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知识经济阈境下增长极理论在中国的困境与范式转换.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785992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经济阈境下增长极理论在中国的困境与范式转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知识经济阈境下增长极理论在中国的困境与范式转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知识经济阈境下增长极理论在中国的困境与范式转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知识经济阈境下增长极理论在中国的困境与范式转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知识经济阈境下增长极理论在中国的困境与范式转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知识经济阈境下增长极理论在中国的困境与范式转换宏巩锃济研完 20 世纪 40年代法国经济状 况;当时流行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尤其是钱纳里、多 马、哈罗德、萨缪尔逊 、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赫希 曼、罗斯托等人的观点;当时社会主义国家和欧洲国 家所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熊彼得创新理论。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与观点。增长极是指经济空 间中起着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是一组起主 5l 宏巩锂济研完 20世纪 80世纪后期和 和 21世纪初期也相继提出开发长三角、珠三角、东 北老工业基地、沿海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 滨海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武汉和长株潭城市圈、 重庆两江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 ,这

2、些开发区、 实验区的规划与建设是增长极理论在中国的实践, 这种增长范式的实践虽然一定时期内对中国经济增 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与困境。 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的问题。路径依赖 理论最初 由 PaulADavid1985年给 I 叶 J证明 ,W BrianArthur做了进一步的拓展。意思是 ,一旦人们 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 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不能轻易 走出去。传统增长范式,主要表现为增长极作用的发 挥与实现主要是依靠粗放式的资源消耗、加工出口、 OEM代工等完成的,中国单位 GDP能耗是世界平均 水平的

3、265 倍 ,吨钢可比能耗、火电供电煤耗、水泥 综合能耗分别高出世界平均水平 15、200多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美国 的 438、日本的 437、德国的 556。二是产能过 剩突出。中国目前有十几个行业产能过剩。209 年粗 宏观谨济研 200万吨。水泥总产能达 196 亿吨,当年消 费量为 137 亿吨,在建生产线超过 40条,新增产能 将超过 6亿吨(表 1)。进一步用 EXCEL统计工具对 其进行分析,可知粗钢和水泥都存在产能大量过剩 的情况(图 1)。三是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目前,中国 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在 400以上 ,有的甚至达到 7O 表 1 209 年中国粗钢

4、及水泥产能及消耗分析表 产能 实际消耗 过剩产能 占比 在建 过剩 占比 粗钢(亿吨) 7 5_3 17 2429 O5 22 29-33 水泥(亿吨) 196 l37 59 3O1O 6 l19 4678 资料来源:根据白津夫: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主要任 务 , 红旗文稿2o10010多万件,但专利技术转化率不足 1,专利成果 产业化更差。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中 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 20、数控机床售价的 20,支付给国外的 专利持有者。 此外,传统的增长范式还存在着其他问题与困 境,如环境压力大、投资带动性不强、居民消费比重 低、城乡居民消费不均衡、内外需发展失衡

5、等问题。 这些问题和困境的存在 ,决定了中国经济亟需进行 增长范式的转变。 展极 三、增长极理论的范式转换知识发 基于前述中国经济增长范式存在的问题:路径 依赖、产业结构失衡、创新能力贫弱和其他一系列的 问题,笔者提出中国经济增长范式的转变势在必行, 转变的方向是顺应知识经济的潮流,建立可持续发 展的知识发展极模式,以点带面,形成强有力的知识 辐射。 (一)范式转换的动因阐释 理论范畴的动因阐释。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潮 流唤起了人们对知识重要性的关注。新增长理论学 派的罗默(Rome)认为,一个国家的知识水平决定其 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的知识积累速度是影响长 期增长率的一个最重要的变量。世界银

6、行的发展报 告知识与发展指出,欠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 距不仅在物质资本方面,更重要的在知识方面。发展 不仅要求缩小物资资本方面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要 缩小知识水平方面的差距,这已为一些成功国家的 实践所证明。OECD 一提出知识经济概念,就得到世 界各国广泛地关注,知识创造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 济的基础。理论与现实都提醒我们,发展中国家要想 实现梦想,必须加快其知识积累速度。工业化尚未完 成的发展中国家在知识创造方面的困难是 :研究经 费不足,人力资本缺乏;知识创造的激励机制存在缺 陷。要想改变这种状况的对策是通过吸收国外知识 和自行创造知识,提高知识存量水平。根据传统的经 济理论,资本积累会导

7、致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它对 经济的长期增长率几乎没有影响,而知识积累可以 提高劳动与资本的边际报酬率,从而提高长期增长 率。也有学者做了大量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 实证及规范研究,得出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可以正 向促进经济增长,而技术创新是知识活动的核心环 节,属于知识创新的延伸。 实证范畴的动因阐释。从 205-209年知识活 动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表 2和图 2)可以看出,经 济增长与知识投入、知识基础设施及知识产出存在 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知识基础投入,知识的产出 (专利、论文等)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众所周 知,依据知识的性质,知识活动的效果要在 3年后才 53 宏观锃溽研 200

8、o6 2oo7 2o0o9 l GDP(L元) 849374 2163144 265810454 34069 I RD人员全时当量(万人年) l365 150 RD经费内部支出(亿元) 245O0 5791 9 RD经费内部支出相当于 l32 1 39 140 发表科技论文(万篇) 94 1O6 l14 l19 141 出版科技著作(种) 4063 45296 47826 科技成果登记数(项) 32359 33644 3417O 35971 38688 国家技术发明奖(项) 400o2 351782 4l1982 581992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额(亿元) 41603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

9、鉴 2055整理 1 UUUUU 豳 i 1000 I l l 曩曩 +P( ) _-一瑚 D人员全时当量(万人年) 800000 置! 翟 圈 +出版科技著作 (种) +科技成果登记数 (项) 一盘寡技术发孵奖(项) 400000 霾 匿 8 豳豳豳 高拄术产品进出口额(亿元) 啪一技术市场成交额 (亿元) O 酃 205 206 207 208 209 图 2 GDP与知识活动统计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整理 综上,经济增长有外延(粗放)增长范式与内涵(集 约)增长范式,内涵增长范式是方向与趋势,内涵范式 的增长与知识的集聚、转移,共享,创新与应用密不可 分,所以说内涵增长范式

10、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增长,而 且这种增长是质与量的融合,更凸显质的重要,从哲学 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发展,基于此我们提出经济增长范 式要由外延增长范式向内涵增长范式转换,而在内涵 增长范式下,构建具有发展潜力和持续动力的知识发 展极对经济的科学发展势在必行。 (二)知识发展极的内涵 54 佩鲁增长极理论突出了实体经济,即企业或产业 的作用,这些极具有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 息中心、服务中心、决策中心等多种职能。知识经济阈 境下,经济的增长,特别是强调可持续增长与发展的科 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更注重知识的作用,所以新经济时 代,传统的经济增长极应该用新的知识发展极所升级 替代。我们这样界定知

11、识发展极:在知识经济阈境下, 从事知识生产、转移、共享、创新、运用等活动,通过涓 滴效应、学习效应、扩散效应等方式,带动周边经济发 展的容纳大量知识含量高的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专利 与发明群体、高新技术企业等单位与个人的城市或区 域。随着知识在经济活动中重要性的日益凸显,知识发 展极条件下,知识也由基础性(knowledgebased)转而 更积极地呈现出以知识驱动力量带动经济增长、财富 积累与促进就业的驱动 l(knowledgedriven)特质。其 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知识发展极构成的基础条 件是不同知识主体间的动态作用,包括科研机构、高等 院校、高科技产业部门与知识型人才等其他主体

12、之间 以及产业内部的相互作用,其实质就是知识流的扩散与 转移。二是对不同知识组织而言,输入的新知识在组织 内部或直接被应用于生产经营中,提高生产能力、产晶 质量和组织管理水平;或经消化、吸收与组织储备的知 识存量高度集成和有机整合,又产生新的知识。知识发 展极中,知识的层次、水平、价值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知 识创新能力越强的企业整合知识的能力越强,对知识发 展极中的知识价值的贡献度越大;反之,则反之。三是知 识发展极呈网络辐射模式。孤立的知识发展极是不存 在的,任何一个组织均呈辐射状与外部众多组织发生基 于知识流的密切联系,联系越广,知识流动的水平越高, 越有效,不仅给知识发展极中的组织带来收益

13、,增强核 心竞争能力,而且知识也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三)知识发展极的特点 知识发展极的提出与知识的特点紧密相关,知识 具有以下特点:(1)非排他性。知识可以为多人或组织 同时共同享有,也可以在任意时间内被人重复使用。知 识共享的人越多,知识的价值与效用越大,知识在交流 与共享中得到更大的发展。(2)边际报酬递增性,知识 经济阈境下,知识取代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传统资源 而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要素。报酬递增规律成为知 识经济时代的首要经济规律,即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投 资越多,获得的边际收益将越多。该效应在传媒、网络、 宏巩饪涤研宏 20 圆圈图薹 I 可持续发展 图 3 传统增长范式的困境与转

14、换示意图 至此本文提出以下建立知识发展极的对策:第一, 形成知识产业群。知识产业群由大量的知(下转第 71页) tiff 宏观谨济研 2o1 1 年第 8期 的经营基础。 农村信用社的优势在于农村,农村市场点多面 广,并且几乎是一个未得到全面开发的市场。针对这 样一种现状,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发与之配套的新产 品,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要。目前农村金融大 多还仅限于简单的存贷业务,所以应该综合开发农村 的金融产品,实现“三农”的多元化发展。做到既能为 一 般的农户提供小额贷款,又能帮助乡镇企业获得大 额资金支持。积极推出联保贷款、乡镇龙头企业的贷 款,以及关于农村教育、医疗、保险等事业的金融产

15、品,从而使农村信用社扩大业务范围,拓展利润空间, 分散经营风险,为“三农”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赵然芬: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筹资途径探讨 , 石家庄铁 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oo8 4 期。 阚先学、韩秀兰、罗剑朝:政府在农村信用社推行合作 制的动态博弈分析 , 中国软科学209 年第 2期。 陈雪飞:农村信用社制度:理论与实践 ,中国经济出版 社 205年版。 孙迪:农村信用社改革中政府职能优化研究 ,吉林大 学,207 年。 金永日、高鑫:竞争格局下农信社的经营风险新动向及 防范对策 ,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2olo 3 期。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金融学院) 责任编辑 夏 飞

16、(上接第 55页)识生产单位组成,如各种类型的高等学 校、科研院所、生产力研究中心、研究机构等,当这些知识 产业群先于其他产业发展起来后,就可以为其他产业的 发展打下基础。第二,建立相对发达的社会知识管理系 统。知识的收集与整理、传递与转移、共享与应用、创新与 创造必须有通畅的知识推送系统,也就是在互联网的基 础上,高校、研究机构、企业间必须有广泛的连接与链接, 如采用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将终端设备和设施,通过各种 无线或有线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 以及基于云计算的 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Intranet)、 专网(Extranet)、互联网(Internet)环境下

17、,采用适当的信 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 l生化的实时在线 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 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 领导桌面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高效、节能、安 全、环保的管、控、营 化。第三,培 知识仓撕 和运 用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因为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 主体动力,f 电 f具有创新精神敢于冒险,能够进行技术和 制度的创新。由于他们的作用,不仅努力创新的企业能够 不断发居 E 大,而且能够通过其影响而产生批追随、模 仿创新企业的新企业,即“知识型企业” 。这些知识型企业 可以形成一种“知识扩散中心” 。在一定时期内企

18、业家的 创新能力被充分调动、发挥并相互激励,通过其拥有知识 及能力的扩散效应而推动经济发展。第四,形成具有规模 经济效益和良好的人文环境。推进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所在地区,不仅集聚了大量的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开发 区、专利发明群体、知识型人才,而且具有大量的消化和 吸收知识的企业群,以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充分 体现学习曲线。还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创新奋进的科 学精神,敢于冒险、善于冒险、勇于探索的拼博精神,是知 识发民陂得以形成的重要人文坏境。第五,构建知识增长 极评价体系。通过建构知识发展极评价体系,有利于明确 全国区域内的知识发展极点,从而为发展极的培育和增 强指明方向,为个国家或

19、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依 据,可以作为国家或区域内非“极”地区确定标杆或政策 导向的依据。可以遵循目标一致陛原则、可测性原则、整 体陛原则、可比 I兰巳 J 贝02Paris:OECD,1996 陈世清: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中国时代经济出 2OlO 年版。 Perroux?F “Note sur La Notion de Croissance” , Economic Applique,August 1955 安虎森:曾长极理论 i平 j ,饼 瑶济研字 1997 年第 l期。 ()Thomas,Kunn,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962 白津夫: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主要任务 , 红旗 文稿20 年第 13期。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 徐敬东 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