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选择题(14)李仕才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稀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恰好中和: Ba 2+OH +H+SO42 BaSO 4+H 2OB金属钠投入硫酸镁溶液中: 2Na+2H 2O +Mg2+2Na +H2+Mg(OH) 2C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 CO 32 +Cl2CO 2+Cl +ClOD实验室用 MnO 2 和浓盐酸制取 Cl 2: MnO 2+4HCl(浓) Mn2+2Cl +Cl2+2H 2O【答案】B2、(2018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已知 X、Y、Z 是三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乙、丙分别是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A、B、C、D 分
2、别是由三种元素中的两种形成的化合物,且 A 与 C 均含有 10 个电子。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B稳定性:ACC反应和均为吸热反应DX、Y、Z 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答案 C解析 短周期元素中形成的 10 个电子的化合物主要有 CH4、NH 3、H 2O、HF 等几种,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可以推出 X、Y、Z 分别为 H、C、O 三种元素,甲、乙、丙分别为氢气、碳单质、氧气,A、B、C、D 分别为 CH4、CO 2、H 2O、CO。H、C、O 三种元素原子半径:COH,A 不正确; 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所以稳定性:H 2OCH4,B 不正确;反应炭和二
3、氧化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水蒸气和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是吸热反应,C 正确;H、C、O 三种非金属元素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 不正确。3、(2017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 年元旦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迎2来“新年霾”。下列做法与“雾霾”的防护与治理相违背的是( )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B工厂使用低硫煤C大力提倡燃煤供暖D增加植被面积答案 C解析 雾霾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含硫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残留的氮氧化物、燃烧植物秸秆、各种建筑工地及道路上产生的粉尘等都会引起雾霾,而绿色植物对空气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综上所述,本题应选 C。
4、4(2018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古代造纸工艺中使用的某种物质存在副作用,它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该物质是( )A熟石灰 B草木灰C明矾 D漂白粉答案 C解析 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采用纸表面涂敷明矾的工艺,明矾KAl(SO 4)212H2O中铝离子水解,Al 3 3H 2O?Al(OH)33H ,产生氢离子,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水解,使高分子链断裂,所以纸张变脆,破损,故选 C。5、(2017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常温下,用 0.1 molL1 NaOH 溶液分别滴定 20.00 mL 0.1 molL1 盐酸、20.00 mL 0.1 molL1 醋酸溶液
5、,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若以 HA 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 2B达到 B、D 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 c(Na ) c(A )C达到 B、E 状态时,反应消耗的 V(NaOH):CH 3COOHHClD当 0c(Na )c(H )c(OH )3答案 B解析 因为滴定终点时 NaCl 溶液为中性,CH 3COONa 溶液为碱性,故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1,A 不正确;达到 B、D 状态时的 pH7, c(H ) c(OH ),根据溶液的电荷守恒, c(Na ) c(A ),B 正确;相同的 NaOH 中和相同的酸,C 不正确;在醋酸溶液中滴入NaOH,pH7
6、 时,0 mL V(NaOH)20.00 mL,但有: c(A ) c(Na ) c(H ) c(OH ),D 不正确。6(2018银川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室温下,用 0.100 0 molL1 盐酸分别滴定 20.00 mL 浓度均为 0.100 00 molL1 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滴定过程中溶液pH 随加入盐酸体积 V(HCl)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示的是滴定氨水的曲线,当 V(HCl)20 mL 时: c(Cl )c(NH )c(H )c(OH ) 4B滴定氨水消耗的 V(HCl)20 mL 时,溶液的 pH7 且 c(NH4) c(Cl )C
7、滴定氢氧化钠溶液, V(HCl)20 mL 时可能有: c(Cl )c(Na )c(H )c(OH )D当滴定氨水消耗 V(HCl)10 mL 时,有 2c(OH ) c(H ) c(NH4) c(NH3H2O)答案 B解析 氨水是弱碱,氢氧化钠是强碱,在浓度相等的条件下氨水的 pH 值小于氢氧化钠的,则表示的是滴定氨水的曲线,当 V(HCl)20 mL 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铵根水解溶液显酸性,则有 c(Cl )c(NH )c(H )c(OH ),A 正确;氨水和盐酸恰好反应时生 4成的氯化铵水溶液显酸性,因此当 pH7 时,滴定氨水消耗的 V(HCl)20 mL,可能有: c(Cl
8、)c(Na )c(H )c(OH ),也可能是 c(Cl )c(H )c(Na )c(OH ),C 正确;当滴定氨水消耗 V(HCl)10 mL 时,溶液中含有相同浓度的氯化铵和一水合氨,则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知有:2 c(OH ) c(H ) c(NH ) c(NH3H2O),D 正确,答案选 B。 47、2SO 2(g)+O2(g) 2SO3(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 E1表示无催化剂时正反应的活化能,E 2表示无催化剂时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4A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B500、101kPa 下,将 1molSO2(g
9、)和 0.5mol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SO3(g)放热 a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2SO2(g)+O2(g) 2SO3(g) H=-2akJmol-l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DH=E 1-E2,使用催化剂改变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热【答案】B8、(2018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溴化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制备CaBr22H2O 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剂 M 是 HBr,加入 HBr 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 Ca(OH)2B操作为过滤,滤渣为 Fe、Fe(OH) 2和 Fe(OH)3;操作为重结晶,具体操作步骤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洗涤、
10、干燥C制得的 CaBr22H2O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测定纯度: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水,滴入足量Na2CO3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烘干、冷却、称量,计算便得出CaBr22H2O 的纯度D工业上也可以将氨气通入石灰乳,并加入溴,于 65 进行反应,制得溴化钙,此反应中还会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a(OH)23Br 22NH 3 3CaBr2N 26H 2O= = = = = 答案 B5解析 Fe 与溴单质反应生成 FeBr2 ,加过量的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易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过滤得到滤液中主要含有 CaBr2 ,在滤液中加 HBr 中和多余的
11、氢氧化钙,然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CaBr22H2O 晶体。根据上述分析,溴化亚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过滤得到的滤液含有溴化钙和氢氧化钙,加溴化氢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钙,则加入的 M 为 HBr,故 A 正确;氢氧化亚铁易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操作为过滤,滤渣为 Fe 和 Fe(OH)3,故 B 错误; 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水,滴入足量 Na2CO3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将滤渣洗涤、烘干、冷却、称量氧化钙的质量,可以得出 CaBr22H2O 的纯度,故 C 正确;3Ca(OH)23Br 22NH 3 3CaBr2N 26H 2O,因此工业上也可以
12、将氨气通入石灰乳,= = = = = 并加入溴,于 65 进行反应,制得溴化钙,故 D 正确。9(2017长沙市雅礼中学高考模拟试卷)亚氯酸钠(NaClO 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已知:NaClO 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 NaClO23H2O。纯 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 10%以下安全。HClO 2可看成是强酸。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稀释 ClO2以防止爆炸B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lO 2H 2O2 2HCl
13、O 2O 2C吸收塔中为防止 NaClO2被还原成 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 H2O2外,还可以选择还原性适中的 Na2O2D从滤液中得到的 NaClO23H2O 为粗晶体,要得到更加纯净的 NaClO23H2O 晶体必须进行重结晶操作答案 B解析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ClO 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 10%以下,因此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稀释 ClO2防止爆炸,故 A 说法正确;根据流程,吸收塔内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2OH H 2O22ClO 2=2ClO 2H 2OO 2,故 B 说法错误;H 2O2和 2Na2O2都含有过氧键,故 C 说法正确;粗晶体提纯,
14、需要进行重结晶,故 D 说法正确。610、(2018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乙苯( )的二氯代物共有( )A15 种 B12 种C9 种 D6 种答案 A解析 一个氯原子固定在甲基上,另一个氯原子有 5 种位置,一个氯原子固定在“CH 2”上,另一个氯原子有 4 种位置,一个氯原子固定在乙基邻位碳原子上,另一个氯原子有 4 种位置,一个氯原子固定在乙基的间位上,另一个氯原子有 2 种位置,共有 15 种,故选项 A 正确。11(2017濮阳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分子式为 C7H14O2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且分子中有两个甲基,则符合此条件的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 种 B6
15、 种C7 种 D8 种答案 B12、(2018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仿真模拟)元素 R、X、T、Z、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 T 单质和 H2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Q RX T ZA.五种元素中 Z 的活动性最弱,T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B氢化物的稳定性:RQX;RTXCQ 单质能从溶液中置换出 X 单质,R 单质能从溶液中置换出 Q 单质DX 阴离子和 T 阴离子相比,半径:X 阴离子的大;还原性:T 阴离子的强答案 D解析 根据 T 单质和 H2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爆炸可知 T 为 Cl 元素,则 Q 为 O 元素,R 为 F元素,X 为 S 元素,Z 为 Ar 元素。T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HClO4的酸性最强,A 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OH2S,HFHClH 2S,B 正 确 ; F2与 H2O 反 应 置 换 出 O2, C 正 确 ; X 阴 离 子 为S2 、 T 阴 离 子 为 Cl , 还 原 性 : S2 Cl ,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