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居民劳动要素报酬探析——基于分配习惯丶产业发展模式及企业改革路径的视角.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792272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居民劳动要素报酬探析——基于分配习惯丶产业发展模式及企业改革路径的视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居民劳动要素报酬探析——基于分配习惯丶产业发展模式及企业改革路径的视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居民劳动要素报酬探析——基于分配习惯丶产业发展模式及企业改革路径的视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居民劳动要素报酬探析——基于分配习惯丶产业发展模式及企业改革路径的视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居民劳动要素报酬探析——基于分配习惯丶产业发展模式及企业改革路径的视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居民劳动要素报酬探析基于分配习惯丶产业发展模式及企业改革路径的视角MODERN ECONOMIC RESEARCH-;噩噩 tlJli_申国居民劳动要素报酬探析一一基于分配习惯、产业发展模式及企业改革路径的视角王张明孔祥利内容提要:该文在厘清当前我国劳动要素报酬现状的基础上,聚焦于劳动时间过长、劳动报酬偏低及分配差距悬殊等关键问题,试图从收入分配;轻劳动;的传统倾向、农民工就业雇员化程度、城市既得利益集团、非均衡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及;抓大放小 ;的企业改革路径等视角展开具体分析,最终从修正城市偏好倾向、推动政绩评价指标转型、确保工资与生产率同步增长、打破垄断以促进劳动要素流动以及改革税制等方

2、面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劳动报酬城市偏好自雇就业企改路径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82(2015)02-0019-05 自政治经济学创立伊始,收入分配理论始终处于转变等方面尝试构建城乡劳动报酬差距的平抑机制。其研究中心,而劳动报酬的核算、规模、分配比例与国二是聚焦于不同行业间劳动报酬差异。大部分学者际比较则是其研究焦点。早在 1817 年,李嘉图比较了垄断与非垄断行业之间劳动报酬差异,源自于(David Ricardo)认为,受农业收益递减规律与农产品行政资源性垄断导致的高利润、;所有者缺位;经济造收入弹性偏低的影响工、农业之间生产效率的差异成的国企员工劳动

3、报酬提升倾向、工资提升缺乏硬约成为城乡劳动报酬差异的根源。与发达国家劳动报束都使垄断企业员工的劳动报酬大幅提升,从而与非酬率和人均 GDP 同步增长不同,我国劳动报酬呈现垄断行业的收人差距快速拉大。三是对劳动报酬分出与经济增长 ;逆周期;等特征。这与中共十八大提配下降的原因探析。有学者将劳动报酬下降归因于出的;收人倍增;计划及提升劳动要素分配比例的政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外贸战略,认为与资本、管策主张极为不符,因此,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研究理、技术要素已基本实现全球化不同,最终需求的变劳动报酬问题对于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率和转变经济动、技术效率的提升、劳动要素流动性的欠缺以及制增长方式具有重大意义。

4、度环境是其分配比重过低的根本原因;也有学者将劳动报酬分配比例下降归因于;按资分配;的分配方一、文献回顾式、产业结构、税负水平、非竞争性因素及初次分配的自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政府介入。劳动报酬比例下降这一现象,有学者指出,由于 2004 通过上述文献的简短回顾不难发现,目前,有关年统计口径的变化,我国劳动报酬率严重低估,其与城乡、行业劳动报酬差异的研究已取得部分成果,对国外差距并不是非常悬殊。此后,相关研究的主线有于劳动报酬分配比例下降的因素也展开了一定探讨。三条:一是围绕着城乡居民的劳动报酬差异展开,有但是,上述文献大多未能厘清劳动报酬分配的现状及学者认为,城乡劳动报酬

5、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政策的存在的关键问题,对劳动要素分配比例下降的原因分;城市偏好而重工业优先发展与城市利益集团施压析不够全面,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同时对居是形成城市偏向的主要因素进而有学者尝试以政府民劳动报酬的研究不够细化,欠缺系统性研究。本文的行为选择为突破口从目标取向、分配格局及职能着重探讨在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对我国居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释放研究;(项目编号:14BSH067)、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项目;陕西农村居民消费潜能释放研究;(项目编号:2014Z061)、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城乡消费差异对陕西农民市民化的影响效应研究

6、;(项目编号:12JK02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19 一EWl掘回醒-a.215 年第 2 期民劳动报酬的现状特征及关键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试投入产出分析表,因此目前国内缺乏权威的官方统计图从收入分配的传统倾向农民主就业的雇员化程口径,本文使用城乡居民纯收入乘以其人口规模来模度、城市既得利益集团干预、非均衡的产业发展模式拟居民劳动报酬,并以此除以该年度 GDP 得出劳动报以及;抓大放小;的企业改革路径等视角阐述中国劳酬率,考虑到国外报酬率的统计口径,本文计算的劳动报酬的形成机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策建议。动报酬率有高估之嫌。即使如此,我国居民劳动报酬率长期保持在 0.4-0.5 这样一个较低

7、水平,这与西方兰、劳动报酬现状国家 0.65 的水平相比,仍有相当距离。1.劳动时间过长(2)劳动报酬量的国际比较。联合国国际劳工组改革开放后,出于经济增长的需要,我国逐步形成国有、集体、个体、私企及外企构成的多元经济体,计时工资已成为我国目前主流的计酬方式。马克思指出,计时工资的一般规律是如果工作日长度不变,工资决定于劳动价格;劳动价格则决定于劳动力的价格;劳动价格已定,工资则决定于工作日的长度;。据世界经合组织 2011 年对全球 29 个经济体的调查显示,中国居民的工作时间每天平均 8.4 小时,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日本与墨西哥。与此数据相对织日前公布全球 72 个国家月薪排行榜(见图

8、1),我应,;2013 年度中国职场人平衡指数调研报告;显示,国名列 57 位,人均月薪为 656美元,明显低于 1480 全国职场人平均每天在公司工作 8.376 小时,其中,美元的世界平均水平,仅达到美国的 115,卢森堡居有 30.3%的人超过 10 小时,最长为 16 小时。另外,民人均月薪是我国的 6.23 倍。值得注意的是,本图表65.8%的受访者表示回家后还继续工作,平均工作时只统计各国的工薪阶层收入农民、农民工、个体户和间为 0.28 小日俨。考虑到上述调研并未涉及到 2.6 亿自由职业者的收人均不列入统计,考虑到我国城乡居个农民工及 6.3 亿的农村居民,所以中国城乡居民的民

9、间非常悬殊的收入差距(2013 年该数据为 3.03:每日平均劳动时间可能远高于 8.4 小时。1),我国居民真实的月薪收入应该低于600 美元。2.劳动报酬偏低 3.劳动报酬分配悬殊我国城乡居民的劳动收入自改革开放以来增长(1)城乡差距。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城乡居民非常迅猛,以城镇居民为例,其年均收入由 1995 年的的劳动报酬差距一度缩小。1983 年,城乡收入比例一 5348 元增加到 2012 年的 46768 元,18 年间累计增长度降到1.82:1,但此后两者差距快速拉大,从 2002 年了 7.74 倍。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城乡居民的劳动报至今,城镇居民收人水平始终是农村居

10、民的 3 倍以酬元论是与 1995 年还是与其它国家比较,水平普遍上,与多数国家的 1.6 倍相比,我国城乡居民的劳动偏低。报酬差距非常悬殊。所幸的是自 2007 年城乡居民收(1)劳动报酬率的历史分析。中国居民劳动报酬入比达到 3.33 的峰值之后,我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率的下降近年来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1994 年,我措施逐步收到成效,2009 年以来两者的差距持续缩国开始采用国际经济核算体系(SNA),2004 年由于采小,2013 年的城乡收入比下降到 3.03:1,2014 年有望用新的税收规则,个体经济不再统计业主的收入,而进一步缩小到 3 倍以内。但同时也应看到,19778 年城

11、全部计入营业收入,由于 9000 万个体劳动者收入划乡居民的收人差距仅为 210 元,2013 该数据扩大到为资本收入,因而 2004年劳动报酬率大幅下滑。与国 18059 元,是 1978 年的 86 倍。所以,从短期来看,城际上通行的把城乡个体经营性收入的 2/3 划归劳动乡劳动报酬的绝对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报酬、113 划归资本(土地)收益的办法相比,我国劳动(2)行业差距。在上世纪的 80 年代,我国不同行报酬的份额严重低估。2007 年以来,由于我国未发布业间工资差距基本保持在 1.6-1.8 倍左右。以2002本调研报告由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与智联招聘联合推出,调研采用网

12、络调查的方式在为期 4 周的调查中共收取 3 万余份有效问卷。-20 一MODERN ECONOMIC RESEARCH_回董事副 E_年修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行业门类口径为依据,在 2012 年我国城镇不同行业收入的排名中,金融业、软件与信息技术行业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位民企 500 强居前三,其中,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年收入高达工行与商 T89743 元,是农业从业人员收入的3.96 倍;如按细分行业比较,最高与最低行业的差距已达到 15 倍,远高 o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于 1.5-2 倍的世界平均水平。在2013 年中国企业圄

13、32013 年不同企业收入、利润、税负比较单位:亿元)500 强排名中,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煤炭等行业,数据来源:2013 年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调研分析报告 。在上榜企业数量和企业营业收人方面都占据着突出步估算,从西汉到 1952 年,中国居民的人均收入仅增地位。(见图 2)长 20%左右。如果说,封建社会存在;重土地、轻劳动;的分配倾向的话,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 IOX 附 9 仪旧 0800 开放以来,收入分配逐步演变为;重资本、轻劳动;的 7)()o 600 资本至上特征,劳动报酬长期处于一个较低水平。随 5)()o 400 着上世纪 90 年代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政府、

14、企业和30 仪)()20)() 10)() 居民三者收入分配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形成了事实上;按资分配;的国民收入分配原则。在该原则下,居 04 誉会 tj 4 争护1;?*哥:f 1fr 民工资水平与其劳动价值严重偏离价值。根据马克思图22012 年中国各行业居民工资对比(单位:元)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相关数据计算。的劳动价值学说,劳动力的价值包括用于劳动力简单(3)企业差距。劳动报酬的企业差异首先表现为再生产的劳动报酬与用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和子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比较,在 2013 年中国企业女抚养等方面的费用。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500 强排名中,民营企业占

15、比38%,但其 3100 亿元利转变的进程中,企业仅支付简单再生产的劳动报酬,润规模仅占国企利润的 16.589 岛。企业差距在民营企而将体现劳动者社会属性价值的部分据为己有,这是业与垄断央企的对比中尤为明显。2013 年,工行与建我国劳动报酬长期偏低的重要原因 O 行的营业收入总和为 10952 亿元,净利润是 4264 亿 2.农民工就业的雇员化程度偏低元,利润率高达到.9313 毛;而民营企业 500 强收入是劳动报酬比例多以雇员劳动报酬占 GDP 比重来 105775 亿元,净利润仅为 4238 亿元,其利润率仅为衡量,因此雇员工资水平与雇员数量就对一国的劳动 4%,与工行及建行的利润

16、率相比极为悬殊。更重要的报酬有显著影响。2013 年,我国城镇化率已到达是,工行与建行员工总规模是 75 万人,而民企 500 强 53.513 毛,在 6.9 亿的城市人口中,有 2.69 亿的农民工,的员工总数达到 675 万人,这样,两大行的人均净利由于户籍管理、集体谈判能力弱及就业二元市场等因润为 56.85 万,而民企仅为 6.27 万元,仅为前者的素影响,农民工被排斥在政府的公共服务范围之外,11%,考虑到我国 20 多万个中小企业,由此可知企业其工资水平低于正常的市场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间员工劳务报酬差距的悬殊程度。(见图 3)更为重要的是,在实现就业非农化的同时,大量农民工并

17、未实现就业的雇员化,即在城市无法找到合适的三、原因探析受雇工作,只能从事个体工商业活动而成为自雇就业 1.收入分配存在;轻劳动;的传统倾向者。2010 年,我国非农就业比例高于雇员就业比例我国收人分配的;国富民穷;现象引起了很多学 13.279 毛。一般而言,一国劳动报酬率与其就业雇员化者的关注,如马可波罗(MarcoPolo, 1298)以及马尔成正比,美国的雇员就业化高达 93lJ 毛,欧盟为 86%,我萨斯(Malthus,1798 )及斯密(Smith,1774)指出;中国国仅为 50%,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这是我国劳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其土地肥沃,耕作精细,人动报酬偏低的根本

18、原因。口最多而且最为勤勉,但中国下层人民的贫困程度,3.城乡差异源于城市倾向及城市利益集团远远超过欧洲最贫乏国民的贫困程度。;有学者进一新中国成立后,受制于西方国家的封锁及出于赶来源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 2013 年发布数据。-21 一四四军跚跚;.2015 年第 2 期超工业化国家的渴望,在借鉴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经验各省选择部分省属大型企业外,剩下绝大部分企业将的基础上,我国政府形成了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其转为民营企业。经过 10 多年的发展,大型国企,尤采取了;以农补工、以乡保城;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其是垄断央企与民营企业的资产、利润差距快速拉在为我国快速奠定工业化基础的同时,

19、出于当时的资开,这势必影响到员工的劳动报酬方面。2011 年,民源约束,最终形成了政府决策的稳定于城市偏好倾企 500 强纳税总额高达 4094 亿元,同比增长向,政府通过干预劳动要素的定价以及对城市提供补 49.490 毛,2012 年纳税总额达到 4335 亿元。而两大银贴,最终城乡劳动报酬的差距快速拉开。如通过工农行的纳税总额仅为 2466 亿元,远低于其净利润,仅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人为压低农产品的价格与农占其 57.830 毛。2013 年民企 500 强更是首次出现了村居民的报酬水平为工业化提供资金,这成为改革开税后净利润低于总税负的情况。所以,垄断企业由于放前城乡居民劳动报酬差

20、距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面临的市场压力较小,容易获得超额利润,并且在利后,虽然政府试图通过推动农村改革以缩小城乡劳动益分配上存在较强的个人倾向,因此,最终导致不同报酬差距,但受制于传统经济体制及城市利益集团的所有制企业间员工劳动报酬的差距愈发明显。压力,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降低了城市居民福利四、对策建议之后,改革的进程在 90 年代中期再次向城市倾斜,城乡劳动报酬的差距再次拉开。农村居民和农民工占我本文认为,应该通过阶段性、多样性和主导性的国人口规模的 669 毛,但其在中共十八大代表中仅占政府行为,政府的收人调节不仅仅停留在再分配领 2%,因此,利益集团已成为中国城市偏向政策的决定

21、域,还应关注初次分配中;资强劳弱;和;利润侵蚀工性因素,从而这使城乡劳动报酬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资;等现象,具体应通过政策工具的协同作用,解决当 4.行业差距源于非均衡的产业发展模式前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的投资 1.修正城市偏好倾向,推动政绩评价指标转型驱动型的发展模式,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政府致力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应修正过于扭转计划经济体制下;重重、轻轻;的局面,重点发去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市、工业偏好行为,正视现阶展生产消费品的轻工业并使之迅速成为这一时期的段城乡居民劳动报酬差距愈来愈大的严重事实。政府主导产业。1992 年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2、体制,应推进要素市场的发育,即改变城市偏向政策和制汽车工业、建筑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始成为带动经度,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应减少农产品定价和流通干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工业化进入预,贸易保护、扭曲汇率以及偏向于工业部门的财政到重化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私人汽车和住与金融政策等政策歧视。同时还应通过稳定农产品价宅建筑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自主增长的两大推动力。不格、健全粮食储备调节制度、增加农业投人力度、改善同时期侧重于不同主导产业这种非均衡的发展模式,农业生产条件等措施建立新型平等交换的工农业关在日本以及韩国等国家发展经济过程中得到应用,也系,构建以政府行为规范为主体的差距平抑机制。

23、最被我国政府所采纳。这种阶段性的政府投资驱动的发后,应推动政府政绩评价指标的转型,即从过去的展模式同时体现在区域差异上,我国经济发展基本上 GDP 至上、维稳、逻辑到居民收入考量指标的转型,着经历了从东部向中、西部的变迁。在这种过程中,不同眼于 2020年的收人倍增目标,必须在农民收入的目地区、不同行业间的劳动报酬差距必然会快速拉开。标取向、发展思路、制度创新、职能转变方面调整政府 5.企业差距源于;抓大放小;的改革路径行为,努力平抑城乡居民的劳动报酬差距。在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的国企改革进程中,面对 2.确保工资与生产率罔步增长,提升就业雇员国企全行业亏损状况,政府决定采取;抓大放小;的改

24、化水平革路径,即由国资委直接管理下属 114 家大型国企,基于我国当前消费不足、生产过剩、经济活动强涵盖石油、金融、电力、钢铁、航运等部门 O 同时在由度降低等现实问题,应首先稳定广大中低收入者的工行与建行相关数据来源于2013 年工行、建行年报。根据中国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 2013 年年报,工行2013 年营业收入是 5896 亿元,实际税率是 22.3%,则其实际纳税 1297 亿元;而建行 2013 年营收是 5086 亿元,实际税率是 23.129 毛,则实际纳税 1169 亿元,则两大行实际纳税额是 2466 亿元。?;吁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_睽噩 E

25、 量商 11 泪-消费能力,可在综合考虑生活成本、社会保障、不同收要尽快对税制进行改革,采取以家庭为单位年度报税人阶层的相对生活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与制度。以韩国为例,其个人所得税的;免征点;是年收通货膨胀率、GDP 增长率挂钩的工资增长机制,确保人 1500 万韩元以下的家庭(以四口之家为标准)和年实际工资水平能够与经济增长趋于一致,并达到足以收人 482 万韩元以下的个体营业者。另外,我国应尽支持稳定消费的水平。同时还应重视教育和技能培快开征遗产税和垄断行业;暴利税;。从世界范围看,训,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提升劳动生产率,这是只有 20 多个国家尚未开征遗产税,而遗产税对于调工资

26、增长和劳动报酬提高的基础。最后,当前我国城节家庭之间劳动报酬差距的消费非常显著。间时,针镇劳动力市场中非正规就业的比重依然较高,大部分对垄断企业的高额利润征收;暴利税;一直为很多国农民工从事收入低、稳定性差的灵活就业,因此,应加家所采用,澳大利亚于 2010 年向矿业公司开征 40%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支持中小的;资源超额利润税用以增加向港口、铁路和公路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创造更多稳定就业等基础设施投资。2013 年央企实现利润总额 1.3 万岗位,提高就业质量,真正把非农化就业转变为正规亿元,其上缴红利 978 亿元,仅 65 亿用于民生支出 O 就业。因此,在提

27、高央企红利上缴比例的同时,还需严格限 3.打破垄断壁垒,促进劳动要素流动制红利回流。不同行业与企业之间的收人差距与垄断密切相关,垄断部门基本上都属于高收入行业,且垄断程度参考文献:1.张车伟: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变动与总体工资水平估算越高,收人水平也越高,不解决垄断问题,与此相关的及分析,经济学动态2012 年第 9 期。收入差距问题难以解决。应通过制定反垄断法和竞 2.蔡盼、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争法等法律、法规,限制和打破垄断,逐步消除行业壁科学2000 年第 4 期。垒和垄断,提高某些行业的市场准人程度,鼓励资本 3.张红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工业化中期在行业之间

28、的合理流动和有序竞争,促进行业之间平阶段的政府行为选择,管理世界2004 年第 4 期。均利润的形成,缩小行业之间的收人差距。对少数特 4.金玉国:工资行业差异的制度诠释,统计研究2005 殊的垄断行业,要加强收人分配的控制,防止分配差年第 4 期。距过大。同时,还需逐步破除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制度 5.谷亚光: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原因及对策,马克思主性障碍,主要包括户籍、福利和就业制度。要逐步废义研究2010 年第 4 期。6.孙文杰:中国劳动报酬份额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除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经济研究2012 年第 5 期。移。改革福利制度,并逐步缩小福利的范围,使福利 7.杨

29、昕:我国 GDP 中劳动报酬份额的下降:农村劳动力货币化和透明化。增加居民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部门转移与身份转换的视角,上海社科院 2013 年博士论文。间,城镇与农村之间迁移和就业的自由度。8.白重恩、钱震杰: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省 4.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和暴利税际面板数据的证据,世界经济2010 年第 12 期。西方国家普遍建立了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以遗 9.肖红叶、都枫:中国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及国际比较,产税、个人财产税、个人消费税、社会保障税等为辅助财贸经济2009 年第 2 期。的税收调节体系。我国当前首先应完善个人所得税 10.杨智恒: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域下国民收入

30、分配问题税制,以充分发挥其调节劳动报酬的功效。美国于研究,求索2012 年第 4 期。1861 年首次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此后经过不断完 11.冯志轩:国民收入中劳动报酬占比测算理论基础和方法讨论,经济学家2012 年第 3 期。善,2012 年美国收入最低的50%的纳税人所得税份作者简介:王张明,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西额仅占 2.8913 毛,有 4613 毛的家庭不用缴纳联邦所得税,安 710065)、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孔祥利,陕西;先富带动后富;在美国得到了体现。我国从事建筑、省资本论研究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导装潢等个体劳动者可能几个月才收到一次劳务报酬,(西安 710062)。但要按一个月所得计税。所以,不应一昧提高起征点,责任编辑沈卫平叮叫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