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性的生物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课题组课题研究策略和工作规范一、研究策略1、学习策略 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即要明确构建基于生命性的生物有效课堂的重要意义和基于生命性的生物有效课堂的基本理念与要求。2、建模策略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建模。即通过理论学习与研究,从理论上探索基于生命性的生物有效课堂的建构策略。3、实践策略 将理念落实于课堂实践中。即在课堂实践的行动研究中,来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基于生命性的生物有效课堂的建构策略。4、反思策略 倾听来自自己的声音。即注重教学反思、总结和提练,经历由实践到理论的理性思维。5、对话策略 在对话中共生。即建立课题组对话交流制度。二、工作规范1、理论研究 课题组成员每学期提供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文献 12 篇,同时,要认真学习与研究相关的理论文献,并做好摘录或读书笔记。2、实践研究 积极开展课堂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课题研究课 2 节以上。3、理性思维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提升。课题组成员每学期需交典型教学案例 2 篇,阶段性总结或论文 1 篇以上。4、活动制度 课题组每学期大组研究活动 23 次。5、课题网站 构建网络交流平台,相关材料应及时上传。6、资料积累 课题组成员每学期需认真填写好课题研究科研手册,并于期末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