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莱 阳 市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20062 020 年 )莱 阳 市 人 民 政 府二一年七月I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规划背景 2第一节 市域概况 2第二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6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 .10第四节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6第五节 经济社会发展机遇与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17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19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9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目标 20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28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原则 28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 28第三节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29第四章 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 33
2、第一节 耕地保护 33第二节 基本农田建设 34II第五章 建设用地调控 40第一节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 40第二节 中心城区用地调控 43第三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3第四节 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43第五节 不易确定位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43第六章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43第一节 土地生态建设的目标 43第二节 构建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基础 43第三节 生态屏障建设布局 43第四节 土地生态建设保护措施 43第七章 土地综合整治 43第一节 土地综合整治目标 43第二节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43第三节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 43第四节 土地综合整治的主要措施 43第八章 土地用途
3、分区管制 43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 43第二节 一般农地区 43第三节 林业用地区 43III第四节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43第五节 独立工矿区 43第六节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43第七节 风景旅游用地区 43第八节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43第九章 镇(街道)土地利用调控 43第一节 镇(街道)土地利用方向和重点 43第二节 镇(街道)主要用地调控指标 43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3附 表 43附表 1 莱阳市规划主 要控制指标表 43附表 1-1 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二次调查成果衔接调控指标表 43附表 2 莱阳市规划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43附表 2-1 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
4、划修编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衔接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43附表 3 莱阳市土地用途分 区面积汇总表 43附表 3-1 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衔接后土地用途分区面积 汇总表 43附表 4 莱阳市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 43IV附表 4-1 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衔接后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 43附表 5 莱阳市各镇(街道)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 43附表 5-1 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衔接后各镇(街道)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 43附表 6-1 莱阳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 积指标分解表 43附表 6-1-1 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第
5、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衔接后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指标分解表 .43附表 6-2 莱阳市园地、林地指标分解表 43附表 6-3 莱阳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分解表 43附表 6-3-1 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衔接后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分解表 43附表 6-4 莱阳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分解表 43附表 6-4-1 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衔接后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分解表 43附表 6-5 莱阳市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指标分解表 43附表 6-5-1 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衔接后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分解表 43附表 6-6 莱
6、阳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表 .43附表 6-6-1 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衔接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表 43V附表 6-7 莱阳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指标分解表 43附表 6-7-1 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衔接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指标分解表 43附表 6-8 莱阳市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指标分解表 43附表 6-8-1 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衔接后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指标分解表 43附表 7 莱阳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表 43附表 7-1 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衔接后土地整理
7、复垦开发项目表 43附表 8 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衔接后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情况统计表 43附表 9 莱阳市规划期间不易确定具体位置的建设项目表 43附表 10 莱阳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43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1前 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全面 统筹莱阳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安排空间布局及各类用地,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和烟台市土地
8、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等,对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进行修订,编制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全市土地利用战略,明确全市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科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严格耕地保护,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制定规 划实施的政策和措施。规划是规划期内全市土地利用的依据和法定文件,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规划范围内使用土地,必须符合本规划。规划范围:莱阳市行政区域内全部土地,总面积 1730.54 平方公里。规划期限:基期为 2005 年;规划期限为 20062020 年
9、,2010 年为规划近期目标年,2020 年为规划目标年。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2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市域概况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图 1-1 莱阳市在山东省的地理位置莱阳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处东经 12031061205912,北纬 363425370946,是半 岛地区咽喉。东临海阳市,西接青岛莱西市,北接栖霞、招远两市,南 邻青岛即墨市, 东南隅濒临黄海丁字湾。东 西最大横距 39.9 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64.5 公里,总面积1730.54 平方公里。海岸线曲长 27.5 公里,海域面积 38.26 平方公里(见图 1-1)。我市位于烟台通向全国内陆的
10、交通要道,是胶东半岛的交通枢黄 海渤 海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3纽。蓝烟铁路横穿东西,潍莱、同三、威 乌和烟青等 7 条国家和省级公路干线在境内通过。莱阳市现辖城厢、古柳、龙旺庄、 冯格庄 4 个街道和沐浴店、团旺、穴坊、羊郡、姜疃、万第、照旺庄、谭格庄、柏林庄、河洛、吕格庄、高格庄、大夼、山前店 14 个镇, 784 个行政村( 详见图 1-2)。图 1-2 莱阳市行政区划图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4二、地形地貌我市位于胶东低山丘陵地带南部,因受胶东脊背地形影响,地形北高南低,丘陵起伏,河流多为北源南流。北、东、中、 东南和西南部均有互不
11、连接的低山丘陵群,属低山丘陵地貌类型。境内山脉分为四支,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各两支,海拔在 200300 米以上的山 357 座,其中海拔在 300 米以上的山 67 座,多分布于市境北部,老寨山最高海拔 375 米,界于栖霞、海阳和莱阳三市之间;东南部垛山海拔 316 米,是莱阳和海阳的界山。本市地形复杂,山、丘、泊俱全,市域内低山连绵,丘陵起伏,沟壑 纵横,有内 陆水域,也有浅海滩涂。全市地貌可分为山地丘陵、山前倾斜平原和滨海冲积平原三个地貌区。其中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 74.66%;山前倾斜平原占全市总面积的 23.81%;滨海冲积平原占全市 总面积的 1.53%。三、自然资源我市属季风
12、型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2 度,1 月均温-4.1 度,7 月均温 25 度,无霜期在 180 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为 730 多毫米,适合农作物和多种树木的生长。土壤类型以棕壤、褐土和潮土类为主,适于种植花生、地瓜、芋头、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适合于栽培苹果、梨、桃、葡萄和板栗等果树。中部盆地冲积平原和五龙河下游冲积平原,为潮土类,是著名的莱阳茌梨、莱胡参和五龙鹅产地。全市水系除西北部的潴河及七星河外均属五龙河水系,境内流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5长 83.0 公里,流域面积 1330.50 平方公里,其上游有白龙河、蚬河、清水河、墨水河和富
13、水河五大支流,汇于五龙口,下游有嵯阳河、玉带河、金水河和贤友河等支流。全市有水库 20 余座,其中位于城北 10.0 公里处的沐浴水库是胶东五大水库之一,库容 1.87 亿立方米,可保障城市日常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我市南临黄海丁字湾,海岸线全长 27.5 公里。海产资源主要有梭鱼、青鳞鱼 、比目 鱼 、中国 对虾、虾蛄、缢蛏 、文蛤、 蚬蛤和毛蟹等。我市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为主,现已发现和探明的矿产 39 种,主要有大理石、钾长石、珍珠岩、石英、石灰石、蛭石、重晶石、黄铁矿、膨润土、碱性半碱性玻璃原料和海盐等。我市是中国地质古生物学家在中国境内最早发现恐龙、恐龙蛋、翼龙等重要脊椎动物化石的地方,
14、现已发现十余条世界罕见的恐龙峡谷,化石密集程度全球罕见。出土于我市的新中国第一具最完整的恐龙化石骨架“ 棘鼻青岛龙” ,现已成为中国古动物馆的“镇馆之宝” 。已探明的恐龙化石群主要分布在吕格庄 镇、古柳街道和 冯格庄街道等区域。四、社会经济2005 年,全市总人口 89.5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 53.13 万人,城镇人口 36.37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40.64%;实现 国内生产总值 161.6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29.6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5.4 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90.4 亿元,贷款余额 55.7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
15、入 5151 元。通过实施“工 业兴市” 战 略,抓住 结构调整和扩大规模两条主线,形成了以龙大集团和鲁花集团为骨干的食品行业;以鸿达集团、舒驰客车公司和烟台汽车制造厂为主的机械加工行业;以江波制药和大易化工为代表的医药化工行业,促进了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工业实现增加值 83.9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82.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 18501 万美元,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 58776 万美元,实现 自营出口创汇 41654 万美元。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27.7 亿元,比重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9.60%。第二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6、(19972010 年)(以下简称“上轮规划” )2000 年经山东 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以来, 对我市的土地利用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促进了我市城镇建设及重点建设项目的健康发展,有效地保护了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但是实施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上轮规划指标执行情况(一)耕地保有量指标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7上轮规划下达给我市的耕地保有量指标为 81804.0 公顷。至2005 年,全市 实有耕地面积 81281.0 公顷,比规划下达耕地保有量目标少 523.0 公顷。(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上轮规划下达给我市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 72494.0 公顷,基本农
17、田保护率为 88.81%。至 2005 年,全市基本 农田保护面积为72603.5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为 89.32%,完成了规划目标任务。(三)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上轮规划下达给我市的建设用地总规模 20128.5 公顷。至 2005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为 20082.0 公项,没有超出下达的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上轮规划下达给我市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 970.4 公顷。至2005 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 1556.4 公顷,比规划控制目标多 586.0 公顷。上轮规划下达给我市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控制指标为 666.7公顷。至 2005 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为 666.7 公顷,没有突
18、破控制指标。(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指标上轮规划下达给我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指标为 846.0公顷。 19972005 年,全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共计 1501.8 公顷,比规 划目标任务多 655.8 公顷。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8二、上轮规划实施成效我市上轮规划的实施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1、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按照非农业建设用地占一补一制度,全市达到了耕地占补平衡。2、全市耕地面积 81281.0
19、 公顷,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72603.5 公顷,保护率为 89.32%。通过认真贯彻执 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 基本农田用途管制制度、 基本农田严格审批与占补平衡制度、 基本 农田环境与质量保护制度和基本农田监督检查制度五项制度, 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落实保护责任,坚守基本农田保护“ 五不准 ”这条红线,保 证了基本农田在规划期内面积没有减少,质量没有降低。(二)严格执行用途管制制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了各类区域土地利用的主导用途和限制利用方向,通过用途管制制度,严格建设用地预审制度,有效地控制了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为规划期内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供了有力保障。(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
20、用地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城镇发展、交通、水利和能源等重点工程、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9重点项目合理地安排了发展用地,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四)较好的协调了与相关规划的关系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较好的协调与交通、水利、城市、农业、林业和环境等 规划之间的关系,保障了全市各行业协调发展。(五)提高了规划用地的法制观念规划实施期间,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和严格的用地审批制度,依法用地的观念逐步增强,违法占地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三、上轮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建设用地现实需求与规划方案的矛盾比较突出一是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缺口大
21、,规划实施期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1556.4 公顷,超出规划下达指标的 60.00%。二是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矛盾比较突出。(二)上轮规划与相关部门规划进行了衔接,但未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与相关部门、相关行业编制的城市、交通、旅游、林业和水利等 规划进行了衔接,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各专业规 划未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三)缺乏对农业结构内部调整的规范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10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市农业结构内部调整以在耕地上发展林果业、畜牧 业和水产养殖等为主要特征,占用了部分
22、耕地,成为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规划未能对农业结构内部调整进行有效的规范。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一、土地利用现状2005 年,全市土地总面积为 173054.5 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43755.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3.07%;建 设用地面积 20082.0 公顷,占土地 总面积的 11.61%;其他土地面积 9216.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5.32%(见图 1-3)。农 用 地83.07%建 设 用 地11.60% 其 他 土 地5.33%农 用 地 建 设 用 地 其 他 土 地图 1-3 土地利用结构图(2005 年)(一)农用地农用地面积 143755.7 公顷,其中
23、耕地面积 81281.0 公顷,占农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11用地总面积的 56.55%;园地面积 27880.0 公顷,占 农用地总面积的19.39%;林地面积 9736.0 公顷,占农用地总 面积的 6.77%;其他农用地 24858.7 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 17.29%(见图 1-4)。园 地19.39%林 地6.77%其 他 农 用 地17.29%耕 地56.55%耕 地 园 地 林 地 其 他 农 用 地图 1-4 农用地结构图(2005 年)其他农用地中,设施农用地面积 2120.6 公顷,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 8.53%;农村道路面积 5771.6
24、公顷,占其他 农用地面积的 23.22%;坑塘水面面积 4124.3 公顷,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 16.59%;农田水利用地面积 918.5 公顷,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 3.69%;田坎面积11923.7 公顷,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 47.97%(见图 1-5)。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12设 施 农 用 地8.53%农 村 道 路23.22%坑 塘 水 面16.59%田 坎47.97%农 田 水 利 用 地3.69%设 施 农 用 地 农 村 道 路 坑 塘 水 面 农 田 水 利 用 地 田 坎图 1-5 其他农用地结构图(2005 年)(二)建设用地建设用地面积 20
25、082.0 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15501.0公顷,占建 设用地总面积的 77.19%;交通水利用地面 积 2987.3 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 14.88%;其他建设用地面 积 1593.7 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 7.93%(见图 1-6)。城 乡 建 设 用 地77.19%交 通 水 利 用 地14.88%其 他 建 设 用 地7.93%城 乡 建 设 用 地 交 通 水 利 用 地 其 他 建 设 用 地图 1-6 建设用地结构图(2005 年)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13城乡建设用地中,城市面积 2821.2 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 18.2
26、0%;建制镇面积 3527.7 公顷,占城乡 建设用地面积的 22.76%;农村居民点面积 8664.0 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 55.89%;采矿用地面积 488.1 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 3.15%。交通水利用地中,铁路用地面积 318.5 公顷,占交通水利用地面积的 10.66%;公路用地面积 1217.3 公顷,占交通水利用地面 积的40.76%;水 库水面面积 1399.5 公顷,占交通水利用地面 积的46.84%;水工建筑用地面积 52.0 公顷,占交通水利用地面 积的 1.74%。其他建设用地中,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面积 947.3 公顷,占其他建设用地面积的 59.44
27、%;盐田面积 646.4 公顷,占其他建 设用地面积的 40.56%。(三)其他土地其他土地面积 9216.8 公顷,其中,水域面积 4317.4 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 46.84%;自然保留地面积 4899.4 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 53.16%。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14水 域46.84%自 然 保 留 地53.16%水 域 自 然 保 留 地图 1-7 其他土地结构图(2005 年)二、土地利用特点(一)地形地貌复杂,农业经济呈现多样性我市地形地貌复杂,地形北高南低。北部、南部和西南部为山峦起伏的低山丘陵,东部为龙门山脉,南北走向,主峰老寨山,海拔374.
28、6 米;北部为旌旗山(古称莱山),东西走向,主峰海拔 315.3 米;中部为荆山山脉,东北西南走向,主峰孟山,海拔 276.4 米;东南部为海莱山脉,东北西南走向,主峰娘娘山,海拔 269.0 米。农业经济呈现多样化发展,形成了以粮食作物为主,以水果、蔬菜、水产、畜禽和花卉等产业为主要特色经济作物产业格局,北部主要以林果业为主,南部以养殖业和果蔬业为主。(二)农村居民点面积比重较大,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潜力较大全市建设用地面积 20082.0 公顷,其中农村居民点面积 8664.0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15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43.14%。由于村庄 规划
29、滞后,并受农民观念和经济承受力的影响,实施村庄整理受到一定限制,农村居民点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较多,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较大。三、2009 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2009 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全市土地调查控制面积为173054.48 公顷。农用地 142331.7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2.25%;其中耕地 83770.4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48.41%;园地 26283.51 公顷,占土地 总面积的 15.19%;林地 8185.52 公 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3%;牧草地 0.0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00%;其他农用地24092.2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3
30、.92%。建设用地 20893.2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2.07%。城乡建设用地 15680.6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9.06%;其中城 镇用地 5236.98 公顷,占土地 总面积的 3.03%;农村居民点用地 9872.6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5.70%;采矿用地 571.02 公顷,占土地 总面积的 0.33%。交通水利用地 3216.6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86%。其他建设用地1995.9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15%。其他土地 9829.5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5.68%。其中水域4566.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 2.64%;自然保留地 5262.92
3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3.04%。(见附表 2-1)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16第四节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一、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占补平衡压力凸显2005 年,全市其他土地 9216.8 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5.32%,其中可开发为耕地的主要为荒草地和裸地,所占比例小、开发难度大,耕地后备资源严重缺乏。因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展,工业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耕地数量减少,补充耕地压力较大,占补平衡压力凸显。二、建设用地较粗放,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上轮规划实施期间,全市重大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建设规划之间的统筹不够,不少建设规划用地规模和用地标准过于宽松,城
32、镇建设用地规模增长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因素导致全市建设用地粗放利用现象突出。农村居民点用地中闲置土地面积较大,有土地浪费现象,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低。三、土地生态环境脆弱和部分山区水土流失较重我市山区丘陵地较多,土地生态环境脆弱。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够,生 态布局不甚合理,部分山区的林草覆盖率较低,存在水土流的现象。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17第五节 经济社会发展机遇与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一、经济社会发展机遇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着中央继续扩大投资、启动内需;建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启动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龙青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
33、战略机遇。我市将牢牢把握“昂扬 精神迎挑 战,科学务实谋发展”的主基调,实施三大战略,突破三大板块,做强四大产业集群。 实施工 业强市、服务业兴市、南海开发“三大 战略” ;突破莱阳开 发区板块 、南海板块、生物产业园板块等三大板块;做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机械汽车产业集群、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和生物制药产业集群。着力在抓关键、谋长远、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功夫,加快建设城市靓丽和美、产业优化升级、财政实力雄厚、南海加速崛起、环境生态宜居、社会和谐文明的新莱阳。二、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规划期内,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较多的机遇,但与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是:(一)耕地和基本农田
34、保护形势严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建设、交通建设和工业发展对土地需求不断增加,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市非农建设用地面积将继续增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非常艰巨。(二)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上级下达我市 20062020 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为 1656.0 公顷,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18根据建设用地需求调查,我市未来新增建设用地需求远远超出上级下达指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三)土地利用“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更加迫切随着全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而引发的经济社会变革和城乡关系的转变,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已不能适应全市“统筹城乡一体化” 的
35、需要,土地利用 “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更加迫切。(四)土地生态环境建设任务任重道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加强,势必会对大气、水和景观造成一定的影响,加剧了生态脆弱环境下的水土流失,土地生态环境建设任务任重道远。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19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耕地与节约用地的根本指导方针。 统筹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二、规划原则(一)坚持最严
36、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稳定和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严格保护耕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各项建设的基本方针,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适当增加容积率,整合农村建设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保障必要的基础设施用地。(三)统筹各类各业用地,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立足以人为本,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 统筹安排各业、各类、各区域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20布局,引导
37、人口、 产业和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四)加强土地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发展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加快 转变土地利用模式,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建设城乡和谐的生态文明环境。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目标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一)区域功能定位至 2020 年,把我市建设成为胶东半岛副中心城市、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具有梨乡特色的滨河生态城市。(二)经济发展战略牢牢把握中央继续扩大投资、启动内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等重大战略实施,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龙青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启动建设以及省财政直管县试点等战略机遇,实施三大战略,突
38、破三大板块,做强四大产业集群。具体来讲就是,实施工业强市、服务业兴市、南海开发“ 三大战略”,突破莱阳开发区、南海新区、生物产业园三大板块,做强绿色食品、机械汽车、精 细化工和生物制药四大产业集群。突破开发区板块。通过进一步明确功能分区和产业定位,打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TDI 产业园、生物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21柏林庄民营工业园和生活服务区“五园一区” ,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大项目的集聚区、招商引资的桥头堡和财源建设的主阵地。突破南海新区板块。主要是抓住全省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规划建设丁字湾海上新城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南海新
39、区打造成莱阳城市的副中心、财源建设的新支撑、高新技术的新平台、旅游度假的新天地、现代服务业的新亮点。突破生物产业园板块。主要是加快建设烟台生物产业园,努力建设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打造成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区、高端产业项目的隆起带。优化提升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以龙大、鲁花、春雪、恒润等“ 两大航母十大骨干”为重点,加大 产品结构和市 场布局调整,提升 产品档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打造全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膨胀壮大机械汽车产业集群。以卡车、客车、特种 车和拖拉机、发动机“ 三车两机” 为龙头,重点推进整车整机达产扩能、产 品出口和配套体系建设,打造全省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拓展延伸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以巨
40、力集团 TDI、大易化工 为重点加快精细化工项目建设,改造提升传统化工,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抓好产业链延伸和产品系列化。着力突破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以瀚霖生物长链二元酸项目为依托,加快下游产品尼龙、香料等的研发生产,提升江波制药、永康制药等 7 个制药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档次,打造国家级生物制药生产基地。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22(三)产业发展方向农业方面。以蔬菜、粮油、畜禽、果品为重点,依托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推行“ 龙头企业+基地农场+标准化 +品牌”的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工业方面。坚定不移的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优化提升食品加工行业,膨 胀壮大机械汽车
41、行业,拓展延伸精细化工行业,着力突破生物制药行业,积极培育新兴潜力行业。服务业方面。深入挖掘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提升旅游区的品质内涵,加快融入胶东半岛旅游圈;以建设胶东半岛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北方绿色食品集散地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大老城区改造和南海新区开发利用,积极发展房地产业。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至 2010 年,全市总人口为 90.37 万人,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5%;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50 亿元,年均增长 1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13.5 亿元,年均增长 20%;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达到 300 亿元,年均增长 20。至 2020 年全市总人口为 93.41 万人,城镇化水平提高到
42、56.06%;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945 亿元,年均增长 1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0.5 亿元,年均增长 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达到 900 亿元,年均增长 20。莱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文本23三、土地利用目标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和我市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目标任务, 结合土地供给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统筹各类各业用地需求,确定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目标是: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在保障经济建设的前提下,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积极盘活存量土地,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全面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适度开发耕地后备
43、资源,形成资源节约、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具体目标是:(一)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不断加大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投入,促进现 代农业、特色农业发展。至 2010 年,全市耕地保有量 82628.0 公顷,建设占用耕地面积296.0 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面积 625.0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78175.0 公顷。至 2020 年,全市耕地保有量 82068.0 公顷,建设占用耕地面积851.0 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面积 1280.0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78175.0 公顷,通过加大基本农田建设投入,确保规划期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