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第一节 旅游者,一、国际上的定义 国际旅游者 (1)1937年由国际联盟统计委员会提出的定义:国际旅游者是指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旅行24h以上的人。,判断:下列出游目的中,哪些属于旅游者?,娱乐、工作、健康、探亲、商业、 留学、参加国际会议、定居、 边境往返、度假、参加国际体育赛事、过境,国际旅游者(2)1963年罗马会议提出“游客”、“旅游者”和“短途旅游者”3种人。 游客的定义为:除为获得一个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常住国家去访问的人。,游客,旅游者(逗留至少24小时),短途旅游者(一日游游客) (逗留不到24小时),国际上常见定义国际旅游者:指在目的地国家的接
2、待设施中度过至少1夜的游客。 国际短途旅游者:指利用目的地国家的接待设施少于1夜的游客。 国内旅游者: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小时而少于1年的人。 国内短途旅游者:指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人。,不属于游客:移民、职业、外交人员、军队人员、避难者、流浪者、边境往来工人、逗留时间超过1年的人。 属于游客: (1)娱乐、医疗、宗教、探亲、运动、 会议、学习、宗教; (2)中途停留的轮船或飞机乘客; (3)逗留时间不到1年的外国商业或企业人员,包括安装机器设备的技术人员; (4)国际团体雇用不超过1年的雇员或回国短暂停留的侨民。,国际游客中,那些居住在巡游船上上岸游览的乘客属于?,二
3、、国内官方定义游客:指任何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常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其他地方),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其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地有规律往返的人不属于游客 。,国内官方定义游客按出游地分为国际游客(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 按出游时间分为旅游者(过夜游客)和一日游游客(不过夜游客)。,入境游客入境(过夜)旅游者:入境游客中,在我 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入境一日游游客:未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外国人、华侨
4、、港澳台同胞。 。,判断: (1)乘坐游船、游艇、火车、汽车来华旅游,在车或船上过夜的游客和机、车、船上的乘务人员。 (2)在境外(内)居住而在境内(外)工作、学习,当天往返的港澳同胞和周边国家的边民。,入境一日游游客,(1)应邀来华访问的政府部长以上官员及其随行人员; (2)外国驻华使馆官员、外交人员以及随行的家庭服务人员; (3)常住我国一年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商务机构人员等; (4)乘坐国际航班过境不需要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我国口岸的中转旅客; (5)边境地区往来的边民; (6)回大陆定居的港澳台同胞; (7)已在我国定居的外国人和原已出境又返回我国定居的外国侨民; (8)归国的我
5、国出国人员。,入境旅游者不包括下列人员:,国内游客国内(过夜)旅游者:国内居民离开惯常居住地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国内游客。国内一日游游客:离开惯常居住地10km以上,出游时间超过6h,不足24h,并未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出境游客出境(过夜)旅游者:我国大陆居民出 境旅游,并在境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住宿设施至少停留一夜的游客。出境一日游游客:指我国大陆居民出境旅 游,在境外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并未在境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游客。,四、旅游者分类,科恩(Cohen, 1972):提出了一个由新奇感与熟悉感
6、的各种可能组合构成的连续系列,并据此将旅游者分为:有组织的大众旅游者、个体大众旅游者、探索者、漂泊者(图3.2)。,第二节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一、旅游需要分析 旅游动机: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动机产生于人的需要。,普洛格(Plog,1974)提出的旅游动机模型是学界最广泛使用的模型之一。 普洛格关于旅游动机的理论是与旅游者人格(个性)分类结合在一起的。,尽管普洛格理论为理解旅游者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方式,但该理论却难以应用。因为旅游者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持有不同的动机,从而在目的地的选择上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类型。,旅游动机的分类 田中喜一的分类:心情的动机、身体的动
7、机、精神的动机、经济的动机麦金托什的分类:身体健康的动机、文化的动机、交际的动机、地位与声望动机,三、旅游动机的激发,旅游动力的构成 (1)内动力:人的旅游动机 (2)中间条件:收入、闲暇时间、交通条件 (3)外动力: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产生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互补性、替代性、可达性,(1)互补性两地之中的一个有某种东西提供,而另一个对此种东 西恰有需求。这时才能实现两地间的作用过程。不同类型旅 游资源具有互补性,如山地和海滩,不同民族的文化等。(2)替代性当游客从A向B移动时,A和B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与 B一样性质的旅游地C,从而产生替代作用,引起游客原 定终点的替换
8、。替代性起两种作用:一是节省交通费用;二是起过 滤器作用,它导致地点上的置换,减少了长距离的相互 作用。,(3)可达性一般遵从空间作用的距离衰减规律,距离越长,产生相互作用的阻力越大;游客的可达性与旅游地的价值成正相关,旅游地的价值越大,游客的可达性越大;反之亦然;交通工具的高效、生活方式的影响。,四、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分为3个层次:(一)基本层次:游览观光(二)提高层次:娱乐、购物,如:到野外去游泳、划艇、钓鱼、打猎、滑雪等,观看地方特色的文娱节目,进茶馆或咖啡。可以丰富旅游点的活动内容。(三)专门层次:1、休养、疗养旅游 2、出席会议3、宗教朝拜 4、科学和社会考察、调查,及其他专
9、业活动,印象 刘三姐,长隆大马戏,海南避寒胜地,五台山喇嘛教圣地,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伊斯兰教圣地,第三节 旅游者的决策行为,1、赤水瀑布在规模与区位条件上与黄果树瀑布很相似,但到赤水瀑布参观的人数却少很多,原因是什么? 2、为何人们在作旅游决策时总是追求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3、对中国文化和生活方式,欧洲和美洲的游客比亚洲的游客更感兴趣?原因是什么?,第四节 旅游者的空间行为,1、大尺度空间行为与中小尺度空间行为的旅游路线有何差异?,四、旅游决策过程,1、结合实例来说明旅游决策过程的步骤。,第五节 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1、对旅游资源个体评价时,常常会遇到哪些问题?,2、为什么旅游者游览了几个溶洞后对其他溶洞的兴趣不大,而游览了华山、泰山以后还会对峨眉山、黄山感兴趣?,3、开发旅游资源时,如何发挥正的近邻效应?,4、当同一区域有多个共性大的旅游资源个体出现时,应如何开发?,第四章 第一节 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旅游需求方面的差异如何?原因是什么?,2、从人的生活阶段来看,哪些人会成为旅游活跃群体?为什么?,3、我国80、90年代、21世纪这三个时期,国内旅游者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4、请以旅游需求预测为目的,设计一个旅游调 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