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域建筑文化思考:一 论述全国十大民居特点与风格二 分析江南民居主要类型与特点三 论述浙江民居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一 答1、北京民居-四合院四合院- 是指东、西、南、北四面均由房子或围墙围合起来的内院式住宅。组成-一般由厅堂、正房(倒座房、后罩院) 、书房、院子、游廊、私塾、马车房、园林一应俱全。核心-合(物形之合、精神之合、人员之合)布局-一中轴、若干副轴线、多进式、前后左右对称、方正庄严、庭院深深特点-中心庭院正方形;四周房屋不相连;均为一层楼;庭院开阔宽敞;儒家文化充分体现。大门类型- 屋宇式大门、墙垣式大门: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如意门影壁-由基座、壁身、壁帽组成;有 3 种类
2、型特点:总的特点是以院落(或天井)为核心,依外实内虚的原则和中轴对称格局规整地布置各种用房。北京四合院规模小的只有一院,多数有前(外)后(内)二院。外院横长,大门开在前左角即东南角,进入大门,迎面在外院东厢房的山墙上筑砖影壁一座,与大门组成一个小小的过渡空间。由此西转进入外院。大门之西正对民居中轴的南房称“ 倒座“ ,作客房,外院还有男仆室及厨、厕;由外院通过一座垂花门式的中门进入方阔的内院,即全宅主院。 北面正房称“ 堂“ ,大多为三间,遵守着明清朝廷“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 的规定。正房开间和进深尺寸都比厢房大,故体量最大。正房左右接出耳房,由尊者长辈居住。耳房前有小小
3、的角院,十分安静,所以也常用作书房。这种一正房两耳房的布局称作“ 纱帽翅“ 。正房前,院子两侧各建厢房,其前沿不超越正房山墙,所以院落宽度适中,空间感觉甚好。厢房是后辈们的居室。正房、厢房朝向院子都有前廊,用“ 抄手游廊“ 把垂花门与这三座房屋的前廊连接起来,可以沿廊走通,不必经过露天。廊边常设坐凳栏杆,可在廊内坐赏院中花树。 所有房屋都采用青瓦硬山顶。正房之后有时有一长排“ 后照房“ ,或作居室,或为杂屋。较大的民地域建筑文化居可以在堂后再接出一座四合院,以居内眷。或更在全宅一侧接出另外一组四合院,也有的在一侧接出宅园。开在前左角的民居大门称“青龙门“ ,按后天八卦,北为坎,东南为巽,故宅门
4、的此种布局称坎宅巽门,按风水观念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宅门不设在中轴线上,使得从宅外进入必先通过一个小小过院,有利于保持民居的私秘性和增加空间变化(只有王府的宅门才放在中轴线上,认为以王侯之尊,即使不作坎宅巽门也可以免除外邪的侵害)。其他地区,不论南北,在一般民居中,坎宅巽门也十分通行。宅门都是一间,按大小和规格又有数种:如广亮大门等级最高,进深大,门扇安在中柱一线,前后各有一个空间,前部空间两侧设守门人条凳,额枋下有雀替;金柱大门较小,门扇前移,安在金柱(即老檐柱)一线,门前空间也较小;蛮子门更小,门扇更前移,安在外檐柱一线,门前没有空间。以上三种都用在官宦人家。再小的是如意门,有的面阔只及
5、半间,门扇也在外檐柱,用在虽非官宦而相当殷富的人家。最小的是墙门,没有进深,门上有小屋顶,或模仿西洋建筑砌通天柱。从外院进入内院的中门,通常是一座称为垂花门的小门屋,施悬山“勾连搭“顶(即前后两个双坡顶相接),造型玲珑,相当华丽,预示由此进入内宅,丰富了内外二院的景观。在垂花门后檐柱处常设门扇,称屏门,作用类同仪门,平时关闭,人由门前左右廊道绕入,遇大事或贵客莅临才开启。以中门间隔内外,不仅保持了内院的安静,同时也含有宗法礼制的意义。北京四合院亲切宁静,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庭院方阔,尺度合宜,院中莳花置石,一般种植海棠树,列石榴盆景,以大缸养金鱼,寓意吉利,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好比一座露天
6、的大起居室,把天地拉近人心,最为人们所钟情。遇婚丧大事可在院内临时搭建大棚,以待宾客。抄手游廊把庭院分成几个大小空间,但分而不隔,互相渗透,增加了层次的虚实映衬和光影对比,也使得庭院更符合人的日常生活尺度;家庭成员在这里得到交流,为创造亲切的生活情趣起了很大作用。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以减少阳光。西北甘肃、青海,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2、江南民居1)徽州民居建筑文化源泉:黄山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文房四宝俱全;营商耕读,文风鼎盛,名人辈出,五百
7、进士。政治、文化、财富并举的象征:集官、儒、商于一身,文化仕途护商建房屋融艺术出精品成遗产建筑艺术异彩纷呈:豪华宗祠、威严牌坊、木石砖瓦雕地域建筑文化刻精致,盆景园林乡土气息浓郁。建筑特点显著:黑白山水画,封火马头墙,楼门修重檐,天井聚光气,屋屋紧相连,周边好风光。2)浙派民居主要分布浙东(台门) 、浙中(厅堂)一带分青砖墙、白墙3)苏州民居分布于苏州、浙北一带,多与园林、水系结合4)上海石库门民居晚清近代所建,中西结合产物。特点: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迎面正房
8、为大厅,后面院内常建二层楼房。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天井,仅作地域建筑文化采光和排水用。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俗称“四水归堂”。3、客家土楼分布于闽西、赣南、粤东北一带。特点:形状多样、造型简单、就地取材;聚族而居,便于管理,功能齐全;结构复杂,防御功能突出,生产生活兼顾。特点: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倚山偎翠,方圆错落,似古堡巍峨苍朴,如现代体育馆气势恢弘,像地下冒出的“蘑菇” 绚丽多彩,赛从天而降的“飞碟” 壮观神奇。广东东北、福建西南等地的客家人的住宅以客家土楼为主。1900 多年前,客家人的祖先从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到南方,因大多的客家人生活在偏
9、远的山区,客家先民为了保护家族的安全而防范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于是就创造了这种庞大的营垒式住宅土楼。客家土楼有圆形的,椭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圆形土楼,闽南人称之为圆寨土楼,其用途重于防卫,因此该名称嵌“寨”之名。圆形土楼的面积通常最为庞大,由两三圈组成,外圈十多米高,有一二百个房间。一座土楼里可以住下整个家族的几十户人家,有几百口人。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但它们的用途非常统一,通常底层为餐室、厨房,第二层为仓库,三层楼以上的所在才为住家卧房。第二圈两层,有三十到五十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间是祖堂,可以容下几百人。其中每一个小家庭或个人的
10、房间都是独立的,而以一圈圈的公用走廊连系各个房间。这些设计,通常也是着重防御功能。土楼里还有水井、浴室、厕所等,就像一座小城市。客家土楼的高大、奇特,受到了世界各国建筑大师的称赞。4、岭南建筑1)骑楼- 商住结合2)碉楼- 中西结合、防住一体3)闽南民居-亲情融合的建筑特点:通常表现有:在功能上具有隔热、遮阳、通风的特点;建筑物顶部常做成多层斜坡顶;外立面颜色以深灰色、浅色为主;以及方形柱的运用。岭南建筑的布局、装饰的格调十分自由和自然。由于气候温和,人们活动空间向外推移,因而,露台、敞廊、敞厅等开放性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安排,人们从封闭的室内环境中走向了自然,地域建筑文化形成岭南建筑装饰空间的自
11、由、流畅、开敞的特点。5、西南民居1)三房一照壁建筑2)傣族竹楼3)干栏木楼4)侗族民居-风雨桥、鼓楼、戏台5)石板房特点:一、取其天然:依山建屋、临水筑楼是西南地区传统民居在选址修建时所遵循的原则,从其分布来看,民居建筑多位于城市以外的地区,这些地区或山岭叠峰、或碧水环绕、或丛林深幽、或水草丰美,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多样,而各族人民也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建造自己的家园。民居建筑也因此形成了顺应天成、融合自然、而又极具生态价值的风格特征。建筑形式的选定或建筑材料的选用都因其所处环境的自然条件而定,这也就决定了建筑色彩的天然特质。例如我国西南边境的傣族村寨,因所在地区具有地势平缓、
12、土壤肥沃、干湿季节分明、热带植物生长繁茂等特点,民居均用竹篱或绿色灌木图成院落,住房以竹为原材料修建于院落中央,称为“竹楼”。村寨之中,绿色竹篱掩映着黄褐色的竹楼,四周环绕茂密的丛林,景致格外迷人。又如贵州布依族脚石头山寨”,建筑位于云贵高原多山地区,页岩资源丰富,民居就地取材以石头为主要材料营建当地人称为“石头房”的住所。从外表看,屋基、墙面、屋顶都是石头,再以石板铺筑道路,建筑或历经数年已渐渐显出微白的色泽,或仍旧保留青石的原色,整个石头村寨坐落于山岭之间,宛若天成,别具自然之野趣。从色彩协调理论的角度来讲,我国的少数民族建筑色彩的这和肝原生状态”因其取自天然,与建筑周围的环境色彩更容易取
13、得协调一致。当建筑色彩和建筑所处的环境色相融合时,在色彩搭配上便取得了均衡、统一、和谐的视觉效果,使建筑仿佛生于斯而长于斯,体现了一种自然、和谐、充满生命力的美,满足了人们心理上的要求和企盼,为人们所喜爱。二、炽烈纯朴:西南地区民族众多,但各少数民族在性格上存在着一定的共性。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多热情好客,虽然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对待远方的客人,藏族同胞会奉上一碗酥油茶,而苗家汉子则会邀你到苗寨共饮美酒;西南少数民族人民也纯朴、憨直,较之都市的华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民的生活状态更趋简单,造就了他们朴实、善良的品格,在很多少数民族村寨中至今仍保留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风尚;勇敢
14、、豪爽也是西南少数民族人 民的天性,在长期与大自然的生存斗争中人们为了维系生命的延续、保护家族的安全,逐渐培养了勇敢的精神和豪迈的气质。西南地区少地域建筑文化数民族的性格特征与其传统民居色彩文化有着显著的关联。建筑色彩审美本来就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而性格作为一种固有的心理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审美的意向。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人民热情、好客、纯朴、勇敢、豪爽的性格特点使他们倾向于喜爱艳丽、鲜明的色彩,经常直接使用原色和纯度较大的色彩对住屋进行装饰,较少使用复色和纯度低的色彩,以取得强烈、单纯、明快的视觉效果。由此,视觉感受和心理要求取得一致,审美者便因此产生相应的愉悦感与满足感。在现代文明纷繁迷离的
15、色彩文化中,西南地区传统民居这种炽烈纯朴的建筑色彩风格更显得清新、质朴和热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三、独具特色: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少数民族在文化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究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两点:首先,不同的少数民族各自具有不同的历史发展渊源和历史发展过程;其次,少数民族多以聚居的方式生活,族人之间团结、联系紧密,与外族人联系较弱,容易形成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别。这样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很多方面,诸如文字、语言、服饰、生活习惯、风俗、劳动手段以及建筑风格等等。少数民族通过这些差别二分彼此,形成自身独具一格的民族特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少数民族的民族标识性,这样的民族标识性亦同样反映
16、在传统民居色彩文化中。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其偏爱的建筑色彩,这些建筑色彩的不断使用和重复出现逐渐形成了民族内固定的建筑色彩文化。例如,藏族传统民居偏爱白色、褐色、红色、绿色:而彝族民居装饰则以红色、黑色、黄色为主。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意味着文化层面上的技术信息的全球扩散,全球文化的趋同现象在向民族传统文化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认同危机,少数民族通过维系自身特有的传统民居色彩文化可以保持民族特色,实现人民对本民族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满足人们的民族自豪心理。四、历久但新-一西南地区传统民居色彩文化的稳定性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事物总是处于绝对的变化之中,同时也存在相对不变的状态,传统民居色彩
17、文化也是如此。一般来说,西南传统民居色彩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西南少数民族的居住地多为科技文明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略为缓慢的地区,与城市相比文化更新的速度较慢。不同的少数民族多以聚居的生活方式为主,人员流动小,文化背景单一,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亦不甚充分。正是这些客观上的原因造就了传统民居色彩文化的恒常性、稳定性与封闭性。每一个少数民族的民居色彩文化经过长时期的发展以后便逐渐成熟并稳定下来,形成较为固定的内容,少数民族人民对本民族的民居色彩文化也保持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态势,人们对于色彩的喜好一般历经世代传承而不易改变,而对于住屋装饰色彩的选用与搭配也始终特色鲜明、历久恒新。应该说,在全球文化趋同的
18、环境之下,西南地区传统民居色彩文化也同其他文化一样遭遇着人文科学渗透交融的冲击,但其自身蕴含的稳定性因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这种冲击,从而缓解文化趋同的进程。客观说来这对于民族特色的维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这种稳定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具有不利的一面。五、异彩纷呈:西南地区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分布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经济文化水平各异的地区。民族的多样性造就了传统民居色彩文化的多样性,各少数民族历经岁月沉淀,为本民族的传统民居色彩处理积累了创造性的经验,形成了丰富多样而又各具特色的民居色彩文化,可谓异彩纷呈、形态万千。6、雪域民居1)碉房分布广阔、历史久远、多元文化
19、融合、形式多样功能兼顾2)羌寨民居地域建筑文化特点:一坚固稳定:收分墙体和柱网结构是构成藏式传统建筑在视觉和构造上坚固稳定的基本因素。由于自然和历史等条件限制,藏式传统建筑使用的木梁较短,在两个木梁接口下面用一个斗栱,再用柱子支起斗栱,连续使用几个柱栱梁构架,形成了柱网结构。藏式传统建筑使用柱网结构扩大了建筑空间,增强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墙体的砌筑采用了三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一是收分墙体。墙体下面宽、上面窄,墙体收分角度一般在 5 左右,建筑物重心下移,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定性。二是加厚墙体。由于历史上砌筑材料主要以生土和毛石为主,为增加建筑高度,采用了加厚墙体的做法,使得建筑物十分坚
20、固。三是做边玛墙。即在墙的上部用一种当地生长的边玛草做一段墙,既减轻了墙体荷载,又有很好的装饰效果。这些都对藏式传统建筑起到了很好的坚固和稳定的作用,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形式多样:藏式传统建筑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内容丰富。虽然藏式传统建筑在结构形式、门窗套型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具有相同的共性,但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每一栋建筑,又富有极其鲜明的个性。从空间上划分,有依山建筑、平川建筑等;从结构形式划分,有土木结构、石木结构等;从建筑类型划分,有一层平房、多层楼房等;从屋面形式划分,有平顶房屋、坡面房屋等;从平面形式划分,有矩形、圆形和不规则多边形等。由于各地民俗的差异
21、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西藏七城市的不同区域,形成了各自特有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如民居,拉萨有石墙围成的碉房,林芝有圆木做墙的木屋,昌都有实木筑起的土楼,那曲有生土夯垒的平房。窗是建筑立面的主要部分。窗的大小和窗在墙面的位置,主要根据房间的功能而定。居室的窗比较大,而附属用房的窗就比较小,而且窗的排列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建筑立面上窗的大小和排列的高低所具有的不规则性和随意性,突出表现了藏式传统建筑形式多样的特点。三装饰华丽:藏式民居建筑装饰是西藏地区宗教艺术、文化艺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藏式传统产业建筑装饰运用了平衡、对比、韵律、和谐和统一等构图规律和审美思想,艺术造诣深厚,工艺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22、在藏式传统建筑装饰中使用的主要艺术形式和手法,有铜雕、泥塑、石刻、木雕和绘画等。室内柱头的装饰、室外屋顶的装饰和室内墙壁的装饰,是藏式传统建筑装饰的主要精华部分。室内柱头多采用雕刻的彩绘;室外屋顶多挂置经幡、法轮、经幢、宝伞等布块和铜雕;室内墙壁多装饰宗教题材的绘画。檐口装饰中的石材、刺草、黏土等不同用材装饰;门饰中的如意头、角云子、铜门环和松格门框等装饰;窗饰中的窗格、窗套和窗楣等装饰,都是藏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集中表现。7、东北民居1)草房2)井干式木屋地域建筑文化3)朝鲜族民居特点:样 式 : 最 典 型 的 东 北 民 居 样 式 就 是 坐 北面 南 的 土 坯 房 , 以 独 立
23、的 三 间 房 最 为 多 见 , 而两 间 房 或 五 间 房 都 是 三 间 房 的 变 种 。 房 子 坐 北面 南 最 根 本 的 原 因 就 是 采 光 和 取 暖 的 需 要 , 这一 由 自 然 环 境 造 成 的 建 筑 格 局 的 风 格 最 后 演 绎成 一 种 意 识 形 态 上 的 风 俗 习 惯 , 甚 至 还 发 展 成带 有 等 级 性 质 的 封 建 规 则 , 人 们 观 念 中 以 北 为上 , 南 面 次 之 , 甚 至 坐 北 面 南 成 了 君 临 天 下 的带 名 词 。 走 向 : 回 过 来 接 着 说 房 子 的 走 向 , 坐 北 面 南 的
24、 房 子 叫 正 房 , 面 向 东 面 或 西 面的 房 子 叫 厢 房 , 东 西 厢 房 采 光 都 不 如 正 房 好 , 所 以 人 们 都 不 愿 意 住 厢 房 。 从 阳 光 照射 的 角 度 而 言 , 人 们 把 坐 东 面 西 的 房 子 叫 西 厢 房 , 坐 西 面 东 的 厢 房 叫 东 厢 房 。 东 厢房 要 比 西 厢 房 好 一 些 。 有 钱 人 家 自 然 是 不 会 少 娶 老 婆 的 , 东 北 人 也 不 例 外 , 第 一 个娶 来 的 是 原 配 , 大 老 婆 , 住 的 地 方 自 然 就 是 正 房 了 , 所 以 原 配 又 会 根 据
25、 其 住 的 地 方 被 称为 正 房 。 二 老 婆 三 老 婆 等 等 自 然 要 住 厢 房 了 , 厢 房 又 叫 偏 房 , 所 以 其 他 小 老 婆 们 也 被 称为 厢 房 。 大 名 鼎 鼎 的 慈 禧 就 是 住 在 西 厢 房 的 小 老 婆 , 所 以 人 们 都 叫 她 西 太 后 。 大 多 数 人家 是 不 可 能 盖 很 多 走 向 的 房 子 的 , 只 能 盖 一个 走 向 的 房 子 , 那 就 是 正 房 。 只 有 有 钱 人 家才 有 能 力 和 需 要 盖 其 他 走 向 的 房 子 , 通 常 是在 正 房 的 两 端 再 盖 出 东 西 厢 房
26、 来 , 如 果 在 正房 前 面 再 盖 一 趟 坐 南 面 北 的 房 子 的 话 , 这 样就 围 起 了 一 个 方 形 的 院 子 , 这 就 是 我 们 今 人说 的 四 合 院 。 北 京 之 所 以 四 合 院 建 筑 多 , 就是 过 去 有 钱 有 势 的 人 家 都 跟 皇 上 到 北 京 来 了 ,这 些 有 钱 有 势 的 人 家 所 盖 的 房 子 自 然 就 都 是四 合 院 了 , 如 果 更 有 钱 一 点 的 话 , 就 不 仅 仅 是 四 合 院 这 么 简 单 了 , 还 要 院 中 建 院 , 院外 建 院 , 可 谓 三 进 三 出 。 大 门 不
27、出 二 门 不 进 的 典 故 也 是 源 于 东 北 民 居 的 。 结 构 : 有钱 有 势 的 人 家 盖 房 子 自 然 是 不 会 用 土 坯 来 盖 的 , 都 会 用 石 头 和 砖 瓦 来 盖 , 样 式 也 会 多变 一 些 , 但 无 论 怎 么 变 化 , 其 东 北 民 居 最 基 本 的 样 式 是 不 会 改 变 的 , 可 以 说 是 万 变 不离 其 中 。 有 钱 有 势 的 人 家 盖 的 房 子 自 然 是 砖 瓦 结 构 的 了 , 但 绝 大 多 数 的 老 百 姓 是 无 法盖 砖 瓦 结 构 房 子 的 , 都 是 用 土 与 茅 草 混 合 泥
28、水 而 建 的 , 房 顶 是 用 茅 草 盖 的 , 行 话 叫 苫 ,或 者 叫 苫 房 。 正 因 为 房 子 是 茅 草 苫 的 , 所 以 就 导 致 了 呼 兰 烟 囱 的 出 现 。 东 北 民 居 的 窗户 通 常 是 扁 宽 型 的 , 木 头 做 的 , 比 较 小 。 窗 棂 是 用 小 木 条 做 成 井 字 格 然 后 糊 上 窗 户 纸 。这 样 的 窗 户 缺 点 就 是 采 光 效 果 极 差 , 后 来 即 使 有 了 玻 璃 也 不 行 , 主 要 原 因 就 是 窗 户 太小 , 大 家 到 北 京 皇 宫 看 一 看 就 知 道 了 , 由于 窗 户 小
29、 直 接 导 致 房 间 里 都 是 阴 森 森 的 。但 窗 户 小 也 有 优 点 , 那 就 是 保 暖 性 能 好 ,这 对 于 有 着 漫 长 冬 季 的 东 北 来 说 是 至 关 重要 的 , 生 存 永 远 都 是 高 于 一 切 的 。 东 北民 居 还 有 一 个 致 命 的 缺 点 就 是 没 有 厕 所 ,地域建筑文化厕 所 都 盖 在 室 外 , 非 常 简 陋 。 典 型 三 间 房 的 室 内 格 局 是 三 个 房 间 东 西 排 列 , 东 边 的房 间 称 东 屋 , 西 边 的 房 间 称 西 屋 。 东 西 屋 子 都 是 住 人 的 , 根 据 一 家
30、 人 的 人 口 多 少 ,住 人 的 屋 子 可 能 是 两 铺 炕 , 也 可 能 是 一 铺 炕 , 一 铺 炕 都 是 在 靠 窗 户 的 南 侧 。 东 西 屋子 之 间 的 屋 子 是 做 饭 的 地 方 , 也 是 放 一 些 生 活 杂 物 的 地 方 , 水 缸 、 酸 菜 缸 都 是 在 中间 的 屋 子 里 摆 放 的 , 所 以 中 间 屋 子 是 最 不 讲 究 的 屋 子 , 通 常 是 黑 糊 糊 的 。 这 间 屋 子 相 当于 我 们 今 天 说 的 厨 房 , 但 功 能 要 比 今 天 的 厨 房 大 多 了 , 东 北 人 称 这 间 房 子 为 “外
31、屋 ”或 者 “外 屋 地 ”。 外 屋 有 两 个 大 锅 台 , 分 别 管 东 西 两 屋 火 炕 取 暖 的 , 也 是 家 里 做 饭的 灶 台 , 一 星 管 二 。 当 然 全 家 人 进 出 的 房 门 也 是 在 外 屋 , 处 于 房 子 的 正 中 间 位 置 。8、窑洞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1)靠崖式窑洞2)下沉式窑洞特点: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人类的居室大都因地制宜而营造,在黄土高原表现得尤为突出。世界闻名的黄土高原位于中国黄河中上游一带。生活在这一带的人们,利用那里又深又厚、立体性
32、能极好的黄土层,建造了一种独特的住宅窑洞。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窑洞有靠山土窑、石料接口土窑、平地石砌窑等多种,靠山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石料接口土窑和平地石砌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又坚固又美观。建造窑洞的造价成本非常低,不需要钢材、水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窑洞的建造不断改进,黄土高原上冬暖夏凉的窑洞越来越舒适美观了。这些窑洞正是黄帝子孙繁衍、生息、创造灿烂文化的地方。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的沟壑区的延安地区,无论是城镇或乡村,时至今日,窑洞仍是人们最主要
33、的居住形式。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又省工,的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9、游牧民族建筑-毡房广泛分布北方草原地带,实用、方便、灵活,适宜流动性较大的牧民生活。特点:这是一种从平面到立面、形体都极为简洁的建筑,既能遮阳隔热,又能避寒挡风,搭建、拆卸很方便,并且不用做基础。房高一般在三米左右,占地面积二三十平方米。四周是环形的毡墙,毡房最外层的围护材料是用未脱脂的羊毛擀地域建筑文化成。 毡房的骨架是戈壁滩上的红柳木做的,外围的墙篱是用芨芨草编的; 横竖交错成菱形的围墙也是用红柳木做的,连接的材料是牛皮绳和牛筋 ,节点为铰接。 门框和门用松木制作。除此以外,整个毡房不用一枚
34、钉子 ,要用大量的毡子和毛绳。因为是通体绑扎在一起的圆形 ,所以它整体性强而且具备了极好的柔性结构的特点。 毡房民居用最少的材料获得了最大的面积和空间;用最轻的结构获得了最强的刚度用最佳的形体削弱了大风的影响; 利用畜牧业的原料,便于人力的拆装,适合牲畜驮运,这就是毡帐建筑久盛不衰的根本所在。 10、新疆民居-阿以旺平屋顶土屋庭院中有葡萄架层层收分,屋顶有活动场地特点:“阿以旺”是维吾尔语,意为 “明亮的处所”,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民居以 “阿以旺”为中心,居所内用房围绕“阿以旺”布置,到顶部提高 “阿以旺”屋面,侧面加天窗围护而成。这种构造一方面提高了自然采光
35、效率,另一方面利用热压促进了自然通风,它是绿色民居的一种最简单、最经济的自然空调技术。从建筑的角度看,“阿以旺”完全是室内部分,是民居内共有的起居室:但从功能分析,它却是室外活动场地,是待客、聚会, 歌舞活动的场所。“阿以旺”比其它户外活动场所, 如外廊、天井,对风沙及寒冷、酷暑更加适应,是一种根植于当地地理、文化环境中的本土建筑。新疆特有的气候特征,是维吾尔族人创造出 “阿以旺” 民居的智慧源泉。 二 答江南民居:1)徽州民居特点:1、村落选址“相其阴阳向背,察其山川形势” ,以臻天时、地利、人和诸吉皆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多建在山之阳,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住宅多面临街巷。村落“遥望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宛如城郭” 。村口广植高大乔木。缀以亭台水榭,溪流蜿蜒,田陌纵横,环境极佳。整个村落给人幽静、典雅、古朴的感觉。 2、平面布局及空间处理。民居布局和结构紧凑、自由、屋宇相连,平面沿轴向对称布置。民成多为楼房,且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单元,组成全户活动中心。