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杨雪 海口经济学院南海音乐学院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流行音乐在我国不断兴 起并蓬勃发展, 成为我国广大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 文化娱乐方式和情感抒发形式, 已经渗透到高校校园的每个角落, 成为我国高 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时, 应当把流行音 乐作为一种教育内容纳入教育过程中, 使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环境结合起 来, 增添学生的生活乐趣, 形成合理、有效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模式。文章概 述了流行音乐的特点及其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并指出流行音乐在高校音 乐
2、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以期对完善高校音乐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校教学; 音乐教学; 流行音乐; 精神传播; 素质培养; 流行音乐包含了摇滚、 爵士等时尚元素, 音乐节奏形式多变, 音乐整体风格多样, 音乐旋律丰富多彩。 在信息化时代,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娱乐文化方式和情感抒发 形式, 已经渗透到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笔者认为, 高校音乐教育应顺 应时势、 贴近社会时代发展, 在音乐教育改革创新中引入流行音乐, 使流行音乐 教育成为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 一、流行音乐的特点 (一) 时代性 流行音乐能跟随当时的社会潮流, 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意象, 具有 鲜明的时
3、代感, 如在我国上世纪 70年代到 80年代期间广泛流行的革命歌曲 红 星照我去战斗太阳岛上送别和珊瑚颂等, 这些歌曲就非常切合当 时的社会形势。2008 年, 歌曲我和你北京欢迎你就随着北京奥运会的 宣传而在全国各地流行开来。 (二) 大众化 流行音乐的题材以人们日常生活为主, 内容多倾向于大众的心理情感, 旋律简 单易唱、通俗易懂, 适合大多数人欣赏和演唱。人们可以直接通过优美的旋律、质朴的歌词和自己的演唱方式, 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如流行歌曲蓝莲花, 旋 律清晰豪放、朗朗上口, 歌词内容积极向上, 很受大学生的欢迎。 (三) 多元化 如今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 文化发展和音乐传播, 可以
4、说是日新月异, 我 国和欧美地区的流行音乐都能在我国社会各阶层广泛传播, 流行音乐更加丰富 多彩。如来自美国的街头文化“嘻哈”类音乐, 在我国也有不少的爱好者;牙买 加流行音乐的“雷鬼”, 这种音乐形态多为社会及人文关怀类, 音乐比较细腻, 注重使用电声乐器;而我国歌手刀郎的新疆歌曲、降央卓玛的草原歌曲、蒋大为 的部队歌曲都能在大江南北流传开来。 二、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一) 高校方面 1. 开发高校音乐教育途径 目前, 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校校园中涌现出越 来越多的协会、团体等音乐组织。很多大学生借助这些音乐团体进行音乐创作和 音乐表演活动, 大学生
5、在活动中增长了音乐才干, 提高了音乐素质。 因此, 流行 音乐在高校是开发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 2. 促进高校音乐教育发展 如今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音乐鉴赏课和音乐基础教育课时数量不断增 加, 但音乐教育过于理论化, 教学曲目大多是传统的古典音乐, 容易导致音乐 课枯燥无味, 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流行音乐的引入恰好能满足大学生对 通俗化、 大众化的音乐的渴求, 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 在学习流行音乐中, 掌握音乐演唱技能和音乐理论知识, 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3. 推动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 是因为其具有生活化的语言, 有优美的旋律, 贴近学生 实际
6、生活, 被大学生所接受。 所以, 高校以引入流行音乐为突破口, 推动音乐教 育改革, 可以有效保证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质量。 (二) 学生方面 1. 提高学生素质 流行音乐以通俗易懂的歌词、 不拘一格的演唱方式在学生中广泛流传, 学生通过 自己的演唱或欣赏他人的演唱, 可以对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等方面产生积极 的影响, 提升审美水平。当学生对流行音乐产生兴趣时, 就会与音乐产生共鸣, 就会把这种音乐作为一种缓解压力、净化身心的手段, 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2. 放飞学生的人生理想 高校音乐教育中, 如果加入流行音乐的元素, 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 能自 觉地理解音乐的内涵, 并积极主动地探索音乐
7、的奥秘。 学生在欣赏流行音乐中会 对音乐充满热情, 学生就会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 能准确表达对音乐的感悟;教 师也会在教学中更加了解学生的道德倾向、 社会观点和审美价值观, 便于教师选 择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让学生的音乐学习生活充满乐趣与创 新精神。 3. 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高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较高, 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 自觉 抵制低级不健康的“流行噪音”, 选取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作品, 作为打开高 雅音乐大门的敲门砖。他们会用心聆听、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情感, 在快 乐欣赏中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奋进的音乐使人积极向上, 悠扬的音乐使人轻松愉 快,
8、 流行音乐不仅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还带来一股音乐的热潮。 三、完善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 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高校的流行音乐教育, 首先, 要明确总体目标;其次, 要根据总体目标确定每个 教学阶段的分支目标。 针对刚进入演唱学习的初学者, 就要制定掌握气息控制方 法的教学目标, 选择完成难度稍低以及风格不同的歌曲。 初学者要拥有相当数量 的流行歌曲累积, 以大量练习来夯实演唱基础。 大学二年级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 养学生的独立表现能力, 不同歌曲采取不同风格进行演唱。 不同年龄的大学生具 有不同的教育目标, 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展开教学。 (二) 选取科学的教学内容
9、 目前, 国内流行音乐教育没有专门的教材, 各大高校流行音乐专业课程内容都 不尽相同, 没有形成科学统一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体系。所以在流行音乐教育中, 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特点来挑选歌曲, 歌曲难度要逐渐加大, 要引入具有教学 意义的流行音乐。比如好一朵茉莉花是时尚与经典的融合, 学生学习这首流 行音乐时能感受到古典浓厚的民族特色。又如听妈妈的话, 歌词表达了儿女 对妈妈的那种柔情, 选择这首音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对母亲的浓情厚意, 让学 生在沉浸于歌曲韵律美的同时感悟到其中深刻的教育意义。 (三) 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 1. 量身定做 教师要为每个学生制定一种教学方案, 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提高学生的整
10、体素质。 如针对声音条件很好但肢体语言不丰富的学生, 教师就应加强学生的舞蹈训练, 提高学生对歌曲的表现力;针对具有独特演唱风格的学生, 教师就要加强专业训 练, 保证其风格的完善和稳定。 由于学生到了高年级才开始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 所以量身定做的教学方式只适合高年级的音乐教学。 2. 小课堂 小课堂即1对1、1 对2或1对 4的教学形式。这种课堂教学, 教师和学生可以 多一些互动, 针对性更强一些, 学生出现问题, 教师能及时给学生讲解, 学生 学到的知识点也会多一些。 3. 大课堂 大课堂就是指一个教师教授 5个学生以上的课堂, 课堂上教师可以讲授音乐乐 理知识、演唱方法理论知识。这种教
11、学模式适合于初中级的学生课程, 课堂上可 以分组讨论。 (四) 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1. 音乐教学体现流行音乐的娱乐性 教师在流行音乐教学中要注重流行音乐的娱乐性,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释放学生的情绪压力, 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 改善学生学习音乐的心态。 如教师 在把刀郎的歌曲永远的兄弟引入音乐教学时, 首先介绍这首歌是电视剧我 是特种兵 的主题曲, 然后介绍部队战友间的友情永远的兄弟, 以此教育学 生要团结友爱。 2. 在演唱流行音乐中学习音乐理论知识 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教师就可以顺势开展音乐理论知识教学, 在教学 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适应性, 从实践到理论教学的过渡要
12、巧妙, 做到 协调统一。 如在教学流行歌曲 青花瓷 时, 教师可以在学生自由演唱练习时, 引 导学生学习发声、 把握歌曲节奏等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 引导学生学习周杰伦独 树一帜的说唱音乐形式, 学习歌词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中华传统文化。 3. 教会学生分析流行音乐的特点 流行音乐流行的原因有多种, 有的因为旋律较为突出, 有的因为歌词含义深远 感人, 有的因为情感吐露引人共鸣, 总之都有吸引人的独特魅力。 高校音乐教学 中, 教师要为学生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流行歌曲, 引导学生对流行音乐形 式所呈现的新特点进行分析, 分析流行音乐的唱腔、 歌曲元素, 透彻掌握流行音 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
13、达, 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如学习 流行音乐念奴娇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然后再 欣赏伊能静演唱的念奴娇, 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风格特色, 感受其间独有的时 尚韵味和蕴含其中的文化底蕴, 在学习流行音乐中传播传统文化。 结语 总而言之, 高校音乐教育引入流行音乐有着重大的教育意义, 但需要广大教育 工作者不断发掘探索引入流行音乐的新方法、 新模式,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 趣, 在学习音乐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学生音乐学习充满趣味, 不断提升 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梁瑾.流行音乐进大学课堂J.怀化学院学报, 2009 (3) . 2杜鹏宇.流行音乐在高校教学中的新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 (4) . 3樊蕾.普通高校流行音乐教育的思考J.音乐创作, 2010 (1) . 4王丽.浅谈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音乐素养J.黄河之声, 2016 (17) . 5蒋长清.新媒体艺术背景下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意义研究J.艺术评鉴, 2017 (11) . 6牛钧锋.论音乐素养提高的重要性及价值引导J.才智, 2017 (23) . 7林鑫, 庞波.全面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实践研究评音乐素养论J. 当代教育科学, 2015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