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所谓“古无轻唇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这组音在上古是不存在的。这组音在上古读作“帮滂并明” 。轻唇音是在唐末宋初时期从“帮滂并明”四母中分化出来的。这项结论是清人钱大昕得出的。现将这项结论的证据简述如下: (1) “非”古读作“帮” *诗:“东有甫( 非)草。 ”韩诗作“圃(帮)草” 。 *论语:“子贡方( 非)人。”郑康成本作“谤(帮)人。 ” *论语:“且在邦( 帮)域之中矣。 ”释文:“邦或作封( 非)。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释文:“郑本作封内 。 ” *诗:“彼( 帮)交匪敖。 ”春秋襄二十七年传引作“匪(非)交匪敖。 ”诗:“彼交匪纾。
2、”荀子劝学篇引作“匪交匪纾。 ” *诗:“四矢反(非) 兮。 ”韩诗作“变”(帮)。 *释名:法(非), 逼( 帮) 也,人莫不欲从其志,逼正使有所限也。 ” 谐声字: 非(非)悲(帮) 分(非)扮(帮) 反(非)版(帮) 甫(非) 补( 帮) 发(非)拨(帮) (2) “敷”古读作“滂” *诗:“铺(滂) 敦淮濆。 ”释文:“ 韩诗作敷 。 ” 谐声字: 孚(敷) 脬(滂) 覆(敷) (滂) (3) “奉”古读作“并” *诗 “凡民有丧,匍(并)匐救之。 ”檀弓引诗作“扶(奉)服” 。 家语引作“扶伏” 。 *史记苏秦传:“嫂委蛇蒲( 并)服。 ”范雎传: “膝行蒲服。”淮阴侯传:“俛袴下蒲
3、伏。 ”汉书霍光传:“中孺扶服叩头。 ” *左传昭十三年:“奉壶饮冰以蒲伏焉。 ”释文:“本又作匍匐 。蒲,本亦作扶 。 ” *史记五帝本纪:“东至蟠( 并)木。 ”吕氏春秋: “东至扶木。 ” *左传:“部( 并)娄无松柏。 ”说文引作“附( 奉)娄” 。云:“附娄, 小土山也。 ” *左传:“取人于萑苻( 奉)之泽。 ”释文:“苻,音蒲( 并)。 ” *庄子逍遥游: “汾(奉) 水之阳。 ”司马彪、崔譔本皆作“盆(并)水” 。 *春秋:“晋侯使士鲂(奉) 来乞师。 ”公羊作: “士彭”(并)。 *说文 “朋” 、 “鹏”(并)皆古文凤( 奉)字。朋,象形。 “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
4、。 ”庄子逍遥游:“其名为鹏(并)。 ”释文: “崔音凤。云,鹏即古凤字,非来仪之凤也。 ”宋玉对楚王问云:“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 *释名:“房(奉), 旁(并)也,在堂两旁也。 ”史记六国表:“秦始皇二十八年,为阿房宫。二世元年,就阿房宫。 ”宋本皆作“旁”,“旁” 、 “房”古通用。 *周易系辞下 “古者庖(并)牺氏之王天下也” ,孔安国尚书序 “古者伏(奉) 牺氏之王天下也” 。 谐声字: 冯( 奉)慿(并) 伏(奉) 垘( 并) 凡(奉)芃(并) (4) “微”古读作“明” *水经注汉水篇:“文( 微)水即门( 明)水也。 ”
5、*史记鲁世家 “平公子文(微)公”,世本作“愍(明)公。 ” *诗:“周原膴膴( 微)。 ”文选注引诗作“腜腜( 明),莫来切。 *释名:“望( 微),茫(明)也 ,远视茫茫也。 ” *周易职方氏:“其泽薮曰望( 微)诸。 ”注: “望诸,明都也。 ”疏:“明都即宋之孟( 明)诸。 ” *荀子成相篇:“天乙汤,论举当,身让卞隋举牟(明)光。 ”即务(微)光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其宰公冉务(微)人。 ”春秋事语作“其宰公襄目(明)人” 。 *老子四十一章:“大器晚( 微)成。”帛书老子:“大器免( 明)成。 ” 谐声字: 文(微)闵(明) 亡(微) 氓(明) 无(微) 橅(明) 未(微)昧(
6、明) 以上材料说明三十六字母中轻唇音和重唇音在上古只有一类,或者没有轻唇,或者没有重唇。其所以会得出无轻唇音的结论,重要理由之一是在现代汉语中可以找到只有重唇而没有轻唇的方言,却找不到只有轻唇而没有重唇的方言。象厦门、潮州、福州等方言中就只有重唇音而没有轻唇音,这显然是古音的遗留。例如: 此外,一些地名的读音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根据这些地名的读音也可以确定古无轻唇音。例如: 费: 旧读 b,春秋鲁季孙氏封邑。“费”属敷母。 阿房宫:音 png gng,秦宫名。 “房”属奉母。 逢泽: 音 png z,古泽薮名。 “逢”属奉母。 古无舌上音(钱氏称作“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 这是钱大昕所得出的又一
7、重要结论。所谓古无舌上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知彻澄娘”这组音在上古尚未产生,大约是到了六世纪时这组音才从“端透定泥”中分化而出。下面是这项结论的部分证据: (1) “知”古读作“端” *后汉书杜笃传:“摧天督(端)。 ”注:“即天竺(知)国。 ” *檀弓:“洿其宫而猪(知)焉。 ”注:“猪,都(端)也。南方谓都为猪。 ” *书禹贡:“大野既猪(知)。 ”史记作“既都”(端) 。 *枚乘七发:“踰岸出追。 ”李善注:“追(知),古堆(端)字。 ” *诗:“追琢(知) 其章。 ”传:“追,彫(端) 也。 ” 谐声字: 竹(知)笃(端) 追(知)磓(端) 带(端) (知) (2) “彻”古读作“透”
8、 *诗:“左旋右抽(彻)。 ”释文云:“抽,敕由反, 说文作搯(透) ,他( 透)牢反。 ” (3) “澄”古读作“定” *说文:“冲(澄)读若动( 定)。 ” *诗:“其鎛斯赵(澄) 。 ”释文:“徒( 定)了反。 ” *诗:“实惟我特(定) 。”释文:“韩诗作直(澄),云相当值也。 ” *诗:“俟我于堂(定)兮。 ”笺云:“堂当作枨(澄) 。 ” *周礼廛人注:“故书廛为坛(定)。杜子春读坛为廛(澄)。 ” *说文:“田(定),陈(澄) 也。”齐陈氏后称田氏。陆德明云“陈完奔齐以国为氏” ,而史记谓之田氏,是古田、陈声同。 吕览不二篇:“陈骈贵齐。 ”陈骈即田骈也。 谐声字: 屯(定) (
9、澄) 兆(澄)桃(定) 盾(定) (澄) 以上材料证明三十六字母中的舌头、舌上音在上古也只有一类,或者只有舌头没有舌上,或者只有舌上没有舌头。为什么会得出“古无舌上音”的结论,重要根据之一是在现代方言中可以找到只有舌头没有舌上音的方言,而找不到只有舌上没有舌头音的方言。例如: “古无轻唇音” 、 “古无舌上音”这两项发现论据充分,已得到学术界的公认。除此以外,钱大昕还认为“古人多舌音” 、“古影喻晓匣双声” 。所谓“古人多舌音”是指中古的“章昌船书禅”这组音在上古也读作舌头音“端透定”,例证如下: *诗:“何以舟(章)之” 传云 :“舟,带(端)也。 ”古读舟如雕(端), 故与带声相近。 *诗
10、:“神之吊( 端)矣。 ”“不吊昊天。 ”毛传皆训吊为至(章),以声相近为义。 *晋语:“以鼓子苑支( 章)来。 ”苑支, 左传之“鸢鞮”(端) 也。 礼记檀弓: “行并植(禅 )于晋国。 ”注:“植或为特”(定) 。 谐声字: 周(章)周彫雕琱鵰 (端) 至(章) 咥耋垤絰(定) 者(章)都(端) (章)殄(定) 耑(端)遄(禅) 寿(禅)擣祷 (端) 所谓“古影喻晓匣双声”(这是王力的叫法,钱氏本人未为该项结论立名)是指中古的“影喻晓匣”四母在上古大体相同,古人不甚区别,例如“荣(云) 怀”(匣)、 “噫(影)嘻”(晓)、 “于(影)戏”(晓)、“于(影)乎”(匣) 、 “呜(影)呼”(晓) 等词在上古分别都是双声词,其分化的时间钱氏认为大约始于东晋。 钱氏的这两个结论特别是“古人多舌音”之说尽管有不少证据,但尚未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