成品率 90。(2)容器苗5 加仑,苗高 120cm,球径 120cm,一级分枝 3 个(含)以

8、上,一级分枝点高度 6-12cm 以内;二级分枝 7-10 个,二级分枝点高度 30cm 左右;三级分枝 15 个以上,三级分枝点高度 50cm 左右,四级分枝 30 个以上,四级分枝点高度 70cm 左右,四级分枝长度 30cm 以上,球型匀称。时间:从矮篱苗移入大容器(5 加仑)开始至出苗 12 个月,成品率 90。(3)地栽苗苗高 100cm,球径 100cm,一级分枝 3 个(含)以上,一级分枝点高度 6-12cm 以内;二级分枝 7-10 个,二级分枝点高度 30cm 左右;三级分枝 15 个以上,三级分枝点高度 50cm 左右,四级分枝 30 个以上,四级分枝点高度 70cm左右,

9、四级分枝长度 20cm 以上,球型匀称。时间:从地栽矮篱苗成苗后经密度调整开始至出苗 8 个月,出苗带土球直径不小于 25cm,成品率 90。1.6 光球苗(1)容器苗5 加仑,苗高 100cm,球径 100cm,一级分枝 3 个(含)以上,一级分枝点高度 6-12cm 以内;二级分枝 7-10 个,二级分枝点高度 25cm 左右;三级分枝 15 个以上,三级分枝点高度 50cm 左右;四级分枝 30 个以上,四级分枝点高度 70cm 左右,五级分枝点高度 90cm 左右,五级分枝长度 1015cm,球型匀称,树冠密集,无直径大于 15cm 的空洞。时间:从矮篱苗移入大容器(5 加仑)开始至出

10、苗 14 个月,成品率 90。(2)地栽苗苗高 120cm,球径 120cm,一级分枝 3 个(含)以上,一级分枝点高度 6-12cm 以内;二级分枝 7-10 个,二级分枝点高度 25cm 左右;三级分枝 15 个以上,三级分枝点高度 50cm 左右;四级分枝 30 个以上,四级分枝点高度 70cm左右;五级分枝点高度 100cm 左右,五级分枝长度 20-25cm,球型匀称,树冠密集,无直径大于 15cm 的空洞。时间:从地栽矮篱苗成苗后经密度调整开始至出苗 14 个月,成品率 90。地栽苗土球不小于 35cm。(3)高杆光球苗苗高 150cm,球径 100cm,地栽苗。一级分枝点以下独干

11、,一级分枝 3 个(含)以上,一级分枝点高度 50cm 以上;二级分枝 7 个以上,二级分枝点高度 70cm 左右;三级分枝 15 个以上,三级分枝点高度 90cm 左右;四级分枝 30个以上,四级分枝点高度 110cm 左右;五级分枝 60 个以上,五级分枝点高度130cm 左右;六级分枝点高度 150cm 左右,球型匀称、树冠密集,无直径大于15cm 的空洞。时间:从独杆苗(高 150cm 左右)移入大田开始至出苗 24 个月,成品率 90。地栽高杆光球苗土球直径不小于 35cm。1.7 柱型苗 苗高 150cm,柱径 60cm,地栽苗。一级分枝 3 个(含)以上,一级分枝点高度 20cm

12、 以下;柱型匀称,树冠紧密,无直径大于 15cm 的空洞。时间:从矮篱地栽苗成苗后经修剪和密度调整开始至出苗 24 个月,成品率 90。地栽柱型苗土球直径不小于 35cm。2 扦插苗地栽培育母本或商品苗生产技术2.1 移栽地的准备2.1.1 移栽地的选择土壤质地疏松、肥沃、微酸性、中性至微碱性;水、电、路、渠配套,可提供可靠的灌溉水源,有二相或三相电源接入田间,道路畅通,可行拖拉机或卡车,沟渠相通,排水良好,雨止田干。2.1.2 土壤改良如果土壤粘重、板结、透气性差,对红叶石楠生长极为不利,必须进行土壤改良。2.1.3 土壤翻耕第一次土地翻耕采用深耕,深度 25cm 以上,不留死角,然后细耙一

13、次(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机械耕作) 。要求耙细耙平,做到床面基本平整,以方便作苗床。2.1.4 开沟作床翻耕后的土地,采用人工开沟作床,方法如下:在整个田块周围开深沟,深 50cm,宽 50cm;如果苗床长度大于 50m,在苗床中间开中沟,平均每隔25m 开一条中沟,宽 40cm,深 35cm;苗床床面宽 110cm,床面土块整细,床面中间稍高,两侧稍低;步道宽 30cm,深 25cm,步道两头低中间稍高,形成一定的坡度,保证排水畅通。2.1.5 搭遮阳网在土地翻耕之后,搭建遮阳网。采用毛竹或小径木作桩(离床面高度 1.8m左右,桩间距离 5.85.8m) ,再拉铁丝,盖上遮阳网(遮光率为 75%

14、) ,最后用布条把遮阳网固定在铁丝上。2.2 母本或商品苗移栽2.2.1 移栽时间11 月上旬至翌年 3 月。2.2.2 移栽株行距株距 40cm,等边三角形配置,行距 40cm。每亩 72.0%的有效面积,种植3000 株。2.2.3 移栽技术要点设计配置图式和种植密度,定点挖穴(如果扦插苗在营养钵里,则移栽时应保证土球完整;如果是裸根苗,则对根系进行适当修剪,剪除过长的侧根) 。移栽的深度要适中,基本与原来植株的深度一致,用细土堆于根部,使根部舒展,然后压实,保持移栽苗排列整齐。及时浇透定根水,然后在苗床上铺一层稻草,用来保湿和防止杂草生长。2.3 移栽苗的管护2.3.1 水分管理在缓苗期

15、要及时浇水,如遇连续晴天,移栽后的第 4 天就要浇水,以后每隔 10 天浇一次水;如果连续雨天,要及时排水;用稻草覆盖苗床,既可保墒,又可减低地表温度,防止苗木根际部位灼伤。2.3.2 光照管理扦插苗移栽初期,为提高成活率,要进行遮荫;母本苗生长到可以采穗前10 天左右,揭去遮阳网,给以全光照条件,促进穗条木质化;在采穗期间,要盖上遮阳网,以减少穗条水分的散失。2.3.3 养分管理移栽之后 15 天左右,3-4 月,撒施尿素;5-6 月,撒施复合肥;7-8 月,撒施尿素;11-12 月,施腐熟的有机肥,开沟埋施。撒施尿素和复合肥时,结合松土除草进行,施在行间,以不伤苗木茎、枝条和叶片为标准,在

16、采穗后,对母本植株立即施肥。2.3.4 土壤管理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苗床上做到基本无杂草;雨后晴天,要及时松土除草,以防止土壤板结。2.3.5 病虫害防治主要有立枯病、灰霉病、赤中斑病和赤枯病、轮纹病、溃疡病以及蚜虫、螟蛾、桑天牛、中国绿刺蛾、扁刺蛾等。病害:(1)立枯病 为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前者嫩梢发黑枯死,湿度大时,病部有丝状物;后者苗木基部发褐色。防治方法:清除病梢、病株,集中烧毁;控制密度,适当通风透光;加强管理,增加磷钾肥;发病初期可喷 50多菌灵 5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 700-800 倍液,每周喷 1 次,连续 2-3 次。(2)灰霉病 为灰葡萄孢菌引起,4

17、 月中旬普遍发生,危害叶、嫩梢,出现水渍状,呈现黄褐色和褐色。潮湿时,受害部有灰褐色霉层物。防治方法:精心养护,增强植株抗病能力,缺微量元素时要适时适量喷施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及时清除病叶、病梢,集中烧毁;雨季到来之前或初发病时,喷洒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或 25%使百克乳油 900 倍,每周喷 1 次,连续 2-3 次。(3)赤中斑病和赤枯病 为叶上霉菌和拟盘多毛孢菌引起,危害叶片,在叶尖、叶缘出现赤褐色、褐色病斑,病健交界处有一条红褐色隆起线,叫赤中斑病,病部有黑色小黑点,即病原物。在病部有黑色小点,较明显,湿度大时,有黑色的孢子堆,

18、这叫赤枯病。防治方法:清除病叶,集中烧毁;控制密度,保持通风透光;加强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喷 20龙克菌 1000-1500 倍液或 50使百克800-1000 倍液或 80代森锌 500 倍液,每周 1 次,连续 3 次。(4)轮纹病(轮斑病) 为拟盘多毛孢菌引起,从叶尖、叶缘开始,形成圆形、半圆形、不规则形病斑,赤褐色至褐色病斑,叶片上有轮生黑白颗粒,即病原物,湿度大时,有黑色孢子堆。病健交界有紫褐色边圈,后期病斑灰白。轮纹病在扦插苗上危害严重,大大影响成苗率。防治方法:在扦插过程中,苗床、基质、叶面分别用50多菌灵 1000 倍液分别消毒;苗床要控制湿度,不宜过湿,室内通风

19、透气;及时清除病叶,集中烧毁;发病初期可喷 70%甲基托布津 700-800 倍液或 50多菌灵 500-600 倍液或 50退菌特 600-700 倍液,每周 1 次,连续 3 次。(5)溃疡病 为球二孢菌引起,危害树干,有湿润状圆形黑斑,病斑中间开裂,韧皮部和木质部变色,病斑逐步扩大,在干上形成大溃疡斑。防治方法:容器苗的环境通风透光;增加肥力,增强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用锋利小刀划破病部,纵横划几道缝,然后可喷 80402 抗菌素 200 倍液或 80乙蒜素 200 倍液,每周1 次,连续 2 次。虫害:(1)蚜虫 红叶石楠嫩枝、嫩叶,极易遭蚜虫危害,需及时防治,可喷 40%乐果乳油100

20、0-1500 倍液或 5蚜虱净的 1000-1500 倍液。(2)螟蛾(大丽菊螟)蛀入嫩茎和叶基部危害,被蛀茎的虫孔外常堆积污黄色虫粪,易受风折或萎蔫而死亡。老熟幼虫体长 20-30mm,圆筒形,头部深褐色,胴部淡红色,背线明显,暗褐色。防治方法:及时剪除被害枝梢、茎,集中烧毁;在成虫羽化期用黑光灯诱杀;在幼虫孵化初期喷 50辛硫磷或 50杀螟松 800-1000 倍液或 5-10吡虫啉 800-1000 倍液。(3)桑天牛(粒肩天牛) 成虫食害嫩枝皮和叶,幼虫在树皮下和木质部内,向下蛀食,隧道内无粪屑,隔一定距离向外蛀出一道通气排粪屑孔,排出大量粪屑,削弱树势,重者枯死。老熟幼虫体长 45-

21、60mm,圆筒形乳白色,前胸特别发达,背板后半部密生棕色颗粒小点,其中央夹有 3 对尖叶状凹陷纹。防治方法:剪除虫害枝,集中烧毁;成虫发生时,在树干上喷洒 40乐果乳油 500 倍液;用细铁丝插入虫孔刺死幼虫;初龄幼虫可用敌敌畏或杀螟松或吡虫啉 10-20 倍液涂抹产卵刻槽;对排粪孔注入 50辛硫酸乳油或吡虫啉 10-20 倍液,每个虫孔最多注入 10ml,然后用湿泥封孔,杀虫效果很好。(4)中国绿刺蛾(中华青刺蛾、绿刺蛾) 幼虫啃食红叶石楠叶片,造成缺口或孔洞,严重时吃光叶片。幼虫体长16-20mm,头小,棕褐色,缩在前胸下面,体黄绿色,前胸盾具 1 对黑点,背线红色,两侧具蓝绿色点线及黄色

22、宽边,侧线灰黄色较宽,具绿色细边。各节生灰黄色质刺瘤 1 对,以中后胸和 8-9 腹节较大,端部黑色,第 9、10 节上具较大黑瘤 2 对。防治方法:成虫羽化之前,摘除虫茧,消灭幼虫或蛹;及时摘除幼虫群集的叶片,集中烧毁;幼虫危害期喷洒 50杀螟松乳油或 50马拉硫磷乳油 1000 倍液或 2.5功夫或 2.5敌杀死乳油或 20速灭杀丁乳油 2000-3000倍液。(5)扁刺蛾(黑点刺蛾、黑刺蛾) 2 龄幼虫取食叶肉,3 龄后咬食表皮或穿孔,5 龄后大量蚕食叶片,严重时食光叶片。幼虫体长 21-26mm,体扁椭圆形,背稍隆似龟背,绿色或黄绿色,背线白色、边缘蓝色;体边缘每侧有 10 个瘤状突起

23、,着生刺毛,各节背面有 2小丛刺毛,第 4 节背面两侧各有 1 个红点。防治方法:挖除树干基部四周土壤中的虫茧,减少虫源;幼虫盛发期,喷 50辛硫酸乳油 1000 倍液或 50马拉硫磷乳油 1000 倍液或 25亚胺硫酸乳油 1000 倍液或 10天王星乳油 3000-4000 倍液。(6)地下害虫 毒饵诱杀:用 90%晶体敌百虫 50g 兑水 250g 溶解后,拌 1kg 麦麸,做成毒饵诱杀,每亩 1-1.5kg;灯光诱杀;对于成虫,可用黑光灯诱杀;药剂毒杀:用1500 倍液的天王星或 1000 倍液的 50%敌敌畏乳油喷雾;用呋喃丹撒入土壤中防治,每亩用量 2kg。2.4 母本剪穗及商品苗

24、整形2.4.1 母本剪穗 (1)采穗圃剪穗根据当年气候状况,当春梢顶端叶片转绿,半革质化时,一般在 4 月 15 日开始,就可以剪穗。剪口选在当年春梢与去年秋梢的交界处,既保证穗条的有效性,又保证母本保留的叶片量。以后根据夏梢生长状况,适时剪穗;(2)现有地栽大苗剪穗根据当年气候状况和地栽大苗生长状况,一般在 4 月 20 日开始,就可以剪穗;第二次剪穗待夏梢顶端叶片转绿,半革质化时进行,如果春梢未剪,一般在 6 月 10 日开始;如果春梢已剪,一般在 9 月 10 日开始。根据生产进度,生产上可以不分阶段,连续剪穗扦插,具体到某一株母本,一年内可剪穗两次。2.4.2 商品苗整形 第一次修剪时

25、间为 6 月 10 日左右,留枝高度 20cm 左右,所有侧枝一次性修剪,促进分枝;第二次修剪,根据园林工程的要求,修剪成形,原则是在多产穗条的前提下,兼顾母本的株型美观大方。3 扦插苗生产技术3.1 扦插前的准备可用 72 孔穴盘或直径 4cm 的网袋扦插,也可直接扦插于苗床。3.1.1 选择繁殖土地排水良好、雨止田干、地下水位较低、交通方便、水源丰富,或采用单体大棚,盖大棚薄膜(春插或秋插还应盖上边膜) ,外加遮阳网。采用地面苗床,地面大致整平,床面中央与边缘高差小于 2cm。3.1.2 苗床准备设置苗床宽 100cm,长度一般在 20-30m,苗床四周装挡板,挡板高度12cm 左右。3.

26、1.3 基质准备上面铺一层黄心土厚(70-80) ,拌细沙(20-30) (沙颗粒直径 3mm 以下) ;厚 10cm 左右,表面整平。用穴盘或网袋扦插的基质,用 1 号配方。3.1.4 苗床消毒苗床地面用高锰酸钾 200 倍液喷洒,然后铺设基质,24h 后即可扦插。3.1.5 小拱棚薄膜准备毛竹片长度 2m,宽 2cm,小拱棚薄膜宽 2m,长度依据苗床长度而定,薄膜厚度为 4 丝。3.2 扦插3.2.1 时间春插 4 月 15 日开始,用春梢作穗条;夏插 6 月 10 日开始,用当年的春梢和夏梢;秋插 9 月 10 日至 10 月 10 日,用当年的夏梢和秋梢。根据当年的气候状况和不同地域气

27、候条件的差异,扦插开始时间可根据新梢部位叶片状况而变更,一般可相差 10 天左右。 3.2.2 剪穗首先将穗条进行分级,如采用采穗圃的穗条,就分上、中、下或粗、中、细进行分级;如采用现有地栽大苗的穗条,先按树体的上、中、下分三级;再分主枝和侧枝二级;又对主枝或侧枝分上、中、下三级,穗条必须分级,分别苗床扦插。穗条长度严格控制在 3.5cm,剪成一叶一芽,大叶片保留半张,小叶片全部或大部保留;采用平切口,切口平滑,穗条顶部在叶芽上端 3mm 剪口,防止叶芽损伤。做到随剪随插。3.2.3 生根剂处理“森生 1 号”植物催根剂,1g 小包装,用 50ml 酒精溶解 0.5h;然后倒入清水 250g,

28、如酒精已蒸发了一部分,用清水补充,酒精加清水总量 300g 即可。穗条基部速蘸 2s。蘸后晴天等待 3h、阴雨天等待 6h 扦插,促使生根剂更有效果。3.2.4 密度采用 72 孔穴盘扦插或纸袋扦插,每 m摆放 6 只,计 432 株/m;如采用苗床扦插,株行距 46cm,密度为 417 株/m。以扦插后叶片互不遮挡为度。3.2.5 扦插应随剪随处理随扦插,尽量缩短剪穗到扦插的时间,深度为 1.5cm 为宜。扦插完毕,立即浇透水;叶面喷洒 1000 倍液的多菌灵和炭疽福美混合液,立即搭好小拱棚,用塑料薄膜覆盖,四周密封,紧贴薄膜再覆盖透光率 50%的遮阳网。3.3 扦插后管理3.3.1 水分和

29、湿度管理 扦插后一周,在雨天或晴天的早晨或傍晚,要检查苗床,基质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 60-70%,空气相对湿度 95%以上为宜。扦插 15 天以后,有部分穗条发根。当多数穗条开始发根后,应适当降低基质含水量,保持在饱和含水量的40%左右即可。这时可以逐步开膜通风,以降低基质含水量。当有 90以上发根、50%以上的穗条抽芽发出新叶片时,可除去薄膜,这时期应注意保持基质湿润。3.3.2 光照和温度管理用单体大棚扦插后,晴天,特别是夏季和秋季时,小拱棚上面要加盖遮阳网,控制小拱棚内的气温在 38以下,单体棚内要进行喷雾降温;在扦插后,发根和发芽之前,基本上都要遮荫,遮光率达 75-90%;9以上发根和 50%以上发叶后,逐步除去小拱棚的薄膜和遮阳网。3.3.3 病虫害防治主要是炭疽病和根腐病,一般每隔 20 天,喷一次炭疽福美和多菌灵防治,同时及时拔除病株烧毁。3.3.4 养分管理扦插时基本不用基肥。在发根发叶后,喷施水溶性化肥(0.2%尿素) ,以促进扦插苗健壮生长。3.3.5 练苗扦插后 20 天左右,开始注意观察新梢萌发情况,和与之相应的发根情况。当有 90%以上的穗条抽出新根,50穗条长出新梢后,可全部除去小拱棚薄膜,进行练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