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麦作为食品东西方发展不同的必然性.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671208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作为食品东西方发展不同的必然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麦作为食品东西方发展不同的必然性小麦是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植物之一,早在一万多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种植栽培一粒小麦并以其作为粮食。小麦在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上起过决定性作用,迄今仍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基本粮食作物,是保证全球“粮食安全”的基础。我们现在所吃的小麦虽然都是从一个祖先一粒小麦演变而来,且学名都叫普通小麦,但其内部的成份却随着地域的不同而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也就直接造成了东西方小麦制品不同的必然性。这里以中国和美国为例阐述东西方的不同。就气候而言,中国北方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而且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而小麦却是一种对水需求量很大的作物。相比之下,美国虽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

2、气候和降水比较适宜,降水与地下水均十分丰富,十分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就地理而言,中国北方仅有东北平原有较肥沃的黑土,而包括华北平原在内的广大地区土壤都显得很疏松,保肥保水能力都不太好。但美国中部横贯密西西比河,河流除了带来充足的水之外还带来了大量肥沃的土壤。由此,中国的小麦与美国的在成份上就有了不同,即中国的小麦蛋白质的含量要比美国的低,从而导致麦制品的不同。小麦的在制成麦制品之前都需要磨成粉即小麦粉。小麦粉根据面筋(蛋白质)的含量的不同分为高筋粉、中筋粉和低筋粉。不同的小麦粉制成的麦制品不同。高筋粉主要制成面包,中筋粉可以制成面包、饺子等,低筋粉只能制成蛋糕,饼干。也就是说美国是以高、中筋粉为主,所以美国人吃上了面包;而中国以中低筋粉为主,所以中国人吃上了饺子,包子,汤圆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