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专题十四 股份支付专题十四 股份支付一、本专题主要内容(一)股份支付工具的主要类型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1.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而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对职工或其他方最终要授予股份或认股权等,这种情形经济利益未流出企业。 2.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而承担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的义务的交易。 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对职工或其他方最终要支付现金。(二)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1.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 应按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不确认其后续
2、公允价值变动。 对于换取职工服务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以股份支付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数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对于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2.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应按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确认成本费用和相应的应付职工薪酬,每期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3、 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会计处理图示如下:? 二、专题举例【例题 1】A 公司为上市公司。27007 年 1 月 1 日,公司向其 100 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 100 份股份期权,这些人员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 3 年,服务期满时才能以每股 4 元购买 100 股 A 公司股票,A 公司股票面值为每股 1 元。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 12 元。2007 年有 10 名管理人员离开 A 公司,A 公司估计三年中离开的管理人
4、员比例将达到 20%;2008 年又有 5 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公司将管理人员离开比例修正为 15%;2009 年又有 4 名管理人员离开。2010 年 12 月 31 日未离开公司的管理人员全部行权。要求:(1)分别计算 2007 年2009 年每年计入当期费用的金额。(2)编制 2007 年2010 年与股份支付有关的会计分录。【答案】(1)2007 年应确认的费用=100100(1-20%)121/3=32000(元)2008 年应确认的费用=100100(1-15%)122/3-32000=36000(元)2009 年应确认的费用=(100-10-5-4)10012-(32000+36
5、000)=29200(元)(2)会计处理:2007 年 1 月 1 日授予日不做处理。 2007 年 12 月 31 日借:管理费用 32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20002008 年 12 月 31 日借:管理费用 36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60002009 年 12 月 31 日借:管理费用 292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92002010 年 12 月 31 日借:银行存款 324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7200贷:股本 81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21500关注点:本题涉及附服务年限的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注意:(1)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每期计入成本费用的
6、金额应按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2)股份支付行权时,应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例题 2】2007 年 1 月 1 日,B 公司为其 100 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授予 100 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人员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 3 年,即可自 2009 年 12 月 31 日起根据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增值权应在 2011 年 12 月 31 日之前行使完毕。B 公司估计,该增值权在负债结算之前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的公允价值和可行权后的每份增值权现金支出额如下: 单位:元年份公允价值支付现金200712200814
7、20091516201020182011222007 年有 10 名管理人员离开 B 公司,B 公司估计三年中还将有 8 名管理人员离开;2008 年又有 6 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公司估计还将有 6 名管理人员离开;2009 年又有 4 名管理人员离开,有 40 人行使股票增值权取得了现金,2010 年有 30 人行使股票增值权取得了现金,2011 年有 10 人行使股票增值权取得了现金。要求:计算 2007 年2011 年每年应确认的费用(或损益) 、应付职工薪酬余额和支付的现金,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答案】(1)2007 年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和当期费用=(100-10-8)100121/
8、3=32800(元)2007 年 1 月 1 日:授予日不做处理。2007 年 12 月 31 日借:管理费用 32800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32800(2)2008 年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余额=(100-10-6-6)100142/3=72800(元)应确认的当期费用=72800-32800=40000(元)借:管理费用 4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40000(3)2009 年应支付的现金=4010016=64000(元)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余额=(100-10-6-4-40)10015=60000(元)应确认的当期费用=60000+64000-72800=51200(元)借:
9、管理费用 51200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51200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64000贷:银行存款 64000(4)2010 年应支付的现金=3010018=54000(元)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余额=(100-10-6-4-40-30)10020=20000(元)应确认的当期损益=20000+54000-60000=14000(元)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4000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4000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54000贷:银行存款 54000(5)2011 年应支付的现金=1010022=22000(元)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余额=0 应确认的当期损益=0+22000-20000=2000(元)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22000贷:银行存款 2200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0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2000关注点:本题涉及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注意:(1)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按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确认成本费用和相应的应付职工薪酬,等待期内每期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成本费用;(2)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